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關于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意見》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的相關要求,加強我校教師隊伍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師德水平,下面是可圈可點小編為您推薦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心得體會匯總五篇。
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篇一
推動創先爭優暨政德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經學校研究,決定按照縣局工作安排從20xx年7月6日至8月29日,在我校集中開展以“鑄師魂、立師德、提素質、樹形象”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特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聯系我縣教育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實際,以“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德為人先、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強化師德教育,履行師德規范,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努力建設一支忠誠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讓學生尊重、家長信賴、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二、目標任務。
圍繞“鑄師魂、立師德、提素質、樹形象”這一主題,以榜樣教育、自我教育為主導,激勵教師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全面提高師德水平。本次師德師風建設活動,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1、進一步引導教師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引導廣大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與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影響和引領學生,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2、進一步規范教師從教行為。要使廣大教師切實增強職業榮譽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自覺履行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要堅決反對譏諷學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要堅決反對向學生推銷教輔資料、索要或接受學生家長財物等以教謀私的行為,堅決反對在招生、考試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和違紀違法行為,要嚴厲懲處敗壞師德行為的教師。
3、進一步強化“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引導廣大教師緊緊抓住“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等關鍵問題,深入研究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要引導廣大教師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關愛和尊重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和諧師生關系。
4、進一步增強教師教書育人本領。要引導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技術、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踴躍投身教育改革實踐,認真鉆研專業知識,苦練教育教學基本功,加快提高教學分析設計、課堂教學實施、課外活動組織、班風學風建設、教育技術應用、教育教學評價、教育科學研究、校本課程開發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教書育人本領和教育教學質量。
5、進一步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要高度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切實改善教師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不斷滿足教師合理需求,切實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和完善教師心理健康工作機制,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培訓,組織開展咨詢和測查工作,提高教師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學校要建立教師心理健康檔案,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師心理狀態,幫助教師減輕負擔,釋放壓力,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狀態。
三、方法步驟。
“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分為學習動員、查擺整改、主題活動、選樹典型四個階段。
(一)學習動員階段(20xx年7月6日至7月20日)。
結合實際,制定我校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活動主題為“鑄師魂、立師德、提素質、樹形象”。明確目標任務、具體要求和工作步驟。在此基礎上,召開全體教職員工動員大會,對活動進行安排布署,搞好宣傳發動,統一思想。同時在這一階段,學校將組織全體教職員工重點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教學中師德修養案例研究》等教育法律法規,認真學習霍懋征、卜延榮、郭玉梅等模范教師和我縣優秀共產黨員林秀貞、王文忠的先進事跡。學習將采取集中學習、輔導講座、交流討論、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全體教職工在學習要聯系工作實際,聯系自身實際,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在我校掀起“崇尚師德,弘揚師德”的學習宣傳熱潮。每個教師都要相應建立師德師風學習檔案,要有相應的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
(二)查擺整改階段(7月21日—7月31日)。
在認真學習、提高認識的基礎上,組織教師圍繞目標要求全面總結自己近年來思想、工作和作風等方面的情況,重點從九個方面進行查擺。一查是否依法執教,有無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和利用任何形式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二查是否敬業愛崗,自覺加強業務進修,不斷提升教書育人能力;三查是否堅持確立正確的師生觀,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的合理要求和合法權益,有無諷刺、挖苦、歧視、體罰、變相體罰、毆打學生的行為;四查是否嚴謹治學,不斷改進課堂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益,有無不備課上課、無教案上課、批改作業不認真等現象,有無強迫和變相強迫學生參加收費補習班、興趣班的現象;五查是否團結協作,尊重同志,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有無互相封鎖信息資料、互相壓制、互相詆毀的行為;六查是否尊重學生家長,主動上門家訪搞好家校聯系,正確指導家庭教育,有無責罵學生家長,發現學生問題不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系等行為;七查是否廉潔從教,有無收受學生或家長的錢物,利用職權吃請、以教牟利,向學生推銷商品、亂收費、亂征訂、亂發教輔資料、利用學生家長辦私事的行為;八查是否注重身教,有無在上課期間接、打手機,使用不文明用語,衣著服飾不得體,因酗酒誤工、誤課,賭博、進入色情娛樂場所的現象;九查是否在工作中不畏困難,樂于奉獻,有無只顧小家利益,不顧整體利益,工作中拈輕怕重,只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的行為。
同時,學校將以設立征求意見箱,發放測評表,召開座談會、民主評議會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學生、家長及社會各屆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征求到的意見如實向教職工反饋。在查找存在問題、進行自我反思的基礎上,每位教師撰寫不少于字的自評報告,找準存在的問題,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明確整改問題的措施,將其存入教師師德檔案。整改提高結束后,要進行滿意度測評,剖析不深刻和測評結果較差的要進行談話。要堅持把整改和建章立制結合起來,實現師德建設規范化、制度化,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管理。
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篇二
我熱愛教師職業,認真履行教師職責,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形象,向社會、學校、學生、家長鄭重承諾:
一、愛校守法、依法從教。自覺遵守《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資格條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踐行師德規范,扎實地走好每一步。
二、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嚴格自律。自覺維護人民教師的聲譽,精于業務,不上無準備課,認真批改學生作業,耐心輔導學生。不無故曠教、不遲到、早退、不隨意停課、調課、不隨意拖堂。
