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發言稿的應用日益廣泛,它已成為發言者展現自我、傳達思想的重要工具。一份精心撰寫的發言稿,不僅有助于發言者更好地表達觀點,更能激發聽眾共鳴,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撰寫發言稿的能力已成為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中心組學習2024年全國兩會精神研討發言材料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心組學習2024年全國兩會精神研討發言材料、篇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深入闡釋了事關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于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要持續加強學習,對標對表、深學深用、見行見效,進一步增強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工作的行動指南,在結合實際、結合職責、創造性落實上下功夫,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勇于擔當、扎實推進,把學習成果切實體現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實效上。下面,圍繞本次研討主題,結合工作實際,與大家交流幾點收獲和心得。
一、過去一年的成績可圈可點,更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的政治自覺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多重困難挑戰,全力推動經濟恢復發展,堅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圓滿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開局之年實現了良好開局。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實踐證明,“兩個確立”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更好地落實到履職盡責的具體行動上。
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全國“兩會”精神,自信自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在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結合具體工作,一要把“兩個確立”真正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兩個確立”思想自覺的轉化需要筑牢思想根基,就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信心,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際行動,確保新時代使命任務的實現。二要把“兩個確立”真正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奮進新征程需要確立航標,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自覺同黨中央對標對表。黨員干部要強化政治自覺,始終聚焦黨的工作大局、服從黨和國家發展大局,堅守政治關,站穩政治立場,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好,扎實把黨中央部署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切實做到在思想上認同核心、在政治上圍繞核心、在組織上服從核心、在行動上維護核心。三要把“兩個確立”真正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行動自覺。“兩個確立”行動自覺的轉化要切實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主動擔當作為。要立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布局,做到黨中央號召的堅決響應、要求的堅決照辦、禁止的堅決不干、部署的堅決落實,確保中央政令暢通無阻,真正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出臺政策最終落到增進人民福祉這個根本目的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導激勵廣大群眾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深刻回答了“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這一根本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簡約、務實、為民的工作思路,堅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線職責,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兩會精神,錨定發展目標,持續強黨建、抓經濟、優生態、惠民生,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創新工作思路、務實擔當作為,助力現代化建設再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性特質,賡續了共產黨人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工作重點,準確把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一是多措并舉穩就業促增收。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積極落實促進就業各項政策,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服務,加強財稅、金融等政策對穩就業的支持等。二是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次提高,充分體現了政府竭盡所能解決百姓就醫問題的決心和力度。三是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新舉措,讓應對老齡化的腳步積極而穩健。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系列舉措回應多群體、多層次的民生需求。奮進新征程,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造福人民,聚焦群眾關切,辦好民生實事,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三、新思路、新舉措,通過在新領域集中發力,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三到團組,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重點談到幾個“新”。一是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去年9月,習近平考察黑龍江,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當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部署;在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對這一概念進行系統闡釋。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列為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讀懂新質生產力,就把握住了中國今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發展的“關竅”。二是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對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進行布局。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是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重要組成部分,關系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關系國家安全和軍事斗爭主動。習近平特別提出,把握新興領域發展特點規律,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斗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當前新興領域改革必須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點突出出來,觀察認為,中國已進入推進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建設的關鍵時期。三是科技創新。在江蘇團,習近平強調,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在參加政協聯組會時,習近平面向科技界等委員再次提出要求,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而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習近平又一次強調,新興領域發展從根本上說源于科技的創新和應用。要增強創新自信,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對當下中國而言,如何以“先手棋”贏得主動權,如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根本要靠科技創新。貫穿新質生產力和新興領域戰略能力的底層邏輯,也依然是科技創新。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改革,深入實施高企培育行動,完善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強化校地合作,推動校地合作深度融合、開花結果。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責任,加大投入力度和創新資源,堅決當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要聚力轉型升級,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產業是實體經濟之本,關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要全力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以新型工業化和數字經濟為抓手,進一步推動土地、能耗、環境、金融等資源要素高效配置,不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要強化人才支撐,培育人才發展新動能。新技術的不斷突破離不開人才,要暢通教育、科技與人才的良性互動,落實人才強市的政策,讓創新主體和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四、堅持生態優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全面準確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方針,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高水平的生態環境保護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將進一步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化技術賦能傳統環保行業,系統性推進行業效率提升。我們要立足崗位、把握機遇,發揮好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以高品質生態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這個重要論述深刻詮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充分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突出強調了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對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這一重大關系,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綠色低碳發展是時代潮流、大勢所趨,中華民族要實現永續發展,走西方發達國家消耗資源、污染環境謀求發展的老路是難以為繼的,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未來發展的持續強勁動力。積極推動生態環保融入宏觀經濟治理,在專項規劃、產業布局、財稅金融等政策中,將生態環境納入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素進行考量,加強生態環境政策優化經濟發展的功能。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優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貿易政策,用財稅杠桿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企業節能減排。加強生態環保科技支撐,加快制定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和綠色節能產業發展指導性文件,推進臭氧、新污染物治理、低碳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以上是我本次交流研討的全部內容,如有不妥,敬請批評指正。
