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精選9篇)

2023年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精選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8 11:39:05
2023年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精選9篇)
時間:2023-12-18 11:39:05     小編:翰墨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一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九龍洞位于盧氏縣西南60公里處雙槐樹鄉境內。傳說很久以前,朱陽關的杜家店住著一位杜員外,他有位獨生女兒叫潤玉。杜員外雖有家財萬貫,卻貪心不足,為富不仁。潤玉小姐長得花容月貌,光彩照人,是遠近有名的俏姑娘。和其父不同的是,杜小姐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杜小姐十八歲那年冬天,一次她幫本家嫂子在小河邊洗衣服,忽然河面上漂來一個鮮紅碩大的桃子。

姑嫂二人相互推讓,最后還是杜小姐將桃子吃了。自從吃了桃子后,杜小姐不思飲食,日見消瘦,杜員外以為女兒病了,請郎中診治,不料女兒已有孕在身。杜員外直氣得七竅生煙,將女兒打得遍體傷痕,為保全名聲,決計將女兒活埋。杜小姐被嫂子和鄉親們救出,連夜逃到數十里外的一座大石洞里,由其嫂子和鄉親們輪流送飯。這日嫂子送飯,到石洞之后,發現杜小姐倒在血泊之中,身上橫七豎八地爬了九條小蛇。她以為小姐已死,回去哭訴給鄉親們,從此再沒有人送飯去了。其實杜小姐并沒有死,那九條小蛇是其所生的.九條龍。九條小龍日見長大,并常做人語,尊其母為"九龍圣母",稱此生身之洞為"九龍洞"。九龍洞位于石門水庫上游東岸數十米處青峰腳下。

洞口寬約3米,高2米,深約5米,稱為"獻殿",前行則稍低,須躬行人,數米后漸高敞,地面有積水,數十米處有一深潭,大股泉。水自石洞下部流出洞外。繞潭上石階,有一平臺,其上尚有八層,人稱"九棚樓"。洞極幽深,人莫能窮其源。洞內多異石,或蹲踞,或懸掛,形態各異。洞口有奇樹,年年開花迥異,經專家鑒定,系柯楠樹,多生于南方,北方未見。泉水自洞下涌出浪花飛濺,流量穩定,常年不涸,極為清澈甘冽,經化驗系優質礦泉水。九龍洞是一座極富傳奇色彩的大型溶洞,它與附近的仙家洞、老君洞等共同組成了一組極具特色的山、水、洞景區。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二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星橋景區位于黃果樹大瀑布景區下游6公里處,于1984年開始開發建設,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景區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開發游覽面積4.5平方公里,由天然盆景區、天星洞景區和水上石林區。它溶匯了喀斯特地貌的精華,集山、水、林、洞、根、滕、石、瀑為一體,形成了形態各異,卻又緊密相連,在1999年它還被全國科協評為國家科普教育基地。

天然盆景區:天然盆景區長約800米,位于500米長伏流表面和河岸西側。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及水石盆景。一條三公里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縫之中,逶迤于盆景之上。沿小道游覽,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后左右都是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宮。漫步其間,既領略山水之美、又可品味石林之雄奇。近處石林,遠處群山,倒映碧水之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淡雅景色協調的天然山水畫。有的還可撐上竹筏,穿行于峽谷、石林之中,真可謂輕舟蕩碧波,人在畫中游。天星盆景區還有美女榕、仙山群掌、歪梳石、熊貓抱竹、雄鷹展翅等形態十分畢真的天然景觀。

數生步:數生步是進入天星橋的第一個景點,這里水上有石、石中有水,石上又長樹,它比起云南的石林更多了一份靈氣和秀氣,腳下的石頭散落在水中,形成了365塊跳蹬,正好暗合了一年的周期,它韻含了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您可以從第一個跳蹬開始數,因為每個跳蹬上都刻有日期,當數到您生日的時候,看看四周圍的景色,將有美不勝收之感,因為此地無處不佳,所以您可以許一個心愿,并照相留念表示人生處處有好景,這里因此得名“數生步”,又名“蓮花踏步”。

美女榕:有人說它象甘肅敦煌的飛天美女,也有人說它象一個跳水的美女。它是景區很有代表性的一個根抱石的自然景觀,這塊巖石猶如一個雕塑家,它用堅硬的身體不斷地控制和雕塑這株榕樹根的生長,迫使它嚴格的按照人體曲線變化發展,粗細得體,豐滿均勻,最后毅然生成了一個如同美女的身姿。

