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篇一
5月10日下午,講座在閔行校區東上院500號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學人文教研室副主任沈宇輝為學生們帶來了題為“醫學與信任”的精彩講座,一起探討“當代醫患人文精神路在何方”。
沈宇輝首先介紹了醫學與人文的關系。他表示,由于醫學科學和人文的斷裂、醫學歷史洞察的貧乏、醫學技術革命和人道主義的疏離,當今醫學領域急需呼喚人文主義精神。沈宇輝講述了他在從醫工作中遇到的一個個小故事,如醫生如何面對患者死亡的情緒、如何和需要截肢治療的病人做術前談話等。通過這些故事,同學們體會到了人文精神在醫生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性。
沈宇輝隨后展開對醫學人文的思考。醫學要以人文為善,科學為真。現代醫學的特點是“頂天”與“立地”的結合,即科學與人文的結合。在對疾病的科研與治療過程中,滲透著研究機構和社會管理機構的合作。病人作為承載抽象疾病的'實體,卻被遺漏了。沈宇輝給出了世界健康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癥,而是一種個體在身體、精神、社會上完全安寧的狀態。因此,為了保證患者的健康,醫生要做到與患者共商、共享、共生,增加患者的權利,做好醫學人文在現實中的應用。
沈宇輝講述了醫患關系的本質,即成本問題、社會問題、觀念問題、文化問題。醫患關系緊張具有多種原因,如人口流動性造成醫患關系黏度降低、醫療行政壟斷造成醫療資源配置低下、社會轉型各種矛盾突出等,醫患之間的互不信任正是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造成的。
最后,沈宇輝向學生們介紹了心理學中的醫學人文。他指出,集體無意識由現實中的原型構成,歷史上所有影響深遠的觀點都可以追溯到原型,了解無意識,就能讓自己擺脫無意識的操控。當代醫學人文被口頭重視的原因正是現實的需要。此外,他還結合醫學實例具體介紹了心理學操作層面的理論,包括認知一致性、歸因理論、定位效應、適應與偏見、投射效應、行動決定態度等等。沈宇輝表示,醫生必須先具有對自己的人文精神,而在醫生自我修養過程中,實踐人文精神是唯一的出路。
現場互動中,沈宇輝耐心回答大家的問題,并對大家寄予深切期望,希望醫學生們成長為有人文精神的“好醫生”。在本次講座中,醫學生感悟到了了人文精神在醫學實踐中的重要性,一名好的醫生不僅要醫術高超,還要有人文修養。“科學頂天行醫術,人文立地濟世路”,只有將科學與人文結合起來,才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好醫生”。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篇二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書,醫學生個人工作者可以增強自己的職業生涯竟爭力。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希望你會喜歡!
興趣:我興趣廣泛,如喜歡逛街,喜歡旅游,喜歡集郵,喜歡手動制作些手工藝品,喜歡可愛的東西,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
職業興趣:我喜歡那些穿著白大褂、以睿智豐富的知識為病人解除病痛的醫生。自己也喜歡當醫生。
職業價值觀:我認為醫生首先要有崇高的敬業精神,要有精湛的醫學技術和追求卓越、利他主義、責任感、同情心、移情、負責、誠實、正直、嚴謹的科學態度。能力:我的管理和學習能力還不錯。從班里的學習委員和當社團的會長這兩點來看,我的辦事能力是可以的,管理組織能力也得到別人的肯定,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好的學習能力為我以后的職業能力打下了基礎。
性格:我是比較喜歡獨立的人,一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不喜歡麻煩別人。面對別人,我是熱情開朗的女孩。我會對我遇見的人很陽光的微笑,很熱情的打招呼。我會熱心地待人。對于不幸的人我會同情他,對于失意傷心的朋友,我會安慰她,對于需要幫助的朋友,我也會熱心地盡自己所能地幫她我在別人面前是樂觀,是開朗的。所以很多人都人認為我很厲害,很不錯,根本都不會有愁的時候。這就是我陽光的一面吧!大多時候,我是有耐心的人,我可以很細心地做好事情。只是近段做事有點缺少恒心與毅力,只抱三分熱情,沒有動力。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我會找好自己的方向,努力前進的。再仔細端詳自己的性格,待人待事熱心熱情,適合當醫生的。
環境與職業的分析
1.家庭環境分析:從家庭來講,我從事醫生這一職業是很好的。首先,我家人的身體不是很好,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多地幫助到家人。
