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比朗誦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隨著講稿的內容而變化站位。一般說來,不要在演講人前邊安放講桌,頂多安一個話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優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我的班主任演講稿篇一
疫情讓這個假期變得特別,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和我的班主任的小故事。
為了督促我們不負光陰,最近每天早讀直播,都以線上的新方式開始了。每天早上,只等著那鬧鈴一響,我便按掉守候多時的鬧鐘,起身洗漱,迎接“悶”在家的全新的一天。
在家上網課,雖說新課的內容一字不落,沒聽明白還能即刻暫停、回放,但是復習舊知就成了一大屹立不倒的巨峰——每天睡前我都立下“flag(目標)”:“明天一定要好好復習,把這兩天語文、英語、歷史的內容都讀兩遍,順便好好理一理筆記。”“這周末要整理一下數學科學的錯題,順便找找什么專題理在一起……”可是,天知道這幾個“順便”得有多難?“啊,今晚太遲了,還要整理書桌。要不明天再找?”“我不能再拖了,這周末一定要把記憶的內容記熟!對作業反饋的負面影響太大了……”
新課一天天上,目標一天天拖。就這樣循環往復,那幾件計劃“順便”做的事終是沒有了結。我也知道著急,卻總是覺得沒有足夠的動力去自主復習。難以克服自身惰性,只希望誰能給我一下“讓球運動”的推力。
叮,班主任發起了視頻會議。點擊進入。
慌忙點開,入目是屏幕后熟悉的臉,一邊嘴角忍不住上揚。遲疑幾秒的信號把老師的臉拉扯成了大塊像素,看到老師面對鏡頭不知所措的目光,我仿佛能想象到平日在黑板前龍飛鳳舞的身影面對屏幕上一排排直播設置的無奈。又是忍不住噗嗤一笑,另一邊嘴角也飛上耳根。
“好了啊,大家看看還有哪位同學沒有加進來……這位同學收斂一下你的哈欠,注意形象。都打起精神來啊!”
“還沒到齊,那就先把早讀讀起來吧!我們慢慢等。”屏前我一激動,筆筒里的筆倒了一桌。收拾著桌面的狼狽,聽到熟悉的齊讀聲。雖然第一次線上早讀,開始時有些稀稀拉拉的,但最后成功走上了正軌。齊讀聲中,總參雜著錯誤的讀音,像是回到了那溫暖敞亮的教室,聲音也不由自主地放開了。
苦笑看著眼前的散亂,視頻會議也隨之結束。
突然跳出提示結束的窗口,我伸個懶腰,心下竟感到一身舒暢。淤積在心口的爛泥終于清除了,而挪開這攤泥巴的,正是班主任的辛勞。我的心里溢出兩個字——謝謝!我們的成長路上慶幸有您的悉心陪伴,我的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加入我們學校這個大家庭有一段時間了,也做了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很榮幸今天能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一年來,我作為班主任工作中的點滴。江都區特殊教育學校二(2)班對于我來說是個獨特的存在,因為它承載了我太多的第一次。
去年九月剛接手這個班,新生報到的那天,我緊張又興奮,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沒一會,孩子們依偎在家長身邊陸續地走進教室,有的孩子四處亂竄,有的孩子惶恐不安。家長們在一旁既滿心希望,又憂心忡忡:我的孩子在這里能好好表現、獲得進步嗎?每一位家長都和我交流了孩子的情況:我家孩子不愿和人交流,老師你多和他說說話;我家孩子太調皮、坐不住,老師你嚴厲一點…家長們一雙雙懇切的眼神實在讓我有些手足無措,但我始終認真聆聽。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才正式意識到,自己的角色有多重要。
因為面對的是特殊學生,最開始時,簡單的師生互致問候都難以順利進行,有的情緒不好就低下腦袋,還有的更是“我行我素”,對老師的問候不予理睬,這種情形下,我嘗試走到他們身邊,撫摸著他的頭、看著他的眼睛向他問好,并鼓勵他也大膽地向老師問好,告訴他向老師問好是有禮貌的表現,是好孩子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們基本能主動自覺地問候老師。雖然進步只是一點點,但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心底里更不敢有半點懈怠,因為正是這樣一句短短的問候,也充分的體現了對學生的愛和尊重。
早在新教師培訓時,前輩老師就說過,一年級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一定要緊抓。我也閱讀過相關書籍,一年級新生的行為習慣是一直被強調的。不以規矩,終不成方圓。即便是殘障孩子,也應當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一年級開學初,我們班的德育主題主要就是圍繞坐姿、站姿這幾個基本的行為習慣展開。我利用晨會和班會課時間,通過小兒歌《我會坐坐好》:“小手放放好,小腿并并攏,身體坐坐直,眼睛看老師。”來重點訓練孩子們的坐姿。我想很多班主任在一年級時都會給孩子編寫這樣類似的兒歌,內容易懂,簡單上口。我一邊演示給孩子們看,一邊解釋每個動作,在每堂課前進行訓練,孩子們都學的很快。
學會的知識如果不鞏固和加強記憶,是很容易遺忘的。因此我不僅僅局限于我說,孩子做,而是在他們熟練地基礎上,爭取做到:孩子們自己說,自己做。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每天上課前復習這首兒歌時,我說前半句,他們說后半句,比如我說“小手”,孩子們會說“放放好”;我說“小腿”,孩子們就會說“并并攏”,邊說邊調整坐姿。這樣既能訓練他們開口說話,又能通過調整坐姿來集中注意力。一年下來,調整坐姿也成了一堂課開始前的必要環節,也讓我和孩子們在課堂中配合地越來越默契。
