計劃是提高工作與學習效率的一個前提。做好一個完整的工作計劃,才能使工作與學習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計劃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計劃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一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為保障,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為目標,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精神,不斷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1、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學生發展性、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預防、疏導為主,干預、治療為輔。加強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會課的指導與研究工作。
2、密切與班主任的聯系,更好地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
3、發揮班級心理委員的作用,并對他們進行培訓。
4、認真細致地做好個別咨詢輔導工作,力求在個案上有所突破。
1、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
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們積極開展針對學生和老師的個體咨詢和針對學生的團體咨詢。做好學生的個別輔導工作,為來訪的學生提供咨詢,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對于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專業診治部門。每周一到周五咨詢室有咨詢老師值班,每天咨詢室開放2小時。開放時間為:中午9:30到10:00,下午16:30到17:30。
2、開展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會活動課。
計劃吧每月最后一周的班隊會做成心理班會活動課,是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本學期要讓心理班會成為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主陣地。根據低、中、高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開展系列性、主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
3、做好班級心理委員培訓工作
班級心理委員教育是我校針對學生的發展實際,實施的一項創新性的心理教育工作,旨在在班級中普及心理科學,促進班級心理衛生工作的開展。心理咨詢室對各班心理委員進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訓。
4、營造積極、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積極利用校園廣播,網絡,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二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為保障,以面向全體老師和學生,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為目標,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精神,不斷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根據新形勢下,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樹立“大心理教育觀”,堅持全員心理育人,全程心理育人和全方位心理育人的理念,面向學生、面向教師、面向家長,扎實、有效地開展學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讓學生健康、快樂、成功地學習生活。每月第一周心理健康班會課工作要做細與做實。
2、密切與班主任的聯系,更好地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
3、發揮班級心理委員的作用,并對他們進行培訓,形成學校心理教育的特色。
4、認真細致地做好個別咨詢輔導工作,力求在個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體工作
1、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
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們積極開展針對學生和老師的個體咨詢和針對學生的團體咨詢。做好學生的個別輔導工作,為來訪的學生提供咨詢,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對于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專業診治部門。同時克服等學生上門的固定思維,心理老師應主動深入所在年級組,與所在年級的班主任積極交流,了解各班需要幫助學生的情況,能主動邀請學生交流輔導,協助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詢的主要方式有:1、個別咨詢;2、電話咨詢;3、書信咨詢。
2、加強每月心理班會活動課
每月心理班會活動課是,是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本學期要讓心理班會成為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主陣地。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開展系列性、主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認真制定心理班會授課內容計劃,做到有目標、有內容、易操作、有實效。
3、針對師生心理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心理講座
心理講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徑,特殊的空間和環境能起到積極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動與溝通多種思想的融合是講座的優勢,所以應該加強校園心理講座。(1)針對各年級學生特點開展心理教育。(2)開展針對班主任的心理講座。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發展規律、心理訴求等進行介紹和講解,促進師生關系的改善,促進和諧班級建設。
4、積極做好各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工作
針對各年級學生,積極作好更新與補充血生心理健康檔案工作,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有利于教師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適應困難的學生問題,依據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從而提高教育與輔導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同時有利于預防學生的心理疾病,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體現發展性指導的原則,且可以形成學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幫助學生家長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心理困擾。
5、營造積極、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積極利用校園廣播,網絡,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四、每月重點工作
九月份:
1、制訂并討論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2、針對初一新生因升學出現的適應性問題,開展心理講座,進行心理輔導。
十月份:
1、初二年級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2、各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更新與補充。
3、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十一月份:
1、與學校的德育主題有機結合,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黑板報。
十二月份:
1、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黑板報。
2、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一月份:
1、做好各年級考前心理輔導工作。
2、做好學期總結及資料積累和個案分析、心理檔案建立工作。
3、各類資料整理、歸檔。
4、進行學期總結。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三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如今大多數學生都是獨身子女,隨著其生理、心理的發育發展以及升學等競爭壓力的增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較以前更為顯著。特別是當前社會快速發展,使青少年發展與成長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日趨復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受到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致使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較以前更為突出。面對這種情況,作為青少年活動的主要場所——學校,要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幫助青少年學生解決他們的煩惱和困惑,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引導和矯正,同時加強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我校是九年一貫制的學校,根據學校的辦學特點,現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結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中小學教育的特點和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為依據,以我校關于生命教育新提出的理念“樂活”為工作指導,以服務師生為宗旨,立足實際,加強對學生心理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咨詢教育,及時指導活動,拓展教育途徑,開闊教育學生的領域,以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努力構建一個和諧融洽的校園。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數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開展補救性和矯治性的心理咨詢與輔導。故此本心理咨詢室將繼續以幫助學生盡快擺脫各種發展中的困惑與迷茫,使學生不斷提高自我認識,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壞境的能力,促進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的發展為工作目標。
1、積極有效地開展個別心理咨詢工作
考慮到學生作息時間與正常上班時間的沖突,本學期,心理咨詢室仍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時間安排來調整咨詢接待時間,以學生的學習時間安排來調整咨詢街道時間,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其次,注重一線教師的身心狀態,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盡可能地對他們所提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惑記憶熱情的幫助和解答,為他們出謀劃策,傾聽他們的聲音,將心理健康這一觀念融入每一位教師的心中。
2、繼續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做好常規心理咨詢宣傳工作,發揮網站快捷、方便的宣傳優勢,同時爭取做好其他有利的宣傳方式,如宣傳欄、廣播站等。其次,考慮到某些問題在特定的年級或班級具有普遍性,為了避免單純個別咨詢的重復低效率,本學期,本心理咨詢室仍將繼續爭取與計生中心、校醫室的協助,根據實際情況針對特定年級開展相應主題的心理講座。
3、注重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調查工作,了解新生的心身變化,及時為新生排解升學的困惑,以更好的適應初中的生活。
4、加強科研活動,注重自身能力提升
咨詢員要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心理健康培訓工作,平時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注重和同行的溝通和交流,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
以上是心理咨詢室制定的本學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計劃,由于自身理論有待完善,經驗也不夠充足,難免有疏漏和不合理之處,屆時將根據具體情況和相關領導老師的指導不斷完善,使計劃得到有效落實。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四
新的一年,護理系按照院學生處、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要求,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并擬訂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和實施計劃,由兩位具有“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機構”頒發的合格證書的老師擔任護理系心理咨詢室日常值班和個別咨詢工作。為了能夠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做到有條理、有輕重、程序化、制度化,能夠更好地貫徹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工作精神和要求、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護理系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護理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在學院學生處及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領導下逐步形 成了,但仍存在著許多方面的不足。狠抓組織建設,明確目標,統一思想,完善機構設置,規范管理,劃分各部門工作職能,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成為了今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為此,我們計劃逐步完善護理系心理危機干預五級網絡,并擬訂給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老師、各班級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員、保衛人員、校醫、各學生班級心理聯絡員及其他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工作。