中心組學習2024年全國兩會精神研討發言材料、篇二
同志們:
2024年全國兩會隆重開幕,在全球經濟復蘇充滿不確定性、國際格局發生復雜深刻變化的重要時刻,世界對中國兩會充滿了期待。特別是李強總理代表新一屆政府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在世界發展的十字路口,報告向全社會傳遞了強烈的信心和堅定的決心,感到特別踏實,又特別振奮。根據會議安排,我作簡要發言如下。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感受。一是在旗幟鮮明講政治上體現了中國擔當。報告始終把政治建設貫穿始終,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主題教育、高質量發展一體謀劃部署、一體推進落實,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凝聚起加快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政治向心力。二是在創新改革發展中體現了中國作為。報告深入總結了過去一年以來的發展佳績,特別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2%;糧食產量1.39萬億斤;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全年新增稅費優惠超過2.2萬億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等等,都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實例為我們曬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極大地鼓舞了全國各族干部群眾攜手譜寫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強勁斗志。三是在錨定發展目標中體現了中國智慧。報告生動闡明了接下來一年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時代方位、發展定位,特別是著重明確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等量化目標任務、具體路徑。我完全贊成,堅決擁護。
接下來,我們將自覺把政府工作報告做出的具體安排和*高質量發展有機統一起來,找準切入點、創新點,堅決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安排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第一,堅持抓貫徹,迅速掀起學習宣傳會議精神的熱潮。我們深刻的認識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這來之不易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攻堅克難的結果,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充分彰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充滿生機活力的有力體現。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強大生命力和獨特優越性。通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將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和重點工作任務落實系統結合起來,將胸懷“國之大者”,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奮力進取,擔當作為,建功新時代。要帶頭面向全體各組干部群眾、黨員、社會各階層等開展多形式的學習培訓,深入機關、企業、學校、基層開展宣講,在全*上下掀起學習貫徹“兩會”精神的熱潮,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營造不折不扣抓落實、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第二,堅持抓機遇,切實推動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報告中專門指出:將擴大政府投資,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000億元,其中特別國債明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我們要充分發揮*區位、資源、交通、產業基礎等比較優勢,主動在國家大戰略中找定位、服務全局中心中促發展,堅持以龍頭帶動、鏈條延伸、園區聚集為路徑,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躍升進位。要聚焦工業“*”發展目標、農業“*”產業布局、旅游業“*”開發體系、城市*機制打法,持續推動資源要素向“*”項目聚集,以“*”大突破大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三,堅持抓民生,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認可度。政府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了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推進共同富裕的民生政策基調。一系列政府工作目標令人眼前一亮,一系列實際舉措顯示出國家政策與人民期望同步,體現了人民為本的理念。我們要緊盯“*”目標,做好脫貧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列工作,堅持“*打法,大力實施產業帶農增收行動。要系統抓好*全力優化育人環境、辦學理念、教學模式,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要大力實施*工程,一體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要聚焦*加快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提高居民生活品質。要積極保障就業保障渠道,高質量織密扎牢就業保障網。要強化改革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我們要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緊緊圍繞*明確的目標任務,努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中心組學習2024年全國兩會精神研討發言材料、篇三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我們在此共同研討2024年“兩會”精神,下面我將結合自己所思所想,與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要在“學”上下功夫,做到真學真懂
堅持突出重點,明晰“學什么”。聚焦會議精神,堅持系統學、全面學、深入學,厚實自身理論功底,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熟練地運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堅持講究方法,明確“怎么學”。堅持學原文、悟原理,參加每周“誦讀1小時”“田間地頭·習語聲聲”集中學習,制定個人學習計劃,通過學習強國APP、公眾號,干部管理平臺、干部在線學習等平臺,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積極參加研討班,做到學在日常、學在經常。
堅持精心組織,深入“學起來”。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學習研討,舉辦會議精神讀書會,讓黨員干部職工等人原原本本、逐段逐句研讀學習,并結合工作崗位談體會談感受,不斷提升學習質效。
二、在“思”上下功夫,做到深思善思
一思理論之力。始終保持良好的學思悟態度,深刻理解和把握會議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更實舉措發揮優勢、謀劃推動工作,為xx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二思問題不足。在學習中對標對表,尋找自身在抓工作、促發展、爭先進等方面的差距,并進行深刻剖析反思,以甘當“小學生”的心態,不懂就問、不恥下問,以基層為舞臺、以實踐為平臺,在基層打基礎,在實踐中練實功,不斷提升個人能力素質。
三思工作態度。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時刻牢記“業績都是干出來的,真干才能真出業績、出真業績”的諄諄話語,真抓實干是黨員干部身上閃光的印記,在工作中決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堅決杜絕口號式、表態式、包裝式落實的行為。
三、在“行”上下功夫,做到知行合一
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對黨忠誠的紅心。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最核心的政治操守,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把對黨忠誠落到實處,懷著“扎根基層心向黨,服務基層勤為民”的志向,努力完成黨委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發揚到實地、查實情、說實話、辦實事、用實招、求實效的工作作風。
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善作善成的匠心。堅持從實際出發,撲下身子、做到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對工作有想法、有追求,做好做實做優xx工作,并在工作中發揮“工匠精神”,守好“匠心”,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努力推動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落地生根。
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初心。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胸懷大局、服務大局,在謀劃推進工作中,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認真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切實做到“做人民公仆、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