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人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和任務時,為了更好地組織和管理自己的時間、資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種指導性工具。優秀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計劃書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跳繩教學計劃篇一
本學期我校開設了校本課程跳繩,跳繩花樣繁多,趣味濃厚,運動量可以根據動作繁簡和速度快慢來調節,特別適宜在氣溫較低的季節作為健身運動,對于發展人體的靈敏、速度、彈跳及耐力等身體素質有良好的作用,跳繩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教學目標的合作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和諧統一,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合作創新與進步的過程。現將本學期的跳繩教學計劃如下:
本課以新課標為依據,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玩跳繩,利用跳繩學做游戲和游戲拓展為主教材,旨在挖掘跳繩的多種玩法。根據初中學生身心特點,在教學中創設快樂有趣的學習氛圍,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執行任務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以比賽的方式,使學生由被動練習轉向自主練習,成為活動的主人,并充分給予學生表現與展示的機會,以集體練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溝通,理解,寬容等優良的社會適應品質,從而真正實現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快樂體育的有機結合。
有利于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利于增進學生“身、心、社”的整體健康,有利于發展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
學生學習創編游戲能體現自主地位,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集體合作游戲,鍛煉了學生的彈跳能力,發展了身體素質,培養了團結精神。
教師良好的感情能喚起學生感情共鳴,使師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教學氣氛活躍,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帶著愛心去上課。教師處處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揚,表現出教師愛的真情,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學生,只有師生關系處在關愛、平等、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人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教學任務。
小學跳繩教學計劃篇二
2、迎面(快跳短繩)接力跑。
二、指導思想。
本節課以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項目“一分鐘跳繩”為內容,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并根據初中生生理、心理等特征,以提高學生跳繩耐力為重點。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并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并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良好習慣。
三、教材分析。
跳繩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體育項目,也是學生容易掌握和喜愛的項目,在生活中也較為常見,因此在教學中易于開展這一項課程。本節課教材“一分鐘跳繩”既是體育中考選考項目,也是進行體育鍛煉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腕部、上下肢、腰腹肌等部位的力量,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更加熟悉跳繩的動作要領并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讓學生提高跳繩的技術水平,同時讓學生更好地利用跳繩鍛煉身體,也為學生課余的休閑娛樂和以后的`鍛煉打下基礎。
四、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初二年級學生,他們對跳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不知道怎么繼續提高跳繩技術水平。他們喜愛體育運動,并且有較強的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意識,但由于他們性格活潑、好動、喜愛求新求異,因此在教學中長時間反復練習某一個技術動作,將會導致他們產生反感甚至抵觸情緒,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所以本節課在教法和學法上稍作改動,在本節課上通過采用跳長繩、讓他們定制目標和跳繩接力比賽的活動提高興趣,同時結合課后練習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發現自己“一分鐘跳繩”尚存在的不足,并學會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提高改進。
2.技能目標:通過講解示范和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選擇跳繩長度”,有針對性的改進不足之處,發展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和耐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
3.情感目標:在長繩集體跳、短繩合作跳等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和積極配合的良好品質。
六、教法、學法及教學重難點。
“教”法:運用提問法、講解示范法、啟示引導法、鼓勵表揚法等,嘗試在體育課堂中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通過自練、設立目標等練習方法,鼓勵學生根據現有場地器材和自身實際情況,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跳繩來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學”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觀察思考法自主學習、嘗試練習、團隊協作法,游戲法,展示法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激勵學生勤加練習并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重點:跳繩技術動作的規范性和連貫性。
難點:跳繩技術動作的流暢性。
七、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集合整隊,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安排見習生以及安全注意事項。
2、熱身活動(興趣引入,走進跳繩)。
1)通過長繩集體跳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
2)在音樂的伴奏下做熱身繩操,活動身體各部位,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協調性。
(二)基本部分:
2、本課教學重點:
2)學生展示,并觀察發現問題,老師幫助解決問題。
3)以10秒為單位,2人一組設立目標進行跳繩練習。
小學跳繩教學計劃篇三
一、單元目標:
1、初步讓學生了解跳繩的鍛煉價值,爭取學會跳繩,能夠用跳繩來鍛煉身體。
2、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及協調和跳躍能力。
3、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4、培養學生自主嘗試,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和互幫互助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要求。
1、注意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2、教學形式多樣,強調合作意識。
3、激發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
4、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設計與措施。
1、設計意圖:
突出“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老師激勵性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措施:老師語言引導激勵,啟發學生利用跳繩進行各種練習,通過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跳躍及各種小游戲,達到促進學生學習單、雙腳跳繩的目的。老師多使用兒童化的語言,與學生拉近距離。
小學跳繩教學計劃篇四
1、集合整隊。
2、配合音樂放松。
3、小結本課并布置課后練習作業。
4、收還器材,師生再見。
八、場地器材及預計效果。
1、場地器材:足球場一塊,長繩8根,短繩42根,錄音機一臺,秒表一塊。
2、預計練習密度:40%—50%。
3、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九、安全保障。
1、充分活動身體以及手腕腳踝,以防扭傷。
2、加強安全教育,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
小學跳繩教學計劃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小游戲,使學生初步了解跳繩,并對跳繩產生興趣。
3、培養學生快速奔跑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及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
教學流程:
一、準備部分。
1、常規。
體委整隊,師生問好,報告人數,檢查服裝。
宣布本課的內容和任務。
2、準備活動。
隊列。
繩操。
專項準備活動。
師:1、老師導語:小朋友們,今天一起和老師做游戲好嗎?
