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300字優秀8篇——在地震多發地區,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尤為重要。本篇精選了八篇300字的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旨在分享個人對防震減災重要性的認識和實踐感悟。這些心得體會來自不同個體的真實經歷,反映了防震減災教育在提升公眾安全意識方面的積極作用。以下是具體的感悟內容,供讀者參考和思考。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 (一)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仍是個世界性難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自然災害,包括人造災害,都是人們最大的敵人。自然災害有許多,比如,地震、酸雨、溫室效應、臺風等。人造災害有火災、水土流失等。遠在古代,人們沒有防范意識,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懂得用科學道理、實用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減少災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告訴大家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瓊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特別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F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地震發生了并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里,必須馬上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己的“杰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5、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范意識。
6、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災難無情,生命無價。同學們,做為未成年人,我們更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平時要加強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掌握在危急情況下機智逃生的本領,并積極向家長、朋友和鄰居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安全,珍愛生命。同時,我希望全體師生能以這次防震減災演練為契機,進一步把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實,把各種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使我校成為名副其實的“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 (二)
拿起手中這沉重的筆,卻不知道如何寫起。腦海里浮現的依舊是那一張張震憾人心的畫面,耳邊聽到的還是那聲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徹心肺的哭泣,那悲慘的呻吟。
“災難”,多么可怕的兩個字啊!生命,在這場突然的浩劫面前顯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擊,就算是全力地反抗和斗爭,能喚回幾許年輕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類在自然災害前是多么的渺小,地震、海嘯、洪水、火災。各種各樣的災難頻頻發生,就在災難來臨的那一剎那,頓時,烏云密布,就在那接下來的一剎那,美麗的一切都變得不堪一擊。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曾經繁華的城市剎那間化為一片廢墟,曾經的美好家園轉瞬間變為死亡的墳墓,曾經的歡歌笑語、和平安寧頃刻間蕩然無存。到處人心惶惶,新聞里反復的報道死亡人數以及失蹤人數。既然,我們不能控制自然災害,那我們就應該從本身做起!
我們要重點知曉防災的基本要素,當災難不約而至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為,我們應該對各種的災難做出各種反應。例如在發生地震時,如有條件,應把軟的物品放在頭頂,躲在桌子一類物品下,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應馬上跑到空地;在突發海嘯、洪水時,盡量跑到高處或緊緊抱住一根堅固的桌子;在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萬不能采取跳樓的措施。我們一定要牢記這些措施,不再為災難的降臨而慌忙的束手無策。
而在我們面臨災難的考驗時,是否應讓我們好好反省一下,災難的發生與我們的環境有著很大的關聯。對于破壞環境,我們不能再屢教不改了,否則,大自然就將會一點一點的償還我們,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過,更可怕的還是不顧所有,破壞環境的我們——人類!我們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其它的細節,總是在不經意間做出了破外環境的舉動,正是因為這些平日里不經意間的舉動,而導致了現在的結果。我們用破壞環境獲取自己的利益,環境又慢慢地償還我們,我們再用曾經的利益來換取生命,這種循環,不覺得很可笑嗎?
曾經的世界多么美好,可惜的就是那些美好都只屬于曾經?,F在,環境因人類的作為而變得越來越糟糕,變得不堪一擊,于是,大自然開始報復人類,這是我們破壞環境后的代價!值得嗎?回答:不值得!
呵,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改變一點,我相信,世界一定會恢復曾經的容貌!