天星湖:天星湖水面8100平方米,四周景色跟剛才走過的天然盆景有些不同,來到這,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里是《西游記》的“高老莊”豬八戒背媳婦拍攝點。天星洞景區: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景區中段,主要由八八橋,回望石,狹石橋,天星洞,冒水潭等景觀組成。天星洞曾經是一條地下暗河,后來由于排泄面的降底,流水改道,這里使形成了一個沒有水的地下溶洞。人們以續天星橋之名,把它叫做天星洞,天星洞是一個很具觀賞價值的溶洞,它由一個大廳和若干側廳組成,面積約1.8萬平方米,直徑達150米,洞內高50米,洞中的四根石柱都有20多米高,這里景觀千奇百怪,洞中石筍、石柱、石花等形態各異、五光十色,最引人注目的景觀有鯉魚跳龍門、八仙過海、美女梳頭、石雞曉唱、苗嶺梯田、將軍帽等。

冒水潭:在天星洞出口,橋上橋絕壁下冒出一股水,如在漲水季節,這股水來勢洶涌,并形成兩米多高的水柱,非常壯觀,當地人把這里稱為冒水潭,河水嘩嘩的冒了出來,然后經過一片石灘,形成了冒水潭瀑布,著名的作家葉欣曾經為它提筆“迭浪飛雪”,電視劇《西游記》里的白龍馬入出水就在這里拍攝。

水上石林區:水上石林區,此段河床寬闊達400米,面積約0.4平方公里的石林就長在河床之中,任河水長年沖刷。石林間長著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終年點綴著綠蔭。冰冷的石頭上,展現的都是生命的繁榮,所謂”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有石,石上又有樹。"水上石林區有很多景觀,如群榕聚會、根王、根墻屏障、盤根畫壁、仙女飛天等,銀鏈墜潭瀑布和星峽飛瀑也分別處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二側。

銀鏈墜潭瀑布:位于天星景區水上石林左上方。在黃果樹瀑布群中,它既不是以高取勝,也不是以闊或大驚人,而是以它那千絲萬縷的情態和如泣如訴的瀑聲,讓人看見就不想離開。這個瀑布只有十余米高,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狀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象一張張下覆的蓮葉,交錯搭連,河水在每一張葉面上均勻鋪開,縱情漫流,象千千萬萬條大大小小的銀鏈,輕音嚷嚷地緩緩墜入溶潭,永遠沒完沒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三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神秘的赤水河喲,悄悄在流淌,風情萬種,一路芬芳,神奇的赤水河喲,源遠流長.波濤萬里釀美酒醉了四方!”歡迎大家來到具有“千瀑之市,萬竹之園,桫欏王國”之美譽的“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赤水。我是帶領大家參觀游覽的導游,衷心祝愿大家在赤水的兩天行程里,有賞不完的美景,嘗不完的美食,聽不厭的故事,發不完的感嘆,我將竭盡全力,讓大家的旅程開心并有收獲。請允許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座美麗而祥和的城市---赤水。

赤水市位于貴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與四川省南部接壤,歷為川黔邊貿紐帶、經濟文化重鎮,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門戶,素有“川黔鎖鑰”、“黔北邊城”之稱。赤水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全市森林覆蓋率76.2%,居貴州省第一位,是國家級的生態示范區,被稱為“生態邊城”。

赤水因美麗而神秘的赤水河貫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揚名中外。2010年的8月1日,在陽光明媚的巴西利亞,赤水正式以“中國丹霞”項目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我省繼荔波中國南方喀斯特之后的第二個世界自然遺產地。這成為貴州的驕傲,更是赤水人民的驕傲。

赤水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赤水是國務院唯一以行政區名稱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觀以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欏、丹霞地貌等為主要特色,兼有古代人文景觀和紅軍長征遺跡,被中外專家譽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鄉”、“桫欏王國”、“長征遺址”五大特色。各位游客,我今天著重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流光溢彩的赤水,赤水的美,美在色彩的絢麗。

“白色”的赤水是瀑布之美、美酒之醇。在這里有句俗話“有水皆成瀑,有竹必成林”形象的描述了赤水的瀑布奇觀和水—林交融的萬千美景。十丈洞與四洞溝兩個國家風景名勝區的瀑布群,因形態不一、變化萬千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情,可以說一個是大家閨秀,一個是小家碧玉;一個是磅礴豪邁,一個是小鳥依人。

美酒河---赤水河穿城而過,赤水河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水文氣候特性,醞釀了茅臺、醬領酒、習酒、赤水枸醬酒、郎酒、懷酒等十余種蜚聲中外的美酒。赤水的“白”是靈性的清純,是自然的饋贈,是“天人合一”的奧妙。

“綠”色的赤水是蒼茫的竹海和成林的桫欏。竹海與赤水河相生相伴,血脈相連。茫茫竹海為赤水河涵養水源,讓它源源不斷,滔滔赤水河又為竹海推波助瀾,使它生息繁衍。他們相濡以沫,營造出一片綠色世界。有人說,來到赤水啊,您就是來洗肺的,這里生長著冰川前期植物,被稱為科學研究的“活化石”,在科研、觀賞上具有重要價值,是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說到這里各位游客不防在赤水盡可能的多做深呼吸,甚至有人開玩笑,用塑料袋裝一袋子赤水的空氣回去啊,您都可以賣大錢呢!

