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報告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一
班級:xx學師范x班。
姓名:xxx。
學號:xxx。
20xx年2月5日―2月7日。
本次生態調查地點,我選取了我的家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雞足山鎮關李村委會李子廠村的幾條河流作為我的調查對象,由于我的家鄉所在地是一個小山村,沒有城市化,也污染有工廠,所以我選取得調查對象所能受到的染主要是來自居民的生活垃圾。
在本次調查之前,根據經驗,我猜想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所生產的垃圾得不合理排放,導致一部分生活垃圾排入河流中游,導致河流中有污染。于是我分別到幾條河流的上、中、下游進行了調查分析,為了說明的方便,我將調查的對象分作甲,乙、丙河,在幾條河上游調查時,甲、乙、丙三條河的.河水都很清澈,其中生長的各種水草也正常,經對村民進行詢問調查得知,三條河上游的河水都可以作為飲用水。由此得知,三條河上游河水仍處于不污染狀態;到中游時,三條河的河水雖然沒有出現渾濁現象,但都有很多生活垃圾存在河流底部,這里要說明的一點事甲、乙兩條河在接近中游居民區時匯成了一條河,這幾條河的中游有了一定的污染,針對這一情況,我對村民進行了采訪得知,村民們為了方便,大多數時候都將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流中,這表明村民的環保意識不是很高,到中游進行調查時,我還發現了另一個情況,在河流中游有大片的田地,村民們在施肥后便進行灌溉,由于河流的分流及地理情況的原因,導致田中的水有一部分會回的河中,所以河流中斷出現了一定的水體富營養化,出現了水草瘋長等情況。與此同時,我還發現許多牲畜仍以河流中游的水作為飲用水,經對村民們調查得知,本地的牲畜一直以河水作為飲用水,但卻沒出現大批牲畜死亡或獲病現象,牲畜的生長狀態處于正常情況,這一情況表明中游河水雖然有污染,但情況并不嚴重;三條河在下游匯為一條河,在下游調查時,發現河中河水清澈,河中并無生活垃圾,在下游的村民仍以河水作為飲用水,對下游村民調查得知,村民們以下游河水作為飲用水已經有很多年,村民們也沒有發現什么異常情況,我嘗試著喝了一下下游的河水,發現下游的河水并無異味,飲用后也沒有出現腹瀉等異常情況,這表明河流中游的污染屬于輕度污染,并沒有超出河流的自我調節能力范圍。針對以上的調查情況,我們征求了村民和村委會的意見,結合具體情況,我們制定了一個整改方案。
首先,針對主要的污染源,對村民進行環保知識宣傳,使村民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動員村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綜合處理,不盲目倒入河中;其次,對河流中游的生活垃圾進行打撈;再次,改變村民們先施肥后灌溉的習慣,轉變為先灌溉后施肥的,這樣既降低了污染,有提高了肥效,減少化肥的使用;最后,對河流的水質進行定期檢測評估。
當代大學生應該為建設美麗新中國奉獻自己的力量,?、積極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提高自身環保能力,幫助他人提高環保意識;?、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在生活中時刻關注環保,改變自己的一些不利于環保的習慣;?、積極參加社會環?;顒?,為建設美麗新中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二
洪鋪鎮是皖江城市安慶的一個偏南小鎮,是懷寧縣轄鎮。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洪鎮村與五橋村同是洪鋪鎮中非常重要的鄉村,其中,洪鎮村是鎮政府所在村,是洪鋪鎮的'中心,也是洪鋪鎮目前最繁華的一個村。而五橋村與洪鎮村緊緊相鄰,只有一河之隔,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鄉村,因為趕上了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成為了全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沒有幾年的建設治理,原本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如今變得非常富庶美麗。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前往洪鋪鎮,看看兩村的相同與差異。
(2)水是生命之源。
常聽老人談起她們記憶里的洪鋪鎮,由于隸屬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水系豐富,水產盛足,那時候還沒有三峽大壩,村子里的河流都是和長江相通的,那時在家門口都能捕到江里的魚種,七八十斤的大魚也是常常能捕到的,現如今很難見到的江豚簡直就是??停棵肯匆孪床说臅r候便會游過來找點吃的。烏龜甲魚什么的放牛的孩子經常一天能撿一大籮筐回來,可惜那時候竟然不知道怎么吃。我老家所在的村子就是洪鎮村,奶奶說那時候是沒有自來水的,全村人吃喝的水都來自門口的那口方塘,并說那時候的水是很甜很清澈的,于是我便再次前往那口小塘,看到的卻是這幅景象。
降雨量的減少,加上人們大量的取用,還有農藥,垃圾的污染,原本清澈甘甜的方塘已然變成了一個污水坑了。
我們再看看五橋村經過治理,情況是否會好一些。
這便是五橋村的池塘,水依然那么清澈見底,周圍用大理石筑起了堤壩,顯得非常干凈整潔。
(3)城鎮化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跟隨著全國城鎮化的步伐,洪鎮村也積極響應著國家的號召,但似乎在發展的進程中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忽略了對自然地敬畏。
這是洪鎮村新建的小區,我想說的并不是它建的有多么漂亮,而是要強調一下它的前身,大家一定不敢相信,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很大的水庫,為了滿足更多人的住房夢,人們不惜將水庫填平,將擴建的魔爪伸向了稀軟的湖床。廣場上一條條歪斜的裂痕仿佛是那冤死的水庫在無聲的哭泣。
相比洪鎮村,五橋村的建設開發則更加注重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們在河道的兩邊修建了欄桿,住房沿著河堤依次建造,門前有流水,屋后是松林,好不愜意。
(4)土地是我們的根。
我們看到的就是五橋村的整體規劃圖,他們將村子里的土地通過土地平整,集中到一起,再承包給別人種植,既保護了賴以生存的耕地,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可謂一舉兩得啊。
(5)環境治理。
