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的故事,如同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顆璀璨明珠,照亮著我們的前行之路。同學們通過傾聽革命英雄的講述,用筆尖記錄下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和深刻的感悟。這些滿分作文不僅展現了孩子們對革命精神的傳承,更是他們對英雄事跡的崇高敬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聽革命英雄講故事作文500字左右(滿分6篇),讓我們一起感受那些跨越時空的英勇與堅韌。
篇一:聽革命英雄講故事作文500字
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今天我有幸聆聽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排雷英雄白洪普爺爺講革命故事。
白洪普爺爺是革命老兵,他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先后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7次,并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稱號,被昆明軍區授予“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標兵”稱號,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他用那鏗鏘有力的聲音,講述了自己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事跡,他曾5次潛入敵布雷區,排除各種地雷81顆,為部隊開辟了多條通道,而自己卻在執行一次任務時,不幸踩上地雷,左小腿被炸斷,眼睛也炸傷了。傷愈返隊后,他為戰友們傳授作戰經驗,培養了一批批排雷骨干。
通過白洪普爺爺的講述,我仿佛看到了那段硝煙彌漫的戰爭歲月,他身殘志堅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他面對危險沖鋒在前的英勇無畏的精神鼓舞了我,他“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優良作風感染了我。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應該牢記英雄的事跡,學習英雄的精神,銘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也將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砥礪奮斗。
篇二:聽革命英雄講故事作文500字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無數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的英雄人物,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與鮮血,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白洪普就是這樣一位革命英雄。
白洪普,革命軍人,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他英勇無畏,沖鋒在前,抱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決心,五次潛入敵人的布雷區,排除了81顆地雷,開辟了5條進攻通道,為部隊戰斗勝利奠定了基礎。在那個國家邊境不安穩的年代,他毫不猶豫地投身于革命事業,將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讓我們看到了革命軍人的擔當。
退役后,白洪普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他積極宣傳紅色基因,為學生們講述革命傳統和戰爭經歷,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與奮斗精神。他講道:“我知道雷場離死神很近,但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危險,我就應該沖鋒在哪里,因為我是黨員,是軍人,這就是我的使命。”他用樸實的語言為大家詮釋了忠于本職、忠于初心的軍人本色,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即使退役也可以繼續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貢獻。
通過他的實際行動,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英雄。我們要以他為榜樣,好好學習,增長本領,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不忘初心,用實際行動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篇三:聽革命英雄講故事作文500字
王樹林,是老山地區對越防御戰中的英雄,也是全國勞動模范、濮陽市最美退役軍人。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他的革命故事,學習他的奉獻精神。
懷著敬仰的心情,我和同學們來到濮陽縣對越自衛反擊戰英烈紀念館參觀學習。該紀念館是由王樹林爺爺創辦的,館內陳列著20位濮陽縣籍越戰烈士的英名錄和遺像,以及他們的英勇事跡介紹。在這里,我們也見到了英姿挺拔、和藹可親的王樹林爺爺。
王樹林爺爺熱情接待了我們,并為我們講述了他參加老山地區對越防御戰的經歷。講到為了不暴露目標,吞下“光榮彈”的“鋼鐵戰士”董永安;攜著炸藥包,游水到對岸炸掉敵人碉堡,開劈了通道的一等功臣宗新文;在攻打390高地時,端槍怒掃,打退敵人兩次進攻,直至子彈打光后壯烈犧牲的廉東林……那抑制不住的淚水充滿了王爺爺的眼眶。他的深情講述,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
