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童年的秘密讀書心得字篇一
兒童的社會問題就像一株剛剛破土而出的幼苗,我們會被它的新鮮活力打動,它的根深植地下難以清除,如果我們挖下去,刨開泥土,就會看到它的根像迷宮一樣向各個方向延伸開去。
這些植物的根系象征著人的愚鈍,我們一定要清除多年積累下來的觀念,這些觀念阻止我們真正理解兒童,阻止我們對兒童的心靈獲得直觀認識。
成年人令人吃驚的無知和他們對自己后代的漠不關心,根深蒂固且由來已久。一個成年人愛孩子,但是會不自覺地責難孩子,這使孩子在內心深處感到悲傷,這種悲傷是成年人自身錯誤的一面鏡子。兒童的社會問題讓我們充分理解人的自然發展規律,它賦予我們對自我有一種新的認識,也為我們的社會生活提供了一個新方向。
兒童并不是作為一種肉體生命而存在,而是作為一種精神生命而存在。他們為人類的發展進步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是兒童的心靈決定了人類進步的歷程,并且把人類導向更高的文明。
兒童的純真心靈所遭受的痛苦是持久而頑固的,而這些痛苦從未被視為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潛在原因。它們源自處于支配地位的成年人對兒童自發活動的壓抑,因此與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成年人相關,這個人就是孩子的母親。
在與兒童打交道的時候,更多的是需要觀察而不是探究。但是這種觀察一定要從心理學角度來進行,而且觀察目標是發現兒童與成年人關系中的沖突,以及與兒童生活的主要社會環境之間的沖突。
這個觀察過程中并不包括探查病態心理疾病的艱難任務,而是要把握兒童心靈中反映出的人類生活現實,事實上可以說它包含了人類自誕生以來的全部生活。人類心靈探險的歷史還有待于我們去書寫,還沒有人描述過兒童所面臨的障礙,或是他們與比自己強大的成年人之間的沖突。成年人為兒童制定規則,但是卻并不理解兒童。
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可以從對兒童心靈的研究中得到幫助,因為研究兒童是在處理正常人的問題和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旨在預防引起精神疾病的心理沖突,這正是精神分析學所關注的。
一個關于兒童的新的科學探索領域由此而產生,與精神分析有些相似,但是又截然不同,它關注的是正常人而不是變態者,并致力于促進兒童精神生活。其目的在于進一步促進我們對兒童精神生活的理解,喚醒某些成年人的良知,讓他們認識到那種對待兒童的錯誤態度是他們自身潛意識的產物。
對于兒童我們還有太多未知,兒童的心靈中有一部分始終沒有被理解而又必須被理解的東西。我們必須懷著犧牲精神和滿腔熱情繼續探索,就像那些去異國他鄉翻山越嶺尋找黃金礦藏的人一樣,這就是成年人必須做的事情——去尋找隱藏在兒童心靈深處的未知因素。這是不分國家、種族和社會地位的所有人必須共同付出的努力,因為這項工作意味著為人類道德進步帶來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