這些常規已經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得一部分,孩子們進步了,漸漸有了規則意識,這將給今后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幫助。
孩子們進入學校參與集體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和身邊的孩子成為同學,進而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學會分享。其實在開學初期,我并沒有注意到這一塊的內容,是班里的孩子們給了我啟發。每天上課的第一件事,除了問好,還有一個固定環節——點名。其實別小看點名,一方面能讓孩子認識自己,聽到名字能有所反應,另一方面還能讓孩子們認識班里的其他同學、知道他們的名字。早晨有的孩子來的比較早,等看到其他小朋友來的時候,會突然開口說:“xxx來了。”或者有時會說“xx沒來。”這表示他已經認識了自己的同學,并能準確地說出誰來了、誰沒來。下課時,幾個程度好一點的孩子會互相喊著對方的名字,雖然他們語言能力很弱,但他們能喊出彼此的名字,并且有所回應,已經是一種同學間的認同感了。
孩子們之間的默契培養出來以后,我驚奇地發現,他們會在活動課上不約而同地給跑步的同學加油,在小游戲中稍作指點,他們就能愉快默契地玩開來…雖然都是一些小細節,但也能看出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相互感染著,用他們純潔美好的笑容,增進了他們之間的團結與默契。
平日里,我主要通過電話、短信的形式與家長交流。放學時也常常會與家長交流孩子一天的表現,并簡短地了解孩子的在家情況。
做了班主任以后,發現家訪是件有用也非常必要的事。在學校的時候,孩子們用著同樣的課本,寫著同樣的作業,只有走出校園,從繁華的大街拐到曲折的小巷,走到一家家低矮的房屋前,學生和他背后的家庭,才能被還原成一個個生動、立體的樣子。雖然沒能親自去到孩子的家里,但透過家長細心、完整的描述,我能夠看到孩子平時的樣子,能夠體會到家長無奈地心境。說到自己的孩子,家長們總是很心酸,家里條件不好,拜托老師能多多照顧自己的孩子。但孩子不僅僅是在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在家也可以給孩子表現得機會,讓孩子適當做做家務,多陪陪孩子,夸夸孩子,家校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助力孩子的成長。
班上共有八個孩子,根據他們的心理狀況逐個進行分析,針對各自的特點,對其進行矯正。教學中,不歧視他們提出的要求,規范行為,讓孩子們逐步適應。他們有一點兒進步的時候,就及時進行表揚,加強認知,增強他們的自尊,來促進他們身心的正常發展。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個人的行為不是一時能夠改善的,尤其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更應給他機會,給他時間。我知道前進的道路一定不會平坦,有時你可能會遇到一塊“頑石”,面對你的良苦用心無動于衷,但我們不能泄氣,更要沿著陡峭的山路勇敢地攀登,在今后的旅途中刻苦學習、虛心請教,一定要做“涓涓細流”,去打磨這塊“頑石”,使這塊“頑石”也成為“鵝卵石”。
我的班主任演講稿篇三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一個班級是否團結,和諧,是否有活力,和班主任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個體,教師既要尊重個性,想辦法呵護學生純真的心靈,以真心換真心,用科學的方法加以心理疏導,師生間的愛是雙向的,傷害也是雙向的。班主任工作應當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尊重,熱愛,關心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信,敢于創新的健康人格。
用班主任的教育情感來優化學生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不僅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利用自己良好的情緒情感去陶冶學生的思想和情操,用親切和藹的語言和態度來啟迪學生,讓學生感覺到學校里溫馨,愉快的學習生活。俗話說:"能力要靠能力來培養,品格要靠品格來朔造"。"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身體力行,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要先做到,我以"對事業的忠,對學生的愛,對同事的和,對自己的嚴"一個教師師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課間我常和學生一起活動,關注學生身體健康,活躍學生身心,有利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流溝通,培養正確的友誼觀和審美情趣。
優化師生關系,更新教育觀念,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回歸。在教育管理學生的過程中,我們首先必須樹立以人為本,在人格上與學生平等的觀念,以平等的觀念去審視每一位擁有自己的價值觀念的學生,以平等的心靈去對待每一位擁有自己情感世界的學生,走近學生,走進心靈。