觸目驚心!圖片上的就是洪鎮村最重要的淡水河,早在二十年前,人們從這里上船可以直達武漢,更有很多的漁民以此河為生?,F如今,寬闊的河道幾近干涸,於黑的河床像一條被剝了皮的巨蟒衰死的暴露在焦陽下,大量的垃圾撒滿河道散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氣息,無奈的村民只能將就著使用已經發臭的河水。不知道老輩們看到如此場景會不會心痛,而或是嘆口氣,黯然的離開。
這是五橋村的水脈,五橋村的村民通過修建防護提,水堰,很好的保護了河水的流失,通過垃圾清理,河道清淤,使河水保持清澈,在這樣的小河邊漫步怎能不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6)我的感受。
而五橋村卻能后來居上,建設的如此美麗,不得不令人深思啊,真心的期盼美麗的洪鎮小村能恢復曾經冒昧的摸樣,希望像五橋村一樣的鄉村能越來越多,愿我們生存的環境越來越美好!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三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負責人:
正文:
洪鋪鎮是皖江城市安慶的一個偏南小鎮,是懷寧縣轄鎮。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洪鎮村與五橋村同是洪鋪鎮中非常重要的鄉村,其中,洪鎮村是鎮政府所在村,是洪鋪鎮的中心,也是洪鋪鎮目前最繁華的一個村。而五橋村與洪鎮村緊緊相鄰,只有一河之隔,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鄉村,因為趕上了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成為了全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沒有幾年的建設治理,原本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如今變得非常富庶美麗?,F在,就讓我們一起前往洪鋪鎮,看看兩村的相同與差異。
常聽老人談起她們記憶里的洪鋪鎮,由于隸屬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水系豐富,水產盛足,那時候還沒有三峽大壩,村子里的河流都是和長江相通的,那時在家門口都能捕到江里的魚種,七八十斤的大魚也是常常能捕到的,現如今很難見到的江豚簡直就是常客,每每洗衣洗菜的時候便會游過來找點吃的。烏龜甲魚什么的放牛的孩子經常一天能撿一大籮筐回來,可惜那時候竟然不知道怎么吃。我老家所在的村子就是洪鎮村,奶奶說那時候是沒有自來水的,全村人吃喝的水都來自門口的那口方塘,并說那時候的水是很甜很清澈的,于是我便再次前往那口小塘,看到的卻是這幅景象。
降雨量的減少,加上人們大量的取用,還有農藥,垃圾的污染,原本清澈甘甜的方塘已然變成了一個污水坑了。
我們再看看五橋村經過治理,情況是否會好一些。
這便是五橋村的池塘,水依然那么清澈見底,周圍用大理石筑起了堤壩,顯得非常干凈整潔。
跟隨著全國城鎮化的步伐,洪鎮村也積極響應著國家的號召,但似乎在發展的進程中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忽略了對自然地敬畏。
這是洪鎮村新建的小區,我想說的并不是它建的有多么漂亮,而是要強調一下它的前身,大家一定不敢相信,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很大的水庫,為了滿足更多人的住房夢,人們不惜將水庫填平,將擴建的魔爪伸向了稀軟的湖床。廣場上一條條歪斜的裂痕仿佛是那冤死的水庫在無聲的哭泣。
相比洪鎮村,五橋村的建設開發則更加注重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們在河道的兩邊修建了欄桿,住房沿著河堤依次建造,門前有流水,屋后是松林,好不愜意。
我們看到的就是五橋村的整體規劃圖,他們將村子里的土地通過土地平整,集中到一起,再承包給別人種植,既保護了賴以生存的耕地,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可謂一舉兩得啊。
觸目驚心!圖片上的就是洪鎮村最重要的淡水河,早在二十年前,人們從這里上船可以直達武漢,更有很多的漁民以此河為生?,F如今,寬闊的河道幾近干涸,於黑的河床像一條被剝了皮的巨蟒衰死的暴露在焦陽下,大量的垃圾撒滿河道散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氣息,無奈的村民只能將就著使用已經發臭的河水。不知道老輩們看到如此場景會不會心痛,而或是嘆口氣,黯然的離開。
這是五橋村的水脈,五橋村的村民通過修建防護提,水堰,很好的保護了河水的流失,通過垃圾清理,河道清淤,使河水保持清澈,在這樣的小河邊漫步怎能不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而五橋村卻能后來居上,建設的如此美麗,不得不令人深思啊,真心的期盼美麗的洪鎮小村能恢復曾經冒昧的摸樣,希望像五橋村一樣的鄉村能越來越多,愿我們生存的環境越來越美好!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四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負責人:
正文:
(1)前言。
洪鋪鎮是皖江城市安慶的一個偏南小鎮,是xx縣轄鎮。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洪鎮村與五橋村同是洪鋪鎮中非常重要的鄉村,其中,洪鎮村是鎮政府所在村,是洪鋪鎮的中心,也是洪鋪鎮目前最繁華的一個村。而五橋村與洪鎮村緊緊相鄰,只有一河之隔,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鄉村,因為趕上了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成為了全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沒有幾年的建設治理,原本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如今變得非常富庶美麗。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前往洪鋪鎮,看看兩村的相同與差異。
(2)水是生命之源。
常聽老人談起她們記憶里的洪鋪鎮,由于隸屬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水系豐富,水產盛足,那時候還沒有三峽大壩,村子里的河流都是和長江相通的,那時在家門口都能捕到江里的魚種,七八十斤的大魚也是常常能捕到的,現如今很難見到的江豚簡直就是???,每每洗衣洗菜的時候便會游過來找點吃的。烏龜甲魚什么的放牛的孩子經常一天能撿一大籮筐回來,可惜那時候竟然不知道怎么吃。我老家所在的村子就是洪鎮村,奶奶說那時候是沒有自來水的,全村人吃喝的水都來自門口的那口方塘,并說那時候的水是很甜很清澈的,于是我便再次前往那口小塘,看到的卻是這幅景象。
降雨量的減少,加上人們大量的取用,還有農藥,垃圾的污染,原本清澈甘甜的方塘已然變成了一個污水坑了。
我們再看看五橋村經過治理,情況是否會好一些。
這便是五橋村的池塘,水依然那么清澈見底,周圍用大理石筑起了堤壩,顯得非常干凈整潔。