赤水的“紅”有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是這里是紅軍長征途中毛主席運動戰、游擊戰、以少勝多的戰役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的“神來之筆”——四渡赤水在此展開。雖然今天祥和、幸福的生活替代了彌漫的硝煙戰火,但人們心中對“紅”的敬意卻是永遠揮之不去的。這第二個“紅”,就是赤水享譽世界的地貌特征——丹霞,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專家專程前往赤水考察后,得出這樣的結論:“赤水丹霞地貌面積之大,發育之成熟典型,壯觀美麗之程度,當屬全國第一”。

各位游客,來到赤水,你看到的這滿眼的“紅”、滿眼的“綠”,還有這醉人的“白”,您是否已經被深深吸引。今天的赤水,風景秀麗、美食眾多、人民安居樂業,在這樣祥和的城市里,我們往往置身其中,樂不思蜀,就讓大家和我一起慢慢領略赤水壯麗的美、神秘的美、寧靜的美、悠遠的美,一起感受這大自然與人類和諧的生存之美。這是一個您一生一定要來的地方,這里也永遠向您敞開懷抱歡迎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四

天星橋在太平鎮南面約4公里處,龍灘河與臥龍河在這里匯合。兩河相交處有一座古老的九孔石橋,因橋下巨石中央有一直徑30厘米的天然圓形石洞,名曰天心碗。水位恰當時,可見一股河水流進石洞形成很深的旋窩再從洞底流出,因此得名天心橋,后又被人們改寫為天星橋。此橋是五洞鎮至太平鎮的交通要道,寬闊的石板大路跨橋而過。

天星橋的正上方是一狹長形的半島,在這半島的頂部有一座極富盛名的古園林式的民居建筑,名曰天星橋灣。因其規模宏大,建筑精美,所處地理位置又恰似重慶兩江交匯處的朝天門,人們便送給天星橋灣一個美名,稱其為小重慶。

天星橋灣坐北向南,磚木石混合結構,為四進四壩的復四合院式建筑群體,是一座封建地主莊園,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為當地豪紳易時庭及其弟易雨庭所建。易時庭曾做過石匠、木匠和字畫裱糊等業,30歲開始做菜油、木材生意,賺了很多銀兩。易雨庭做官京城,專管建設事(官階無考),積蓄頗豐。為感母厚德,弟兄2人將所有積蓄合并一起,修建了這座莊園。占地近10畝,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由石、木工匠數十人,歷時20__年余才建成。

從五洞方向過天星橋,經橋頭店子(此店是莊園主專為過往行人施茶水的地方),迎面便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據易氏之后易澤生先生說:此坊是莊園建成之后,為彰揚易母之德而建,名曰易程氏節孝坊。牌坊高至少在13米以上,寬亦不下10米。縷空石刻極其精美,其上部正中刻一豎匾,匾內刻斗大的“圣旨”2字。牌坊為四磴三孔,石板大路從中孔通過,兩旁有雌雄石獅各一尊,獅高3米,場面壯觀。

穿過石牌坊,經過馬道子(跑馬場地),過龍灘河上的石平橋,便到了莊園正前方的第一道屏障——前圍墻。此墻為青磚建成,墻高3米,長30余米,墻帽為斗拱花磚彩繪墻帽。圍墻雨端各有一小朝門。從小朝門進去便是塊長30米、寬20米的石板地壩,地壩前有魚池,右方(觀者方向,以下同)是一幢占地40平方米的正六邊形書樓。此樓為磚木結構,共6層,高20余米,每層各面皆是花雕木窗,磚瓦屋面,翹角飛檐。屋頂中央是由3個圓球形狀的綠瓷花瓶疊成的寶鼎,陽光下,寶鼎反射出耀眼的綠色光芒。

在地壩左面建有戲樓,名曰草亭子,因其地面為草坪而得此名。

地壩正面是一排寬5米、長24米的磚木結構房屋,稱為下屋,共7間,臨地壩一面墻上每間有一個長1米、高0.80米的浮雕彩繪花磚窗。下屋開大朝門,八字形,為木結構建筑,有階梯踏道3級,每級均為7.50米長的整塊石板鋪成。門內有匾圓形石柱2根,柱高3米、寬0.40米,刻。

對聯。

一副,曰“祥開桂水家聲遠,派衍太原世澤長”。下屋左右兩端擋頭各有一個小朝門。

進大朝門后,是第二個石板地壩和第二進房屋。此地壩又被豎著的一道隔墻分成了左右兩部份。右邊部分長、寬各10米,中間有一石砌花臺,右邊是繡樓,磚木結構,高5米,面闊3間。素面臺基高2米,臺基上浮雕非常細致,刻紋細至1線只有3毫米。樓臨地壩一面的墻上有高1.50米、寬0.60米的木窗8個,每個窗門兩扇的圖案均不相同。頂端山墻為青磚封火墻,墻帽為5個半圓造型,通作浮雕彩繪圖案。

