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nèi)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jīng)驗總結(jié)。優(yōu)質(zhì)的心得感悟該怎么樣去寫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一
在交通和通信高速發(fā)達的今天,紙質(zhì)手寫書信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稀世珍品了。我們又有多久沒有寫過或收過一封親筆信了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很久、很久了。當我翻開這部家喻戶曉的親子通信集《傅雷家書》并認真讀完,我感慨良多。
《傅雷家書》,由我國翻譯家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長子傅聰著,次子傅敏選編。始于194年長子傅聰出國留學習練鋼琴之時,止于1966年傅雷夫婦由于受政治迫害而雙雙赴死之際,共174篇。嘔心瀝血,拳拳深情都付于此。
通過這些信我學習到的是人生智慧,感悟到的是舐犢親情。
首先,我認識了一個不完美而善于反思的父親——傅雷。
其次,我認識了赤子傅雷。信中說:"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就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那么什么樣的人是赤子呢?我個人認為是單純至極而執(zhí)著于追求的人。那么赤子傅雷追求的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藝術(shù),傅雷熱愛繪畫藝術(shù)、雕刻藝術(shù)、建筑藝術(shù)、音樂藝術(shù)、學藝術(shù)……其次他熱愛大自然,他一再提醒兒子傅聰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觸大自然,從大自然中找尋音樂的靈感。再次他熱愛祖國,他叮囑自己的兒子學有所成要報效祖國,他自己積極投身到新中國的化建設之中,指點江、激揚字,而這都在政治風暴臨之際成為刺向他的利劍。在生命的后期,他忍受貧、忍受病,但他不能忍受加在他頭上不愛國的帽子,于是革之初他選擇了和妻子雙雙赴死的悲劇抵抗這頂帽子,實在讓人扼腕嘆息。我曾思考,為什么他不能像沈從、楊絳等人那樣或幽默、或堅毅地熬過那段荒誕的歲月呢?我想是愛之深、責之切吧。是他固執(zhí)地把愛國和政治混為一談,而不知自己只是政治鬧劇和丑劇的犧牲品。
再次,我想說說《傅雷家書》教給了我什么。
它教我熱愛生活中的美好,它說:學問第一,藝術(shù)第一,真理第一。
它教給我如何做人,它說: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
它告訴我為什么要合理安排生活,它說:日常生活有規(guī)律,并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節(jié)省更多的精力做些有用的事,讀些有益的書,總之是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它教給我如何擇偶、怎樣和睦夫妻關系、如何育兒、如何解讀中國化……。
這樣一部親子通信集,以書信的形式將生活的智慧向我們娓娓道,若我們將其束之高閣,它一定遠在天涯,若我們捧起在手,它一定近在咫尺,讓我們讀起吧,讓我們更加地熱愛藝術(shù)、熱愛真理、熱愛大自然、熱愛我們的親人。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二