(3)城鎮化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跟隨著全國城鎮化的步伐,洪鎮村也積極響應著國家的號召,但似乎在發展的進程中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忽略了對自然地敬畏。
這是洪鎮村新建的小區,我想說的并不是它建的有多么漂亮,而是要強調一下它的前身,大家一定不敢相信,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很大的水庫,為了滿足更多人的住房夢,人們不惜將水庫填平,將擴建的魔爪伸向了稀軟的湖床。廣場上一條條歪斜的裂痕仿佛是那冤死的水庫在無聲的哭泣。
相比洪鎮村,五橋村的建設開發則更加注重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們在河道的兩邊修建了欄桿,住房沿著河堤依次建造,門前有流水,屋后是松林,好不愜意。
(4)土地是我們的根。
我們看到的就是五橋村的整體規劃圖,他們將村子里的土地通過土地平整,集中到一起,再承包給別人種植,既保護了賴以生存的耕地,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可謂一舉兩得啊。
(5)環境治理。
觸目驚心!圖片上的就是洪鎮村最重要的淡水河,早在二十年前,人們從這里上船可以直達武漢,更有很多的漁民以此河為生?,F如今,寬闊的河道幾近干涸,於黑的河床像一條被剝了皮的巨蟒衰死的暴露在焦陽下,大量的垃圾撒滿河道散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氣息,無奈的村民只能將就著使用已經發臭的河水。不知道老輩們看到如此場景會不會心痛,而或是嘆口氣,黯然的離開。
這是五橋村的水脈,五橋村的村民通過修建防護提,水堰,很好的保護了河水的流失,通過垃圾清理,河道清淤,使河水保持清澈,在這樣的小河邊漫步怎能不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6)我的感受。
而五橋村卻能后來居上,建設的如此美麗,不得不令人深思啊,真心的期盼美麗的洪鎮小村能恢復曾經冒昧的摸樣,希望像五橋村一樣的鄉村能越來越多,愿我們生存的環境越來越美好!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五
此次調查活動我們采取了多種方式,多方面收集資料和數據,盡量獲得第一手資料,力求真實和準確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在村里選點實地觀察并采取水樣;到幾家企業調查了排污及治理情況;走訪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認識及對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個地區的環境污染現狀并作出準確評價是很困難的,限于我們自身的能力,我們對家鄉的環境現狀、影響、趨勢作出一些粗淺的'評價。
本次實地調查,我們進行了大氣和水污染狀況調查。觀察表明,唐坪村大氣狀況尚屬良好,晴天時大氣能見度比較高。個別地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水體污染。如附近河段水色渾濁,散發出臭味,水樣ph值測定表明,其ph為酸性。通過查閱資料我們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體造成的。
據調查,很多人認為,目前唐坪村的環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時候村里的空氣質量也不能盡如人意等等。被訪者普遍認為,確實應該加大力度、采取措施來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被訪者就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紛紛提出了意見和看法,他們也表示愿意從自身做起,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為把我們唐坪村建設得更美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梢娙藗儗χ車沫h境還是十分重視的,他們的環保意識也是很強的。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目前這種環境狀況,光靠環保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也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節約用水。
2、慎用清潔劑,選用無磷洗衣粉,保護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營養化。
3、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地點。
4、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盡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6、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
7、增強環保意識,愛護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為新的起點,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起來吧!
通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們深入了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煉了社會實踐的能力。我們都認為這次活動開展得很成功。
看過報告后,無可否認,我們的家鄉有美麗的地方,也有不美麗的地方。看到不美麗的東西,我們何不攜起手來,愛護保護它們,讓它們美麗起來。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六
調查地點:
調查負責人:
正文:
(1)前言。
洪鋪鎮是皖江城市安慶的一個偏南小鎮,是懷寧縣轄鎮。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洪鎮村與五橋村同是洪鋪鎮中非常重要的鄉村,其中,洪鎮村是鎮政府所在村,是洪鋪鎮的中心,也是洪鋪鎮目前最繁華的一個村。而五橋村與洪鎮村緊緊相鄰,只有一河之隔,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鄉村,因為趕上了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成為了全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沒有幾年的建設治理,原本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如今變得非常富庶美麗。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前往洪鋪鎮,看看兩村的相同與差異。