豎墻上有一個內朝門。通過此門便進入地壩的左邊部分。此部分長為15米,寬與右邊相同。這里有小四合院學堂,磚木結構,占地100余平方米,共有6間,中間是一個正四邊形天井,長、寬均為5米,內有石砌花臺1個,花臺由1米高的四根石柱支撐。房內有獨立木柱10根,柱石均為多邊形,上刻有精美的花鳥人物圖案。

地壩的正上方是正堂屋,磚木結構,懸山式屋頂,穿逗式梁架,4穿5柱,屋高6米,面闊5間24.10米,進深10.20米,素面臺基高1米,垂帶式階梯踏道5級,階檐寬1米,有石欄桿高0.80米,欄桿上通刻竹枝浮雕,造型逼真。正堂屋的中間1間為過道,此間有木門一道,其板壁上有工藝精湛的木窗一個,圖案為不規則多邊形。過道間的兩邊二次間各為敞廳堂屋,與過道間的前部廳口相連,形成一個凹字形寬大空間,是主人宴請賓客的場所。堂屋上方墻上掛巨型木匾一塊,刻“世德相承”4個金字。此處木柱多有石磴,柱上的浮雕均為造型生動的人物圖案,敞廳堂屋兩側是三次間,均是二層木樓,其窗戶為彩繪雕花磚窗。正堂屋的兩端為青磚封火墻,梯級、墻帽,各為五級,中間最高級達8米,翹角飛檐,通飾花草鳥獸浮雕,彩繪云水圖案。

正堂屋的左面封火墻外有一臺地,是為花園。此園占地150平方米,素面臺基高2.50米,三面石欄桿高0.80米,欄桿上有精美的浮刻石雕兩塊,均刻人物房舍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眾多。園內置假山、魚缸和名貴花卉盆景,四季繁花似錦、爭奇斗艷。園左有瓦屋3間,是為賞花、品茶、下棋之所。

從正堂屋的過道間進去,便到了第三進的地壩和中堂屋及廂房等建筑群。此地壩為石板鋪成,長16米,寬僅5米,是四塊地壩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精巧的一個。地壩中間有一寬3米的五級階梯,階梯兩邊各有一個條石砌成的長方形大花臺,臺中植奇異花木(至今仍有一棵形似虬龍的古紫薇活著),兩花臺的外側各有一道青磚矮墻,墻中間各開一個園門,園門外與下屋盡頭的小朝門延伸進來的通道相接。此處極富“庭院深深”之情景。

中堂屋面闊3間,屋高6米,長16米,進深9米,其中間一間是過道間,二次間為二層木樓建筑,木板壁上的窗戶或方或圓,圖案或直或曲,每個窗戶造型都不一樣。中堂屋的兩側為左右橫屋,兩邊橫屋各長達20余米,一直通至第四進的上堂屋兩側。

從中堂屋的過道間進去,則是第四進的地壩和上堂屋。此地壩長26米、寬12米,也是石板鋪成。地壩兩頭是從中堂屋兩側延伸進來的橫屋。地壩上方是上堂屋。上堂屋為木結構建筑,面闊5間,長24米,進深9米,屋高6米。素面臺基,高0.60米,階梯踏道3級。上堂屋的中間一間為敞廳式堂屋。堂屋正上方掛木制巨匾一塊,匾下置神龕香案。堂屋兩邊置木制縷空雕花茶幾、座椅。所有柱頭均掛長3米、寬40厘米的硬對一塊,全部匾對均為黑底陰刻金字,其內容已不可考。

上堂屋的二、三次間,均為二層木結構建筑,其窗亦是圖案各異的雕花窗。上堂屋是整個莊園的最后一幢建筑。

這座莊園設計別具匠心。總體要求是對稱布局,多變的結構,百余個窗戶,個個圖案不同;108個門,門門相對;千米走道,婉轉曲折,下雨天無論走到何處,均不會濕鞋。猶其下水道的設計,許多地方做成了上下兩層,上層流露天雨水,下層流生活污水。現在看來,這是相當環保的。為了配景需要,在天星橋下方10米處還建了一座橋梁,取名高橋,與天星橋成為螺獅坡的雨條觸角。

整座莊園除南面是一長片開闊地外,東北西三方都是由3米以上的長條石砌成的保坎,坎上有一條寬10余米的竹木林帶,除翠柏綠竹外,紅豆、楓香、紫微、桂花、銀杏、黑桃等古木參天,在此林帶外又建了一條高3米、厚0.40米的青磚圍墻,此墻前方與外朝門的圍墻相連形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圍墻以外才是茂密的樹林,樹林下方是青石板鋪成的林蔭大道,大道以下才是臥龍河和龍灘河。

