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一
2.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3.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4.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風送幽香郁郁畹華梅蘭芳。
5.國強家富人壽;。
花好月圓年豐。
6.一曲霓裳傳玉笛;。
四圍云錦擁金徽。
7.一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輝增。
8.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玉鏡明。
9.三五良宵開玉宇;。
大千世界涌冰輪。
10.三五良宵澄銀漢;。
大千世界光玉輪。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二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
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
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
忍思憶。
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
向仙島,歸冥路,兩無消息。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三
1、中秋月,故鄉圓。團圓夜,心相連。明月明,思念彩。團圓節,望月圓。中秋節,祝福滿。祝愿你,合家歡,百事樂,生活美,比蜜甜!
3、月很亮,天空很美,天天快樂很重要;花在開,草在長,愿你天天喜洋洋;杯里送真情,信息送祝福,祝你好運天天有,歡樂多,憂愁少,祝你中秋快快樂樂!
4、月亮=嫦娥+玉兔,月餅=把月亮拍成餅,代入:月餅=把嫦娥+玉兔做成餅,結論:月餅=嫦娥的純情+玉兔的精靈。送你此月餅,愿你變成人中精。中秋快樂!
5、中秋來了,思念“月”濃了,團圓的心情“月”急切了,也“月”想著吃月餅了。祝你在中秋節也“月”來“月”幸福,“月”來“月”快樂!
6、中秋到,祝福到,一祝心情好,二祝沒煩惱,三祝步步高,四祝財源廣,五祝容顏俏,六祝所有快樂統統將你圍繞!中秋快樂!
7、家人是太陽,朋友是月亮。曬曬太陽生活安康,看看月亮心情舒暢。中秋佳節里,享受陽光版溫馨,品味月光版溫情。“泉州瑞和英菲尼迪”祝福我的“月亮”們中秋快樂!
8、月兒圓圓東海邊,拋灑銀光滿人間。世人舉頭盡望月,品嘗月餅樂歡顏。我心依舊不曾變,掛懷好友在心前。值此佳節送祝福,愿你中秋樂數冠。
9、天蒼蒼,野茫茫,圓月一輪懸天邊,垂泄銀光滿世間。心幽幽,情切切,中秋佳節人人歡,祝福短信在眼前。口中念,心喜顏,愿你中秋樂歡顏。
10、中秋到了哈,祝福短信收了不少吧,看得眼花了吧,分不清誰發的了吧,為了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啥,把你收到的祝福都轉發給我一遍,這樣才能靈驗哈!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四
也是最亮最圓的。
無論山多高、海多寬。
天涯海角都能看見它。
在這樣的夜晚。
會想起什么?
西瓜、蘋果都是圓的。
團聚的人家是歡樂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親人的人。
望著空中的明月。
誰能把月餅咽下?
《中秋節的味道》佚名。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五
1、傾國傾城鐘秋潔,帶著快樂把你追;有情有義鐘秋月,揣著好運把你陪;可親可愛鐘秋桂,牽著成功共你醉。中秋到愿你樂逍遙。
2、以一種【中】堅力量的姿態,站在【秋】高氣爽的滿月下,【節】慶的氛圍異常濃烈,聽見你【快】馬加鞭趕路的聲音,我【樂】不思蜀只想留在你懷里。
3、又是一年月圓夜,月下為你許三愿:一愿美夢好似月兒圓,二愿日子更比月餅甜,三愿美貌猶如月中仙。
4、天上月圓,人間團圓,家庭情圓,朋友事圓,心中夢圓,左右逢圓;愿你每一天中,人緣,情緣,福緣,財源,緣緣不斷,事事如愿!祝中秋節快樂!
5、云彩變淡了,楓葉變紅了,清風變涼了,桂花變香了,月亮變圓了,月餅變甜了,思念變濃了,距離變近了,中秋愿你生活越變越美,心情越變越好!
6、星星的寂寞月知道,晚霞的羞澀云知道,花兒的芬芳蝶知道,青草的溫柔風知道,夢里的纏綿心知道,心里的酸楚淚知道,我的思念您知道!我的祝福請記牢:祝中秋節快樂!
7、中秋將至,奉上一個月餅,配料:五克快樂棗,一把關心米,三錢友情水,用幽默扎捆,用手機送達;保質期:農歷八月十五前;保存方法:請按保存鍵。
8、今夜明月圓,家家人團圓,幸福好因緣,快樂朋友緣,甜蜜愛情緣,愿你日日花好月圓,中秋更是幸福團圓!
