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教書育人演講稿一等獎篇一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下午好:
曾經讀過一本關于教育的書,書的名字叫《事說師德》。書中通過一個個感人的教育故事,述說了教育的真諦,其中我體會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教育是愛的共鳴,我今天想和大家交流的就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智慧”、“成功”和“愛”三位天使來到人間。一位母親請他們到家中做客,天使們對那位母親說:“我們只能去一個,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選擇。”母親最后決定把“愛”請回家。奇怪的是,另外兩位也跟著進了屋。母親驚訝的問:“你們兩位怎么也進來了?”答曰:“哪里有‘愛’,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有愛就有了一切,在童話中如此,在教育中更是如此。
高爾基說:“不愛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作為一名教師,就應關愛每一位學生,認為每一位學生都是最棒的。記得初次登上講臺,面對著一群朝氣蓬勃的孩子,我總是板著臉,裝出一副嚴肅的樣子,想以“師道尊嚴”的傳統道德威攝他們。可是并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在課堂上小聲說話的,有上課遲到的,還有不交作業的。對此我當然是怒不可遏,經常將他們狠狠地訓一頓。此后,我發現,我的訓斥大有作用,上課他們正襟危坐,作業也一本不差。可是我同時也發現,學生見了我繞著走,上課回答問題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我不禁對我的教育方式產生懷疑,這樣的教育方式有用嗎?就在我愁眉不展的時候,老教師及時的給我送來了“靈丹妙藥”:與學生溝通,用心去愛他們。
慢慢地我用從老教師那里得到的“靈丹妙藥”去和學生交朋友。班會、運動會、歌詠比賽、……班級、學校舉辦的大小活動成為我與學生交流溝通的主陣地。我盡最大努力挖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樹立起信心。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逐漸懂得了教師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只有教師對學生充滿愛,教育才算真正的開始。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真誠的、無私的、要一視同仁。盡管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但要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在老師愛的教育下長大成材。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愛,都應該是毫無保留的,無論是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是對頑皮、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要去親近和關愛他們,讓學生感到老師是自己最信賴、最尊敬、最親近的人。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苦惱,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但總是時時告誡自己:對孩子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責備,多一份寬容,少一分苛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想這應該就是教育對愛的詮釋吧。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當你用心去愛你的每一個學生,你會發現你收獲的不僅僅是講臺上那一束束美麗的鮮花,手機中收到的一條條祝福的短信,耳旁那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您好”------,更多的,是一種為人師的幸福和自豪。就讓我們把我們的愛,毫無保留的給我們的學生,用我們的愛心、誠心、細心、耐心去換取學生的開心、家長的放心吧。讓所有的孩子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用無限的師愛,去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
教書育人演講稿一等獎篇二
尊敬的老師們,敬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現代醫學告知我們,一個人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單純地追求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不僅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而且會誘發多種軀體疾病。現代社會由于運轉節奏的加快和競爭局面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特殊是對處于人生特別階段的青少年來說,他們面臨著生理的、相識的、情感的、社會的.多方面的現實問題,面臨著升學的巨大壓力,因而必定擔當猛烈的心理沖突。大量事實證明,心理健康不僅有利于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良好學習成果的取得,而且還能使青少年正確地面臨困難和挫折,對各種社會環境有較強的適應實力。那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呢?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素養:
一、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相識,并自尊自愛。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實力。他們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及四周人物的對比來相識自己、解剖自己;他們不但能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愛好、愛好,還能正確評價自己的實力與性格,并據此支配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勝利率。他們既不好高鶩遠,狂亡自大、目空一切,也不自暴自棄、自輕自賤、愁悶頹廢,人際交往中他們既自尊自愛,又敬重他人。
二、能正視現實,勇于解決問題。心理健康的人能和客觀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對四周的事物有醒悟的客觀的相識;能正視困難與挫折,勇于面對現實,找出問題的病結和解決的方法,而不企圖躲避,推卸責任;他們既有高于現實的志向,又不沉迷于虛無縹緲的幻想,思想和行動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并為社會所接納;他們憑理智辦事,能聽從一切合理的建議與看法。
三、樂于交往,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的青年,總是喜愛與人交往,以找尋知音,建立友情,保持合諧的人際關系。交往中,他以敬重的、信任的、謙讓的、懇切的看法待人,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敖。他能和多數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參加他人同心同德,合作共事。
四、心情穩定,性格開朗。人的心情與人的須要能否得到滿意相聯系,但人的須要總會有得不到滿意的時候。這就要求人們擅長解除心理障礙,能夠限制、穩定自己的心情。要養成熱愛生活、主動向上的生活看法,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和信念,只有這樣才能性格開朗,目光遠大,心境開心,才能勝不驕,敗不餒。個人主義思想嚴峻的人則心胸狹窄,自私自利,患得患失,心情起伏波動,喜怒無常。希望同學們能按上述四個標準比照檢驗自己,要求自己,以愉悅的心境,飽滿的心情,自尊自愛,善待自己,懇切、謙讓,團結互助,面對困難提高忍耐、受挫力,堅決信念,百折不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養,以昂揚的斗志面對生活的挑戰。
感謝大家!