站在上堂屋后面的坡頂上眺望,兩旁是古林參天,兩邊河水碧波蕩漾,河中有游船,河岸巨柳成行。眼下是黑壓壓一片屋面,綠樹紅花點綴其間,燕子穿梭,麻雀嘰喳,微風中幾縷炊煙或濃或淡,陽光下三五行人或閑或忙;時有笑語歡歌,時有書聲朗朗,好一個世外桃園。

現在,莊園建筑的主體房屋仍在,至少有70%保存較完好。磚石工程(除圍墻外)保存完好的在95%以上。

天星橋景區位于黃果樹大瀑布下游7公里處。這里主要是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合,是水上石林變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區。如果說黃果樹大瀑布的特點是氣勢磅礴,天星橋景區則是玲瓏秀美。“風刀水劍刻就萬傾盆景,根筆藤墨繪制千古絕畫”的對聯,概括了天星橋景區的神韻。這里有三個連接的片區,即天星盆景區、天星洞景區、水上石林區。

天星橋的景物,可以分為石景、水景、樹景、洞景。實際上又無法分開,因為它們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這種融合不僅僅是形體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靈性的融合。天星橋是一個最具靈性的地方,山有靈性、水有靈性、樹有靈性,就連石頭也有靈性。

1999年夏天,我和烏拉山電廠的劉部長去昆明學習,回程路過貴州,前往黃果樹大瀑布游玩,順便來到了天星橋。

那天,天星橋游人寥落。因為連日大雨,景區漲水,旅行團為安全起見,不敢貿然率團進入景區。我們因為是散客,景區無圍墻,亦無人阻攔。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星橋景區位于黃果樹大瀑布景區下游6公里處,于1984年開始開發建設,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景區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開發游覽面積4.5平方公里,由天然盆景區、天星洞景區和水上石林區。它溶匯了喀斯特地貌的精華,集山、水、林、洞、根、滕、石、瀑為一體,形成了形態各異,卻又緊密相連,在1999年它還被全國科協評為國家科普教育基地。

天然盆景區:天然盆景區長約800米,位于500米長伏流表面和河岸西側。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及水石盆景。一條三公里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縫之中,逶迤于盆景之上。沿小道游覽,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后左右都是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宮。漫步其間,既領略山水之美、又可品味石林之雄奇。近處石林,遠處群山,倒映碧水之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淡雅景色協調的天然山水畫。有的還可撐上竹筏,穿行于峽谷、石林之中,真可謂輕舟蕩碧波,人在畫中游。天星盆景區還有美女榕、仙山群掌、歪梳石、熊貓抱竹、雄鷹展翅等形態十分畢真的天然景觀。

數生步:數生步是進入天星橋的第一個景點,這里水上有石、石中有水,石上又長樹,它比起云南的石林更多了一份靈氣和秀氣,腳下的石頭散落在水中,形成了365塊跳蹬,正好暗合了一年的周期,它韻含了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您可以從第一個跳蹬開始數,因為每個跳蹬上都刻有日期,當數到您生日的時候,看看四周圍的景色,將有美不勝收之感,因為此地無處不佳,所以您可以許一個心愿,并照相留念表示人生處處有好景,這里因此得名“數生步”,又名“蓮花踏步”。

美女榕:有人說它象甘肅敦煌的飛天美女,也有人說它象一個跳水的美女。它是景區很有代表性的一個根抱石的自然景觀,這塊巖石猶如一個雕塑家,它用堅硬的身體不斷地控制和雕塑這株榕樹根的生長,迫使它嚴格的按照人體曲線變化發展,粗細得體,豐滿均勻,最后毅然生成了一個如同美女的身姿。

天星湖:天星湖水面8100平方米,四周景色跟剛才走過的天然盆景有些不同,來到這,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里是《西游記》的“高老莊”豬八戒背媳婦拍攝點。天星洞景區: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景區中段,主要由八八橋,回望石,狹石橋,天星洞,冒水潭等景觀組成。天星洞曾經是一條地下暗河,后來由于排泄面的降底,流水改道,這里使形成了一個沒有水的地下溶洞。人們以續天星橋之名,把它叫做天星洞,天星洞是一個很具觀賞價值的溶洞,它由一個大廳和若干側廳組成,面積約1.8萬平方米,直徑達150米,洞內高50米,洞中的四根石柱都有20多米高,這里景觀千奇百怪,洞中石筍、石柱、石花等形態各異、五光十色,最引人注目的景觀有鯉魚跳龍門、八仙過海、美女梳頭、石雞曉唱、苗嶺梯田、將軍帽等。