護理系心理咨詢室位于護理系實驗樓二樓,現有硬件條件設施比較陳舊,造就一流的 心理咨詢環境,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硬件設施作為支撐,因此,今年我們計劃將心理咨詢室進行一次粉刷,增設一道屏風,購置一臺專用電腦及相關配套設施,為前來咨詢的同學營造一個清凈、幽雅、具有安全感的氛圍。
心理健康月活動是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成立以來就納入了工作范圍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心理健康科學知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年我們計劃充分利用“5。25心理健康日”開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如散發宣傳卡片、現場咨詢、張貼海報、制作櫥窗等,利用這些方式,使護理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添新機。
按照學院學生處關于班主任德育課的統一安排,護理系學生管理辦公室計劃利用德育課時間組織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為同學們的心理架設一道心靈健康通道。
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對在校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及心理異常行為的信息收集,果斷地采取干預措施,介入其中,避免存在的悲劇發生,消除心理健康危機隱患,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快樂地學習生活。為此,我們制定了“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心理危機干預方案”,并完善了心理危機干預五級網絡,層層負責,分工明確,有效地保障校園秩序的穩定和各項工作的開展。同時,由護理系心理咨詢室建立典型個人追蹤檔案,以便于總結和借鑒。
按照心理咨詢室值班安排,及時為前來尋求幫助的同學提供心理咨詢;
按照學院學生處及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統一安排,各系部的心理咨詢員要開展巡 回講座,就大學生心理健康中的各類問題開展普及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宣傳陣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個班級、每個學生之中,使同學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護理系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濃厚氛圍。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五
認真貫徹1+1行動的有關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發揮1+1的優勢,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利用好沙盤游戲,做好學生的個體和團體輔導。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4、認真開展各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活動。
5、做好家長輔導學校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充分利用班隊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7、爭取獲得綿竹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稱號。
1、學生板塊
(1)課程設置:班級心理健康活動課(每周一次),參考課題:
一年級:
1、我是小學生——學生角色意識培養
2、集體生活真快樂——學校環境、學校生活的適應
二年級: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意識培養
2、興趣是的老師——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年級:
1、與好習慣交朋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
2、定好學習時間表
四年級:
1、人際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交往禮儀技巧
2、學會合作
3、學會感恩
4、讓自己更快樂——情緒調節
五年級:
1、我的注意我做主——注意力培養
2、我是最棒的——自信心培養
3、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4、親吻考試焦慮——考試技巧培養
六年級:
1、我也曾失敗過——應對挫折能力培養
2、什么是競爭
3、如何與他人溝通
4、爸爸媽媽和我
(2)心理講座
a、打開心靈的快樂
b、對六年級學生開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2、教師板塊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座談會
(2)對教師進行情緒與壓力團體培訓,遵循教師自愿報名參加原則,情緒團體培訓每周一次,持續五周;壓力團體培訓每周一次,持續六周,在學校團體輔導室進行。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課活動,教師互相觀摩學習。
(3)咨詢室面向教師開放,讓每位教師在其中得到身心放松。
3、家長板塊
通過家長學校和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親子教育方法
1、進一步將咨詢室設計得更加科學合理,如室內布置,心理咨詢室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等等。
2、心理咨詢室開放時間:周一到周五中午12:30——1:20,下午16:30——17:30。心理咨詢室面向全校師生開放。
1、建立心理檔案制度,擬訂心理檔案守則和借閱規定。配合心靈守望計劃,做好學生的心理測試。。
2、收集個案記載和分析。
3、收集學生日記或優秀作品。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六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為保障,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為目標,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精神,不斷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1、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學生發展性、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預防、疏導為主,干預、治療為輔。加強每月一周心理健康班會課的指導與研究工作。
2、密切與班主任的聯系,更好地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
3、發揮班級心理委員的作用,并對他們進行培訓。
4、認真細致地做好個別咨詢輔導工作,力求在個案上有所突破。
1、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們積極開展針對學生和老師的個體咨詢和針對學生的團體咨詢。做好學生的個別輔導工作,為來訪的學生提供咨詢,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對于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專業診治部門。每周一到周五咨詢室有咨詢老師值班,每天咨詢室開放2小時。開放時間為:中午12:30到13:30,下午15:40到16:30。
2、加強每月一周的心理班會活動課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會活動課是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本學期要讓心理班會成為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主陣地。根據低、中、高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開展系列性、主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