“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傅雷與朱梅馥堅持著的原則便是將道德行為與藝術(shù)尊于首位,而舐犢之情屈居二位。自傅聰出國后,書信中屢次警醒傅聰切勿太過著急地去追求情感,那會使人迷失理性,迷失作為一個藝術(shù)家的高尚情操。傅雷以身例行,通過語言表達了對國家,對藝術(shù)的崇拜與熱愛,使傅聰明白藝術(shù)的尊嚴以及作為一個藝術(shù)家其道德品格的重要性,在苦心孤詣地啟示傅聰之時,無不體現(xiàn)出其對傅聰?shù)囊笠笃谂巍?/p>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變化的確很多。”傅雷對傅聰?shù)目陀^贊賞,無疑是對遠在他鄉(xiāng)的傅聰?shù)囊环N鼓舞,他仔細品味聰?shù)淖髌罚皇亲鳛橐粋€藝術(shù)家,而是作為一位父親。在此之前,傅雷無數(shù)次對傅聰?shù)膶W習樂理知識的方法進行糾正與督促,并提議聰將其的課程安排明確記錄下來,以便生活的合理安排。此外,從生活瑣事到日常禮儀,朱傅二人花了許多筆墨去糾正傅聰,他們認為禮儀是對一個人的尊重,對藝術(shù)的尊重,若連基本禮儀也無法把握,如何成大器,成璞玉?偶爾講論文義,論李杜,談其詩纏綿悱惻,至情至性,父子二人都毫不拘束,直抒獨特見解,而傅雷對傅聰之見也尤為夸贊。如此可見,傅雷對傅聰?shù)膼鄄⒎强沼袊u寒問暖,而是暗藏在他與兒子的文學溝通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的諄諄教導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道德和藝術(shù)的嚴格要求中。
“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傅雷表示其思念之情,如你所見是十分直接而堅定的,未加任何修飾,從未拐彎抹角,因為他愛他的孩子,他愛他的至親,所以要展示最真實的一面,何必去掩蓋內(nèi)心呢?而傅雷對兒子的嚴格,也可謂情有可原,一方面是對兒女的殷殷期盼,一方面則是對兒女的但又顧慮————父母所碰的壁,是不希望兒女重蹈覆轍的。
但從此延伸至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不免有些慚愧。我們總是難以將感謝之情表露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這種行為幼稚,可笑,甚至是丟臉,但又可曾想過父母的感觸?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們培育至今,期望我們翱翔于青天的那一刻,本是不求回報的,也未曾抱怨,但我們卻連一聲感謝也無法脫口而出。正如傅雷,他作為父親,就是世間千萬父母的縮影,直接地表達他對兒女的愛與思念,陪伴兒女跌倒,鼓勵兒女站起,直至兒女有所成就之時,就如同放下了一切重擔,但仍舊不求回報,給予我們未署名的關切。
或許往往被我們忽視的無名者們會先一步遠去,步入森森寒骨之界,然而人是遲鈍的,直至那時才認識到他們的珍貴已然無濟于事,我們應當珍惜現(xiàn)有的時光,以傅雷一家為模范,回報那未署名的關切,認識到,那無名者的姓名——是父母。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三
我客觀面對世界予我的一切不公,唯獨父親,我從來面對的很少。我以為我這一生能接觸他的不多,但自讀了《傅雷家書》后,便開始注意他對我的一切。時光把一切返還,徘徊于時間的長廊,逐一尋找地上不慎落下的塵埃,抬頭,卻發(fā)現(xiàn)盡頭之處早已是濃墨重彩。
我的父親似乎與傅雷一點兒都不像,他沒有高文憑,也做不得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在歷史的長河中,更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面對子女,他說的話很少,“我不會去管你"是他最經(jīng)常說的。我特別奇怪他撒謊的時候,怎么也不臉紅!
我幼時上過兩次小學,其中的變故,在后來母親的敘述中我才得知,是父親的一番手筆。記得第一次上的小學學生魚龍混雜,老師操著一口不流利的普通話,且教管嚴厲,孩子們聽不懂就打手板。我不知道曾經(jīng)的那雙小手紅腫了多少次,母親只能心疼地輕撫,一次碰著父親回家,看見一愣,卻也是緘默。