教書育人演講稿一等獎篇三
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能有機會站在這里和大家交流學習,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初心教書育人》。
20xx年四月的利川,滿目生機。一場以“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學習教育迅速掀起。“不忘初心永跟黨走”主題實踐活動相繼開展,全市在職黨員紛紛踏上回鄉走訪的路,我不由得想起在很小的時候就聽到過的一首特別好聽的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永跟黨走,永遠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是中國人民英勇奮斗,歷經無數風雨滄桑得出的最正確的結論。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頑強奮斗,奮力拼搏,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我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永跟黨走”將是我生命之歌中永遠不變的主旋律。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便萌生了做一名教師的想法,那個時候的我最稚氣,就覺得當教師可以管別人,可以管班上二三十個學生呢!多威風啊!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因為覺得老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多么的受人尊敬,高中畢業,毫不猶豫選擇了師范院校,決定此生以教師為業,與學生為伴。
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光輝”這個詞不僅道出了人們對教師職業的尊重,更是傳遞出了教師職業的責任重大。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帶著這樣一份責任和使命,我的教學生涯悄然開啟,站上了三尺講臺。從教之初,沒有工作經驗,教室里一張張稚氣、無邪,求知的面孔,讓我深感責任的重大。第一次登臺留下的印象極為深刻,雖然認真備課,也精心制作了課件,在上課時還是不由自主的發抖,腦子里一片空白,整節課都是手忙腳亂。意外的是孩子們很配合,幾個女孩下課后竟跑過來高興地拉著我的手,我木然站在孩子們中間,可那種和諧融洽的氣氛深深地感染著我,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沒過幾天就到了教師節,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教師節,桌子上堆滿了孩子們送來的自制小卡片,琳瑯滿目,我驚喜萬分,意識到這是一份專屬于教師的幸福!這個九月讓我感覺到格外的溫暖,我為自己被孩子們接納,認可和尊重感到幸福,從此一種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涌上了心頭。
兩個月后的一天中午,校長找到我,讓我做四年級的班主任和全校。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在建南鎮的教育戰線上度過了4個春秋。四年的時間我始終如一地以黨員教師的要求和標準開展各項工作。我已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份職業,因為熱愛,所以我的工作有了強大的動力,因為熱愛,所以我能肩負起責任,我相信愛的陽光能使堅冰融化;我相信愛的雨絲能使枯木逢春,我圓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教書育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年齡在變,能力在變,心態在變,唯獨不變的是我對自己教師夢的執著與守望,不忘初心,攜夢想跟黨前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教書育人演講稿一等獎篇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這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坦白地講,剛剛看到“師德”這個演講主題的時候,有些犯難。因為,對于我,一個不足一年教齡的年輕老師來說,但是是剛剛開墾了自我的一片田地,還沒有收獲桃李。所以,這天我想講的僅僅是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理解以及我這些時光來的體會和感悟。
中學的時候,我們同樣也學習過韓愈的《師說》,他這樣為教師定義:“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透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不僅僅僅是教知識技能,更要教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形象影響著學校的校風,而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培養。
2009年9月10日,我的第一個教師節,收到了一位朋友的信息:“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祝你節日快樂!”我很感動,同時為教師這一稱呼感到無比榮耀。
我所在的學校地處口區的偏遠地區,接收的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我們的校舍不華麗,我們的跑道還是碳渣路,但是那里的老師們都在做同樣的一件事靜心教書,潛心育人。而各位老師這樣的工作態度也在深深的影響著我、教育著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在告訴我,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這句話便也成了我的師德宣言,同時更是我畢生所追求的目標。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古人尚修德,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更應把師德放在首位。