三、關愛學生、尊重家長。與學生保持良好正當的'師生關系,主動幫扶困難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辱罵、挖苦、歧視、諷刺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訂購學習資料。主動與家長保持正常聯系,取得支持與配合,不收受家長禮物,不接受學家長宴請。
四、端正教風、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公正、嚴格、處處做學生表率。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搞有償家教。不在課堂上使用移動通訊工具,不酒后上課。
五、立德為本、終身學習。樹立師德為本、終身學習理念,積極走進學生心里,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六、團結協作、互相關心、不搬弄是非,不做有損學校聲譽的事。自覺執行教學規范,積極參加學校的政治、業務及各項公益活動,自主參與學校民主管理。
以上六條,特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如有違反,本人將接受學校批評、警告,取消評優資格和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處分等處罰,同時敬請學生、家長和社會予以監督。
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篇三
我國高等教育在經歷了一個規模快速膨脹期后,現進入一個質量建設期。教育部進行的高校水平評估就是措施之一。_年以來,我院也實現了快速發展,在校生突破萬人,新上本科專業_個,教師數量增加一倍以上。由于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學校跨越式發展目標的需要,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學校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師資水平,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是時代的要求,是我院實施跨越式發展目標的基礎工程和重要保障。
_年_月_日,我院在_市青少年宮,隆重召開由全院近千名教職員工參加的"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動員大會"。我認為,該會議是師德師風建設工程的一個啟動儀式,是為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拉開了序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重大的建設工程,是一項需要每一個人民教師長期奮斗的艱巨任務。
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應該是提高教師的素質。所謂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我院提出的"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的師德師風建設目標,很好地明確了"師德、師風、師能"為教師素質的內涵。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復雜性、長期性、示范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教師素質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人所必須具有的身心的相對穩定的潛在的基本品質。其本質特點是指教師自身的質量,即教師身心發展的總水平。其構成要素主要是教師的機體素質、文化知識素質、道德素質與心理素質等。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
從社會的角度看,一個民族的群體都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發展水平。一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盡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的優秀。因為,教師的教育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無論是德育內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其次,教師的教育具有科學性。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的培養,教師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的規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幾年是決定和影響人的一生的發展,是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而教師是影響的關鍵因素。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培養未來的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后分布在全國各條戰線上,對整個國家的文明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把教師提到推進社會向前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篇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通過此次寒假期間學校組織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本人系統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文件,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篇五
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我一生中最主要的東西是什么呢?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熱愛兒童。”可見,樂于把愛奉獻給全體學生是我們必備的道德素質。
熱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和隱私。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才能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學生。任何簡單、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給學生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不允許教師粗暴批評、壓制、體罰、訓斥、辱罵、諷刺學生。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就要用熱情的話語鼓勵他;當學生受窘時,不妨說句解圍的話;當學生自卑時,別忘記用他的“閃光點”燃起他的自信心;當學生痛苦時,應盡量設身處地地說些安慰話;當學生犯錯誤時,換個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錯學生時需要聽哪些話。
對學生要有友善的態度,與學生交談常要換位思考,使學生從心底里體會到,老師的所作是為了學生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只有堅持這樣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樹起良好的師德形象。
廉潔從教是處理教育教學活動與個人利益之間關系的準則。在新的形勢下,把廉潔從教作為教師道德規范,更具有鮮明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廉潔從教就是要求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生涯中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教育本身作為一種育人活動,不能用經濟活動規律取代教育活動規律,不把育人過程等同于商品交換過程。
近幾年來有些人把教育活動作為營利性活動,把賺錢當作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對教育事業和教師形象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廉潔從教是教師堪稱人師的人格前提,是社會對教師素質要求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育人的品德基礎。教師廉潔從教有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
1、樹立正確的義利觀。
堅持大義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錢、名利的誘惑,拒腐蝕、不取不義之財、非法之利,不貪受學生及家長的財物,不貪占集體與他人的財物,不沾染社會上的不良惡習,始終以廉潔的道德品行為學生與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執教。
廉潔從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采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性。
3、廉潔自律,潔身自好。
教師應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認真學習科學理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師德修養,養成廉潔自律、潔身自好的習慣。從小事情做起,不取一點一滴的不義之財,不索一針一線的非法之物。要長期堅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師廉潔自律的形象成為無形的教育力量。
總之,加強師風師德建設,塑造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長時間的教師自身的高尚人格來感染和教化學生,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實踐,以求得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