不過一周,我便來到了市里的小學,現(xiàn)在想想,緘默的背后,父親當時究竟求了多少人情。"書是萬萬不可少的,砸鍋賣鐵也要給你們買書!"這是父親在我很小時說的另一句話。因而,我在小學就讀了好多書,于是便有了不少參加比賽的機會。
可是,比賽從來都是母親陪伴的。我多么希望有一天父親也能到場同我一起見證我綻放光芒的時刻,但他一次次的推脫都使我難過。直到五年級那次領獎,我驕傲地站在舞臺中央環(huán)視四周觀眾謝禮時,突然在角落看到了父親。他帶著帽子,蜷縮著身子在角落,似乎生怕別人看到他,我從來沒見過他這樣。我們很快對視上,那一瞬間,他的眼中射出的是又悲又喜的光。雖然他力避我的視線,張惶得要破窗飛去,但那雙眸子卻又包含了干言萬語,錚錚鐵漢的萬干柔情似乎都融于其中,溫柔地,卻又深沉地鍍在我的心上。
我何必拿父親同傅雷比較呢。你也不必拿自己的父親同傅雷比,他們唯一的相似之處是那一份對子女的痛愛。確實,他生就平凡,但他因為有了你,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早出晚歸,辛苦奔忙,竭盡所能只為給你更好的成長條件。希望你不受家庭的牽連而低人一等,想要你前程似錦一帆風順,希望你去追趕山邊的風,去咀嚼林中的花,去把云朵收集起來曬太陽。而他呢?則是默默守在你成長的路上,等你回頭,發(fā)現(xiàn)他就在你出發(fā)的地方一路走一路標記,只等你返還,與你把酒借月,徹夜長談。
我的父親不是傅雷,但我愛他。或許大多數(shù)父親不善言辭,但永遠不要懷疑他對你的愛。"我的父親不是傅雷"也是一種和解,是坦誠的雙臂擁入的一個懷抱。愿天下子女都能把標在父母身上的無所不能的標簽撕去,從吶喊"我的父親不是傅雷"到"我的父親是他自己!”的接納。在和解的過程中,我們面對一切而作出的選擇,都會變得堅強而有力量。最后停下步伐,回頭看看我們的父親,真情地說一聲:“爸爸,我愛您!”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四
這本書是老師要求我們必讀的。對我來說一般老師要求必讀的書都是不怎么好看的。如果不是老師要求,我壓根就不知道有這么一本書,更不用說去讀了。
我懷著無奈的心情翻開了書的第一頁。誰知這一翻,竟觸動了我的心,讓我想到了許多。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間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這是傅家的一部大書。這份兩代人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嚴肅不失親切,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樂在其中。
這一百多封家書中,大部分是傅聰?shù)母赣H傅雷所寫。一開始的信中是對兒子離家的不舍,思念和關心。想到兒子的童年,又對兒子產(chǎn)生懊悔之情。后來又關心兒子的學業(yè),對兒子進行各種學業(yè)上的指導與和人交往的注意事項。父子倆漸漸像朋友一樣交流,談身體,談事業(yè),談生活,談愛情。可是傅雷的身體卻越來越差了,寫的信也很少很少了,但從母親的信中可以看出傅雷即使身患大病,仍關心著兒子。
傅雷父子間的交流讓我想起了我父親,為了養(yǎng)活我們一家五口人,父親在家的時間少之又少,陪伴我的時間更是沒有多少。在我的童年,見到的最多的便是父親忙碌的背影以及我犯錯時他板著的臉。所以我極粘母親,而疏遠父親。當我們一家人在飯桌上時,我都不敢隨便說話,氣氛嚴肅又尷尬。而當父親走時,氣氛立馬活躍起來。現(xiàn)在想想,父親那時一定心酸得很吧!父親知道我們幾個孩子不怎么喜歡他,他便在一家人吃飯時,講上幾個消化,想活躍活躍氣氛,可我們卻并不買賬,只有父親一個人在笑,氣氛更尷尬了。父親也未說些什么,只是默默工作來賺錢養(yǎng)我們。
現(xiàn)在我也長大了,也懂得了許多,明白了父親的不易。漸漸的,與他講話多了,父親臉上浮現(xiàn)的笑也多了,可是他一笑,便有皺紋爬上他的臉。我猛然意識到:
現(xiàn)在我們每長大一點,陪伴父親的時間就少一點。我們要趁現(xiàn)在多陪陪父親,不要等到以后后悔也無濟于事了!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五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千年的名句,完美的表達了父母對我們濃厚的愛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因為他們的種種而感到不耐煩,不去珍惜他們所有的付出;有句古話說得好:越容易得到的,就越不珍惜,想來我們對待他們也是如此。
傅雷家書這本書深刻的體會了父母的愛,其中父親隱忍的愛,母親纏綿的愛讓我贊嘆不已;傅雷也用自己的思想教導著兒子前進,家中的大事決策小事穿衣都替他精心設計著,這是多么美好的感情。
一封封寫滿字的書信,一句句問候關心的話語,讓人感到無比的暖心;傅雷用書信的形式將中國的文化很好的教授給了他的兒子,文中沒有煽情的話語和動人的情話,卻讓人感到父親對兒子那種不言不語,一切自在心的愛。
讀了傅雷家書,我也明白了愛不僅僅體現(xiàn)在語言,也體現(xiàn)于無形,珍惜身邊的`父母,拉近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讓自己與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六
夜已深,四周靜得只剩下風的腳步聲,世界被黑暗掩蓋,一切都安靜了。人早眠,唯有我難以入眠。
今晚我和父親吵了一架,因為沒看他所指定的書。最后以他的一巴掌結(jié)束,現(xiàn)在還感到火辣辣的疼痛。
他憑什么讓我看什么,我就看什么?他憑什么想打就打我?……帶著滿肚子的委屈和惱怒,我摔門進了自己的房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用門來隔離我認為是最安全的。
我的父親為什么是這樣,他不再是小時候陪我玩游戲的父親了。輸了給我刮鼻子,笑的雙肩不停的抖著;也不再是為了讓我開心變著法子給我講《西游記》,“你看這就是孫悟空,凌空一翻……”,他從這個床頭翻到那個床頭;為了讓我能夠讓我打上籃球,百忙之中還抽出時間送我去籃球場。但現(xiàn)在,他卻再也沒有帶我去打過籃球了。我曾經(jīng)以此引以為傲。
現(xiàn)在呢?學習上,也總是母親打電話給老師,開家長會。他的話越來越少,一言不合總感覺要舉起手甩過來,事實上也是這樣,關鍵時刻一個巴掌拍過來,我不愿理睬他,甚至畏懼他。沉默不一定是金,在我這是一種抗拒的方式。我開始喜歡和他唱反調(diào),他總說我不聽話。
今夜便是這樣。父親讓我看一套他買的散文集,可是我就偏偏看了漫畫書。
此時此刻我已然看不下漫畫書,為了平復自己的不滿的情緒,我拿起了《傅雷家書》。
這是傅雷先生給兒子的傅聰?shù)?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可是我看到了這樣的文字:“看照片,你并不胖,是否太用功,睡眠不足?還是室內(nèi)拍的照,光線對比之下顯得瘦?”“又是誰替你拍的?在什么地方拍的,怎么室內(nèi)有兩架琴?又有些背后有競賽會的廣告,是怎么回事呢?……”讀著這些文字,我突然感覺這個父親傅雷是多么迫切想要了解孩子的一切,事無巨細,就這么一個又一個問題從大洋彼岸飄來,飄來的每個字都苦心孤詣,都有愛。可是如果我是傅聰,我有這個耐心一一回復父親嗎?我感覺有些愧疚,哪怕是父親現(xiàn)在問我,也許我也是不想回答這樣啰嗦。
“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回想傅雷先生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在那些溫柔的文字背后,更多的是“殘忍地虐打”了兒子傅聰。最終,在別離之后,“孩子,孩子,孩子……”那聲聲叫喚,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孤獨寂寞的背影,從此望穿秋水。這就是目送的背影吧,“不必追”我記得很清楚,我突然想到自己的父親,有一天也會這樣吧!