冒水潭:在天星洞出口,橋上橋絕壁下冒出一股水,如在漲水季節,這股水來勢洶涌,并形成兩米多高的水柱,非常壯觀,當地人把這里稱為冒水潭,河水嘩嘩的冒了出來,然后經過一片石灘,形成了冒水潭瀑布,著名的作家葉欣曾經為它提筆“迭浪飛雪”,電視劇《西游記》里的白龍馬入出水就在這里拍攝。

水上石林區:水上石林區,此段河床寬闊達400米,面積約0.4平方公里的石林就長在河床之中,任河水長年沖刷。石林間長著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終年點綴著綠蔭。冰冷的石頭上,展現的都是生命的繁榮,所謂"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有石,石上又有樹。"水上石林區有很多景觀,如群榕聚會、根王、根墻屏障、盤根畫壁、仙女飛天等,銀鏈墜潭瀑布和星峽飛瀑也分別處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二側。

銀鏈墜潭瀑布:位于天星景區水上石林左上方。在黃果樹瀑布群中,它既不是以高取勝,也不是以闊或大驚人,而是以它那千絲萬縷的情態和如泣如訴的瀑聲,讓人看見就不想離開。這個瀑布只有十余米高,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狀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象一張張下覆的蓮葉,交錯搭連,河水在每一張葉面上均勻鋪開,縱情漫流,象千千萬萬條大大小小的銀鏈,輕音嚷嚷地緩緩墜入溶潭,永遠沒完沒了。

天星橋的景物,可以分為石景、水景、樹景、洞景,實際上無法分開,因為它們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這種融合不僅僅是形體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靈性的融合。天星橋是一個最具靈性的地方,山有靈性,水有靈性,樹有靈性,就連石頭也有靈性。

懸崖腳下,有一股泉水從巖洞里流出來,叫做龍井,水質純凈,清涼沁人。龍井前有一塊大石頭,石頭上長一棵大榕樹,盤在石頭上的根,像千手佛似的把大石緊緊抱住。最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條根,大得幾乎可合抱,伸出四五米遠;插入另一端的石縫內,又拖住了另一塊巨石,在湍急的泉水上空架起一坐“根橋”,人盯以在“橋”上行走或停留。

根,連巖補石的無所不在而又無所不能的有生命的膠合劑。這里還有許多根的化石,包含在巖石的縫隙中,質地非常堅硬。根對于石的愛情,真是到了天長地久的地步。

這是講根的一面,而石的一面呢,天星橋的石頭,也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唯其如此,天星橋的石頭才能把那么多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粗或細的樹根接納進自己的懷抱,甚至出現“懸巖未得半粒土,絕壁焉藏萬丈根”的巖壁上長樹的奇異景象。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橋景區中段。在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峰異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柱上石花叢生,如雕龍刻鳳,色澤艷麗,洞中主要奇景有布滿碳酸鈣凝膠體、狀若成堆成串葡萄的葡萄廳;有散立在流石灘壩上若"八仙過海"的石筍群;有色彩艷麗、形狀奇特的滴石、云碟、云盤,宛若一席金杯玉盞、佳肴瓊漿的"天國盛宴";此外,還有仿如"荷塘"、"萬里長城"、"冰山雪原"、"苗寨梯田"以及"鳥蟲魚獸、花草樹林、瓜果蔬菜"等造型,都異乎尋常的相似,仿佛世界珍奇、天國神物均聚于此,使天星洞更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天星洞。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內自然形成若干大廳和側廳。在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峰異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柱上石花叢生,如雕龍刻鳳,色澤艷麗。溶洞內主要景觀以人工為主,造型奇特,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天星盆景區。

位于三岔河的伏流表面和河道的兩側。這是一片水上石林景觀,面積0.19平方公里,這里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彎彎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縫之中,逶迤于盆景邊石之上。沿小道游覽,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后左右皆成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宮。主要景觀有步步景、一線水、空靈石、天星照影、長表峽、側身巖、歪梳石、尋根巖、鴛鴦藤、盤龍圖、美女榕、象鼻石、天星樓、雛鷹出山等。

在天星橋石林附近石頭山的半山腰間,有一溶洞叫天星洞,這是黃果樹風景區眾多洞府里最美麗的溶洞。天星洞的鐘乳石以色彩斑斕稱著,洞里的石頭,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全,幾乎成了太陽光譜的靈敏折光鏡,把大自然的色彩集中到溶洞里了。洞時感覺有一根25米高的天然石柱,名天星柱,直托洞里頂穹。石柱周圍,有一組石頭,每一石頭都極像盛開的荷花,大小不一,若輕輕敲擊,這蓮花狀的石頭就會發出不同音色的樂聲,美妙動人。

