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一
星期六那天我們開始搬家,早晨一起來,我們就換上衣服開始搬,開始忙活。
媽媽把我和爸爸叫到廚房,說搬完家晚上吃餃子,還要在餃子上包上硬幣、辣椒、花生吃到硬幣,搬家后的一年到頭都會起財運的;吃到辣椒,搬到新家后的一年都會精氣十足的;吃到花生,搬家后的一年里一定會穩穩當當的大家都知道這是迷信,但是,大家只圖一樂嘛。
到了晚上"煮餃子嘍。"媽媽喊了一聲,我以飛快的速度沖進廚房,睜著眼問媽媽:"媽媽你一共煮了多少個餃子呀?"媽媽說:"素餡的有50個,肉餡的占素餡的80%,你說,一共有多少個餃子呀?""50的80%就是40個,40加50就是90個,媽媽一共包了90個餃子。""對了。"媽媽一邊煮一邊表揚我。
吃完餃子我數了一下,我吃出5個硬幣、6個花生;媽媽吃出5個花生、3個、硬幣1個辣椒;爸爸吃出了9個硬幣、9個花生、3個辣椒。我問媽媽:"媽媽,你知道我吃的餃子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嗎?""當然知道了,你吃了11個,共90個,用11除以90,不就是90分之11嘛。"媽媽滿懷信心地說。接著我又問爸爸:"你吃的硬幣占我的百分之幾呀?"爸爸不假思索地說:"我比你多吃4個硬幣,用4除以5,不就是80%嗎?"看來,我們家的人都還蠻聰明的嘛。
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同樣,數學也是非常奧秘的,等待我們去探求、思考,在寫數學日記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知識,學會了解題的方法,為未來地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我一會要好好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一個好的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二
這一周我們學習了除法算式的豎式。
怎么列呢?是先寫一個“廠”字,再把被除數寫在“廠”字的里面,把除數寫在“廠”左面。計算出來的得數叫“商”,寫在“廠”字的上面,還要對齊個位。計算時,是先用“商”乘除數,然后用被除數減去它們的積,看得數是幾。如果它們相減后的最終結果不是零,是一個小于除數的數,那么這個數就是余數。除法真有趣!
老師評語:整個計算過程表述得很好、很清晰,語句通順。
家長評語:能理解新學的內容。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三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是數學課,優美的鈴聲傳到了我們的耳中,數學老師也在鈴聲中走進教室。準備給我們上課。
數學老師全神貫注地講著,我們認真地聽著。數學老師提問了,每個同學順利地回答上來。同學們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而我卻一直坐在那里,不說話,也不舉手,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突然,老師叫我:“涵,你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迷茫地站了起來,不知所措。我看到黑板上有一個例題,我張開嘴回答上來了,由于我的聲音太小,老師沒聽見,她看我站在那里便生氣了:“說話啊。不說話就出去站著。”當時,不知怎的,我就一直沉默下去了。數學老師忍不住了,走下講臺,把我的椅子挪開,讓我站到后面去,怕我擋到后面的同學。我極不情愿地向后面走去。
我站在后面,眼淚不由自主地掉下來,站了一會,老師讓我回到座位上,我低著頭,坐在座位上,把數學課上要改的東西全部都改完了。
下課了,我傻傻地趴在桌子上,仿佛四周只有我一個人。我在那思考,為什么答案就在我的腦海里,而我卻不敢大聲說出來?如果我說出來了,老師還會讓我站在后面嗎?不會的,不會的,如果我多一點勇氣,多一點自信,我就不會站在那里了。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四
路上,我一直在想,這是為什么呢?噢,對了!因為只有兩種顏色,如果前兩只已經是一對了,那么不要看第三只了;如果前兩只是一紅一白,那么第三只要么是紅,要么是白,反正能與前面的某一只配對,這樣就能保證一定有兩只是配對的!
