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一
王海:
你美國的是一個人,我們中國人也是一個人。而且我們那個時候是毛澤東思想培育成長起來的`,老子不怕死。
在朝陽下俯沖。
迎著西風開火。
空中的尖刀以一當十。
疆土的堅盾巡天衛(wèi)國。
山河已無恙祖國的雄鷹已飛得更高。
你刻在機身上的星星。
是戰(zhàn)士們的巡航坐標。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二
魯迅說過: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那么朱彥夫就是這所大學中災難最為深重的人。他14歲參軍入伍,歷經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等上百次戰(zhàn)斗。他17歲受傷致殘,昏迷93天,動過47次手術,失去雙腳、雙手、左眼,右眼視力僅0.3。他拖著重殘之軀,帶領父老鄉(xiāng)親治理荒山,興修水利,把一個窮村改造得煥然一新。他以對“使命”的執(zhí)著、對命運抗爭的堅韌,以悲壯的形式,超越了人生極限,譜寫了一曲共產黨人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群眾至上的凱歌!
感懷楷模精神,要學習他忠誠于黨、獻身使命的堅定信念。忠誠于黨,是要自覺服從黨的絕對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黨指揮。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立場、明辨是非,在黨性問題上立場鮮明、態(tài)度堅決、要求嚴格,始終把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人民群眾的利益有機統(tǒng)一起來,維護黨的權威、維護組織的尊嚴。獻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齤命軍人神圣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yè),不怕犧牲,英勇善戰(zhàn),堅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和平時期,黨員干部不用上前線奉獻犧牲,就更當做到在自己的職位上踏實盡責、勤勉敬業(yè)。
感懷楷模精神,要學習他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崇高追求。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視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勤務員”的本色,就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為人民無私奉獻。黨員干部就要牢固確立“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思想,切切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急群眾之所盼,想群眾之所慮,謀群眾之所利,解群眾之所難。而服務人民關鍵是要愛崗敬業(yè)、精通業(yè)務,具備過硬的素質。如果業(yè)務不精、知識貧乏,思想就缺少靈氣、講話就缺少底氣、行動就缺少朝氣、工作就缺少銳氣,就很難做好服務工作。打個比方,黨員干部相當于一棟大樓的建設者,如果建設者都不具備過硬的素質和本領,如何能指望大樓建得牢固耐用,又何談扎實美觀?因此,黨員干部必須借著實踐活動不斷強化自身服務意識,提高自身服務水平,樹立人民至上的奉獻精神。
感懷楷模精神,要學習他勇于擔當、勤政務實的高尚品格。權與責從來都是相依相隨的,擔當大小體現(xiàn)著一個干部的胸懷、勇氣和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朱彥夫同志,講國家不講小家、講責任不講權利,他正視問題不回避、承擔責任不推諉、直面矛盾不上交,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朱彥夫同志,求真務實、不玩虛招,真抓實干、不務虛功,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解決群眾緊迫問題、服務群眾根本利益、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的問題上,創(chuàng)造出了無愧于人民、無愧于黨、無愧于時代的業(yè)績。如今黨員干部的擔當意識不強、工作慵懶拖沓,正可借著學習“時代楷模”精神的契機,梳理解決自身問題,真抓實干創(chuàng)先爭優(yōu),不斷弘揚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篳路藍縷,努力創(chuàng)造出經得起實踐和群眾檢驗的實績。
“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朱彥夫同志用鋼鐵意志鑄就了人生價值的豐碑。黨員干部應以朱彥夫同志為學習的楷模,砥礪精神、錘煉意志、奮勇爭先,不斷密切同群眾的關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為推動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奉獻自己的每一分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三
陳家順:動人以行不以言。
【頒獎詞】。
為鄉(xiāng)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于丹:在辦公室當局長是本分,吃苦受累冒險臥底當局長是情份。用情份去擔當本分的官,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彭長城:主動為民生奔波,體恤民生艱難,小可幫扶一家一戶,大則微而不弱,燭照未來。
【事跡】。
《陳家順:受民工愛戴的基層好干部》。
陳家順,54歲,男。云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
云南沾益縣是勞務輸出大縣,陳家順擔任副局長后,積極組織家鄉(xiāng)農民到浙江義烏等地務工,并關注他們的切身利益,為他們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摸清農民工工作、吃住、工資待遇、勞動時間等情況,陳家順從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業(yè),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到企業(yè)“臥底”打工。和農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勞動,當過操作員、倉庫保管員,養(yǎng)過豬,干過裝卸工,當過民辦學校教師。幾年來,他“臥底”考察了義烏市及周邊縣市的許多家企業(yè),為農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況良好的企業(yè)信息。
在調解各類用工糾紛時,他總是挺身而出,為農民工利益據(jù)理力爭。4年來,共為農民工調解各類糾紛780余起,挽回損失180萬余元。在農民工遇到困難時,他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多次協(xié)調企業(yè)墊付農民工車費、伙食費、醫(yī)藥費等共7萬多元。
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了當?shù)孛窆ず蜕鐣鹘绲姆Q贊,陳家順被人們譽為“臥底局長”、“民工局長”。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四
頒獎辭:儀表失靈你越發(fā)清醒,乘客的心懸得越高,你肩上的責任越重。在萬米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后都隱藏著堅守和執(zhí)著。
人物事跡: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執(zhí)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然發(fā)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這是一種極端而罕見的險情。生死關頭,劉傳健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臨危不亂、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1972年11月,劉傳健出生。
1978年,就讀于九龍坡區(qū)陶家鎮(zhèn)小學。
1984年,就讀于九龍坡區(qū)陶家鎮(zhèn)中學。
1987年,在九龍坡區(qū)西彭渝西中學就讀。
1991年,劉傳健參軍入伍。