2、老師宣布本課內容及要求。
3、學生認真聽講注意觀察。
4、跟著老師做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
(一)、踩尾巴。
組織:散點小組形式。
老師:
1、老師講解游戲規則及要求。
2、帶領學生體驗練習。
3、老師評價。
4、老師巡視指導。
生:
1、認真聽老師講解游戲規則。
2、嘗試性練習。
3、兩人一組練習。
4、小組評價練習。
5、師生評價。
(二)、跳繩。
重點:搖繩輕松。
難點:輕松、協調,動作連貫。
組織:四列橫隊。
師:
1、老師講解示范跳繩的動作方法。
2、讓學生體驗練習。
3、老師糾正錯誤。
4、老師巡視指導。
5、加強個別生的知道。
6、老師積極性的評價。
生:
1、注意觀察、模仿老師的跳繩動作方法。
2、自我嘗試性體驗練習。
3、比比誰的動作對,誰跳得好。
4、典型示范練習。
5、小組糾錯練習。
6、小組間,互相評價練習。
要求:認真練習,不怕困難。
小學跳繩教學計劃篇六
1.提高學校素質教育。
2.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點抓好跳繩項目的訓練。
3.結合傳承成功的經驗,保持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突破。
1.繼續加強學生的課堂紀律,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
2.因材施教,并不斷完善修改校本教材。
3.因人而異,既考慮整體,又要有意識的培養有潛力的學生。
1.組建跳繩隊。
2.挖掘有潛質的跳繩苗子。
3.注意平時資料的積累,更好的為訓練服務。
4.多渠道,全方位摸索出一套適合我校實際的訓練方法。
每周星期四第三節課。
1.重點抓好校跳繩隊的訓練,為今年中小學生跳繩比賽打好扎實的基礎。
2.落實校本教材的實施,加快跳繩隊的建設。
3.以科研為先導,進一步提高跳繩訓練的實效性。
小學跳繩教學計劃篇七
貫徹“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關注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淡化枯燥的跳繩練習,能讓學生主動式、探究式的學習,做到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完成教學目標,并從中學到一些簡單的動作方法和活動技能,培養學生從小樹立“健康第一”是設計本次課的基本指導思想。
跳繩是深受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內容,經常進行跳繩,對于促進運動器官的發育和內臟機能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能夠對發展彈跳力和提高靈敏、協調、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具有顯著的效果。本課程將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將跳繩教材游戲化,培養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滿足學生們的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通過游戲提高團結、協作、競爭以及群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在學習中體會快樂,在運動中體驗成功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奏,做到繩和人融為一體,用動態的方式淡化跳繩的局限性、競技性和規范性,通過音樂做放松活動,使學生的心身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得到放松。體現出實施素質教育和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下,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為依據,全面地達成課程標準五個領域的教學目標。
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會主動探究學習,85%的學生能掌握一些簡單的韻律及花樣跳繩的動作方法,使學生的心理、生理得到了鍛煉,提高學生參與意識、集體意識及適應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1、動作自然、大方跳入時機、跳躍方法節奏協調一致節奏。
2、跳入、跳出時機的掌握,主搖手控制繩的節奏,同起同落、運用自如。
學生在教學的活動,參與意識,參與態度好,集體意識與合作意識較強,都能在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愿望,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積極參與實踐活動。能遵守紀律和規則要求,撿拾器材,放還器材。
第一周:基本搖繩與單人花樣練習。
第二周:個人花樣跳繩練習。
第三周:一人一繩、兩人一繩、兩人兩繩。
第四周:跳長繩。
第五周:跳長繩。
第六周:交互繩花樣跳。
第七周:四長交互繩的花樣。
小學跳繩教學計劃篇八
花樣跳繩是在跳繩基礎上加伴音樂的跳繩游戲,娛樂性很強。跳繩有單腳跳、單腳換跳、雙腳并跳、雙腳空中前后與左右分跳等多種方法。跳時,擺繩與踏躍動作要合拍,可一搖一跳,也可一搖兩跳乃至一搖三跳。搖繩的方向可前可后。用長繩可兩人同時搖動、集體輪流跳或同時跳。跳躍時還可按不同情況編排各種動作花樣,也可用節奏與旋律適宜的歌謠伴唱。
內容:個人花樣跳繩、兩人合作跳繩、長繩。
組別:五六年級(水平二)、二年級(水平一)。
目標一:二年級的學生掌握基礎動作和一級套路的基礎上,學生嘗試難度動作雙搖和雙搖組合套路練習,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及身體的靈活性。并通過兩人一繩,兩人車輪跳等練習提高孩子們的配合能力,在練習中學會與同伴合作,討論,實踐,探究更多花樣跳短繩的方法。在相對自由的環境里讓孩子們放飛自我,并體會通過努力完成各種動作的學習和表演體會成功與自信的快樂。
目標二:五六年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做各種跳短繩和跳長繩練習。如:兩人同搖跳短繩,車輪跳的.換位,轉身。車輪跳的提高動作練習,跑“8”字繩,跳長繩等等方法。在跳的過程中,教師及時指導學生去發現問題。“8”字跳長繩的動作關鍵,如何才能跳得又快又好。學生通過動體—動腦―實踐—探究—創造。使學生在鍛練身體的同時,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本學期結束,編排一套花樣跳繩展示,通過展示提高孩子的舞臺表演力,樹立自信心。
1、興趣班是學生的興趣活動。因此,我們以自愿參與為首要原則,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讓學生有充分的選擇權。
2、學生應該按時參加訓練,有特殊事情不能到的,必須提前跟教師請假。
3、訓練是要能吃苦耐勞、持之以恒。
4、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要求,每天按質按量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時間:20xx年3月5日—20xx年6月22日。
練習時間:周一二四五下午4:30—5:30。
地點:新餐廳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