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古老文明的璀璨明珠,坐擁眾多世界遺產。長城,東起雄關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蜿蜒萬余里,被譽為“萬里長城”,乃中國歷史上修筑時間最久的宏大工程,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毅力,是世界文化瑰寶中不朽的豐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我們身在中國一定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偉大的中國母親,為我們留下了36處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次,我要為大家介紹最出名的一處,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它是由磚頭、土、木等材料建成的,當然,萬里長城,必不可少的就是“萬里”兩字,它全長為21196.18千米,可想而知是一項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此外,長城沿線的風景也很不錯,如:八達嶺、慕田峪長城等,每個景點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魅力。
長城也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它的特點不僅在于物理結構,還在于與之相關的軍事和文化歷史,它由城墻、烽火臺、關隘等結構組成,這些復雜的構造讓長城變成了一個很不錯的防御體系。所以長城對于中國來說,起到了保護邊疆的重要作用。
其實,早在1987年,萬里長城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里了,它是我國最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萬里長城東起遼寧省的鴨綠江邊,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是中國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位于北京市延慶區,它建在高高的山頂上,這里位置險要,而且看上去整個長城也萬分雄偉。
萬里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修建了,當時各諸侯國為了相互防御,紛紛在自己的邊境修建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并沒有拆除長城,而是把它們鏈接、修繕,后來就形成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寶貴財富。
篇二: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你游覽過宏偉的北京故宮嗎?你知道美麗的敦煌莫高窟嗎?你對秦始皇陵兵馬俑感興趣嗎?這些令中國人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凝結著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今天我來帶你們游覽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長21196.18千米,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生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同結合的防御體系。依據長城形成了長城文化。
長城除了軍事上防御之外,漢長城的西部還起著開發西域屯田,保護通往中亞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的作用。
長城始建于西周時期,不過當時修建長度較短,后來秦始皇在位時期下令修萬里長城,在歷史長河中,歷代歷朝都會不斷完善加固長城防御工事,如今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修建于十四世紀的明長城。長城的修建持續了兩千多年,根據歷史記載,從公元前七世紀楚國“方城”開始。
(1368-1644年)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長度都超過了5千公里。長城的地理環境非常獨特,它跨越了中國北方多個省份,包括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河南、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和新疆等。這座古老的軍事防御工程其走向與中國的半濕潤和干旱氣候分界的標志。
長城歷史悠久、長度驚人,工程量大,是一道雄偉的建筑,一道凝結著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的風景
篇三: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中國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國之一,有許多世界文化遺產。遠望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一萬三千多里。所以稱作“萬里長城”。
長城,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是中國歷史上修筑時間最長的。從北京城出發100多里,就來到了萬里長城的腳下。走上城墻,城墻每隔3米會出現一個垛子,垛子上有瞭望臺和射擊臺,打仗時可派上了大用場。長城由條石和城磚堆砌,摸著光滑平整,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從宇宙中拍攝地球美麗的照片當中,能看到一些被譽為奇跡的建筑,其中就有中國的萬里長城。大家都聽說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吧,在孟姜女結婚的第三天,丈夫范喜良就被抓去修長城了。一連等了數日,丈夫那兒一點消息也沒有。天氣漸漸轉涼,孟姜女十分思念丈夫,便千里迢迢趕到長城來看他,可只看到了冰冷冷的城墻,四處打聽,才知道丈夫范喜良已經被活活累死了。孟姜女泣不成聲,連哭了三天三夜,最后把長城哭倒了,露出了丈夫的尸體。
長城修建于中國第一個統一全國的王朝—秦朝。它的修建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巨,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的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的。
建造長城,勞動人民為它獻出了生命。孫中山先生曾說過:“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這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艱辛。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過:“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可見中國人民多么的偉大!
長城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要愛護這座奇跡的景觀。
篇四: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一萬三千多里,因此又稱“萬里長城”。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高大堅固。城墻頂很寬,鋪著方磚,五六匹馬都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齒形墻,叫作垛子,垛子上還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長城,見證著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篇五: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中國有很多的世界文化遺產,我想,其中最宏偉的應該是萬里長城吧。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據史料記載,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關于長城的景區很多,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幾年前,我和爸爸媽媽去過八達嶺長城和慕田峪長城,甚是壯觀。我最喜歡的是位于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慕田峪村,距北京城區73千米,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那里風景優美,很適合夏季游玩,長城內外郁郁蔥蔥,美不勝收。慕田峪長城全長5400米,是中國最長的長城,也是北京十六景之一。長城墻體保持完整,較好地體現了長城古韻,有著深厚的歷史價值和較高的文化價值。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在我心中,長城無疑比鉆石還珍貴。聽了這些介紹,您對長城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否很期待去游玩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