2.學校環境分析:就目前我所就讀的學校——廣東藥學院來講,讀醫不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本學校是以藥劑學等專業較好的,在一個藥科學校里讀醫不是很好的選擇。但是,我想,只要我讀研時在更好的學校讀,這樣就可以彌補回來了。現在學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學到過硬的知識才是真理。
3.社會環境分析:現在各行各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今年的大學生就業 率才達8%,然而,醫生這一行業是不受金融危機影響的。但是雖然不受金融危機影響,因為大學生越來越多,每年醫院的病人的數量是差不多的,醫生這一職位也接近達飽和狀態,所以沒有過強過硬的本領,是很難在這個強手如林的社會里立足的。
4.法律環境分析:現在醫患關系處于緊張狀態中,醫生這一職業,可以說是一只腳在醫院,另一只卻在監獄。患者都會認為,醫生醫好人是應該的,然而醫不好就你不對。所以,為面對這么嚴峻的形式,學好知識,完善自我是至關重要的。
5.職業環境分析:大學里讀醫的人數在逐年增多,現在對醫生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本科生想在較好的醫院里呆是很難的事情,除非你的能力非常的高。否則,現在大多醫院都是要求碩士以上的學位才可以的。
6.發展領域分析:我現在就讀的是臨床醫學,以后可以選擇外科、內科、兒科、婦產科等方向。外科醫生需要理論知識牢固、動手能力強、體力夠強、思維敏捷細膩等能力。各科醫生的要求各不相同,給自己定向時要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
職業目標:醫生
20xx-20xx年——大二要達如下目標
學習目標:過英語六級,學好專業知識,學好計算機,拿二等獎學金。
能力目標: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
職務目標:做臨床醫學院健康促進協會的會長
20xx年-20xx年——大三要達如下目標:
學習目標:牢固掌握學過的.所有醫學基礎知識,醫學專業英語水平達可以自如地閱讀外醫書的水平,能力目標:會熟練運用推拿、針灸、拔罐、急救等。會為診斷簡易病情。
20xx-20xx年——大四為沖刺期,要達如下目標:
學習目標:熟練掌握各項醫學智能,醫學知識牢固, 掌握求職技巧
考研目標:考取中山大學或者南方醫科的研究生
20xx-20xx年——大五沖刺分化期,要達如下目標
學習目標:各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非常牢固,醫學智能可以安全使用
學歷目標:考上研究生
20xx年-20xx年:三年研究生生活
學習目標:要有自己的研究課題,作出成果
能力目標:動手能力強,醫學技能可以熟練運用
20xx-20xx年:
學位目標:考取研究生學位,醫師證
工作目標:在廣州或者深圳的三甲醫院上班7.20xx-2019年——三年目標:
職位目標:向主任醫師、專家前進
四、具體行動計劃
銘記大目標,每天寫小目標,每天寫總結。用恒心與毅力去堅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總能行。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與夢想。如下是我的近十年目標的實施方案:
1.20xx-20xx年:正值大二的我,處于大學的定向期。我這個學期的目標的具體實施有:
1)過英語六級。要每天讀英語,每星期做套題訓練,多聽多寫多說。
2)學好計算機基本機能,如學會熟練操作電腦office軟件,學會數學媒體的應用與visual basic。
3)學好各個科目,保證各科考試在85分以上。
4)學好自己的選修——針灸學,達到針基班的高級水平
5)參加急救知識競賽,并要獲獎
6)復習學過的書本,鞏固好學過的知識
7)了解讀研信息與做好讀研準備
8)主動去做醫學綜述報告,鍛煉自己主動搜集與學習知識的能力
2.20xx年-20xx年——大三的目標實施方案如下:
1)復習好學過的知識
2)主動去醫院見習
3)繼續拓展自己的英語視野,提高醫學專業英語水平,以達可以自如地閱讀外國醫學知識。
4)積極參加各項醫學智能培訓
5)注意鍛煉并熟練運用推拿、針灸、拔罐、急救等。
6)掌握好各科知識
7)培養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學習醫德素養
3、20xx-20xx年——大四為沖刺期,目標實施方案如下:
1)熟練掌握各項醫學智能,醫學知識牢固
2)為考研做好充分的準備,定下考取中山大學或者南方醫科的研究生的目標
3)搜集就業信息,掌握求職技巧
4、20xx-20xx年——大五沖刺分化期,目標實施方案如下:
1)各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非常牢固,醫學智能可以安全使用
2)考上研究生
5、20xx年-20xx年:三年研究生生活
1)要有自己的研究課題,作出成果
2)多注意動手能力的鍛煉
3)多注意學習當醫生的各項技能
4)學好專業知識,學以致用
6.20xx-20xx年:目標
1)考取研究生學位
2)考取醫師證
3)在廣州或者深圳的三甲醫院上班