當然只有當襪子是兩種顏色時,這種情況才成立。如果抽屜里有3種顏色的襪子,例如藍色、黑色和白色襪子,你要想保證拿出一雙顏色相同的,至少必須取出4只襪子。如果抽屜里有10種不同顏色的襪子,你就必須拿出11只。根據這些情況總結出來的數學原理是:如果你有n種類型的襪子,你必須取出n+1只,才能保證至少有一雙完全一樣的。
我想,這就是數學中的“抽屜原理”了。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五
一天,豬八戒在桃林中摘了2500個桃子,去慰問花果山的猴兒們。
豬八戒拖著裝滿一車的桃子,氣喘吁吁地來到了花果山了。他拿出2500個桃子,對猴兒們說:猴孫們,來,豬爺爺給你們吃新鮮的桃子。猴兒們一擁而上,看著一堆桃子傻眼了,這么多?怎么平均分呢?要不你幫我們分一分吧”。豬八戒數著猴子的個數,說:“你們有400只猴子,我一共帶了2500個山桃,把每個數都去兩個零不就好了嗎!25÷4=6個……1個,你們每個人拿六個山桃,剩下一個留給我吃。猴孫們都說:好好好。
桃子都分到他們手中,猴們抱著桃子,在林中歡呼跳躍,大口吃著甜甜的桃子。正當猴們吃得津津有味時,孫悟空踩著七朵祥云回來了。猴孫們看到孫悟空回來,連忙圍上去七嘴八舌到:豬爺爺送來2500個桃子,我們每人分了了6個,剩下一個豬爺爺吃了。
大圣算來算去也也只有2401個桃子。說:你們被騙了,被騙了!他吃了100個,不是一個,你們被他耍得團團轉。難道還沒有發現問題在哪嗎?豬八戒只是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了100倍。可是,余數不能縮小呀!現在你們再仔細算算,2500÷400等于多少?”小猴子們拿起一根細樹枝,在地上算起來,突然恍然大悟,火冒三丈地說:“好你個呆子爺爺,騙我們這些猴孫沒文化。”
2500÷400=6個……100個這樣一來,豬八戒100個!”小猴子們都垂頭喪氣的,想去找豬八戒算賬的,可他早就腳底抹油——-溜了。早知道自己應該聰明一點兒,這樣就不會被豬八戒騙了。
孫悟空語重心長地對小猴子們說:“從今天起,你們要好好學習數學,以后就不會被豬八戒騙了。”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六
天氣越來越熱了,暑假里的一天,我突然很想吃西瓜,于是我和媽媽在學游泳回家的路上,決定去水果店買西瓜。
水果店的西瓜好多呀,一個個又大又圓。選哪一個好呢?
這時,剛好有一位客人買了半個西瓜,媽媽就和阿姨說:“請給我剩下瓜的一半吧。”阿姨說:“好的.,11元。”等我們付了款,回家的路上,媽媽問我:“寶寶,你知道我們剛才買了一個瓜的多少么?”我想了想:應該是4分之一吧?”媽媽說:“對了。那你能根據這4分之一個西瓜的價錢,來猜一下,如果我們買整個瓜,大概要多少錢呢?”我繼續想:4分之一個瓜11元,那整個瓜大概需要4×11=44(元)。我大聲的告訴媽媽:“大概要44元。”媽媽笑著點了點頭。
你瞧,買西瓜,原來也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今天的買瓜之旅真有趣!