傅雷先生在信中,始終把道德和藝術(shù)放在第一位。對孩子在藝術(shù)上的指導和道德上的教育,從來沒有松懈過。他也有要求孩子讀書,他經(jīng)常讓孩子多閱讀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和有關藝術(shù)方面的書籍。將心比心,這些是我所不愿做的,而傅聰卻認真的做著。
也許父親,真的沒有做錯什么!一份再深沉的愛,如果沒有溝通,也會成為一種傷害。
越讀,我越感受到了一種壓住喉嚨的熱流。傅雷先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的摯友,和自己的孩子談論藝術(shù)、哲學和人生上的事情。他不是讓孩子埋頭苦練,而是勞逸結(jié)合;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給予動力,讓他在失敗是認真總結(jié)教訓。還有很多很多,它們都飽含了一位嚴厲,卻用心良苦的父親的深沉而又偉大的愛。
愛的理解是互相的,傅聰理解了父親,傅聰認真的聆聽著,傅聰用心的做著。
讀著讀著,感覺心,慢慢平靜了下來,想想自己的父親的所作所為,從小對我要求嚴厲,希望我能成為有修養(yǎng)的人,希望我能一步一個腳印做好自己的學業(yè),希望……好像他有很多的希望。但是我長大了,我慢慢的一個一個去磨滅他的希望。與他也許就是一種氣不打一處來的失望吧!可是,我卻不能質(zhì)疑他是愛我的。他對我的嚴格要求,即是對我的錯誤的及時糾正,更是讓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少地去犯錯……父親罵我,打我,都是為了我們好,只是他不太明白如何去表達罷了,只是面對我的成長他不知所措!
我想起了父親曾經(jīng)的嘮叨,不似現(xiàn)在這般寡言。我想起了曾經(jīng)窮追不舍的纏著父親的畫面,也不似自己現(xiàn)在這般的漫不經(jīng)心和不耐煩的回答。我在改變,也改變著我的父親。我感覺到他那雙看我的雙眼,有許多的言語,卻說不出一個字的無奈。
我開始后悔,后悔自己和父親大吵一架!
突然感覺門外有些動靜,迅速關了燈溜回床上。門輕輕地被打開了,在黑暗中,我能感覺到是父親走了進來。我假裝睡著了,他用手撫摸著我被打的臉,感受著那粗糙。卻又溫暖的愛撫,鼻子一酸,卻強忍著沒讓眼淚流出。門被輕輕關上了,躺在床上,我任由眼淚淌下。
天下可憐父母心,所以別讓父母傷心失望,這個世界最讓他們受傷的可能會是現(xiàn)在的我們,而這世界上最愛你的,還是只有他們。
這個世界那個深愛我的人,讓我動情的人——我的父親,在今夜,正用他不一樣的方式把我當成他黑夜中那顆閃耀的明星。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七
樓適夷評價它為“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shù)學徒修養(yǎng)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傅雷家書》是由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186封家信摘編而成。其中,最長的書信長達7000多字,字里行間流露出父親對兒子的愛意與希冀,可謂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有傅聰、傅敏二子。傅聰是享譽世界的鋼琴家,而傅敏則為英語特級教師。傅雷在給兒子寫的信中提到:“長篇累瀆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shù),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一一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主要內(nèi)容,除生活瑣事之外,還談及了藝術(shù)以及為人處世之道。傅雷旨在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shù)的尊嚴”,期望其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shù)家”。
總之,《傅雷家書》充滿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摯愛和殷切期望,例如其在書信中坦言,“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shù),更莫過于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shù)”,同時凝聚著傅雷對祖國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書》無處不在的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他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在疼愛的同時,也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shù),哲學,歷史,文學,及至健康等全方位教育。該書由于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比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純真,質(zhì)樸令人動容。
他是兒子尊敬的長輩,在與孩子探討學習、做人、藝術(shù)的同時,不厭其煩地告訴遠在他國的兒子要時刻保持一顆愛國的心及一腔愛國主義情懷。他又是兒子最好的朋友,他說:“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亦父亦友,這就是傅雷。