讓我們記住這個口號:關愛生命,防災減災!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 (三)
學習了地震方面的知識,我知道了地震的類型,地震分為構造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構造地震的破壞力最強,約占世界地震總數的90%。
我還知道了地球為什么會地震?地震是由于地球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石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它同臺風、暴雨、洪水、雷電一樣是可以認知的。
我還學習了怎樣避震呢!如果你在家里,突然地震了來不及跑,可以躲避在堅固的桌子、床等家具的下面、旁邊或墻角、炕沿、衛生間、儲藏室等管到多開間小的地方,因為小開間在房屋倒塌時能獲得相對的支撐。
如果在學校里發生地震教室是樓房我們應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旁邊,用書包擋在自己的頭部,千萬不要慌亂擁擠外逃,更不要跳樓,帶地震過去后,再由老師組織迅速撤離教室,疏散到空曠場地。
如果在街上發生了地震時,我們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沒有物品時也可以用手護在頭上,防止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虹燈架等掉下傷人。
如果在影劇院或體育館里發生地震,我們可以躲在排椅下,墻角也是合適的避震處。
我今后一定讀更多的課外書,了解更多的知識。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 (四)
地震災害是全世界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不能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預防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幸存的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時,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
當大地劇烈搖晃,使人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身邊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錯了,這些看上去結結實實、安安全全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很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地震發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
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同學們,地震發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
只要沉著、冷靜地靜觀災變,就有可能躲避這次地震。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 (五)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仍是個難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為了提高自救能力,在校領導的組織下,6月12日,我校組織全體師生進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習。
上午九點,演習正式開始。當警報突然響起,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拿著書或者是書包,來保護自己的頭部,蹲在桌子底下??拷T口的同學,將教室門打開后,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品。整個動作要一步到位。嘈雜聲過后,師生們按照事先計劃的秩序有序的從教學樓逃離。這次的演習很成功,大家表現的都很不錯。
通過這次地震演習的親身體驗,真的是很受益匪淺。面對地震災害我們無法阻止它的到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認識逃生技能來保衛自己的安全。通過這次演習,能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可以把災難控制到最低,而不再是什么都不懂,這個演習真的是很有必要。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 (六)
學校每學期都會組織至少一次的緊急疏散演練,這是為了防止災難真正來臨時,我們會像一群驚慌失措的小雞一樣亂跑亂叫。
“嗚——嗚——”以前,每當警報響起時,我們都會嬉笑著沖出教室,排成一列不成樣的隊伍,邊笑著說話邊漫不經心地跑著——嘿,你見過這么“坦然樂觀”的逃生隊伍嗎?對于這樣的演練,以前的我們總會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都說常熟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魚米之鄉、江南福地……地震似乎離我們很遙遠,這演練對于我們來說可有可無,就當玩一場好啦!
可是,隨著年級的增高,這樣的想法被漸漸沖淡了,因為“民防”一詞不知不覺地印到了我們的腦海中。
每當看到某地發生地震、火災導致踩踏事故時,我總會起一身雞皮疙瘩,要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邊,天哪,簡直不堪設想!這些人就是因為平時不重視預防,等到“末日”來臨之時就慌了手腳,你推我搡的,不“踐踏”才怪呢……
就在最近一次的緊急疏散演練中,同學們就沒有以前那么嬉皮笑臉了。在第一聲警報響起時,同學們都按老師的指令,紛紛抱頭躲到了桌子下面。大約過了十幾秒吧,警報再次響起,大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到了走廊,排著還算有序的隊伍向指定的地點奮力跑去。這條路線班主任老師已經和我們說過很多遍,大家早就牢牢地記在了心里。
在下樓梯時,老師大聲地向我們叫道:“靠樓梯的同學摸著樓梯下樓,靠墻的同學摸著墻走!”大家都很聽話地照做,嬉笑聲幾乎銷聲匿跡。終于,我們成功地“逃離”了教學樓,來到了空曠的操場上。