199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6年,從空軍第二飛行學院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zhí)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qū)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擋風玻璃破裂脫落,機長劉傳健在氣流吹襲和大量儀表被破壞的情況下,組織機組正確處置,飛機于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2018年8月7日,劉傳健經過面試,正式被清華-enac高級管理碩士(航空管理)項目錄取,成為清華經管學院學生。
2020年2月2日,劉傳健主動申請執(zhí)飛川航3u8101次航班,承運四川醫(yī)療隊及物資抵武漢;2月9日,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yī)療隊出征,此次航班再度由機長劉傳健執(zhí)飛;3月21日,四川援助湖北醫(yī)療隊第三批撤離隊員從武漢抵達成都。劉傳健執(zhí)飛其中一個航班。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火炬在北京頤和園傳遞,劉傳健擔任火炬手參與火炬?zhèn)鬟f;3月31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舉行干部送任會,按照民航局當局文件,宣布劉傳健同志擔任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總飛行師職務。
2018年5月17日,為表彰先進,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青年聯(lián)合會決定,授予四川航空劉傳健機組“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2018年6月8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機組“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授予劉傳健同志“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并享受省級勞動模范待遇。并獎勵500萬元。
2018年6月8日,為激勵先進、弘揚正氣,四川省委決定,授予劉傳健同志“四川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8年9月5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正式批復,決定授予成功處置險情的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同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全國工人先鋒號。
2018年9月30日,中共中央_、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_。
專門邀請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全體成員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招待會。
2018年12月,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決定授予劉傳健同志“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2018年12月20日,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騰訊公司聯(lián)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18”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英雄機長當選為2018年度社會生活類十大流行語。
2019年6月26日,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名單。
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敬業(yè)奉獻模范”。
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奮斗者”稱號。
2020年12月,被評為“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范”。
2020年12月18日,位列《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第107位。
2021年6月29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2021年9月,被授予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個人)。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五
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fā)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qū)。4月20日,四川雅安發(fā)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后,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qū)。自20汶川地震之后,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qū)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里,但他關心社會,為村里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寶貝回家,路有多長?茫茫暗夜,你們用父母之愛,把燈火點亮。三千個日夜奔忙,一千個家庭團聚。你們連綴起星星點點的愛,織起一張網。網住希望,網住善良。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六
【事跡簡介】原中央軍委辦公廳顧問、鄧小平同志夫人卓琳。
1937年,卓琳離開北平,轉到延安。
1939年,卓琳與鄧小平相識相知,共結連理。革命戰(zhàn)爭期間,卓。
琳在槍林彈雨中緊緊跟隨鄧小平。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zhàn)。
爭到解放戰(zhàn)爭。解放后,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卓琳。
在身后甘當無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中,卓琳又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
小平逝世后,她親自赴港見證香港回歸,替小平同志完成遺愿。
那兩天,她徹夜未眠,非常高興。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她。
毅然把個人的10萬元積蓄捐給了災區(qū)人民。
【頒獎詞】彩云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
里轉戰(zhàn)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
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
與攙扶。
2、宋文驄——壯志凌云。
【事跡簡介】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殲-10的颯爽英姿飛過天空,讓世界矚目。
這是我國自行研制、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
天候戰(zhàn)斗機。隨著殲-10戰(zhàn)機的研制定型,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
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zhàn)斗機設計技術。
宋文驄是殲-10戰(zhàn)機的總設計師,現(xiàn)任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國提出要研制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
