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制定和實施必將引領職業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職業教育法學習心得體會范文最新三篇,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第一篇: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
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新法已于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職業教育法自1996年頒布以來的第一次大修,4月27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對新的職業教育法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解讀,讓我有機會對新法有個更深入的學習與研讀。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篇幅由原來的3400多字增加到10100多字,從40條到68條,內容大大完善,結構更加完整,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更強。
“此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其目的是為了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也讓社會各界更多關注和認可職業教育。”很多專家如是說。
“不被關注與認可”是長久以來對我們職業教師沖擊最大的一個“痛點”,而這次立法讓職業學校的師生們對前景充滿了更多的憧憬。
于是,循著這樣的思路,我在新法中尋找“被認可”的痕跡。
一、教學的內容更全面。新法強調必須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市場、促進就業,面向實踐、強化能力,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教學。提出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不可棄,要致力于培育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質的教育活動。由此可見,職業教育的內容在新法中被明確指定、拓展和強調,教育變得更系統、更全面、更“以人為本”,足見職業教育更具辦學魅力和社會認可性。
二、教學類型更明確。新法突出強調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從“普職分流”到“普職協調發展”的陳述改變,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地位,界定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是層次不同,而是類型不同,并非低人一等、矮人一截。我們有理由堅信:職教和普高的招生比例將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本地產業發展需要、民眾的教育需求等因素變化做出更大的調整。新法強調從小到大的職業滲透,這樣的學情背景下,將有更多的學生愿意進入職業學校,為技能型社會的確立貢獻力量。
三、獎勵指向更顯化。新法規定每年5月的第二周為職業教育活動周,通過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臺,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明確要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實施獎勵與表彰。由此可見,新法對職業類學校與人才的展示舞臺更廣,獎勵指向更明確,從而使得職業教育的從業人員和學習人員更有工作的動力,學習的向心力。
四、發展通道更多樣。對職教與普高、中職與高職等不同類型與層次的教育做了系統的界定,強調這些類型之間的互通與統籌,推行個性化教學,升學暢通,就業有望。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愛好選擇普通高中或是職業學校,或就業,或升學,或讀研,讀大學的路徑也更通暢,參加職教高考、3+4中職與普通本科分段培養、3+3中高職分段培養、中職畢業生免試注冊入學、高職學生“專轉本”考試以及通過國際合作項目出國留學等途徑,通道多樣,尊重學生發展個性差異,滿足了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適型”需要。
五、校企合作更緊密。對職業培訓提出就業前培訓、在職培訓、再就業培訓及其他職業性培訓等概念,使職業學校的辦學內涵更廣泛,收入更合法,職校教師的工作積極心被無限激發;新法鼓勵職業學校聘請技能大師、勞動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等高技能人才,通過擔任專職或者兼職專業課教師、設立工作室等方式,參與人才培養、技術開發、技能傳承等工作,辦學力量更強大;國家也鼓勵、指導、支持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依法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加強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引導企業按照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對新招用職工、在崗職工和轉崗職工進行學徒培訓,可以按照規定享受補貼。雙向融通,使職業教育更有吸引力和辦學實力。
綜上所述,新法的頒布與執行是與時俱進,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的好法。在新法界定的內容范圍可見,職業學校辦學將比過去更具信任度,更具吸引力。而入讀職業學校,將讓更多學生在職業發展上大有可為。
第二篇: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在2022年5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26年來首次大修,其中最為關注的是取消初中畢業后普職分流。在職業教育法實施之前,中考考生面臨五五分流的局面,內卷嚴重。初中三年父母焦慮,孩子身心最動蕩,新職業教育法的實施緩解這種焦慮現象。
首先,教育法重要的三條核心內容提到:第一,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第二,國家采取措施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第三,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普通高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這意味著以后中職生不僅能讀職業大學,還能讀本科和研究生,滿足中職學生接受高層次教育的需求,目前全國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職業大學有32所供選擇;職業教育法的實施讓職業教育再就業被同樣對待,未來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打破讀職高就意味著孩子沒有前途只能當工人的思想,讓孩子看到人生還有逆襲和翻盤的機會,預防心理上自暴自棄;解決國家高技術人才缺口的問題,目前就業市場的尷尬局面是有技術沒學歷,有學歷沒技術,所以國家未來的發展,更需要高學歷+高技能的技術型人才,這一舉措讓職高的孩子同樣擁有成才之路,職業教育的春天來了。
新教育法的實施最應該打破的是內在固有的觀念,教育孩子應該因材施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對于那些不是學習型的孩子,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又何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人生的長河中,永遠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作為家長,需要破除限制孩子發展的思想,更需要培養孩子永不言棄的信念,讓孩子心中有希望,前方有道路。
第三篇: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
5月9日下午,今年的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我校報告廳召開。xx市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彭xx參加會議并為我們詳細解讀了新的職業教育法。聽了彭局長的解讀,我明白:職教的春天來了。
5月1日起,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這是職業教育法制定近26年來的首次修訂。職業教育法共八章六十九條,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著力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通過學習,我發現新規有四個關鍵詞需要把握。
第一個關鍵詞就是義務教育后。義務教育后,也就是說,初中教育以后要實行普職分類教育。
第二個關鍵詞是不同階段。這是指高中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都有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
第三個關鍵詞是因地制宜。就是說不要搞“一刀切”,要允許各地普職比例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差異,各地可以根據區域社會發展的程度、本地產業發展的需要和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情況合理規劃職業學校和普通學校的招生規模。
第四個關鍵詞就是協調發展。就是說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這兩個類型的教育沒有高低之分,優劣之別,它只有辦學模式的融合、育人方式的異同,有相同、有不同。
作為一名從事了近20年的職業學校的后勤工作者。學習了新的職業教育法,我深感肩上的責任又重了許多,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壯大離不開一群默默奉獻的后勤人。為了職業教育的明天,我們無怨無悔!奮力前行。
【教師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范文最新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心得體會1000字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心得體會三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范文三篇
關于警示教育學習心得體會最新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