在這天,當我們應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應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應對人們在名利金錢面前的浮躁,應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沖擊。身為老師的我們又該如何去應對,去履行我們的職責呢?我想“靜心教書,潛心育人”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支教師隊伍,他們除了教書育人,還利用業余時光共同學習,苦鉆業務,勇于創新,在教書育人的這條道路上,披荊斬棘,昂首闊步。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些老師,他們學識淵博,教學嚴謹,精心準備每一堂課,寫好每一頁教案,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撒播知識和道德的種子;他們是平凡的,普通的,沒有驚人的事跡,沒有輝煌的成就,就像一塊黑板,以前寫滿了神奇和真理,最后擦去的是功利。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對教師教學生涯的最好寫照。()教師的職業注定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才能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師崗位看作個人謀生的手段,就永遠不會成功與快樂。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愛崗敬業是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也是對自我的負責。
要培養學生的完善人格,教師務必先完善自我。那些把關心留給社會,把熱心留給學校,把忠心留給教育,把愛心留給學生,把真心留給同事,把耐心留給自我,用心去工作,用愛去育人的教師正閃爍著人格的巨大魅力。作為身負重任的社會一員,教師更就應用心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肩負的使命崇高,并且職責重大。雖然我們每一天做的事情平平凡凡,然而這些事情卻連著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更連著祖國的前途,民族的未來。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稱呼;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把心沉下心來,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教書育人演講稿一等獎篇五
各位尊敬的領導、代表: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大會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青年教師來談談教書育人方面的想法。
昨天,許院長在《學院工作報告》(第25頁)學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時講到: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這充分說明學院對育人工作的重視。
接到樓書記給我的這個題目,我在課間把題目給學生,讓他們幫我想想,大學老師怎么育人?一個女生講很干脆——“言傳身教”。至于怎么樣“言傳身教”,她答不上來。
但是,她絕沒說錯!言傳身教、教書育人一直是教師的天職。《禮記》有:“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愛因斯坦也說:“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這都表明,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陶行知先生曾講:“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所以,學生學生,關鍵在于學習人生。高等教育也不是以浪費著課桌前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的。
目前,高校老師面臨著四重考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育人工作(包括我們的班導師工作),我稱其為“四輪驅動”。
第一個驅動:教學。教學是教師的立身之本。教學關不過,何能成其為“師”。
第二個驅動:科研。科研是教師的強身之道。良好的科研能力,是教師職稱晉升的資本。
第三個驅動:社會服務。社會服務是教師的奉獻之舉。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是高校的職責。
第四個驅動:教書育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職責。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
而在這“四輪驅動”中,育人工作是根本。西方哲人普德曼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教師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人生命運,責任可謂大也。
那么,在“四輪驅動”下,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什么樣的。據我近五年的觀察,他們是一個“四要四不要”的群體。
1、“要學”跟“不要學習”的學生并存。
2、“要管”跟“不要管”的現象共生。
3、“要強”跟“不要強”的群體分化。
4、“要思考”跟“不要思考”的人群明顯。
我覺得,首先是要對育人分層。幼兒園、小學的育人,側重于行為規范;而大學育人,重點在培養一種思想。具體來講,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1、要當“設計師”,不要當“園丁”。“園丁”是從早到晚不停地修剪,把學生都修剪成了“標準件”、“通用件”。大學生必須注重其個性的張揚和素質的提升,必須由“園丁”轉向“設計師”,通過各種育人手段,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百花齊放”。
2、要當“導演”,不要當“演員”。你只需做個導演,一個指揮者。給學生足夠的舞臺,或者為他們搭建舞蹈。有句廣告語說的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法傳分院在教學育人方面,探索了一些途徑:如廣告專業,樹立“以項目促教學,以比賽促學習”教學理念;在具體的做法中,進行“四課堂教學”的聯動。目前,從學生獲獎,學習積極性等方面來看,都做的很好,也出了不少成果。
教書育人演講稿一等獎篇六
光陰似箭,轉瞬間在教育戰線上我已快度過十個春秋。回首這三千多個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顯其間,摸打滾爬中我漸漸熟悉了教師這個行業,默默耕耘中也有了一些收獲。