年以后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殲擊機,并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
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
設計師。
1998年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宋文驄喜極而泣,把自己的生日從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3、阿里帕·阿力馬洪——母愛最真。
【事跡簡介】從1963年收養(yǎng)鄰居家的3個孤兒開始,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又先。
后收養(yǎng)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余個孤兒。
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里養(yǎng)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舍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
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yǎng)阿里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jié),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身邊。
每當有孩子問:“阿媽,你對哪個孩子最好?”老人總會大笑說:“手。
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頒獎詞】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
饑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里,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4、薩布利亞·坦貝肯——光明心生。
【事跡簡介】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出生于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
文無國界”組織的創(chuàng)始人。
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fā)現(xiàn)藏文還沒有盲文,便借鑒其他語種盲。
文的開發(fā)經驗,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fā)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
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越西藏各地,發(fā)現(xiàn)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便萌生了創(chuàng)辦西藏盲童學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lián)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復及職業(yè)培訓。
中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受了日常生。
活技能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礎教育,以及按摩、電。
腦、手工編織、做奶酪、美術等職業(yè)技能培訓。一般經過兩年的專。
門培訓,這些孩子都可以進入常規(guī)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guī)學。
校后,成績非常優(yōu)秀。
她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并因此獲得2006。
中國政府頒發(fā)的“友誼獎”。
【頒獎詞】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
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
來了光。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5、張正祥——勇者無敵。
【事跡簡介】張正祥今年61歲。30多年來,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護上。最。
2萬多公里的行走都是為了阻止對滇池的污染和破壞。
在過去的30多年里,張正祥花光了所有積蓄,賣了家里的養(yǎng)豬場。
小兒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張正祥自己更是經常遭到毒打。
2002年深秋,當張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礦場拍照取證時,礦主的保鏢開著車就向他直沖過來,張正祥當即暈倒在地。兩個小時后,一場大雨把他澆醒。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不理解的人稱他為“張瘋子”。張正祥說:“不是我瘋了,是那些。
人瘋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瘋得只知道錢了。”
他用犧牲整個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qū)內33個大、中型礦、采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封停。
【頒獎詞】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立。
6、陳玉蓉——母愛齊天。
【事跡簡介】陳玉蓉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
度脂肪肝,無法捐肝救子。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陳玉蓉從醫(yī)院出。
來后,當晚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10公里。在隨后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走破了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剮,剮了又長。
當她再次去醫(y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xiàn)了:脂肪肝沒有了。醫(yī)生感嘆:
“從醫(y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
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y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
植手術。她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頒獎詞】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饑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
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
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7、朱邦月——一家之主。
【事跡簡介】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著5個月。
身孕的妻子托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做了一個他至今未。
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并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yǎng)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單腿殘疾后病退。隨后,妻子和兩個兒子又。
都得了絕癥——“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單腿的朱邦月照料。
買菜,為全家人準備午飯。傍晚,他要輪流給三個人擦洗身體。