3、針對師生心理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心理講座心理講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徑,特殊的空間和環境能起到積極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動與溝通多種思想的融合是講座的優勢,所以應該加強校園心理講座。本學期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針對一年級新生的適應學校生活的心理教育。
(2)針對六年級學生開展青春期的心理教育。
(3)開展針對班主任的心理講座。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發展規律、心理訴求等進行介紹和講解,促進師生關系的改善,促進和諧班級建設。
(4)利用家長學校授課宣傳家庭心理教育的有關內容。
4、做好班級心理委員培訓工作班級心理委員教育是我校針對學生的發展實際,實施的一項創新性的心理教育工作,旨在在班級中普及心理科學,促進班級心理衛生工作的開展。心理咨詢室對各班心理委員進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訓。
5、營造積極、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積極利用校園廣播,網絡,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三月份:
1、制訂并討論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2、咨詢室正常開放。
3、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重點:一年級新生學校生活適應性的心理教育)
四月份:
1、六年級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2、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課研究。
3、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手抄報,
4、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五月份:
1、一年級新生心理測試及分析。
2、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庭心理教育”的有關內容。
3、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六月份:
1、開展針對班主任的心理講座。
2、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3、考試壓力輔導
七月份:
1、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2、做好學期總結及資料積累和個案分析、心理檔案建立工作。
3、各類資料整理、歸檔。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七
在上級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以“尊重學生,服務學生,發展學生”為指導,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為目標,做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而更好服務學生,促進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一)、做好學生日常的心理咨詢服務。
1、 做好學生日常的心理咨詢服務工作,每天開放心理咨詢室,做好學生的來訪接待和咨詢工作。對于問題較明顯的學生,堅持個案的跟蹤,及時與家庭聯系。(心理咨詢室于雙周的周二及周四下午5:00―――6:00下午開放,心理輔導老師有鄭老師、李老師、余老師、王老師、李老師、王老師)
咨詢途徑:
學生自愿前往咨詢(團體咨詢為主)
班主任老師推薦
輔導老師訪談
2、設立“心靈之窗”信箱,做好學生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訓練工作。
3、每月開設一期“心靈之聲”廣播,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知識講座。
4、開設心理咨詢網站,隨時向學生開放。
(二)、開設心理輔導講座。
本學年,主要通過書籍和網絡來充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結合青春健康教育、人際交往、學習壓力等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開設心理輔導講座,積極為學生提供知識指導和幫助。
(三)、認真做好心理咨詢室來訪者的記錄工作。但對咨詢案例的情況要進行保密,不得任意傳播,以免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心理壓力。
(四)心理輔導員要認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在缺少專業書籍的情況下,主要通過網絡等媒體來充實相關知識,為做好心理咨詢工作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五)加強同兄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聯系。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八
心理健康月活動是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成立以來就納入了工作范圍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心理健康科學知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接下來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心理教育咨詢主管工作計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新的一年,護理系按照院學生處、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要求,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并擬訂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和實施計劃,由兩位具有“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機構”頒發的合格證書的老師擔任護理系心理咨詢室日常值班和個別咨詢工作。為了能夠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做到有條理、有輕重、程序化、制度化,能夠更好地貫徹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工作精神和要求、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護理系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管理工作的老師、各班級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員、保衛人員、校醫、各學生班級心理聯絡員及其他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工作。
護理系心理咨詢室位于護理系實驗樓二樓,現有硬件條件設施比較陳舊,造就一流的心理咨詢環境,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硬件設施作為支撐,因此,今年我們計劃將心理咨詢室進行一次粉刷,增設一道屏風,購置一臺專用電腦及相關配套設施,為前來咨詢的同學營造一個清凈、幽雅、具有安全感的氛圍。
心理健康月活動是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成立以來就納入了工作范圍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心理健康科學知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年我們計劃充分利用“5.25心理健康日”開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如散發宣傳卡片、現場咨詢、張貼海報、制作櫥窗等,利用這些方式,使護理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添新機。