(2)水是生命之源。
常聽老人談起她們記憶里的洪鋪鎮,由于隸屬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水系豐富,水產盛足,那時候還沒有三峽大壩,村子里的河流都是和長江相通的,那時在家門口都能捕到江里的魚種,七八十斤的大魚也是常常能捕到的,現如今很難見到的江豚簡直就是???,每每洗衣洗菜的時候便會游過來找點吃的。烏龜甲魚什么的放牛的孩子經常一天能撿一大籮筐回來,可惜那時候竟然不知道怎么吃。我老家所在的村子就是洪鎮村,奶奶說那時候是沒有自來水的,全村人吃喝的水都來自門口的那口方塘,并說那時候的水是很甜很清澈的,于是我便再次前往那口小塘,看到的卻是這幅景象。
降雨量的減少,加上人們大量的取用,還有農藥,垃圾的污染,原本清澈甘甜的方塘已然變成了一個污水坑了。
我們再看看五橋村經過治理,情況是否會好一些。
這便是五橋村的池塘,水依然那么清澈見底,周圍用大理石筑起了堤壩,顯得非常干凈整潔。
(3)城鎮化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跟隨著全國城鎮化的步伐,洪鎮村也積極響應著國家的號召,但似乎在發展的進程中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忽略了對自然地敬畏。
這是洪鎮村新建的小區,我想說的并不是它建的有多么漂亮,而是要強調一下它的前身,大家一定不敢相信,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很大的水庫,為了滿足更多人的住房夢,人們不惜將水庫填平,將擴建的魔爪伸向了稀軟的湖床。廣場上一條條歪斜的裂痕仿佛是那冤死的水庫在無聲的哭泣。
相比洪鎮村,五橋村的建設開發則更加注重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們在河道的兩邊修建了欄桿,住房沿著河堤依次建造,門前有流水,屋后是松林,好不愜意。
(4)土地是我們的根。
我們看到的就是五橋村的整體規劃圖,他們將村子里的土地通過土地平整,集中到一起,再承包給別人種植,既保護了賴以生存的耕地,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可謂一舉兩得啊。
(5)環境治理。
觸目驚心!圖片上的就是洪鎮村最重要的淡水河,早在二十年前,人們從這里上船可以直達武漢,更有很多的漁民以此河為生。現如今,寬闊的河道幾近干涸,於黑的河床像一條被剝了皮的巨蟒衰死的暴露在焦陽下,大量的垃圾撒滿河道散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氣息,無奈的村民只能將就著使用已經發臭的河水。不知道老輩們看到如此場景會不會心痛,而或是嘆口氣,黯然的離開。
這是五橋村的水脈,五橋村的村民通過修建防護提,水堰,很好的`保護了河水的流失,通過垃圾清理,河道清淤,使河水保持清澈,在這樣的小河邊漫步怎能不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6)我的感受。
而五橋村卻能后來居上,建設的如此美麗,不得不令人深思啊,真心的期盼美麗的洪鎮小村能恢復曾經冒昧的摸樣,希望像五橋村一樣的鄉村能越來越多,愿我們生存的環境越來越美好!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七
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顯示:我們首先提出的問題是關于環境及生態方面的認知度得.不到5%的人對環境或生態問題非常關注,大概40%的人對次比較關注,45%的人對此關注一般,約百分之五的人認為無所謂。并且對環境和生態關注度大的多是一些學生或是有文化知識的人,大多數農民對此的關注度則不大。關于用水情況,我們這一塊兒90%都用的地下水,俗稱井水。雖然不是自來水,但還算是比較干凈的了,地下水污染較少。
對于蔬菜瓜果之類的話,25%的會經常擔心,45%的認為有時會擔心,30%的認為通常不會擔心。這主要是看瓜果蔬菜的來源地。如果是本地的他們的擔心就會少很多,如果是從外地進貨而來的人們一般就會比較擔心一些。對于浪費水資源一事,50%的人都會勸阻別人停止這種行為,40%的人卻只有憤怒沒有行動,10%的人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由此可見,公民的節水意識還有待加強。對于3月12日的植樹節活動的調查顯示,30%的人會積極參加此活動,30%的人認為此活動能起到宣傳、教育的目的,20%的人認為此活動只是在做秀收效勝微,另外有20%的人對此則毫不關心。對于垃圾分類處理問題,對這方面的知識很了解且能做到分類處理的人少之又少,只占總調查人口的5%左右,60%的人對此比較了解,但是卻沒有做到垃圾分類處理,既不了解垃圾分類也不會分類處理的人占35%左右。由此可見,本地人們對于垃圾處理了解還不夠。
下面來看一下關于生態方面的幾個調查結果。將自然保護區開發為旅游景點一事,毋庸置疑,它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從而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我們都知道過多的群眾觀光勢必會對保護區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到當地的生物。60%的人認為利大于弊,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40%的人認為弊大于利,造成的環境問題很嚴重,得不償失。很多灑店都有有關野味的菜品提供,有時候還會是些國家級保護動物,對”吃野味”人們的看法各不相同。20人中只有一人即5%的認為這是一種時尚純享受,是一種顯示富裕的行為;35%的認為純粹是為了嘗鮮;50%的認為偶爾嘗一下可以但不是經常性行為;10%不贊同這種行為。關于了解環保和生態建設的渠道,可謂是眾說紛紜。由于問卷上此題為多選題,但綜合起來講的話,依靠電腦、電視、收音機等電子設備的約占40%,依靠報紙、書籍類的約占40%,通過學校教育得知的基本是學生,約占35%,道聽途說的約占30%,很顯然,大多數人都由不同的.渠道來了解的。對于加強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應做的努力,30%的人認為應該依靠科學技術,20%的認為政府應加強宣傳工作,20%的人認為應普及相關知識,30%的人認為應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對于我國生態建設的目標,認為應加強對現有天然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的約占40%,大力開展植樹種草的約占30%,治理水土流失的約占40%,防治沙漠化的約占35%,建設生態農業的約占20%,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約占30%。關于環保教育應從娃娃抓起,80%的認為應該應時代的要求贊成此提議,20%的人還是覺得不切實際。