水上石林區。

水上石林區瀑布水自伏流涌出后,流淌一公里左右,便到了水上石林區。河水從石林的上面分開,環流兩側,又在下面交匯,把一座石林圍在水中,區內水流蜿蜒曲折,石林星羅棋布,露出水面。水上石林景區主要景觀有銀練墜潭瀑布、星峽飛瀑布、群榕聚會、根墻屏障、盤根壁畫等。由于長年累月的波浪沖擊和流水侵蝕,河床形成無數小坑穴,流水漫頂而下,仿若滾珠落玉,陽光這下,閃閃發光,似無數銀練墜入潭中。較之云南石林,天星橋的水上石林以"水"見長,大自然在"水"字上做很好的文章。河水在石林中時隱時現,穿行于石峰、石壕、石壁、石縫之間、石林間長著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叢及各種花草,使冰冷的石頭上終年綠蔭,展現出生命的繁榮。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五

興義的萬峰林景區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它分為東、西峰林,景觀各異。東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叢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觀。3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過萬峰林,并賦詩“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處成峰林”。

興義八卦田是一片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平臥在納灰寨農田中央,其造型神奇迷離,如神匠打造,層疊有序。八卦田中有三個天然地漏,深不見底,被稱為地眼——大地的眼睛。這些納灰漏斗群為寬而淺的碟型漏斗。農田耕地以漏斗為中心,弧型展布,構成了奇異的“八卦”圖案。據說踩一踩八卦田,升官又發財。還有一條納灰河在田中穿過,卻又消失在田野中。據考察,此河在地下穿延,在二十多公里外有重見天日,并匯入珠江。這種漏斗是在地下河局部坍塌和地表水溶蝕作用下形成的,納灰漏斗群呈有序的帶狀分布,揭示其下部為一條地下暗河。

萬峰林八卦田傳說:逶迤秀美的萬峰林,因其山巒疊翠,民風淳樸,自然風光優美而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睞,當人們面對這片熱土地時,不禁時時發出贊嘆之聲。在納灰寨,有一個地方叫“八卦田”,田壩中央有一處是一個道士先生的八卦羅盤,如此巨大的八卦羅盤,實為天地間的絕無僅有。

相傳在很久以前,這里自然條件惡劣,洪澇災害時有發生,山林野獸經常出沒于村寨,叼走家畜和小孩的事時有發生,夜晚時分,人們紛紛閉戶不敢外出,本來人煙稀少的村莊更顯荒涼。

一天,一個姓李的道士云游來到萬峰林。據說這個李道士本事非同一般,寨中老幼便請他來到納灰寨,請他看看有沒有辦法改變,聽了老百姓訴苦后,李道士答應為大家看一看,并在納灰河上下周圍進行踏勘。其實,納灰河一帶災荒連年,土地荒蕪、人煙稀少、野獸肆意叼咬的原因是這里住了一個山怪,這山怪經過多年修行,已經成精,屬于山精野怪一類,這里的一切都是它造成的。知道李道士接受了當地百姓的要求,便對李道士說,我給你財物,你走吧,這里的事你別管,你也管不了的。李道士不肯,認為灰溜溜的走了沒有面子,也是他這一個行道的恥辱,便要山怪離開這里,讓這里得到安寧。山怪見李道士叫真了,便說:那好吧,我們兩斗一盤,看看是你的本事高還是我的功夫深,于是,一場李道士與山怪的斗法在納灰寨前展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直斗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李道士憑人力,山怪卻是調集山石野獸,蛇蟲蚊蠅之類,眼看李道士輪番斗法,一次次打敗山怪,但山怪一方卻總是源源不斷調集兵力,最后,山怪見李道士力氣耗盡,便親自出馬,準備一舉成功。雙方相逢,分外眼紅,山怪挺劍而來,李道士迅速攀上峰林高山之巔,從高處扔下八卦盤,向山怪打來,山怪見了臨空而來的八卦盤,慘叫一聲,倒地而死。只見八卦盤在空中翻飛,逐漸在耀眼霞光中衍生萬物,八卦中的乾化為馬匹,坤化為牛,震化為龍,巽化為雞,坎化為豬,離化為鳳凰,艮化為狗,兌化為羊。八卦中的陰陽二極化為天眼,八卦落地,迅速變大,罩住了這片大地。從此納灰村有了龍風呈祥,六畜興旺,便年年風調雨順,百姓生活幸福安康。現在的納灰河畔,奇巒異峰聳立,兩岸垂柳相映成趣,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八卦盤落地之處,被冠名為“八卦田”,又稱“神州八卦”。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六

甲秀樓位于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內小型人文風景區,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一樣,甲秀樓是貴陽的市徽和標志。

甲秀樓始建于明萬歷20xx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以河中的一塊形狀像鰲的巨石作為基礎,修建一座橋連接兩岸,并筑一樓用以培育風水,取名“甲秀樓”。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競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后,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的楊世友,清代的兩個狀元,文狀元趙以炯和武狀元曹維城。所以甲秀樓是貴陽人杰地靈的象征,是貴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牌坊,上面題詞是“城南勝跡”,各位朋友可以在這里留影。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增加了橋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可以媲美。浮玉橋橫跨在明凈的南明河上,兩岸楊柳依依,非常美麗。