做教師這行,清貧且辛苦,尤其是心累。有時候也很煩躁,很不想做了。但一看到學生們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想到他們取得進步開心的笑容,以及和我在一齊時的歡聲笑語,我心中的煩惱就消失的一干而凈了。于是我又開始日夜兼程,無怨無悔。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辛勤耕耘的同時,自然會有收獲和回報。幾年來我認真完成學校總結、論文和申報材料的寫作,培養學生參加市區的比賽取得了不少優異成績。一燈如豆,四壁清輝,在漫漫的求索與執著的進取中,我逐漸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甘于寂寞是成熟的標志。因而我感覺自我在前進,在成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培根說的一句話,我們不就應像螞蟻單是收集,不就應像蜘蛛只從肚里抽絲,我們就應像蜜峰,既采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
我們總會向往輝煌燦爛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個這天壘成,有向往有行動有堅持,方會使剎那變成永恒,使夢想變成現實。昨夜微霜初渡河,今晨秋風凋青發。每一項新的工作,對我來說都是一項挑戰,我告誡自我只要大膽去做,生命便會實實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業便會充滿陽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讓自我在充實中完善自我,在寧靜中儲積生命的動力。還是魏書生說得好:把自我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
教書育人演講稿一等獎篇七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用真情教書育人,用激情點燃夢想》。
時光如古木參天,搖曳著無數枚葉片,看著那一張張日歷,在春夏秋冬中翻轉。我不禁有些淚潸潸了,究竟迎來過多少日光月色,究竟送走了多少黎明夜晚。值得慶幸的是實小像個博愛的母親容納了苦澀的我,使我在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中感到了溫暖。
有人說:教師是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平凡無私;有人說:教師是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但我更認為教師是一棵參天大樹,和稚嫩樹苗一起櫛風沐雨,共同成長。尤其是張麗莉、秦開美等一批批教師先進事跡被社會認可和宣傳時,讓我更加認識和堅信了教師這一平凡的職業。
這,就是新時代的老師,把激情燃燒的歲月揮灑在三尺講臺上;這,就是新時代的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有著卓爾不群的風范。此時此刻,我想是詩人,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我們的職業;我想是學者,用深邃的思想詮釋我們的價值;我想是歌手,用動聽的聲音歌詠我們的崗位。
作為教師,我要在師生相聚的時間里,構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嚴密的思維,推演我心中最奧妙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表達我心中最動人的頌歌。我愛我的學生,我愛我的事業,我執著著我的追求。縱使再苦再累,沉重的負擔壓在我的雙肩,我也要挺直脊背,站穩腳板。
站在這里,我將用青春和熱情,去堅持、去探索、去磨礪。清晨,當黎明的曙光射進教室,我靜候在三尺講臺旁聆聽孩子們瑯瑯的書聲,這是校園里最動聽的樂章;黃昏,踏著最美一抹兒夕陽,我目送學生們安然的離去,感慨美好的時候光是如此的短暫而又這么輕易流逝。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班里淘氣頑劣、不求上進、學習成績停滯不前、自暴自棄的學生時常有之,他們常常使我頭疼萬分,不知所措。但我的心告訴我:不要放棄!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顆草都有泛綠的時候,他們都有點綴春天的價值。我將用愛去寬容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怒放的.生命。
早已知道,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早已知道,那塊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早已知道,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但青春不悔,奉獻自己更無悔!
潮平岸闊當有為,百舸爭流催人進。逶迤靈動的茅塔河蘊育著優雅的文化,方興日盛的開發區養育著優秀的兒女。站在全區教育均衡發展的康莊大道上,我將以真情來教書育人,我將用激情來點燃夢想。
教書育人演講稿一等獎篇八
教育,即教書育人。做為一名教師,怎樣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呢?教書育人是一個整體,不能簡單地把兩者分開。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孩子的母親,因孩子把她剛買回家的一塊金表當成新鮮玩具給擺弄壞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并把這件事告訴了孩子的老師。不料,這位老師卻幽默地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這個母親不解其意,老師給她分析說:“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你不該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小就有動手的機會。”
“那我現在該怎么辦?”這位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對自己的行為后悔不迭。“補救的方法是有的。”老師接著說:“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鐘表鋪,讓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這樣,鐘表鋪就成了課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學生,修表費就成了學費,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滿足。說不定,他還可以學會修理呢!”
這個故事中的那位老師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修養,立德為本。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形成了師德的有機整體,三方面缺一不可。作為教師,今后,要更加愛崗敬業,進一步增強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熱愛學生,言傳身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