我們這兒原本有一片非常清澈的湖,在湖邊的一些人都是使用湖水的,夏天好多人在湖水里洗澡。但是后來由于人們想提高收入,此湖便被一個個體戶承包,養起了鴨子,成群成群的鴨子在湖里到處亂飛,使湖水變得又臭又臟,嚴重影響了邊的環境?,F在這片湖被新主人買下,新主人在湖里養起了珍珠,整個湖面上到處都飄滿了大大小小的塑料瓶。一片美麗的湖水就這樣變成了一個畜養池。我不得不為此惋惜呀!人們往往容易被利益沖昏了頭腦,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其實破壞環境就是在破壞我們人類自己的家呀!由調查可以看出:我們這里的人環境意識還比較的薄弱,對于生態問題的概念更是不夠了解。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地的人民大多數都是農民,他們很多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對于保護環境的深遠意義還不夠了解,更不用說是生態問題了。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八
發展旅游業,雖可以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效益。但也產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極因素。如當游人到一些風景名勝區去,有的人對那些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歡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手撫弄、拍打,一不小心就會碰傷景物;有的人看到風景區內的花草樹木長得逗人喜愛,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獨自欣賞,甚至有的人為了爬山省力,就隨意拆樹砍竹以充當拐杖之用;有的人不僅在風景區到處亂扔果皮雜物,甚至隨地大小便;有的人還在風景區的顯眼之處,隨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標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為。
對上述這些不文明的人為破壞、污染。
風景區環境前景物、植被和環境衛生等,均會降低風景區的旅游價值。因此,為了創造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覺地愛護風景區旅游資源、保護風景區旅游環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風景區旅游環境的保護措施。如為了保持風景區環境的清潔衛生,應在風景區內相應地增設一些果皮箱,就可減少,甚至避免游客隨地亂扔果皮雜物;為了保護風景區的景物,特別是對那些反映我國悠久歷史和精湛藝術水平的重點文物和著名景物,應增設鋼網護罩加以妥善保護,既使游客能夠透過網罩進行觀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著,以確保重點文物和景物不受損壞。而對那些已損壞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環境,要加以整理修復,使其盡快恢復原來面貌,以接待的游客。
3、要研究環境容量,保證旅游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眾所周知,旅游風景區的環境,對于污染物的凈化能力,以及對于旅游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游客人數過于擁擠,人流疏散不開,必然會產生踐踏風景區的綠化地、花圃、園林,甚至也往往會造成對旅游設施、荷塘水榭、花草樹木、亭臺樓閣的破壞。同時,游人過多伴之而來的,是拋撤的垃圾狼籍滿地,噪聲超過標準等。可見,人流超過了環境的正常允許限度,就必然會產生對旅游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而且也包藏著危及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的隱患。因此,為了順利地發展我國的旅游業,必須加強對旅游環境容量的研究,根據每個風景區的具體情況,提出可容納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標,來控制門票的出售量,以確保風景區環境的良性循環。同時要設法維持旅游區道路的通暢,以便及時疏散人群,降低對環境的壓力。并做好旅游指導工作,使游客的不規律的活動,變為比較易于控制的行動,以緩和旅游人群對旅游熱點的沖擊總之,為了讓的海內外游客都能飽覽我國風景旖旎的自然環境和奇妙絕倫、豐姿綽約的旅游資源,必須保護好我國的旅游資源――自然環境不受污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壞,這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所以,在開發我國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必須注意抓好環境的保護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為迎接的國際旅游者,增進我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應有的貢獻。保護旅游資源、創造優美的生活娛樂環境,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為發展旅游業的任務,而且也是為我們子孫后代創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條件。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九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普遍性問題。自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來促進生態文明保護與建設事業的發展。然而,中國在巨大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環境污染不僅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還制約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大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污染以及服設污染等嚴重地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發展。