記得其中有一句話“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許多心靈的友”飛飛子立,落落寡合為孤獨貼上標簽,為多少孤獨者所抵觸,所抗拒,然而與其在孤獨中自怨自艾長嘆無人知心,不如在孤獨中讓腦與心坦誠相對,給靈魂以自由,探索內(nèi)心世界。魯迅是孤獨的,他在無盡黑夜里獨自忍受著怒與悲,“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孤獨賦予了他清醒,他凝國仇民痛于筆端,書滿腔熱血于紙間,用清醒的思想,忠實的靈魂喚醒萬千麻木之軀,終挽狂瀾于既倒,撐大廈于斷梁。
傅雷雖去,但家書仍在,感情仍在,思想仍在。我們的生活也會像家書一樣,漫長、縮倦,有所期待。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八
看完《傅雷家書》后,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書。
它摘編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并最終成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shù)男偶?/p>
當要回頭寫讀后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在我看來太深奧了。且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根本無法體會到那種相隔萬里時因思念而產(chǎn)生的憂愁和甜蜜。
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方式,在這里更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首先,《傅雷家書》讓我了解到什么是細致入微,無微不至……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jù)自己很少的經(jīng)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都是因為傅雷為孩子總考慮到更多.更細。想要告訴他們一切自己平生所了解到的,希望他們能有一個更高的起點,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走地更快.更好。
兒子雖然已經(jīng)長大,但在父親的眼里,他們永遠是關愛的對象。
他的這些關愛,不光是對兒子幼時的嚴格教育,更有著許多成人后的告誡!“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
其實這是對孩子的愛,并不是對孩子的虐待啊!“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傅雷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
可是,我卻認為這也太搞笑了點吧!哪里有像傅雷這樣的父親會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我父母就經(jīng)常說:“黃金條下出好人。”(“黃金條”指的是一種黃色的竹棍)雖然我不贊同父母的說法,但是,傅雷的嚴教確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作為父母用自己走過的經(jīng)驗,提醒孩子少走怨路。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是父母心中太陽升起的希望。
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再走一遍,甚至多遍。他們總期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青春期的我們,難道不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嗎?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也都明白父母對我們實行言傳身教的時候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可自己到關鍵時刻卻怎么也平靜不了那一顆浮躁的心。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九
正式成為八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內(nèi),我覺得使我收益最大的還是學習了《傅雷家書》這篇課文。傅雷不僅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更是一位人生旅途中的知己朋友,這讓我對他的兒子能有一位這樣的好父親而羨慕不已。
傅雷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這段富有哲理的話告訴了我: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必須經(jīng)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聯(lián)想到我自身的情況,我不禁有些慚愧,每當考試的前幾夜,我都緊張得睡不著覺,雖然我努力告訴自己要平靜,要放得開,試圖去入睡,可每次都失敗了。盡管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考試一定要認真,仔細,可等到考試時,我卻不能夠集中精力去答題。一方面因為我沒休息好;一方面由于我總想著考試的結(jié)果。這樣,最終導致了考試結(jié)果的不理想。這個問題很令我頭痛,更令我擔心明年的中考會不會也遇到這樣的情況。
正當我擔憂時,我又看到了傅雷在信中寫的另一句話:“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從中,我懂得了:人要懂得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不由地,我想起了今年我市的文科狀元——以xxx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的xxx曾說過的一段話:“我從來都不表現(xiàn)出大喜或大悲,不論每次考試成績?nèi)绾危叶枷裰T葛亮那樣穩(wěn)重,對什么事自己都有底一樣……我每次放假期間是從來不拿筆的。還有就是每次考試前后,我都不再盯著課本,而是做一做別的事情來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段話如同傅雷的經(jīng)典語句一樣使我深受鼓舞,我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有處世不驚的態(tài)度。