晚上,還得想著夜里起床給他們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數(shù)次。
這樣的日子,朱邦月過了近20年。但他始終堅持,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燭光,點燃著一個家庭的希望。
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8、沈浩(已故)——踐行信念。
名村”。2007年初,小崗村被授予安徽省鄉(xiāng)村旅游示范點稱號。
2006年底,沈浩任職三年屆滿即將離開。小崗村村民們在挽留沈。
浩的申請書上按滿了鮮紅的手印,請求沈浩帶領他們干三年。沈浩。
留下來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
2009年,任期又將期滿。186名小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請。
書上按下紅手印。這一次上天讓村民們的愿望落空了。2009年1。
1月6日,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這一。
次,沈浩永遠留在了小崗村。
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9、李靈——心靈放歌。
【事跡簡介】2002年,李靈從河南省淮陽師范學院畢業(yè)。她回家后看到農村有。
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xiāng)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
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xiāng)希。
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7年來,李靈為了辦學已。
經欠了8萬元的外債。
為了自己學校的孩子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李靈趁著放。
一斤斤地回收舊書本。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后。
10、翟墨——云帆滄海。
【事跡簡介】翟墨是個畫家。他原本與航海無緣。當他聽到新西蘭航海家說,他。
航海大半輩子,都沒有碰到過中國人時。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從山東日照起航。他沿黃海、東海、南海出。
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終于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國首。
次無動力帆船環(huán)球航海。這兩年半,他歷經艱險,不斷地挑戰(zhàn)自身的艱險。
他路過拿破侖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島。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侖的墓地。
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沒有中文。翟墨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你曾經說過。
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睡醒,世界將為之而震動。這。
次我來,就是告訴你,中國這頭睡獅已經睡醒了。
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11、特別獎——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大學生集體。
學在長江邊游玩時,突然發(fā)現(xiàn)兩個小男孩在江中掙扎。同學們迅速。
沖了過去,先救起了一個男孩。但是在救另一個男孩時并不順利。
呼救。附近的冬泳隊隊員聞聲趕來,相繼從水中救起6名大學生。
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卻因救人后體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
水中,獻出了年僅19歲的寶貴生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的評價】。
劉姝威:他們用19歲的肩膀鑄造生命之梯,他們的行動體現(xiàn)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涂光晉:三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和兩個孩子的生還,并不是簡單的生命風險交換,而是在修復和重構著健康社會應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現(xiàn)出生命。
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閻肅:挺胸踏濁浪,何懼生與死。至今江水上,清風滿襟袖。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七
樊錦詩1963年北大畢業(yè)后,把大半輩子的光陰都奉獻給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們親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兒”。為了敦煌,樊錦詩和丈夫兩地分居長達19年,扎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創(chuàng)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shù)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2019年,國慶前夕,樊錦詩獲頒國家榮譽稱號勛章。
舍半生,給茫茫大漠。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發(fā)。心歸處,是敦煌。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八
88歲,長津湖戰(zhàn)役幸存者,曾榮獲“時代楷模”“人民楷模”稱號。
14歲參軍,先后10次負傷,3次立功。在朝鮮戰(zhàn)場上,他所在連隊當時與敵軍在零下30多度的惡劣天氣里血戰(zhàn)了三天三夜,最終僅有他一人生還,但他身負重傷,昏迷93天,先后經歷47次手術后,被截去四肢,沒了左眼,右眼視力僅剩0.3。新中國成立后,朱彥夫主動放棄榮軍療養(yǎng)院的優(yōu)厚待遇回鄉(xiāng),用25年時間帶領鄉(xiāng)親治山治水,改變了家鄉(xiāng)貧窮落后的面貌。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
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
也沒有向困苦低頭。
與自己抗爭。
向貧窮宣戰(zhàn)。
一直在戰(zhàn)斗,一生都在堅守。
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篇九
在朝陽下俯沖,迎著西風開火。空中的尖刀,以一當十;疆土的堅盾,巡天衛(wèi)國。山河已無恙,祖國的雄鷹已飛得更高,你刻在機身上的星星,是戰(zhàn)士們的巡航坐標。
王海(1926年1月—20xx年8月2日),原名王永昌,漢族,山東威海人,1944年5月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6月參軍,大專學歷。空軍原司令員,空軍上將軍銜。20xx年8月2日,空軍原司令員王海上將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1950年5月于東北民主聯(lián)軍航空學校畢業(yè)后,成為共和國空軍的一名殲擊機飛行員。先后任空軍第4航空學校飛行隊飛行員,空軍第4混成旅驅逐10團29大隊中隊長。
1954、1955年間,王海是空軍殲擊航空兵師副師長、師長,他所在的部隊參加了解放浙江沿海島嶼的戰(zhàn)斗。在解放一江山島的我軍首次陸海空三軍聯(lián)合登陸作戰(zhàn)中,他的師擔負協(xié)同陸、海軍奪取制空權并掩護陸軍登陸作戰(zhàn)的任務。
抗美援朝時,空軍原司令員王海上將率領人民空軍年輕的第一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zhàn)80余次,擊落敵機29架,本人擊落擊傷敵機9架。因功勛卓著,該大隊后來被命名為“王海大隊”。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至今仍陳列著一架繪有9顆紅星的米格—15殲擊機,這就是王海當年駕駛過的功勛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