在接受本次問卷調查的86人中,有49人居住地位于城市,37人位于鄉村,分別占比56.98%和43.02%。本章主要通過對于問卷回收結果的分析來說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迫在眉睫。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86人中,目前只有11人的家庭使用的都是節能電器,占12.79%,而有4人不使用節能電器,由此可見,節能電器的推廣還需加強。在垃圾分類方面,22.09%的人會在丟垃圾是進行垃圾分類,51.16%的人有時候會進行垃圾分類,而有26.74%的人不會進行垃圾分類,說明,人民對于垃圾分類的意識還未完全形成,還沒有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隨著使用清潔能源的廣泛宣傳,家庭日常使用能源結構正在逐漸轉變。最常用家庭日常使用能源是太陽能和天然氣,占到了調查人數的66.28%,使用液化氣瓶或煤氣的占56.98%,而通過焚燒秸稈來獲得能量的占20.93%,其中農村人口占66.67%,是城市人口的兩倍。還有2人家庭的日常使用能源是電能。由此可見,新型能源在家庭中的推廣率并不高,大部分的家庭還停留在原始的通過焚燒秸稈和使用液化氣瓶或煤氣來獲得能量進行日常生活,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已經接受并使用新型環保能源,而在之中,城市居民所占比例遠高于農村居民。
造成以上情況的基本原因是人民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較低。68.6%的居民認為他們了解一部分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政策法規并且意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只有22.09%的居民表示他們對于這些很了解,而剩下的9.3%的居民并不是很了解這些。
1、自然環境污染嚴重。
調查顯示,有58人認為在當前的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問題中存在秸稈焚燒、禽畜養殖、水產養殖等污染,占調查人數的67.44%。
發達的大中城市。本次檢測水樣均取自各城市居民區,為民眾日常生活所用的終端水。經調查發現,29個城市中15個城市的20項飲用水指標全部合格,約占抽檢城市總數的52%;14個城市存在一項或多項指標不合格的情況,約占抽檢城市總數的48%。在抽取的89個有效水樣中超過八成水樣余氯含量不達標,余氯含量低就代表著自來水管里的細菌增長可能性高,一旦突發水污染事件,可能導致流行性疾病的爆發。另外,有4個城市水樣濁度超標一倍,濁度高,殺菌效果低,也代表著水處理技術不過關。3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水污染嚴重,水質達標率低。
而隨著農業生產能力的不斷增強,農作物秸稈產生量也在不斷上升。秸稈焚燒導致空氣中懸浮物顆粒明顯增加,且濃煙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嚴重污染城市鄉村的大氣環境,影響人體健康。煙霧還造成大氣能見度降低,妨礙交通、航空運輸和高壓輸電線、通信線路的運行。近年來,霧霾問題的日益嚴重與秸稈焚燒也有很大的關系。
我國畜禽養殖業規模連續20年以平均9.9%的速率持續增長,在推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民收入的同時,也引發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例如,禽畜糞便以及對于農田的破壞。原因是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經過環境影響評價率很低,建有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很少,糞便無害化處理率、利用率都很低。規?;笄蒺B殖場糞便、污水的排放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造成養殖場周邊地區水環境的硝酸鹽、氨氮嚴重超標。
與此同時,鄉鎮一些小企業工廠的污染也是當前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占63.95%。隨著城市環境準入條件的提高和環境管理的加強,一些地區出現了污染企業向農村轉移的.趨勢,加大了農村環境壓力。部分企業違法違規排放有毒廢水、廢氣、廢渣導致人畜中毒、魚類死亡或損害農作物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2、垃圾污染問題突出。
調查顯示,有68人認為在當前的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問題中存在生活垃圾隨意堆放的現象,占調查人數的79.07%。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的垃圾基本上是一種自生自滅、放任自流的狀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垃圾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是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白色污染”嚴重;二是垃圾數量猛增;三是垃圾來源多極化,城市為了減少成本,往往直接將垃圾運到農村,也不作任何處理,任由垃圾風吹日曬,垃圾產生的污水滲透進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
3、化肥農藥使用不合理。
調查顯示,有60人認為在當前的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問題中存在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的現象,占調查人數的69.77%。
化肥、農藥過量和使用不當以及化肥、農藥本身結構造成的污染,正在成為農業環境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導致了農業生產環境的退化,農產品品質下降。化肥農藥污染水資源,受污染的水資源培養出來了受污染的糧食、蔬菜、魚蝦等,對食品安全構成了威脅。土壤、水的污染造成有害物質在農作物和魚蝦等水產中積累,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各種疾病,危害人體健康。目前,農村環境未然已經成為農民發生疾病的重要因素。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篇十