復員后的幾十年,他訪遍在越戰中犧牲的濮陽縣籍烈士家屬,每年堅持為健在的英烈父母送去溫暖和愛心。王爺爺說:“戰友為國捐軀,我代烈士盡孝行。”他用永恒不變的信念和承諾,譜寫了一曲無私關愛烈士親屬的贊歌。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戰爭雖已遠去,但王樹林爺爺和戰友們的光榮事跡被永遠鐫刻在歷史中。他不忘初心、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也深深影響著當代的濮陽人。我們要向革命前輩學習,繼承發揚紅色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好少年。
篇四:聽革命英雄講故事作文500字
千載砥礪征程,千載浩然長歌,時光帶不走革命英雄的心,歲月藏不去革命英雄的情,歷史遮不住革命英雄的精神。我聽過、讀過不少革命英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樹林爺爺的英雄事跡。
王樹林爺爺是全國勞動模范,濮陽市最美退役軍人。1984年10月,他滿懷報國之志參軍入伍,曾參加老山地區對越防御戰。在老山前線著名的“1·7”戰斗中,他冒著槍林彈雨沖向敵人陣地,搶回了一位受傷戰友和一位烈士遺體,榮獲三等功。時任特務連偵察排戰士的他,以戰前訓練中過硬的軍事技能和良好的軍人素質,被評為全師優秀射手,成為全師“山岳叢林的設計示范小組”四名成員之一,多次參加軍隊的示范觀摩,并被選拔為417團護旗手。退役后,王樹林爺爺以“為烈士做點事,為烈士父母做點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創辦了“河南省濮陽對越自衛反擊戰英烈紀念館”。
聽著王樹林爺爺的故事,我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仿佛看到了一位位英烈母親失去親人的痛苦,在風中嚎啕大哭的身影;仿佛站到了中越邊境英烈的墓碑前。
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從王樹林爺爺和烈士們的英雄事跡中汲取力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將王樹林爺爺的戰斗精神運用到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揚和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五:聽革命英雄講故事作文500字
在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是革命英雄挺身而出,撐起中國的天空。如今身處和平年代,我們要聽革命英雄講故事,學革命英雄做貢獻。
1984年10月,一位英雄滿懷報國之志入伍,他不怕犧牲,機智勇敢,出色地完成戰斗任務,屢立戰功。他看到過戰友為了戰斗勝利而犧牲,他聽到過烈士家人的痛哭。“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有的戰友的遺體也留在了走向和平的道路上。回鄉后,他訪問烈士家庭,看望烈士父母,帶著烈士家屬到中越邊境掃墓。這便是王樹林爺爺不求回報、用心付出的一生。
還有一位英雄,他英勇無畏,在戰場上排出各種地雷共81顆,一次任務中,不幸踏在地雷上,左腿被炸掉,左眼被炸瞎,但他依然戰斗在前線。退伍后他在我市教育和宣講線上奔走,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全身心付出,立志于孩子們紅色精神的培養。這便是白洪普爺爺身殘志堅的事跡和舍己為人的一生。
聽著這一個個讓人為之動容的故事,正當少年的我們應不忘革命一路走來的艱辛,要好好學習,以蓬勃的朝氣面對當下,用堅定的信念面對困難,學英雄的意志和品格,也學英雄的奉獻。紅色鮮血灑在歷史的過往中,紅色精神應時時在我們的心里,在我們的血液里,在我們的骨子里!
篇六:聽革命英雄講故事作文500字
中華民族自古就出英雄,他們每一個人身上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傳承,尤其是現代革命英雄。如雷鋒的樂于助人;方志敏的清正廉潔;劉伯承的鋼鐵意志……而我最敬仰的則是王樹林和白洪普兩位英雄。
我們在輔導員的帶領下,懷著崇敬的心情見到了英姿挺拔的王樹林爺爺。王樹林爺爺熱情的接待了大家,并講述了他參加的老山地區對越防御戰的經歷。作為偵察排的一名戰士,他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多次配合基地連隊深入前沿陣地,一次次沖上前線把犧牲的戰士從戰場上背回來。回想起那么多戰友為國犧牲,淚水抑制不住的充滿了王爺爺的眼眶,我們也不約而同地用隊禮向烈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英勇的事跡、壯烈的場面仿佛就發生在我們面前,大家感受到了“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同時也經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洗禮。
白洪普是曾經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榮譽稱號的一名退役老兵。在部隊,他是一名驍勇善戰的戰士,屢獲戰功,先后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7次。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他排除各種地雷81顆,開辟進攻通道5條,為部隊作戰取得勝利做出了貢獻。現在已經退休的白洪普,盡管身體殘疾,可他怎么也閑不下來。白洪普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軍隊退休干部,不能光拿工資,不做工作。我要為社會做些事,我經受過戰爭的洗禮,可以把我親身見到的戰場上的感人事跡講給大家,要讓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傳承下去!”
時光如梭,光陰似箭。戰爭雖已遠去,但烈士們為國犧牲的光榮事跡永遠被鐫刻在歷史中,也將永遠被銘記在我們心中。我們要向革命前輩學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繼承發揚紅色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