愛學生,應該放下教師尊嚴,走進學生心靈。學生是天真的,可愛的,有時也難免幼稚。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學生,不能用成人的心理去揣度學生,更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教師只有蹲下身子看學生,才能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學生心理,也才能發現學生心理世界的純真和美麗。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下雨時的一把傘,摔跤時攙扶的一只手……這些無言的關懷,都是架起師生之間的橋梁。
愛學生,還體現在尊重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不給學生隨意定位,學生中,沒有"好"與"差"之分,不能給學生貼上暫時或永久的"好生"或"差生"的標簽,不要愛屋及烏地愛優秀生的缺點,不要飽漢不知餓漢饑地漠視次好生的善良心靈,以高度的使命感去耐心細致做好一切學生的教育工作。
愛學生,還應該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寬容每一個學生。這種寬容基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應當寬容孩子的缺點和弱點,消除其恐懼不安的心理,教師要做到寬中有嚴,嚴中有情,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亦應當毫不例外的給予至真至誠的愛。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者要像愛迪生母親那樣寬容愛迪生,在愛迪生被開除回家的時候,把地下室讓給他做實驗。像利波老板寬容法拉第那樣寬容學生的缺點。"是呀,只有寬容,才會有愛迪生,才會有法拉第。心智未成熟的學生,他們好奇,好動,常說錯話,做錯事。教師應當理解他們,給他們改錯的機會。保護學生的自尊,這會使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理解,信任和期望,從而激發他們進行自我教育。難怪人們常說"沉默是金","寬容是金"。
班主任要正確引導他們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合理發泄消極情緒的有效方法:在適當場合哭一場,放聲歌唱或大聲喊叫,參加劇烈地運動,向他人傾訴等,把心中郁積的"能量"釋放出去,也能解除煩悶,提高駕馭情緒的能力。
1,悉心教育,耐心幫助,用心溝通,全心關愛
作為班主任朝夕與這些孩子相處,多站在這些孩子的角度上去想,從他們的心理感受,從他們的生存環境,從細微入手,用心去幫助。還要注重恰當的批評方式幫助學生:批評是一種充滿愛的教育,它不是傷害,也不是體罰或變相體罰。恰當的批評能警示人,激勵人,從而造就人。我從工作中體會到委婉輕松幽默的言語,不僅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失當,也可使之自我糾正。剛開學,教室的講臺上總有一層厚厚的粉筆灰,黑板上天天有亂寫亂畫的"杰作",教室里到處是碎粉筆頭,一天放學時我在黑板上寫了這幾行字:"黑板在顫抖,粉筆在哭泣,講臺在呻吟,請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教室!"寫完后一言不發,同學們邊讀邊笑,邊說有味,最后是一片沉寂。此后這種現象便銷聲匿跡了。委婉,含蓄的批評如同我們打水漂時瓦片在水面上一晃而過最后消失的感覺一樣美麗。
孩子有了錯誤,我和他們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及危害,指明應該怎樣做,孩子與同學鬧矛盾,我和他們一起分析自己的過失在哪里,應該怎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應該怎樣為人處世,學會交友,學生有了心理障礙,我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導,和他們一起以平等的視覺,交友的心態,與孩子心靈溝通,與孩子同喜同悲,與孩子同甘共苦,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關愛他們,幫助,感化他們,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品為人,真正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能給孩子以溫馨的親切感,快樂感,甚至產生強大的親和力和穿透力。
2,賞識教育與刺激法相結合
心理學家分析認為:"贊賞學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優點,都會成為開啟學生心智的一把鑰匙,都可以重塑學生的自信",我在平時的工作中,努力尋找這些孩子的閃光點,當他們在學習上,思想上有了微小的進步,我就表揚贊賞他,毫不吝嗇地用賞識的眼光賞識的文字去欣賞他們,因為我知道好學生是"夸贊出來"的,而不是"批出來"的,更不是"貶出來"的,對這些孩子來說重在教育和引導,這些孩子更需要有人分享他們成功的快樂。同時,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育和培養他們學會豁達,開朗與寬容。教育學生要有遠大抱負,要學會超脫自我,敞開心扉接納別人,每天早上我會幽默風趣地送上一句"愿大家調試好自己的心態,收獲每天的快樂!","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復興的脊梁,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應該給予這些兒童無限的關懷,這些孩子就會如魚得水,不在孤單,他們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愿把滿腔真摯的愛慷慨無私地奉獻給每一位孩子。因為這種神圣而純潔的愛:
我的班主任演講稿篇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的班主任是我們的政治老師,她的打扮也帶著政治學家的味道,一副方形眼鏡戴在眼上,鏡片時常是亮亮的,還會反光,看起來有一雙銳利的眼睛,但老師的眼睛經常會變化。