我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七
在數學王國里,有年邁的“兆”國王,美麗的“億”公主,還有洋洋得意的“萬”元戶,最小的就是常常被人忽略不計的“0”了。
“0”是個調皮蛋,雖然常常被人忽略,但卻是小數點最崇拜的“偶像”。“0”雖然調皮,卻充滿了俠義心腸,它常常捉弄為富不仁的有錢人,也常常幫助錢很少的窮人。
有一天,一個億萬富翁看上了一個窮人的房子,窮人家的小孩生病了,卻沒有錢去治療,只好把唯一居住的房子賣了,可億萬富翁卻趁火打劫,把價錢壓得很低很低,調皮蛋“0”知道了這件事非常氣憤,于是準備捉弄一下億萬富翁,也幫幫窮人,當億萬富翁去銀行取錢時,它就從小數點前面跳到小數點后面兩個“0”,當窮人把錢存入銀行后,它又跳回了原位,這樣一來,億萬富翁不但沒有討到便宜,還多付了窮人100倍的錢,窮人用這些錢給小孩治好了病,又在別處去買了房子,一家人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還有一次,在菜市,有一個人撿了1角錢,可他不愿意還給失主,這時調皮蛋“0”正好看見了,決定給他一點教訓,于是調皮蛋“0”變成了“6”分身,錢一下子變成了十萬!結果警察來了,認為他撿到了巨款而不交還失主,就把他拘留了十五天,給他重重的上了一課。
后來這些事被“兆”國王知道了,對“0”說:“你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你卻破壞了我們數學王國的秩序,這樣會出大事的,希望你以后千萬不能這樣了。聽了“兆”國王的話,“0”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后規規矩矩的站好屬于自己的位置再也沒有犯錯誤了。但想想以前做過的好事,它心里還是非常自豪。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八
今天中午,數學*要跟我們玩一個數學游戲,我們的目光都“嗖——”的一下轉到*這邊來,老師開始講游戲規則:“我把一個磁塊放進三個紙杯中的其中一個紙杯里,你們來猜磁塊在那個杯子里,我問你們換不換,你們就回答,好不好。”
“好。”我們異口同聲地說。
老師讓坐在三組第一排的我用講臺上的兩個大本子幫他擋住,*就飛快地移動著三個紙杯,而且不讓其他同學看見。當*移好了,我就把本子拿開。*問同學們:“你們猜哪個紙杯里有磁塊?”同學們爭先恐后,高高地舉起手,大聲嚷嚷著。*隨便點了一位同學起來回答,那同學說:“我選左邊那個紙杯子。”“那我告訴你。”*拿起中間的一個紙杯:“這個杯子是空的,你換不換?”話音剛落,全班同學又嚷嚷起來。“換······”“不換······”“換······”“不換······”“停。停。停。”*說了三聲。“換。”那同學終于做下了決定,老師就把最后一個杯子掀開,從杯子里掉出來了一個*磁塊。“耶。耶。”同學們開心的歡呼聲響成一片。班長余昕彤就在黑板上的‘換’字下面打了個‘勾’。
后來,我們又玩了很多次,也都得出了結果。
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呢?為什么我們會一直玩這個游戲?那我就告訴你們吧:其實,這個游戲就是我們正在學著的一個單元的數學知識——統計與可能性。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九
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例如:八分之三乘以三分之八等于一五分之四乘以四分之五等于一七分之六乘以六分之七等于一。
五分之四和四分之五互為倒數,就是說五分之四的倒數是四分之五四分之五的倒數是五分之四。
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求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七分之二(倒數是二分之七)九分之一(倒數是九)四分之三(倒數是三分之四)十分之一(倒數是十)。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十
今天,講了一節有趣的課,題目叫做:認識圓形,當然,圓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形狀,例如:車輪、方向盤、園鐘、碗這些都是最常見的。
討論了許久,一位同學提出的法子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方法如下:
1、將一條鞋帶(或繩子)一端固定在某一個點。
2、再將另一端捆上一根筆。
3、拉直鞋帶,用帶筆一端畫一周(中心不能動)。
這樣一個完美的圓就畫好了,這個方法比其他一些方法畫的更標準,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能調節圓的大小,所以我們都十分贊同。
但,有了圓規這樣的方便工具,我們就不用非常費力的畫圓了,那方便的圓規該如何使用呢?方法如下:1、右手握住手柄。
2、將圓規的兩個腳分開到指定圓的半徑長度。
3、針尖對準位置用帶筆一端圍繞中心畫一周。
對,這十分簡便,畫得也標準。那么圓心,半徑,直徑是什么呢?我們都很好奇,老師耐心地說:聽著,圓規畫圓時,針尖對準的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連接圓心與圓上的任意一點叫半徑,用字母r表示,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用字母d表示。要說直徑有幾條呢?那就是無數條,半徑的道理也是同樣。而且圓還是一個軸對稱圖形,把圓沿任何一條直徑對折,兩邊都可以重合。圓還真是個有趣的看似簡單的圖形!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十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數。在人類的世界里,數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數有很多,有車牌號,房門號,頁碼,手機號碼……等。可見,數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是多么重要,多么不可缺少啊!