傅雷在家書中也曾要求兒子要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保持對藝術(shù)不懈追求和對生活的“赤子之心”。我的爸爸媽媽也常教育我:一定要對生活保持熱情,對學習保持激情。在教育孩子處世的態(tài)度上,傅雷與我的父母持同一觀點,這一點也正是我現(xiàn)在所努力追求的。
我想,如果今后我真的能擁有一種像《傅雷家書》中所說的處世態(tài)度,做一個處世不驚,懂得調(diào)節(jié)心態(tài)的積極的人,一個笑傲江湖的“俠客”,那么這篇課文我才沒有白讀。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十
與傅聰離別之后,傅雷無時無刻都在想念他。只要是關于付聰?shù)模瑹o論大事或小事,傅雷都會對此加倍重視。傅雷夫婦雖與兒子身處異地,但他們卻時刻關注著傅聰,會從各種途徑去關注他,比如報紙、刊物之類,也常常就刊物上別人對傅聰?shù)脑u價做出分析。他們?yōu)楦德數(shù)倪M步感到驕傲,也為他的問題感到擔心。“若你感到缺少勇氣的時候,盡管來信告訴我,我可以替你打氣。倘若你心情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或小的煩惱。”這句話以及與此類似的話語,無不是處處透露著傅雷對兒子深厚的情感。
有時候,傅雷寫的是自己這幾天的經(jīng)歷,一些生活的小事。有時候他也會仔細地分析傅雷付出經(jīng)歷的各種事,并在信中提出看法,給出建議,他也很關心傅聰?shù)纳眢w狀況,經(jīng)常性的提到要傅聰好好休息,多出去散散心。這也能看出傅雷對傅聰?shù)臒o比關心。
“無論什么時候,父母都是你最堅強的后盾。”當傅聰無奈走出英國,傅雷對他說“祖國沒有忘了你,祖國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
傅雷對傅聰?shù)膼廴绱松詈瘢诂F(xiàn)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只是我們有時感受不到罷了,如果對父母心存芥蒂,請一定要記住,父母永遠都是愛著我們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十一
《傅雷家書》,今天讀完了,有點慢,因為雜事太多了,看看停停,不過,它仍然很吸引我,所以,仍舊讀完了。所謂雜事,就是雜事,過后想想沒用的事,比如擺弄手機,回到家一集一集的看電視劇,現(xiàn)在,都有點夠了,恢復到以前,看看書的日子吧,也挺好。
《傅雷家書》告訴我們,什么是偉大的父愛,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盡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于人群的絕境,而最后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湮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shù)學徒修養(yǎng)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藝術(shù)造詣極為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著極淵博的知識,令人欽佩!而對兒子的教育,也是從愛國到做人,到專業(yè),到與人交往的注意事項等等面面俱到,這種父愛,才是如山的父愛!
傅雷最后被冤枉,走上不歸路,真是國家的損失,無奈當時國內(nèi)環(huán)境如此,任何人都避不開生活的大環(huán)境,心痛。
這樣看來,我這個做母親的也要時刻反省和提高自己,雖沒有傅雷的淵博,也要努力學習才行!
傅雷家書讀后感悟篇十二
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閑話,閑談],是有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shù),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shù)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shù)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shù)家”。
偉大的父親傅雷,是兒子學術(shù)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伙伴。不免讓我想到自己的父親,我的父親不能像傅雷一樣成為我學術(shù)上的引路人,但這或許正好是值得我慶幸的。因為于我而言,在學術(shù)上倘若從小就存活在父親的權(quán)威下,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自身學業(yè)的自由發(fā)展。而在生活上我的父親卻和傅雷一樣,時時刻刻樹立了做人的榜樣并不斷鞭策我,特別是在端正道德和嚴謹態(tài)度兩方面,讓我感激萬分。幼年父親是權(quán)威,而慶幸的是逐漸長大過程中我開始敢于對抗權(quán)威,但并沒有病態(tài)地對抗,使得我和父親自然地在很多方面成為朋友關系,正像家書中陳述的那種關系一樣,“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而做兒子的不斷得到鞭策和警戒。強烈共鳴。
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圣潔的,慈愛的!