7.20xx-2019年——三年目標:向主任醫師、專家前進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著理想與追求;但是無論你眼底閃過多少刀光劍影,只要沒有付諸行動,那么一切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得拿出勇氣,付出努力,不斷拼博奮斗。成功,不相信眼淚,不相信頹廢,不相信幻影,它只垂青有充分磨礪充分付出的人。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所有的退卻都有借口,而所有的挑戰都沒有理由,只有必勝的信念才可向成功、向夢想越靠近。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篇三
4月12日下午,講座在上海交通大學東上院500號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教學辦公室主任、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鈕曉音為學生們帶來題為“醫學生:學什么?如何學?”的精彩授課。
鈕曉音首先提出醫學生的能力培養要求。她引用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發布的《愛丁堡宣言》和我國的醫學生誓詞,指出醫學生與普通學生相比,有著“除人類之病痛”的使命和責任,因此對醫學生的培養要求也有所不同,這些要求主要體現在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醫學科學基礎知識、臨床技能等。鈕曉音認為,面對醫學日新月異的進展,醫學生要能夠自我引導學習、終身學習。此外,良好的溝通技能、團隊協作也是醫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鈕曉音詳細介紹了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的知識培養體系。其中的基礎醫學分為醫學導論、器官系統整合課程、基礎醫學實驗整合課程等三大板塊。她指出,自主思考貫穿了整個培養體系,體外與體內、因果與相關、科學與倫理、生理與心理、理論與實踐等方面,都是醫學生要著重培養的思維能力。
在醫學生培養體系中,醫學整合課程教育體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鈕曉音指出,學生要學會適應新的'教學理念,整合課程打破了學科界限,讓基礎與臨床交叉滲透,臨床能力的培養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同時,學生要學會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如今的授課已從原先的注入式教學轉變為基于pbl、討論等形式的交互式教學,并且注重形成性評價,老師將通過平時的小組討論和線上小測等多種方式來綜合考量學生,并給予及時反饋。器官系統整合課程,是將與身體各個系統相關的各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后教授。鈕曉音以呼吸系統為例,其教學融合了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影像學等多門相關課程。她還向學生解釋了整合課程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例如pbl、翻轉課堂等教學,要求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通過自己講授的方式進行,這樣的學習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知識的留存率也會大大增加。鈕曉音也向同學們介紹了基礎醫學院的教學團隊和首席教師們,在整合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們能夠因材施教,教學有法。
現場互動中,鈕曉音就同學們提出的“學習醫學各門學科的方法”、“整合課程是否對學生有更大的挑戰”等問題與大家進行了交流探討,并指出如今的整合系統增加了知識的關聯性,學生對醫學知識的接受程度更高,也更容易理解。
醫學教育是醫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梯,鈕曉音的精彩講座帶領學生們打開了醫學學習的大門,幫助同學們了解醫學院醫學課程的特點和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邁出醫學學習的第一步。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篇四
1、社會一般環境:
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
2、醫生職業特殊社會環境:
現在醫生職業存在飽和狀態,即供過于求的狀態。醫學也越來越發達,要學的東西自然也愈來愈多,這使得很多本科畢業生要繼續學習爭取拿到碩士甚至博士學位,新政策的頒布更對醫學生的學歷要求增高。要想以后找到好工作就必須自我增值,多學點東西。