老師有一雙會笑的眼睛。每個早讀,班主任會走進教室看我們是否在認真的背書。每當她看到同學們都低著頭認真地讀書時,眼中會流露出一種欣慰,似乎是在微笑;每到晚自習時,有成群的同學圍著她問問題時,她會認真地解答,甚至會拓展一些知識給同學們,她從不會因為要休息而拒絕同學們,即便已下課,她也會對下課鈴聲“熟視無睹”,繼續幫同學們解答問題;即使她看起來累了,眼中也會帶著微笑。
老師有一雙溫暖的眼睛。老師在學習上對我們很嚴格,但生活中她對每一位同學都很關心。那一次,我胃疼。老師知道后熱切的詢問我:“是不是吃了變質的食物?有什么癥狀?現在還難受嗎……”并立刻讓父母帶我去看病。開學后還詢問我的病因,告訴我以后零食少吃些,多吃飯。頓時,我覺得她像學校中我的一位母親。每當有同學上課發病。她都會親自帶她們去醫務室就診。還時常告訴同學們‘要多吃食堂的飯,不管味道如何,但總比零食對腸胃好……’每次老師說這些話時,眼中都帶著溫暖,似乎把每個人的心都暖燙了。
老師有一雙認真的眼睛。每當我們班考砸的時候,班主任用認真的眼睛觀察著每一位同學的成績,并作出詳細的調查表,再找退步的同學了解退步原因。并告訴他們應怎樣調整。每次上課時,老師會認真地講每一個知識點,并結合實際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使我們在收獲課本知識的同時還收獲到更多的課外知識。
老師除了有一雙多變的眼睛,還有淵博的“關于青少年心理”的知識。她說:“你們這一代心理素質太差,高考生自殺的事件年年發生。”因此告誡我們說“人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心理。記住你們來學校學的不只是知識,最重要的是學習怎樣做人,一個人首先要珍惜生命。以后才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連命都沒了,還能干什么?比如…。”這些話時常掛在老師的嘴邊。我的心里素質算差的,一遍又一遍的聽了老師的話后自己慢慢的變得堅強了,不再不堪一擊。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恩我的老師,因為老師打開智慧的大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感謝您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濃濃的師愛一直伴隨左右。
我的班主任演講稿篇五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心中的班主任》。
一天二十四小時,大部分時間她在學校出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部分時間她穿棱在班集體中,她是花開前的驕陽;是風雨中的大傘;是清晨晶瑩的面露。這個人就是我們敬愛的班主任老師們。
讓我們想一想,是誰每天早早地來到班里指導我們晨讀?是誰時刻關注著我們的身心變化?又是誰一次次幫助我們越過人生之路上的坎坷?同學們,相信你們已經有了答案,她就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們。如果說這些事讓你們覺得理所應當,那他們常常無暇顧及家庭到學校陪伴我們成長又是為什么呢?因為班主任老師和普通任課老師的差別就在于她要給學生們充當多種角色,是學習中的輔助者,生活中的服務者。是一個班級的中心,自知肩上的責任重大,所以他們一直都在全心全意地為這些與他們毫無血緣關系的同學們付出著。
鋪路的石子、靈魂的使者,當將這些贊美的詞語給予他們時,你看到的是一張張和藹謙遜的面孔,他們會搖搖頭告訴你,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奮斗中學所有的班主任老師們更會用實際行動告訴你,在他們心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同學們,我們常把老師比喻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但我覺得班主任老師們更像是一只電燈,不會熄滅,只會永遠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照進每一個人的心里,發光、發熱會讓我們時刻感受到光明與溫暖的存在。
對于這樣的班主任老師,我們應心存感激,因為他們是火紅的驕陽,溫暖著我們的身體;我們應心存感激,因為他們是寬厚的大傘,遮擋著我們前進中的風雨;我們應心存感激,因為他們是甘甜的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靈。
最后,我代表全體同學,祝愿所有的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班主任老師們,請您相信,我們會用每天一小點的進步帶給您一萬分的快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我的班主任演講稿篇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一個優秀班主任在做經驗報告時說:“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則是一個失敗的班主任。”如何由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是我幾年來一直思考并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今年是我們玉峰街實驗小學成立的第一年,也是我第一次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為了盡快地適應新學校的生活,開學前我就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然而在開學的當天,預料不到的事情總是相繼發生。