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著基本國策、伴隨著新的世紀正邁著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山不孤獨水孤獨,所以水繞著山;夢不孤獨心孤獨,所以夢把心牽住;樹不孤獨鳥孤獨,所以鳥在樹上住;我們不能讓水孤獨,不能讓心孤獨,自然環境是人類棲息之地,也是人類生活的物質之源,又是人們的游賞對象。古往今來的旅游者,都將觀光賞景視作一種休養生息、調節生活、消除疲勞的樂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們不辭窮苦,爬山涉水、尋幽探勝,留連于清溪碧流之間、忘返于奇山異峰之中、逗留于濱海沙灘之畔、漫步于林蔭綠地之下,而沉浸在優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種超塵拔谷的情懷,自由邀翔的靈性,去盡情地領受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悅心情、啟迪睿知,得到享受??梢娨粋€群峰巍峨,清泉飛濺,林海綠浪,鳥語花香的優美環境,能吸引人們前去游玩、攬勝、搜奇和觀賞。反之,一個污水橫流,垃圾遍地、黑煙彌漫,嗓聲刺耳的惡劣環境,怎會是人們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護好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旅游資源,是發展旅游業的先決條件。尤其在當前,隨著歷史的進步,時代的前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們的旅游興趣。在新的旅游熱潮的情況下,我們更應重視搞好環境保護工作?,F就發展旅游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說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因此,人們通過游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跡,贊嘆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
當然,由于旅游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閱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宗教信仰、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同,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覽名勝古跡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跡,以及與文化傳說有聯系的風物,感到特別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致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贊美。旅游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游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系一起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游覽的興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與綠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為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的環境能引起人們愉快的精神狀態,并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綠色還有凈化空氣,改變自然環境的作用。所以通過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可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為人類創造合理的生存環境,為人們提供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機會。因此,保護好綠色森林資源,就是維護優美環境的關鍵。因為森林一旦破壞,綠色生命之美也隨之銷聲匿跡,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是一幅荒山禿嶺、窮山惡水、垃圾遍地、嗓聲刺耳的凄涼衰敗的景象,是人們所不愿一顧的厭煩之地。
因而,只有環境美,才具有旅游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多、更好的旅游區,發展旅游業的任務;而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更多的旅游財富的責任。
要加快發展旅游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點的同時,開辟新的旅游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游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游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游風景區、開發旅游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免受污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游區的旅游資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污染的危害,對維護旅游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游資源,為發展旅游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于治的新觀念。保護旅游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辟為旅游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游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于被動局面。
再次,要加強治理已受破壞的`環境。由于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我國有不少的旅游風景區的環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許多風景名勝古跡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獨特的九曲溪及兩岸蒼翠、挺拔的植被,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區。但在前幾年,人們卻對武夷山上的森林,進行掠奪式的砍伐,使其精華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而嚴重威脅武夷山的旅游景觀價值。所以,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及早進行必要的治理和搶救,使之盡快地恢復其本來面貌,以適應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來觀賞。