1.個人分析:
(1)自身現狀:
有較強的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能吃苦耐勞,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地較扎實。英語四級已過,準備過六級。準備多看點課外的知識充實自己,多學點東西。
2.角色建議:
父親:“不斷充實自己” “任何時候都不能驕傲也不能氣餒”
母親:“要學會寬容”
老師:“聰明、有上進心、勤奮、乖巧,缺乏社會經驗,還要磨練”
同學:“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適合學醫,做醫生”
職業目標:一個優秀的婦產科醫生。
1.20xx-20xx年:
完成教材的內容,爭取考得好成績,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2.20xx―20xx年:
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把理論學得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做做好一個醫生做好鋪墊
3.20xx―20xx年
通過實習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順利完成畢業論文,順利畢業,獲取學士學位。嘗試一下考研,如果考上就讀書,完成學業,如果考不上,就去找一家醫院工作,到第二年再考。
使目標沒有實現(特別是收入目標)我也不會覺得失敗,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本身就是一件失敗的事情。為了家庭犧牲職業目標的實現,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在28歲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差距:1、作為臨床醫生所必須的理論和實踐能力;2、快速適應能力欠缺;3、身體適應能力有差距。4、社交圈太窄。
1.教育培訓方法
(1)充分利用本科畢業前在校學習的時間,為自己補充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廣泛閱讀相關書籍、選修、旁聽相關課程、報考技能資格證書等。
(2)充分利用學校給學生提供的實習和見習機會,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
(3)攻讀碩士研究生學習機會
2.討論交流方法
在校期間多和老師、同學討論交流,畢業后選擇和其中某些人經常進行交流。
3.實踐鍛煉方法
(1)鍛煉自己的注意力,在嘈雜的環境里也能思考問題,正常工作。在大而嘈雜的辦公室里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訓練。
(2)養成良好的鍛煉、飲食、生活習慣。每天保證睡眠6-8小時,每周鍛煉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條件擴大社交圈、重視同學交際圈、重視和每個人的交往,不論身份貴賤和親疏程度。
本人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看法:
1、職業規劃肯定要有,但是我覺得職業規劃不可能現在就定下來,周圍的環境隨時在變,而且自己隨著不斷的成熟和接觸不同的東西,也會變。我以前想當警察,后來想當醫生,所以覺得這個很難就定下來,更何況是在校大學生,沒有任何社會閱歷,談這個就似乎有點紙上談兵。
2、但是,雖然可能沒有成型的職業規劃,但是我覺得每個階段的前進方向和短期目標要有,比如這段時間我要練好英語聽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著什么方向努力,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標,那容易虛度光陰。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篇五
(—,20歲至23歲)。
方向:臨床醫生。
總體目標:完成本科的學習,獲得學士學位,考上研究生。
1、社會一般環境:
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
現在醫生職業存在飽和狀態,即供過于求的狀態。醫學也越來越發達,要學的東西自然也愈來愈多,這使得很多本科畢業生要繼續學習,爭取拿到碩士甚至博士學位,新政策的頒布更對醫學生的學歷要求增高。要想以后找到好工作就必須自我增值,多學點東西。
1、個人分析:
(1)自身現狀:
有較強的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能吃苦耐勞,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地較扎實。英語四級已過,準備過六級。準備多看點課外的知識充實自己,多學點東西。
2、角色建議:
父親:“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能驕傲也不能氣餒”