昨天,媽媽買了一些櫻桃。我一見櫻桃,口水立馬流了“三千尺”。媽媽見了我那饞樣子,笑瞇瞇的拿著櫻桃洗了一些。我問媽媽:“媽媽,這櫻桃一共才洗了幾顆啊?夠誰吃啊?”媽媽見我這樣,忍不住想逗我一下,眼珠子滴溜溜的轉,仿佛在想著什么。思考了片刻,取出幾顆櫻桃,說:“我給你出道題,算對了,櫻桃就全部歸你啦!”我忍不住了,嚷著催她趕緊出題。媽媽頓了頓說:“2個2個數剩1;5個5個數剩2;7個7個數剩3。你算算吧。”我飛也似的拿起筆和紙奔回房間坐下,咬著筆思索起來:先找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不對!是最大公因數!……更離譜!我再次陷入沉思中。突然,我想可以用試的方法來“對付”這道難題啊。我一個一個試,雖然是試,但不是瞎找一個數字就安到上面。先找2的倍數再加1,如果也符合了其他兩個要求,那便是這個數了,如果不是,不用再2×()+2……那樣很麻煩,直接再加上一個2不就行了。就這樣我終于找到了那個數——“17”!
我像離了弦的箭,跑出房門,給媽媽喊出了答案,媽媽笑逐顏開,還又給我獎勵了一些櫻桃。我開心極了,不僅是因為得到了我喜歡的櫻桃,更是因為我獲得了數學知識。
數學是奇妙的,它如一個萬花筒,我們可以從其中看到姿態萬千的世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數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吧!
-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十二
有這么一道測驗題:水果店運來一批水果,其中梨的重量為20噸,蘋果的重量比梨多1/6,請問這是把()看作單位“1”。
學生寫道“梨”
一老師批閱“×”
學生疑惑不解,問老師“老師,我為什么錯了”?“應該填梨的重量”而不是“梨”。學生明白了,可心里很委屈:老師,您上課時不都是講把“梨”啊、“雞”啊什么的看作單位“1”嗎。當然他沒有敢說出聲。
回家后,小學生向媽媽訴苦“老師講課,就是這么講的嘛。現在又說人家錯了,明明是她自己講錯了嘛”。
這個故事不是我杜襈出來的,小學生是我的兒子。
無獨有偶,過了幾天,我的學生也向我提出了類似的抗議。
那是一節關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的習題課。有一道判斷題為“二氧化碳濃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強”。大部分學生都回答“正確”,我當時很納悶,也很生氣“這么簡單的題,怎么有這么多人出現錯誤?。上課沒認真聽啊。”“老師,你上節課就是這么講的啊。”“啊?對啊,就是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二氧化碳越多,光合作用越強呀,但是本題上有這個前提條件嗎?”一個大膽的男生站起來“老師,你上課時沒講前提條件。”“什么?。”我瞠目結舌了,“真該死,怎么就沒講呢。”幸好,還來得及補救………。
回到辦公室,想起兒子試卷上的“×”號,想起教室里學生的抗議,心情久久難以平靜。看起來一次小小的疏忽,一點點話語的遺漏,竟造成了學生知識上錯誤。曾經看到過“1%的錯誤會帶來100%的失敗”的說法,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在我是真切體會到了。那么自己以前曾經有過多少類似的情景?記不得了。其他教師有過多少類似的情景?不知道。但那絕對不會是一個小數字。
通過這兩件事情,讓我感受了很多,也反省了很多。汪中求先生曾說過“細節決定成敗”,老師們,就讓我們從細節做起吧。因為教育需要細節。
四年級數學的日記篇十三
1月18號那天,我陪媽媽上街買年貨。來到超市里,我們便開始采購。
買完之后來到收銀臺,那兒早已排起了長龍,我跑到前面看看情況,原來前面在舉辦活動:凡是購買超過200元的顧客可以只付總價的70%。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讓我算算我們一共要付多少錢,我算完后的結果是283。5元。媽媽問我:“如果照這樣算,我們實際需要付多少錢?”我想:283.5乘70%等于198.45元。便回答媽媽:“我們實際要付198.45元,對嗎?”媽媽想了一會兒,就對我說:“對了!真聰明,媽媽請你吃肯德基獎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