為了讓更多的游客都能飽覽我國奇妙絕倫而綽約豐姿的旅游資源,我們必須在從事旅游業工作中,注意旅游風景區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特別在當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把保護風景區環境作為發展旅游事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就顯得更為重要。
1、要應用美學觀點,搞好旅游風景區的環境規劃一個良好的旅游風景區,必須是風光秀麗,環境未受破壞和污染,能滿足旅游者觀賞和行動的心理活動環境。因此,必須應用美學的觀點搞好環境規劃。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園林、建筑、地質、地理、生態、氣象、環保、文物、歷史、經濟、管理、旅游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游規模等,從而提出旅游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最佳方案,一定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范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嚴格控制在風景區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游飯店,使風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于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于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2、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游客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發展旅游業,雖可以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效益。但也產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極因素。如當游人到一些風景名勝區去,有的人對那些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歡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手撫弄、拍打,一不小心就會碰傷景物;有的人看到風景區內的花草樹木長得逗人喜愛,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獨自欣賞,甚至有的人為了爬山省力,就隨意拆樹砍竹以充當拐杖之用;有的人不僅在風景區到處亂扔果皮雜物,甚至隨地大小便;有的人還在風景區的顯眼之處,隨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標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為。
對上述這些不文明的人為破壞、污染風景區環境前景物、植被和環境衛生等,均會降低風景區的旅游價值。因此,為了創造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覺地愛護風景區旅游資源、保護風景區旅游環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風景區旅游環境的保護措施。如為了保持風景區環境的清潔衛生,應在風景區內相應地增設一些果皮箱,就可減少,甚至避免游客隨地亂扔果皮雜物;為了保護風景區的景物,特別是對那些反映我國悠久歷史和精湛藝術水平的重點文物和著名景物,應增設鋼網護罩加以妥善保護,既使游客能夠透過網罩進行觀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著,以確保重點文物和景物不受損壞。而對那些已損壞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環境,要加以整理修復,使其盡快恢復原來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3、要研究環境容量,保證旅游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眾所周知,旅游風景區的環境,對于污染物的凈化能力,以及對于旅游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游客人數過于擁擠,人流疏散不開,必然會產生踐踏風景區的綠化地、花圃、園林,甚至也往往會造成對旅游設施、荷塘水榭、花草樹木、亭臺樓閣的破壞。同時,游人過多伴之而來的,是拋撤的垃圾狼籍滿地,噪聲超過標準等。可見,人流超過了環境的正常允許限度,就必然會產生對旅游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而且也包藏著危及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的隱患。因此,為了順利地發展我國的旅游業,必須加強對旅游環境容量的研究,根據每個風景區的具體情況,提出可容納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標,來控制門票的出售量,以確保風景區環境的良性循環。同時要設法維持旅游區道路的通暢,以便及時疏散人群,降低對環境的壓力。并做好旅游指導工作,使游客的不規律的活動,變為比較易于控制的行動,以緩和旅游人群對旅游熱點的沖擊。
總之,為了讓更多的海內外游客都能飽覽我國風景旖旎的自然環境和奇妙絕倫、豐姿綽約的旅游資源,必須保護好我國的旅游資源自然環境不受污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壞,這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所以,在開發我國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必須注意抓好環境的保護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為迎接更多的國際旅游者,增進我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應有的貢獻。保護旅游資源、創造優美的生活娛樂環境,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為發展旅游業的任務,而且也是為我們子孫后代創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