按照學院學生處關于班主任德育課的統一安排,護理系學生管理辦公室計劃利用德育課時間組織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為同學們的心理架設一道心靈健康通道。
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對在校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及心理異常行為的信息收集,果斷地采取干預措施,介入其中,避免存在的悲劇發生,消除心理健康危機隱患,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快樂地學習生活。為此,我們制定了“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心理危機干預方案”,并完善了心理危機干預五級網絡,層層負責,分工明確,有效地保障校園秩序的穩定和各項工作的開展。同時,由護理系心理咨詢室建立典型個人追蹤檔案,以便于總結和借鑒。
咨詢工作計劃模板合集五篇
技術咨詢合同模板匯總六篇
技術咨詢合同模板匯總九篇
精選技術咨詢合同模板匯總六篇
關于技術咨詢合同模板匯總九篇
有關技術咨詢合同模板匯總五篇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九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進一步加強規范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心理咨詢室特制定了如下工作計劃。
校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提高我校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培養學生樂觀,開朗的心理品質,增強我校學生心理調適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并且提高我校學生應對挫折,適應社會的能力,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及時給予有效的心理輔導與咨詢,從而從整體上提高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講座,幫助學生適應我校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調整學生心態,增強學生自信心,鼓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幫助學生融入集體,讓學生學會調控情緒,正確對待異性交往,同時,積極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識,幫助學生發展人際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師生,同學,親子關系,讓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珍惜生命。
(二)針對入校新生開展心理適應能力講座。由于許多新生是初次離家到我校求學,在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出現許多不適應,針對這一情況,在新生軍訓期間通過講座,心理調查問卷的方式幫助新生提高在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適應能力。
(三)針對入校新生,積極作好新生心理健康檔案工作,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有利于教師或輔導員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適應困難的學生問題,依據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從而提高教育與輔導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同時有利于預防學生的心理疾病,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體現發展性指導的原則,且可以形成學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幫助學生家長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心理困擾。
(五)積極利用校園廣播,網絡,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篇十
認真貫徹1+1行動的有關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發揮1+1的優勢,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4.認真開展各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活動。
5.做好家長輔導學校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充分利用班隊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7、爭取獲得綿竹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稱號。
(一)心理健康教育具體途徑:
1、學生板塊
課程設置:班級心理健康活動課(每周一次),參考課題
一年級:1、我是小學生——學生角色意識培養
2、集體生活真快樂——學校環境、學校生活的適應
二年級: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意識培養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年級:1、與好習慣交朋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
2、定好學習時間表
四年級:1、人際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交往禮儀技巧
2、學會合作
3、學會感恩
4、讓自己更快樂——情緒調節
五年級:1、我的注意我做主——注意力培養
2、我是最棒的——自信心培養
3、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4、親吻考試焦慮——考試技巧培養
六年級:
1、我也曾失敗過——應對挫折能力培養
2、什么是競爭
3、如何與他人溝通
4、爸爸媽媽和我
心理講座
a、打開心靈的快樂頻道
b、對六年級學生開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2、教師板塊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座談會
對教師進行情緒與壓力團體培訓,遵循教師自愿報名參加原則,情緒團體培訓每周一次,持續五周;壓力團體培訓每周一次,持續六周,在學校團體輔導室進行。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課活動,教師互相觀摩學習。
咨詢室面向教師開放,讓每位教師在其中得到身心放松。
3、家長板塊
通過家長學校和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親子教育方法
(二)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
1、進一步將咨詢室設計得更加科學合理,如室內布置,心理咨詢室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等等。
2、心理咨詢室開放時間:周一到周五中午12:30——1:20,下午16:30——17:30。心理咨詢室面向全校師生開放。
(三)建立并整理好學生心理檔案,完善學生心理檔案制度
1、建立心理檔案制度,擬訂心理檔案守則和借閱規定。配合心靈守望計劃,做好學生的心理測試。
2、收集個案記載和分析。
3、收集學生日記或優秀作品。
(四)做好心聯小屋和網站以及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評比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