在這里產(chǎn)生共鳴的是母親的形象。一直覺得我的母親是個相當聰明伶俐的女性,倘若要一本正經(jīng)的干些事業(yè),不說成為女強人,至少也是個出色的員工。可是為了家庭,她放棄了很多。一個男人最不該讓兩個人哭泣,一個是愛人,一個就是母親。面對母親的嘮叨,即便是陳舊的觀點,做孩子的真該有足夠的耐心。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孩子都要用心真切的理解,體會。
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個人認為這句話說了兩層含義:一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道理,被吃掉的羊固然無法復活,但總能避免失去更多的羊羔。遇到挫折人要有敏捷的補救意識,而不是坐以待斃。二是在警戒我們不要在挫折勉強想著如何“洗刷”,這往往會使人走向歪門邪道。既然不能洗刷就得直面挫折,承認罪過。有限的人生閱歷讓我對這句話的理解還很膚淺,但既然先人把此句列為傅雷名言的第一條,必有其更高的價值,或許今后生活中會引發(fā)更大的共鳴。
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的渺小一些。那么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jié)果身心反而會舒泰,工作反而會順利。
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我一生任何時期,鬧戀愛最熱烈的時候,也沒有忘卻對學問的忠誠。
這三句是對感情的忠告,句句是諄諄教誨,成熟的人生哲理。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因此受到感情的摧殘不可避免。傅雷在這里說的是怎么擺脫感情的負面影響,一言以避之:轉(zhuǎn)移注意力。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把思維從狹小的個人情感世界放到廣袤的宇宙中,放到宏觀的人生長河中,把有限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對學問的鉆研上,那就無暇懷古傷今、無病呻吟了。
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等到過得差不多的時候,又要離開世界了。
無奈的現(xiàn)實!但沒有“關”的人生又是枯燥無味的。如何把這樣的人生過得精彩就涉及到心態(tài)問題了吧。悲觀的說,人生是無數(shù)個關,可樂觀的說人生只是一場戲。抱著樂觀的心態(tài),不會有“度關“的壓力,卻是“演戲”的輕快。
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xiàn),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說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待朋友不能如此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動上做得跟“薄情”一樣,是最冤枉的,犯不著的。正如一個并不調(diào)皮的人耍調(diào)皮而結(jié)果反吃虧,一個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無不明白,吃虧的是沒有事實表現(xiàn);希望你從今以后,一輩于記住這一點。大小事都要對人家有交代!
這在闡述從小到大父母都和我灌輸?shù)乃枷搿靶摹迸c“行”的一致。原來這不是老生常談,對于當時已出國留學的傅聰,傅雷還是千叮萬囑。可見這于人的一生都是有鞭策意義的。就像現(xiàn)在父母教育我,我會說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到底能否做到,鞭策提醒的作用確實很大。一切做人的道理,傅雷說是“大小事都要對人家有交代”,但我覺得,不如說“大小事都要對自己有個交代”,為人做事,至少至少不能違背自己的世界價值觀和道德標準吧。
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不經(jīng)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送君十里終須一別,人生不是都要靠隱忍來撐過去嗎?
這讓我想起兩句話。一,天才無非是長久的忍耐。二,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文人都在掙扎,那些掙扎出來的,成了偉人,那些沒有掙扎出來的,成了詩人。關鍵詞不言而喻,撐過去!
一個人發(fā)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來越苦悶。
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在郁悶時候喝酒發(fā)泄,但解酒消愁前應當先捫心自問,自己喝了酒到底是會哭還是會笑,倘若結(jié)果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話,請別選擇這種發(fā)泄方式。
藝術(shù)家特別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己已經(jīng)心煩了),會缺少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歸納。
不僅僅是藝術(shù)家,所有人都應該不定期地給自己制造些孤獨的空間,審視自身。心理學家說現(xiàn)在短信為何如此多就是源自人類渴望于他人聯(lián)系而不愿被孤立的心態(tài)。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孤獨并不都是可怕的,人要學會享受孤獨,從孤獨中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減少負擔,上臺也不致緊張。千萬千萬!
作為我個人而言,無數(shù)次失敗都因為過于緊張和把成敗看得太重。傅雷的道理雖然淺顯,但要真正做到把成敗置之度外,也非常人能輕易辦到。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于受傷而已。
平衡是萬物生存之道,也是為人處世之道。這與老子的“無為”思想也略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一個人唯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度感悟;終不至于被回憶侵蝕。
回憶是在天使與魔鬼之間徘徊的東西。人的成長過程也就是對“理智分析”這四個字掌握程度增長的過程。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ruin[創(chuàng)傷,覆滅],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的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zhàn)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再次說感情,因為真的覺得最后一句說的太精彩了。“要像對著古戰(zhàn)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首先是“古”戰(zhàn)場,因為他對現(xiàn)實物質(zhì)生活沒有影響了;其次要用“憑吊”的心懷,因為他對于精神生活仍有著重要的警戒與鞭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