母親:“要學會寬容”
老師:“聰明、有上進心、勤奮、乖巧,缺乏社會經驗,還要磨練”
同學:“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適合學醫,做醫生”
職業目標:一個優秀的婦產科醫生。
1、—:
完成教材的'內容,爭取考得好成績,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2、—:
3、—。
到一家醫院實習,通過實習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順利完成畢業論文,順利畢業,獲取學士學位。嘗試一下考研,如果考上就讀書,完成學業,如果考不上,就去找一家醫院工作,到第二年再考。
我的成功標準是個人事務、職業生涯、家庭生活的協調發展。只要自己盡心盡力,能力也得到了發揮,每個階段都有了切實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標沒有實現(特別是收入目標)我也不會覺得失敗,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本身就是一件失敗的事情。為了家庭犧牲職業目標的實現,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在28歲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差距:
1、作為臨床醫生所必須的理論和實踐能力;
2、快速適應能力欠缺;
3、身體適應能力有差距;
4、社交圈太窄。
1、教育培訓方法。
(1)充分利用本科畢業前在校學習的時間,為自己補充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廣泛閱讀相關書籍、選修、旁聽相關課程、報考技能資格證書等。
(2)充分利用學校給學生提供的實習和見習機會,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
(3)攻讀碩士研究生學習機會。
2、討論交流方法。
在校期間多和老師、同學討論交流,畢業后選擇和其中某些人經常進行交流。
3、實踐鍛煉方法。
(1)鍛煉自己的注意力,在嘈雜的環境里也能思考問題,正常工作。在大而嘈雜的辦公室里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訓練。
(2)養成良好的鍛煉、飲食、生活習慣。每天保證睡眠6—8小時,每周鍛煉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條件擴大社交圈、重視同學交際圈、重視和每個人的交往,不論身份貴賤和親疏程度。
1、職業規劃肯定要有,但是我覺得職業規劃不可能現在就定下來,周圍的環境隨時在變,而且自己隨著不斷的成熟和接觸不同的東西,也會變。我以前想當警察,后來想當醫生,所以覺得這個很難就定下來,更何況是在校大學生,沒有任何社會閱歷,談這個就似乎有點紙上談兵。
2、但是,雖然可能沒有成型的職業規劃,但是我覺得每個階段的前進方向和短期目標要有,比如這段時間我要練好英語聽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著什么方向努力,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標,那容易虛度光陰。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篇六
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由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構成。那么一篇完整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應該怎么寫呢?希望下面的對你有所幫助!
通過人才測評分析結果以及本人對自己的認識、朋友對我的,我認真的認知了自己。
1.職業興趣:研究型,希望日后能在科研方面工作。
2.職業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相對比較強,而信息分析能力也不錯的,比較喜歡對復雜的事務進行思考,將復雜事物簡化。
3.個人特質:喜歡追求各種不明確的目標;觀察力強,工作自覺、熱情,能夠吃苦耐勞;主張少說多做;愛學習;喜歡獨立工作。
4.職業價值觀:基于家庭條件,首先考慮待遇較高的工作,對所選擇的職業要有能從中不斷學習并獲得新知識的機會;當然,如果沒有工資收入限制,我會先考慮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同時考慮這份工作是否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或者自己的理想;最后,也考慮這份工作我是否合適去做,我的能力是否能勝任,等等的一些相關的問題。
5.勝任能力:
1)能力優勢:頭腦靈活,有較強的上進心,邏輯推理能力比較強;相信自己行,能全神貫注,能夠客觀地分析和處理問題,對自己要求嚴格,經常制定目標.