浮玉橋上的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高約20米,四個角上刻有珍禽異獸的圖案,底層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護以雕花漢白玉欄桿,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橋原先有九個橋孔,橋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蕩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橋上的這個亭子叫涵碧亭,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齊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詩人更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幅楹聯,用“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青蓮瓣里行”的詩句點出了它的神韻。

甲秀樓為貴陽主要名勝,素有“小西湖”之稱,歷代文人墨客往來于此,觸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寶,其中尤以清人劉玉山所撰長聯最為著名,洋洋灑灑174個字,凝結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七

青巖,貴州有名的文化古鎮。古城樓巍峨,石板街悠長,古寺廟恢宏,石碑坊精美,古民房錯落,古油杉參天……無不散發出悠遠古樸的神韻。土司官班麟貴,是布依族,家就住在青巖,先輩為此族人首領。天啟后期按布依族當地語譯成漢語意思是“兵城”、“營盤”城之意。青巖城東、南、西、北四門聳立八座石牌坊,“x”中被毀五座,現尚存三座,即“趙彩章百歲坊”、“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趙理倫百歲坊”。這批石牌坊雕刻精巧,造形各異,雄偉壯麗,剔透玲瓏。石牌坊呈四柱三間三樓四阿頂式,石柱上刻有楹聯,居中有懸匾,空雕龍形圖案,護柱刻成動物形狀,橫匾上有各種浮雕。

青巖還有自身特有而遠近馳名的土特產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閭鸝煽冢系平正寬家,青巖雙花醋也有百歲高齡,至今不衰,其醋液濃稠持碗,色如醬油黑中帶紅,酸味適中,曲香回味悠長而略甜,“老貴陽”們對它頗為偏愛。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八

天星橋景區位于黃果樹大瀑布下游7公里處。這里主要是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合,是水上石林變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區。如果說黃果樹大瀑布的特點是氣勢磅礴,天星橋景區則是玲瓏秀美。“風刀水劍刻就萬傾盆景,根筆藤墨繪制千古絕畫”的對聯,概括了天星橋景區的神韻。這里有三個連接的片區,即天星盆景區、天星洞景區、水上石林區。

天星橋的景物,可以分為石景、水景、樹景、洞景。實際上又無法分開,因為它們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這種融合不僅僅是形體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靈性的融合。天星橋是一個最具靈性的地方,山有靈性、水有靈性、樹有靈性,就連石頭也有靈性。

夏天,我和烏拉山電廠的劉部長去昆明學習,回程路過貴州,前往黃果樹大瀑布游玩,順便來到了天星橋。

那天,天星橋游人寥落。因為連日大雨,景區漲水,旅行團為安全起見,不敢貿然率團進入景區。我們因為是散客,景區無圍墻,亦無人阻攔。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篇九

織金洞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沖河南岸,屬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芽、鐘旗等四十多種堆積物,形成千姿百態的巖溶景觀。洞道縱橫交錯,石峰四布,流水、間歇水塘、地下湖錯置其間。被譽為“巖溶瑰寶”、“溶洞奇觀”。

織金洞之所以被人們稱為“溶洞之王”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項世界之最。如整個洞已開發部分就達35萬平方米;洞內堆積物的多品類、高品位為世間少有;洞廳的最高、最寬跨度屬于至極;神奇的銀雨樹,精巧的卷曲石舉世罕見。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宮內的塔林世界,在1.6萬平方米的洞廳內,聳立著100多座金塔銀塔,而且隔成11個廳堂。金塔銀塔之間,石筍、石藤、石幔、石幃、鐘旗、石鼓、石柱遍布,與塔群遙相呼應。

洞內空間開闊,巖質復雜擁有40多種巖溶堆積形態,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態類別,被稱為“巖溶博物館”。洞外還有布依、苗、彝等少數民族村寨。谷牧的“此景聞說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游。”中國作家協會副會長馮牧有詩曰:“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瑯質さ匱池境,始信天宮在人間。”二牧之詞被認為是絕唱。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视频网站 | 日日干夜夜爽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丝袜三级 | 狠狠干综合网 | 国产日韩91 | 成人三级在线视频 | 伊人影视在线观看日韩区 | 91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yy4138理论片在线大全 |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成年人免费视频网站 | 成人网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三级视频网站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九九这里只精品视在线99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久久高清精品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青青草好|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 日韩黄色三级 | 最新日韩欧美不卡一二三区 | 日韩视频第二页 | 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一区 | 两个黑人一前一后好爽 | 欧美伊人网 | 天天好比|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丝袜老师在办公室被狠狠 |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怂 | 最新午夜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 | 2018天天干夜夜操 | 日韩伦理在线免费观看 | 97在线免费 |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 花蝴蝶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91香蕉国产线观看免 | 日日干夜夜骑 | 亚洲人成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