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崗敬業個人先進事跡篇一
“勤”字當頭身先士卒
要說勤業敬業,那還得從1994年說起。1994年7月間,甘肅省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了,天北高速公路管理所相繼成立,當時擺在領導面前的是,在沒有現成管理經驗和模式的條件下,如何管理好錯綜復雜的財務票務管理工作,這可是事關全局的大事。經總段領導再三醞釀斟酌,讓擔任天北高管所財務主管會計豈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不僅有豐富的財務工作經驗,更有一顆勤業創業的進取心。隨即將調入天北高速公路管理所,擔負起財務管理工作。當時面對從屬關系不清、上級財務部門不對口、財務賬、票務賬需要分設等諸多困難,在無先例可學、無制度可循的情況下,不等不靠,憑著幾十年來的財務工作經驗,憑著對財務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執著的追求,在人手緊、業務量大的情況下,身兼數職,帶領財務、票務一班人,每日加班加點,忘我工作,終于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全所的財務、票務工作搞得井然有序,并總結出了一整套“班清日結、日清旬結”的符合收費公路運作的管理模式,為全所收、管、養工作的正常運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和高度贊揚,同時也為全省收費公路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和貢獻。今天,在全省收費公路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中還有濃濃的一筆!
“細”字當先精益求精
在擔任天北所財務主管會計以來,嚴格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大到會計法,小到行業、單位會計管理制度,他都能在具體業務核算過程中貫徹始終,把好審核關,杜絕各類差錯。對稽核中發現的不真實、不完整的原始憑證和會計資料進行逐一規范完備,確保會計核算的嚴肅性和完整性。為此,他給自己定了會計把關“三步曲”,即堅持好“事前控制、事中把關、事后稽核”的核算要求。即便手頭工作再忙,他也要用業余時間去完成。記得在20xx年6月份,一名票據員休產假,臨時抽調人員頂替工作,由于抽調人員工作粗心,致使上報給省局的通行費收入月報表數據打錯了兩位小數點,當時因他在外出差,沒能把住審核關?;貋砗螅毿牡脑谌粘;酥邪l現了這一差錯,并及時進行了糾正和補報,保證了上報報表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象這樣類似的事情在日?;酥卸继硬幻摗盎鹧劢鹁Α薄_@不正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對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態度嗎?
“嚴”字把關秉公辦事
作為主管會計的從建所至今,始終把嚴肅財經紀律和落實財經制度作為出發點,堅持按制度辦事,該花的錢不折不扣,不該花的錢,他據理力爭,堅決不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報銷中,更是放不過一分一厘審核。作為主管會計,他手中掌握著一定的財權,在審核上他只要手稍稍一松,便能“為人一片”,可他從沒有這樣想過、更沒有這樣做過,他把集體的財物看得比自己的更珍貴。無論是職工還是領導,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不管是大到幾十萬的工程,還是小到分厘間的紙張,只要經過他的手,誰也別想占公家一分錢便宜。我們也經常聽到為一張發票字跡不清、一張差費報銷單多貼了一張車票、一張收入日報表有涂改被退回,而報怨他太原則、太死板。可有誰能理解,這對于一名財務工作者來說是莫大的榮譽和肯定!為此,他也得罪了不少人,譏諷之語時有所聞,但他從未放在心上,而更堅定了他從細管理、從嚴審核的決心。就這樣,他總是把“鋼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資金調劑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總能保證單位預算的嚴肅執行。他因此也被譽為領導的理財助手、單位的理財專家、行業的理財標兵。
“恒”字補課永攀高峰
作為年過半百的,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執著追求、鍥而不舍的精神。記得在實行會計電算化制度初期,填制憑證、記帳、審核等一系列工作一下全由電腦來完成,這對習慣了人工核算的來說簡直失(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去了左右手,無任何優勢可言。而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他,面對困難,沒有退卻,也沒有因年齡關系產生放棄的念頭,而是一頭扎進電算會計的知識海洋里,從熟悉電腦鍵盤、練習打字、錄入憑證、審核記帳到生成報表,一學就是一年半,直到把基本操作和理論搞懂后才歇了下來。在學習過程中,他還經常向年輕同志虛心請教有關的知識,我們經常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真不愧為新時期共產黨員與時俱進、不懈學習的楷模。在新的形勢下,并未滿足于老經驗和老方法,而是更加注重給自己“充電”,他特別推崇“學以致用”的觀點,在他的人生軌跡中,處處遍布著對知識的渴求。在歷次的財務軟件升級工作中,他總是沖鋒第一線,加班加點,以一個老財務工作者的精神啟發著一代人,他因此也受到同行的尊重和稱贊。為了及時適應新的會計核算要求,他經常帶著問題和同志們一起探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20xx年12月,天讒公路通車收費,這對于來說又是一個挑戰。由于天讒路實行聯網收費,對會計核算和通行費收入清分都有新的要求,在人員配置不到位的情況下,帶領財務票務一班人,一干又是兩個月。他經常深入收費一線,探索票務管理的新模式,調研收入清分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從帳目設置、核算程序到規范管理他全程跟蹤,沒有絲毫懈怠和怨言。他經常勉勵財務人員,教育年輕同志要樹立“能者多勞”和“勞動是美德”的奉獻精神。