9、中秋佳節至,快樂答試題。填空:名揚古今()外,情溢春夏()冬,若是()馬加鞭,定能()在其中。答案:中秋快樂。
10、月升代表我的牽掛,月落代表我的關懷,月盈代表我的惦記,月虧代表我的思念,月芽代表我的真誠,月彎代表我的微笑,月圓代表我的祝福。中秋節快樂!
11、涵虛云霧分,人向廣寒奔。蟾宮折桂日,豈敢笑王孫。中秋共晴光,美景伴良辰。藥經靈兔搗,玉液滿金樽。舉杯同祝愿,月圓永無痕。
12、由本人親任質檢,打造綠色月餅一封:無輻射物的污染,無染色饅頭的偽裝,無膨大素的夸張,確系真心實意。由嫦娥姐姐親手奉上,開封有驚喜:中秋快樂!
13、明月千里寄相思,短信祝福送祝愿。古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今有客戶你,合作發展創偉業。祝愿你事業家庭兩興旺,祝愿你月圓人圓慶團圓。
14、中秋到,送你開心無煩惱,送你順心無糟糕,送你愉快無郁悶,送你淡定客戶找,生意發達在今朝,生活快樂幸福找,愿中秋快樂!
15、你拍一,我拍一,祝福客戶中秋佳節多喜氣;你拍二,我拍二,合作愉快美滋兒滋兒;你拍三,我拍三,財源滾滾跑上前;你拍四,我拍四,邊看短信邊做事;你拍五,我拍五,長期合作煩惱無。中秋節快樂!
16、一輪明月,撒下萬縷思念;一襲桂香,醉人的幸福在身邊;一柄紅燭,映紅團聚的笑臉;一封月餅,品嘗生活的香甜;一道祝愿,數不盡的好明天。中秋快樂!
17、中秋到,祝福早,謝意飄,幸福跑,財源跳,團圓笑,明月皎,事業好,生活妙,生意巧,伙伴邀,合作好,錢賺到,愿你中秋合家團聚,歡聲笑語。
18、桂花的清香,在空氣中彌漫著甜蜜;滿山的紅葉,在晚風中飄揚著美麗;今宵的明月,在夜空中印刻著記憶。中秋佳節,真誠祝愿您萬事如意!
19、景是中秋美,月是故鄉明:把酒慶佳節,合家笑盈盈:年年花相似,歲歲人更興:三言又兩語,字字總關情;問候傳喜訊,更有好前景。中秋快樂!
20、美女人人都惦記著,個個都眼饞著,還是我夠朋友,奮不顧身,擊敗了玉兔,趕走了后羿,搶先為你預約了。八月十五,良辰吉日,花前月下,快樂正當時。記得與她約會哦,保你幸福長久。她叫鐘秋潔。
70、月影搖晃著欣喜,快樂洋溢著心底,花朵飄香著日子,月餅甜美著惦記,心愿徜徉著歡喜,祝福泛動著漣漪,心緒調劑著信息,只為送給你,祝愿你中秋如意。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六
秋收之際的中秋節,正是加強親族聯系、增進感情的好時機,是一年當中僅次于年節的饋贈大節。中秋節日饋贈,稱為“賀節”、“送節”、“追節”,也稱“送節禮”,陜西醴泉稱“送秋節”。往往在節前數日甚至月初就開始趕辦節禮,相互饋送,路上行人往來如梭。直到今天,中秋節前送節禮的習俗依然盛行,幾乎等同于年前送禮賀節。一般送禮要趕在節前,但也有在節后送的,如在甘肅洮州,中秋節后第二天以餅果饋送親戚。
作為團圓象征的月餅和時鮮的瓜果都是饋贈佳品。其他節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廣東東安要送糖飴;在湖南藍山,親友間多饋贈鴨;在江蘇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鴟、糖餅相饋贈;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饋贈糍餅,取意其圓;福建同安分節前一二日,親友間互送月餅、番薯、芋魁,中秋時以此祀先和祭神;在臺灣嘉義,節前人們互送月餅、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送禮習俗頗多,如在江蘇地區,必要送禮的有學徒向師父送禮,分家的兒子給父母送禮,女婿要給岳家送禮,書塾學生要給教書先生送過節錢。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親戚之間互贈節禮。
母家給女兒家送禮,較為普遍的中秋送禮習俗。在河南新安,母家攜棗糕(用面疊作數層,下大上小,內夾棗)、月餅、梨、柿、石榴等看視女兒,稱為“送糕”。在山東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習俗,節前家家戶戶買上月餅、鯉魚之類的禮物,挑擔、騎驢、坐車,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閨女。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七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一)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與圓滿,具有象征團圓的意義。古代就有許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吳剛伐木,現代人是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于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并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月餅是慶團圓或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三)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社區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八
中秋節手抄報詩詞內容1: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全唐詩》)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宋詩鈔》)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中秋》(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游,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一剪梅》(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15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15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九
1、月餅甜,月兒圓,祝您好夢連連家美滿。
2、希望從今天起月亮永遠是圓的,你永遠是快樂的!祝你中秋節愉快!