自我分析:
我認為自己明確職業興趣及方向,有一定的能力優勢,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劣勢,所以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培養自己不夠的能力。平時要多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強化的訓練,譬如,要多練練寫作,多看一些課外書,拓寬自己的視野,等等。
職業認知。
1.家庭環境分析:。
家庭經濟能力僅能維持正常的生活,我的學習費用為全額貸款。我的`父母親的工作不夠穩定,所以經濟收入不穩定。家庭文化氛圍一般,姐姐從醫,妹妹鋼琴彈得不錯,父母親均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但支持我們最低完成大學教程。
2.學校環境分析:
我就讀于天津醫科大學,生活環境一般,教學設施齊全,且比較先進,教學水平也較先進,只是學校更重視研究生,我們本科生不受重視;所在預防醫學系雖不是全校最好的學科,但專業課的科目開設受到一致好評,畢業的就業率百分百;教學質量高,師資雄厚,總的來說,整體教學還是在不錯的。
3.社會環境分析:
我國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就業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們的就業環境看起來不容樂觀,而現在大學生畢業漸漸增多,而且需求量漸飽和,有些地域還存在性別歧視,女性就業前景不是很好。不過,政府愈來愈重視預防專業,我正在提高自己的專業才能,以在千萬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4.職業環境分析:
在我國,由于預防醫學為新興專業,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目前很大,社會分工還行,前景不錯,但也因此,專業知識技能不夠發達,(要干實事最好去國外進修發展),報酬也不高。
5.行業環境分析:
將來我希望進cdc工作。預防醫學目前還處于幼童期,不夠壯大;但就業范圍比較廣,現在的醫藥、食品、衛生等方面均可,容易找工作,只是待遇不高,且國內此類高端人才及技術缺乏;不過經歷非典、禽流感、甲流及此時正猖獗的麻疹(年年猖獗)后,國家越來越重視預防,正提倡培養該方面人才,全國各地都逐漸設立有cdc;現在自己多考些證,以更易游刃于上述就業范圍。
職業決策。
綜合前面的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這兩部分的內容,我得出本人的職業定位的swot分析如下:
內部因素:優勢因素(s)弱勢因素(w)。
頭腦靈活,邏輯推理能力較強具有個人中心主義,頑固。
具有創造力,認真,負責不喜歡模式化工作,偶爾會有厭倦心理。
有毅力,觀察力強。
外部因素:機會因素(o)威脅因素(t)。
新興專業的工作崗位相對社會環境不斷變化,
多些,疾病預防發競爭激烈,就業形勢日益嚴峻。
展前景較大。
1)職業目標:
我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個人能力,最終成為一名在預防醫學專業的科研工作者。
2)職業的發展路徑:
考多種證----公務員-----cdc工作者-----進華中研究院。
1.大學期間:
1)大四、五學好各科專業知識,掌握預防醫學的基本知識。
2)大四前英語6級爭取過600分,積極考托福,希望能用英語與外國人自由交談。
3)大四前考取全國計算機二級證書。
4)大三開始業余學習韓語,希望能用韓語和商務伙伴自如溝通.
5)假期實習(和本人專業相符合的)積累社會經驗.
2.大學畢業的五年:
1)若考上研究生,則繼續勤奮學習。
2)考公務員,去cdc工作。
3)進科研院。
4)去國外留學,學習本專業,繼續深造.
5)去國外工作.