保護人民的生命,采取抗災救災措施,防范和減輕災害危害——這大概就是“民防”的根本目的吧。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減災日,它意在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自然災害。
災難的來臨防不勝防,人類固然不能控制災難,但是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傷亡人數一定會直線下降。
我們小學生要做的,就是要記牢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的逃生方法,重視每一次學校組織的緊急疏散演練。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雖然不能為民防作出偉大的貢獻,但也要從重視緊急疏散演練開始,向自然災難宣戰。
你猜,誰會是最后的贏家?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 (七)
x月9日,我們海小全體師生開展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防災逃生演練(地震、火災),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發生火警火災、地震時能臨危不亂,有序迅速地逃生,對這次演練,我是有點緊張,有點期待,還有點好奇。
兩節課后,我們開始了自救演練,首先開始的是地震自救演練。緊急鈴響起了,我們迅速地躲到了最近的桌子下面,如果真的有地震的話,就可以不被石頭砸到了,有的躲在下面一動不動,好像一只冬眠的北極熊。而我縮成一團,心一直“撲通撲通”的跳著,鈴聲停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從桌子底下鉆了出來。
地震自救演練結束后,火災逃生演練又開始了,緊急鈴聲響起后,我們飛快地跑出教室,操場上井然有序的排好隊,剛開始有點亂,大家你推我,我推你,經過老師的指點跑到操場上。
通過這次演練,使我們基本上了解了災難發生時的應對措施,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安全意識與自護自救技能,從中我也體會到不管遇到任何緊急事情,一定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感悟 (八)
5月12日全國防震減災日。還記得2008年罕見的“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了。在那場無情的天災中,無數中華兒女離我們而去,而那些幸存的人有的也成了殘疾,他們失去了身邊的親人,他們的痛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一聲巨響,所有的教學樓瞬時垮塌。美麗的校園變成了廢墟。在這猝然降臨的巨大自然災害面前,每個人的本能反應就是逃生。只有逃,才會有一線生存的希望。所以,今天為了避免再發生8年前的悲劇,我們七八年級師生在校領導的帶領下一起舉行了一次“防震逃生演練”。
在上午10點40分時,一聲急促的哨聲響徹整個校園,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鉆到課桌下并用書本護住自己的頭部。十秒鐘過去了,長哨聲再次響起,同學們自覺排成隊有序的抱頭弓腰,毫不猶豫地快步向教室外移動,往樓梯口快步跑去。可以看到每個樓層都是一股股的人流向操場涌去,并無人你推我攘,顯得很有順序。同學們也都嚴肅了起來。并且在每個樓梯口、拐角處和進出操場的路上和入口處都有老師在疏散同學,同學們在老師的引領下都緊靠著樓梯右邊兩排走,下了樓梯迅速向操場跑去,在操場空地上同學們以班級為單位蹲在一起,雙手抱頭。全部同學就位后,所有老師也迅速到達指定位置,雙手抱頭,蹲在一起。在兩次的演練中同學和老師們都積極認真的進行演練,也切實感受到了演練中的緊張激烈,卻又井然有序,增強了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在地震發生時切實有效的逃生方法。
通過這次演練,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通過防震逃生演練,引導學生有組織、迅速地安全疏散,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逃生方法,進一步提高學校師生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自我保護和自我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
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魏校長為組長的演練領導組,制定了比較完善的《__中學防震逃生演練方案》,設立了指揮部,明確了各位老師的分工及職責,并在演練前詳細向師生講解預案內容,讓師生熟悉演練程序。
整個疏散演練活動的過程緊張有序,全體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按照事先設定的疏散通道,迅速地撤離了教學樓,并到達學校操場的指定地點,沒有發生任何危險事故。整個過程緊張有序,師生們把它當成一次真實的逃生經歷,沒有絲毫的疏忽。通過演練,全體學生均掌握了逃生的核心要領(護頭)和其它基本要領。
如:演練中個別同學嘻嘻哈哈不夠嚴肅:撤離教室時人員較為集中,略顯擁擠,容易發生擠倒、踩踏等事故。
在這次活動中七八年級全體師生參加,學生從教室撤離到操場(安全區域)只用了不到1分鐘的時間,演練按預案進行,整個演練過程既緊張、激烈,又有條不紊。通過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生們有了很大的收獲,學校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不僅落實了學校應付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實際應對和處置實發安全事件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師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識,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整個演練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