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名小男孩,他總是畏畏縮縮地跟在媽媽后面,小手始終拉著媽媽的衣角,耷拉著腦袋,眼睛一直看著地板,憑著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我意識到這個孩子生性膽小、不善言辭,在與他媽媽進行了簡單的交談之后,我安排他坐在了第一排,可正當媽媽要走時,他猛然站了起來,又一次拉住了媽媽的衣角,這一次拽得更緊了!我本能地走過去拉他的手,想哄哄他,誰知他突然轉過頭來反咬了我一口,我的胳膊上,立刻留下了兩排深深的牙印,當時的我生氣極了,可轉念一想,肯定是我沒有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讓孩子對我有抵觸情緒,這件事情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晚上回到家,我還在想,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們喜歡我?讓他們在這個新家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呢?接下來,我開始和孩子們進行零距離接觸,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對于我的依賴就好比在家依賴父母,鞋帶松了來找我,扣子掉了來找我,書包壞了來找我,流鼻涕了也來找我要紙擦……我絲毫沒有嫌他們麻煩,相反,我感到特別欣慰,我決心在學校像媽媽一樣照顧他們,卻認為這是讓他們喜歡我的好機會,在學校我要像他們的媽媽那樣悉心照顧他們、愛護他們。那個曾給我留下兩排牙印的孩子,在我一天天的細心詢問,一天天的表揚和鼓勵中,他開始自己進學校了,他開始和同學玩耍了,有一次,他竟然一進教室就告訴我:“老師,我今天穿上新衣服了。”看似一句很普通的話,其中卻包含了太多太多……,此刻我心里的感覺真是比吃蜜還要甜!望著孩子們綻開的笑臉,聆聽著他們的童聲,我有一種心醉的感覺!
我的班主任演講稿篇七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我成長歷程中,濃濃的師愛陪伴我的左右。
小學的童年生活如閃電般地度過了,其中有煩惱和悲傷,也有快樂和感恩。
感謝師長,是他們教我們讀書,寫字,傳授給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的原則;
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人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
如果沒有師長,我們就不懂得禮義和道理,就學不到文化、科學、知識,就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和地位。所謂“尊敬不如從命”,對師長最好的報答就是要謹遵師長的教誨,牢記師長的要求和期望,不斷地學習,刻苦地專研,努力地工作,有所作為,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看到自己的學生和屬下取得了成績和進步,師長就會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榮耀。這是報師長恩。
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有人說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我們都應當懷感恩之心。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應當成為每個人的美德。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珍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我們就會明白事理更快地長大,我們就能夠擁有一個美好未來。
很久了,我們已經習慣了向別人去索取,索取物質,索取友誼,索取愛,而忘記了感恩。從現在起,從這一刻起、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學會感恩吧!
我的班主任演講稿篇八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心中有一位可愛、溫柔的好班主任,她就是竇教師。
竇教師長得高高的,留著一頭齊耳短發,瓜子臉,彎彎的眉毛下頭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真漂亮。
有一次,我在課堂上玩橡皮,教師看見了,她用眼睛盯著我,好像在說:“張玉雪,認真聽講”。我一看,連忙乖乖坐好了,聚精會神聽教師講課。
還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和幾個女孩玩“踩椅子”游戲,我們幾個歡天喜地玩的正開心呢,竇教師走了進來,笑呵呵的看著我們,忽然,我覺得“踩椅子”游戲不禮貌,是在搞破壞,連忙停住了,竇教師讓我們過去,我心里緊張極了,想:“教師會怎樣批評我們呢?”我們一齊靜靜的走到教師面前,我用又細又小的聲音說:“竇教師,對不起,我們……”還沒等我說完,竇教師用溫柔的聲音說:“以后不要再玩這種游戲了啊,大家都要愛護我們教室的一桌一椅,包括我們學校的一草一木,因為這也是我們的家呀。”這一次教師雖然沒批評我,但我心里不是滋味,比挨打還難受,以后我要時時刻刻想著班團體,主動幫忙教師把班里的各項事務做好,期望我的班級在這一學期更上一層樓。
每當看到我作文本上的紅圈圈,不但悲痛還高興,悲痛的是每一天夜晚教師都為我們批改作業,好辛苦。高興的是我的作文水平又一次提高了,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