3、中秋到,月亮圓圓,圓出全家歡樂聚一堂。
4、中秋來臨花好月圓,祝福披星戴月送身邊。
5、中秋月明寄遙思,字字句句寫真情。
6、中秋節到了,讓那圓圓的月兒捎去我幾縷的思念,愿你每一年的中秋節,都能與家人共團圓。
7、八月中秋月兒圓,合家團聚樂無邊。
8、愿你:花容月貌笑容甜,風花雪月愛圓滿,眾星捧月總耀眼。
9、許一個美好的心愿,祝你萬事圓圓,傳一份短短的祝福,祝你微笑甜甜。中秋節快樂!
10、每逢佳節倍想你,遙望明月寄思念!
11、中秋到,手機叫,祝福連綿真熱鬧。
12、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團家圓事業成。
13、中秋節到了,祝君中秋快樂!
14、愿您中秋佳節,笑容圓圓,事業圓圓,萬事圓圓!
15、愿你日日花好月圓,中秋更是幸福團圓!
16、愿,笑容燦燦,合家美美,中秋歡歡!
17、天涯此時,共一輪明月下,花好月圓夜,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祝愿中秋節日快樂!
18、中秋佳節,真誠祝愿您萬事如意!
19、中秋讓人魂牽夢繞,讓人心思纏綿。愿美好的時節,團團圓圓,幸幸福福。
20、中秋心兒圓,闔家歡樂人團圓。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十
>中秋主題作文
晚上7點半,我和家人一起坐在陽臺賞月。大人們都在一邊喝茶,聊天。我閑著沒事,便提議比賽說有關中秋的詩句。沒想到,大家都說好,于是游戲就開始了。
我做了主持人,當然要我先說,我想了想,說:“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大家掌聲響起。這回排到姐姐了,姐姐說:“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下一個,是爸爸。”爸爸撓了撓頭,想了一會兒說:“你媽媽先講,我再想想。”媽媽答應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哈哈大笑。媽媽得意地把目光投向爸爸,爸爸突然說:“你搶我臺詞,這句是我要說的。”媽媽邊笑邊說:“是你讓我先說的,不關我事啊。”爸爸說:“別以為我不會,‘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我們不約而同地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我們每人都答了一句,分不出勝負,我決定再來一個搶答環節。我說:“這個搶答環節有7次機會,由奶奶說開始。她一說開始,我們就搶答,7次誰說得最多,誰就是‘大贏家’!”大家都舉雙手贊成。游戲開始了,奶奶喊道:“第一輪開始!”姐姐搶先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哇,姐姐好快啊,我愣得把嘴巴張得大大的。“第二輪開始!”姐姐又說:“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不愧是語文的高才生,前兩輪都被她搶答了。第三輪開始了,我怕姐姐搶去,急忙答道:“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最后,游戲結束了,我宣布:“姐姐3分,我2分,爸爸媽媽每人1分。姐姐獲勝!”我們掌聲響起。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十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十二
“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現在《歸藏》。后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衍化成多個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宮,據西漢《淮南子》中說,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五母那里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
吳剛折桂。
吳剛登上月宮折桂,據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中說,是因為西何人吳剛修仙犯了錯誤,才罰他去伐月中的桂樹。這桂樹隨砍隨長,永遠也砍不斷。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藥。
兔子登上月宮搗藥,最早見于屈原的《天問》“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意思是說,顧、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對月亮有什么好處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宮的呢?顧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晉代傅玄的《擬天問》也說:“月中何有,白兔搗藥。”據聞一多先生考證,這“白兔搗藥”是由“蟾蜍搗藥”變來的。
嫦娥身邊有只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后,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有名的《霓裳羽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