古語云:“老驥伏櫪,壯心不已”??梢哉f已進入老驥的年齡,在他身后已留下了一串串足跡,雖說不上是閃光耀眼,但看得出他走得踏踏實實,無怨無悔。今天,他還是這樣走著。盡管他已年近花甲,但他認為自己還年輕,仍要加強學習,與時俱進,思想常新,永葆青春,為實現交通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光和熱。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革命誓言。
愛崗敬業個人先進事跡篇二
,今年45歲,塘下村人。20xx年,鎮敬老院搬遷,他主動請令為敬老院院長。當時,他家里人及左鄰右舍都不理解:身強力壯、年富力強的他為什么要去當一個這樣要錢無錢、要權無權的“芝麻官”,去與那些天聾地啞、瘸手拐腳的孤寡老人打交道?他說:“人人都會老,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心照顧好五保老人的生活,是我們應盡的責任?!?/p>
敬老院的老人們在院里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得開心快樂,逢人便夸:“張院長就像是我們的親兒子一樣啊!雖然我們沒有子女,但想不到老來還能享受到孝子在身邊一樣的幸福?!痹谶@些老人們的宣傳下,各村分散供養的五保、孤寡老人也紛紛來到敬老院生活。如今,敬老院里集中供養著42位老人,其中90歲以上的有3個,聾啞、瘸腿、智障等各類殘疾人14人。
敬老院的一些老人原來過慣了單身生活,養成了孤僻、沖動、遇事愛鉆牛角尖的性格,大多脾氣古怪、難于溝通。有人剛入院過集體生活時,不太適應,常為一些小事大發脾氣。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他總是笑臉相迎,靜靜傾聽,讓老人對著自己把脾氣發完,然后和顏悅色地與老人拉家常,最后再找出老人發脾氣的原因進行耐心開導。處理好一個問題往往要耗時一兩個鐘頭,他從不嫌煩。最后,老人心平氣和了,他卻累得身心俱疲。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卻是敬老院里42位老人共有的一個“孝子”。無論院里哪位老人生病了,他都第一時間來到老人身邊,噓寒問暖,或送飯喂藥、或端茶倒水。
20xx年6月,院里78歲的吳桂紅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先將老人送到鎮衛生院進行診治,經過拍x片觀察,醫生診斷老人摔斷了盆骨,建議送縣人民醫院治療。吳桂紅在縣醫院做手術,住院20多天,就在醫院護理20多天,一日三餐為她喂飯。為防止生褥瘡,還幫她擦洗身子,服侍大小便。同病房的病友又羨慕又夸贊地對她說:“您老可真有神氣啊,生了一個這樣孝順的兒子?!碑斔麄冎啦⒉皇抢先说膬鹤訒r,都不由贊嘆地對他伸出了大拇指。老人出院后,他又精心護理兩個來月,直到老人基本康復,生活能自理。如此事例,不勝枚舉。他辦公室有一個藥柜,里面儲備了一些感冒、咳嗽、腹瀉、降血壓、退燒等常用藥。老人偶然患些常見的小毛病,他都能對癥下藥。他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半個醫生。院里有老人去世,他更是充當“孝子”的角色,安排喪葬事宜,直到老人入土為安。
自當上鎮敬老院院長以來,他的父母、妻兒一年到頭難得與他見幾次面。為了敬老院這個“大家”,他舍棄了自己的那個“小家”,默默在承受著旁人難以知曉的酸楚與無奈。
20xx年6月中旬,天降暴雨,洪水肆虐,馬路被淹了,莊稼被淹了,到處一片汪洋。鎮敬老院地處一片坡地上,但為了確保院民安全,他日夜守護在院里,并鎖上大院的鐵門,禁止老人們外出。這時,他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說洪水沖進家里,家中的大米、化肥、幾千斤稻谷、電視、冰箱、家俱都被水浸了,要他趕回來將這些物品搬到二樓去。可是,他怎能為了個人的財產而拋棄敬老院的幾十位老人?他叫妻子先不要管財產,只將兒子帶到二樓,保證人身安全就可以了。這次洪水,雖然給他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將近兩萬元,但由于他的堅守,院中老人們全都平安無事。
20xx年端午節前夕,院里72歲的馮四龍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不能說話,手腳不能動彈。他忙打120急救電話,當他陪著馮四龍坐著救護車行駛到去縣醫院的半途中,接到了父親的電話。父親說母親提水時摔了一跤,讓他回來帶母親去醫院治療。可他卻分身乏術,只能抱憾地向父親解釋。父親想罵又罵不出口,只好與兒媳一道將老伴護送到縣骨傷科醫院治療。馮四龍在縣醫院被診斷為患了腦梗死,經過醫生搶救,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這時,他才能抽空去探視一下被摔成腰椎粉碎性骨折的母親。馮四龍住院治療一個多月,就堅守醫院陪護了一個多月。期間,母親已回家休養。母親休養時,一直是他的妻子與妹妹在照料,他卻連回家探望一次的機會都很少。
敬老院的老人們在與幾年的接觸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xx年,縣民政局安排院里的兩位老人去縣福利院看門,他從院里拿了兩張舊床去給他們睡。院里一些老人不知從哪里聽到謠言,認為要調到縣里去,難過得哭起來,并耍小孩脾氣,都不吃午飯。接到副院長的電話,聽說有十多位老人不吃飯,連忙趕回來做他們的工作,直到他們情緒穩定了,吃飯了,才舒了口氣。
把敬老院當成自己的家,把院里老人當成自己的親人,把院里的大事小事當成最重要的事,在敬老院院長的崗位上盡職盡責,任勞任怨,一干就是九年。付出終有回報,該院多次被評為“全縣敬老院管理先進單位”;20xx年,該院又分別被**省及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授予“全省敬老文明號”及“全國敬老文明號”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