3.長期計劃:
1)在努力工作之余,不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增長各方面見識。
3)堅持鍛煉身體。
4)汲取他人各種優點,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不大的予以改正,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
5)擴大自己的交際圈,享受友誼。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篇七
1、家庭環境分析:從家庭來講,我從事醫生這一職業是很好的。首先,我家人的身體不是很好,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多地幫助到家人。
2、學校環境分析:就目前我所就讀的學校——廣東藥學院來講,讀醫不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本學校是以藥劑學等專業較好的,在一個藥科學校里讀醫不是很好的選擇。但是,我想,只要我讀研時在更好的學校讀,這樣就可以彌補回來了。現在學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學到過硬的知識才是真理。
3、社會環境分析:現在各行各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今年的大學生就業率才達8%,然而,醫生這一行業是不受金融危機影響的。但是雖然不受金融危機影響,因為大學生越來越多,每年醫院的病人的數量是差不多的,醫生這一職位也接近達飽和狀態,所以沒有過強過硬的本領,是很難在這個強手如林的社會里立足的。
4、法律環境分析:現在醫患關系處于緊張狀態中,醫生這一職業,可以說是一只腳在醫院,另一只卻在監獄。患者都會認為,醫生醫好人是應該的,然而醫不好就你不對。所以,為面對這么嚴峻的形式,學好知識,完善自我是至關重要的。
5、職業環境分析:大學里讀醫的人數在逐年增多,現在對醫生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本科生想在較好的醫院里呆是很難的事情,除非你的能力非常的高。否則,現在大多醫院都是要求碩士以上的學位才可以的。
6、發展領域分析:我現在就讀的是臨床醫學,以后可以選擇外科、內科、兒科、婦產科等方向。外科醫生需要理論知識牢固、動手能力強、體力夠強、思維敏捷細膩等能力。各科醫生的要求各不相同,給自己定向時要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篇八
一個好的計劃能給我們帶來動力,當我們還在徘徊不知道我們將來要做什么的時候,那就像是一個沒有指南針的船在浩瀚無邊的海洋中航行一樣,只會不停地在同一個地方猶豫不決。所以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將來有個計劃,就像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點亮一盞指路燈一樣,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
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中,競爭如此之激烈,怎樣在這樣的社會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在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呢?羅素說過,選擇職業,就是選擇未來的自己。是的,就是規劃,這就是我們領先于其他競爭者的最佳選擇。人生的職業規劃與沒有職業規劃會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有職業規劃的人,會有目的地按照規劃去完成一件件早就規劃了的事情,并能在職場中得到好的發展,人生將會越過越精彩。而沒有職業規劃的人,卻要盲目地生活,無休止地地毯似地投送求職簡歷,而復試的機會卻越來越少,心里的壓力會越來越大。久而久之,社會的不公平感將會越來越強烈,對工作的熱情只會與日遞減。領先百步,先領先半步。那么我們現在就開始起跑!
1、mbti測試結果。
mbti人格動力測試結果是infj型(內向+直覺+感覺+判斷)。
對infj類型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忠實于自己的預見。在恬靜的外表下,他們對人生重要大事有著更深的信仰。積極分子們(infj人有這種傾向)不是為了個人的輝煌或政治權利而工作,而是為了自己的事業而戰!infj人是不容易受人牽制的,他們在任何時候都不易被愚弄欺騙。雖然infj人很通情達理,并富有同情心,但是他們對朋友卻是很挑剔的,這種友誼是以相互間的利益為基礎的。infj人對語言的熟練表達和交際的才能有自己的`訣竅,再加上infj人的那種無需過多言語表達的敏感性使得他們能與人們很好的交往。當然,在寫作,咨詢,公共關系甚至政治領域都有infj人的一席之地。
對infj人的描述:富有創造性和獨創性,獨立自主,細心周到,熱情細膩;全球化的思想家有獨特的洞察力,并有高漲的熱情;細致謹慎,深思熟慮;有計劃有組織,有生產能力的,有決策力的;有節制,有禮貌。
2、自我認知。
優點:偏內向的性格使我少一份張揚,多一點內斂。做事仔細認真、踏實,穩重,準備充分,有條理,不打無準備之戰。與同學相處融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