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重點部門聯動機制,定期對有關工作推進情況進行通報,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會商研究。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區制造業2024年度工作要點示例(優質),大家快一起來看看吧!
區制造業2024年度工作要點示例(優質)
xx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為加快工業強區步伐,促進全區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如下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以及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區委“三個聚焦”工作要求,堅持工業強區戰略不動搖,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著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工業總量持續壯大,發展后勁穩步增強,產業聚集明顯提升,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發展環境更加優化。
——工業總量不斷壯大。全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規模工業企業稅收增長**%以上;全年完成工業技改投資增長**%以上,制造業投資增長**%;制造業占GDP總量比重超**%;“*+*”產業集群全年規模產值突破***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家。
——項目建設取得突破。全年****萬以上產業項目新開工***個,竣工投產**個以上;工業技改項目實施數超**個;****萬以上數字化改造項目*個,制造業重點領域產學研用補短板產品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個。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家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以上。新增省級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家以上;新增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個;新增“兩化”融合貫標企業*家;新增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各*家。全年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家。
三、重點任務
(一)全力抓好“雙招雙引”,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堅定不移壯大“*+*”主導產業,構建“龍頭帶動、配套跟進、整鏈融合”集群式發展格局,力爭總產值突破***億元。落實《**區產業集群群長制實施意見》,圍繞“*+*”現代產業體系,精準招引一批行業標桿企業、頭部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建立線上投資意向和項目線索閉環管理機制,擇優組建強有力、專業化招商隊伍,強化駐點招商、產業鏈招商、鄉賢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提升行業商協會、展會、專業機構等招商效能,力爭新引進****萬元以上項目***個以上,其中億元以上項目***個以上,實際利用省外資金超***億元,**億元以上項目招引實現再突破。力爭每個產業引進、培育產值**億元以上企業*家和一批在細分領域內上下游配套的隱形冠軍企業,拉寬做長產業鏈。
(責任單位:區招商合作中心、區經信局、區農業農村局、宣城高新區管委會、**經開區管委會)
(二)聚焦市場主體培育,推動“專精特新”發展充分發揮區營商環境建設服務中心作用,推進營商環境“一點通”平臺建設,做到“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年新增注冊企業****家以上,新增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家。支持優質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引導企業通過兼并、收購、聯合、參股等多種形式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境)的兼并重組和投資合作。培育一大批發展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產品質量優、經濟效益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完善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同時加強對入庫企業分類指導和跟蹤服務,實施動態管理,支持培育企業梯次發展。對首次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上市力度,力爭新增上市專精特新企業*家。(責任單位:區營商環境建設服務中心、區市場監管局、區經信局、區財政局)
(三)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技術創新
準確全面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引導和推動傳統產業實施技術改造,滾動建立技術改造項目儲備庫,支撐和帶動投資增長。引導企業實施“生產換線”和“機器換人”,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加快重點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對全區鑄造企業進行綜合評價,積極推進鑄造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著力提升綠色制造能力。鼓勵企業研發應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省“三首”產品認定,力爭認定省“三首”產品*個以上。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按照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路徑,實施分類指導,加大培育力度,強化精準服務,通過技術改造升級一批,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創業孵化培育一批,“政產學研用金”示范一批,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做大做強,新增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家以上。引導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業創新平臺,引進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組織開展產學研專項對接活動,推動重點企業進高校院所、專家教授進企業。(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科技局)
(四)加快項目投資建設,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搶抓國家擴大內需政策機遇,聚焦新興產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健全“*+N+X”項目謀劃協作機制,完善“四張清單”,儲備一批打基礎、強功能、利長遠的好項目、大項目,確保新謀劃儲備項目***個以上、達可研程度**個以上。堅持把“落地投產”作為抓項目的最大邏輯,強化“小單元、大密度”現場調度,實行重點項目竣工投產月度觀摩評議,力促翔樓新材料、洛克新材料、歡馳汽車等項目全面開工,推動立訊精密三期、日軒汽車、虹旭新材料等項目順利投產,確保****萬元以上產業項目新開工***個、竣工投產**個以上。力爭制造業投資增長**%以上。開展“三未”項目整治攻堅,建立“三未”項目數據庫,完善“任務交辦、協調會辦、跟蹤督辦”推進機制,“一企一策”抓好問題化解,處置“三未”項目**個以上。(責任單位:區發改委、區經信局)
(五)深化畝均效益評價,推進土地集約利用
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更新**區工業企業畝產“數字地圖”大數據平臺,完善工作臺賬,實行分類處置、閉環管理、動態更新,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全力開展“畝均論英雄”全域治理,推進批而未供、限制和工業低效用地全域整治,力爭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畝,提升畝均效益。依法實行差別化財稅、用地、用能等政策,力爭新增工業用地全部實現“標準地”出讓,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營收、稅收分別增長**%、**%以上。宣傳推廣“畝均英雄貸”政策,積極爭取“項目貸”,根據《宣城市批面未供、用置和工業低效土地處置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區批而未供、閑置和工業低效土地處置攻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年消化低效土地比例不低于**%。(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自然資源規劃局)。
(六)夯實數字經濟基礎,促進兩化融合發展
加大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制定、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廣應用,充分利用SAP工業互聯網創智中心和宣城“工業大腦”作用,推動中小微企業“上云”,幫助企業提升轉型意識、明確方法路徑。加速*G基站建設,落實*G網絡全面部署,夯實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加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力度,大力推動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打造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企業,積極開展智能化改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工業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探索與推廣,支持企業開展內網改造,新增*個以上*G和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組織企業開展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培育工業互聯網應用企業**家以上。加大企業工業互聯網培訓,繼續分批次召開工業互聯網專場培訓,支持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技術、管理、效益,助力企業“數字賦能”。(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七)強化質量品牌建設,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
推廣全面質量管理、精益管理、卓越績效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組織開展區政府質量獎評選,積極爭創省政府質量獎、市政府質量獎。強化企業質量主體意識,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引導企業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升內在素質,夯實品牌發展基礎。鼓勵支持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貫徹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力爭每年培育省級新產品及“xx工業精品”*個,“皖美品牌示范企業”*家以上。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精品xx、皖美智造”央視宣傳系列活動,市財政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宣傳推廣費用補助。(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經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形勢研判。加強對工業經濟形勢的預判研判,注重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精準施策、有的放矢。建立重點部門聯動機制,定期對有關工作推進情況進行通報,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會商研究。
(二)壓實工作責任。強化“以工業為重、以企業為重”的觀念,自覺服從和服務工業發展大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對照工作目標,細化、量化各項指標,做到精準到月;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協調,扎實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實。
(三)深化作風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區委改進工作作風有關要求,堅決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注重深入企業一線、生產一線解決問題,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區制造業2024年度工作要點示例(優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