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編寫說課稿,教師需要深入理解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這有助于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材駕馭能力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愉快的夢》說課稿范文精選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借鑒或幫助。
《愉快的夢》說課稿 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愉快的夢》。板書:愉快的夢
下面我將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愉快的夢》是選自人音版吳斌主編 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重點學唱歌曲,本節作品是深化前兩課的欣賞,為下節課做鋪墊,歌曲為6/8拍.速度較慢節奏平緩,描繪了兒童在夢中的奇幻景象,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對生活、對自然的認知和理解。
根據我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情,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用輕柔、優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學生能夠掌握樂理知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談話、視聽結合、體驗律動等方法,學習演唱和表達歌曲的意境,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并且感受二聲部合唱的魅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歌曲《愉快的夢》,學生能夠感受到歌曲中所表現出夢境的奇幻色彩,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課標的理解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是:感受歌曲《愉快的夢》基本音樂情緒,并根據演唱提示完整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區分連線和延音線的特點,模唱練習下行旋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對教材進行分析,更要對學生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把握,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說明。
二、說學情:四年級學生處于少兒時期,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經過前三年的學習,在歌唱、欣賞、合作探究、音樂理論知識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他們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演奏活動并對自己和他人作出簡單評價。但是四年級學生生活經驗不足,視唱水平較弱,音準節奏掌握不夠扎實。教師引導學生參加音樂活動感受音樂,激發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音樂課堂效率。
三、教學方法與學法: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結合新課改理念和本節課內容的特征,我以視聽結合法、示范法為主,輔以情境教學法,為了更好的配合教學,本節課學生主要采用的學法是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嘗試和探索是學生自主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最佳途徑。
根據本課和教學需要我運用的教學手段是:播放星空圖片創設情境、打擊樂器律動、五線譜電教板輔助認知
因為學生學習本課的動力是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述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在音樂的情境下運用用多種方式感受藝術。激發興趣,提高審美能力。
四、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的教學過程分設計四個環節
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堂好課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導入作為前奏,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我會運用談話法的導入方式。在這里我與同學們分享我和一個小朋友關于夢境的談話。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設置懸念方式,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去想象,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效果。
(2)感受音樂,學唱歌曲
新課標提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教學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使學生會聽,引導學生養成聆聽的習慣,逐步擁有音樂的耳朵。因此,我設計了以下4個教學步驟:
首先、初聽音樂,整體感知,在導入的環節給同學們設置了懸念之后,我會播放歌曲《愉快的夢》,播放完畢之后,我會向學生提問感受與速度,引導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聆聽,感受鑒賞音樂美,通過問題的回答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維持學生的注意力。
板書:感受
然后、深入聆聽,分析旋律
指導學生觀察教材樂譜,教師用電鋼琴的錄音功能幫助學生區別單聲部和二聲部效果。再次播放歌曲,加入八六拍的律動,體會節拍特點、感受和聲的魅力。
板書:節拍強弱關系。
活動完成之后,進行分句視唱分析并加入本課的樂理知識(連線和延音線),并用五線譜電教板輔助解決難點。
設計意圖:在初步把握歌曲愉快的感情基調之后,再次聆聽,分析歌曲旋律,這一環節樂理知識相對多一點,我們通過實踐和探究完成識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板書:連線和延音線知識
接著、教師范唱,發聲練習
引導學生想象手中拿著一枝花,我們在深深地聞花香,以此來感受氣息的位置,接下來用“啦”模唱樂句練聲,這樣有助于學生找準音的位置和開嗓。隨后,我會為學生進行范唱,引導學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與意境,為演唱做準備。
這個環節最后、理解歌詞,深情演唱
朗誦歌詞,體會歌詞的含義、意境,然后,由我進行鋼琴伴奏,與同學們一起帶歌詞深情的演唱歌曲。唱兩遍以后加入律動感受節拍的強弱關系,并且引導學生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教學意圖:教學活動中,學生主動的嘗試、自主的探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欣賞手段,提高演唱水平,達到審美的目的。
(3)課堂延伸,音樂活動
在這一環節中,使用多媒體創設夢幻情境,讓學生利用歌曲中的音樂要素,以“夢”來創編簡單的旋律,表達自己的夢境。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創編,完成后分組展示,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鼓勵
合作交流法可以培養學生同伴間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同時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
(4)課程小結
本節音樂課尾聲,我會讓學生來總結今天所學的音樂知識,總結今天學唱歌曲的感受。最后我再加以補充并進行情感升華
板書:
最后我把我的板書設計進行簡要說明:板書分為四部分 歌曲感受 節拍連線和下行 創編提示 本節收獲 。
我的板書力求重點突出,簡潔明了,為同學們呈現課程思路,方便學生總結。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擦黑板)
《愉快的夢》說課稿 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是x 號,我說課的題目是《愉快的夢》。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愉快的夢》是人音版四年級上冊第四課甜夢的第一首唱歌課。這是一首優美抒情的兒童歌曲,它描繪了兒童夢中神奇的景象,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對生活對自然景色的認知和理解。歌曲有搖籃曲的特點,拍,速度較慢,節奏平穩,無太多的變化,表現了恬靜,悠閑意境。歌曲分為三部分。通過音區的移高讓歌曲情緒從神秘色彩轉向明亮色彩,好像夢里看到奇異景象歡呼起來了。反映了兒童對新奇而美好事物所懷著向往和追求。
說教學目標:
1、音樂教學中以審美為核心,因此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處于音樂的第一位的。本課通過學唱本首歌曲,學生能感受到夢境的神秘,并對新奇而美好事物所懷著向往和追求。
2、教學過程與方法目標是由音樂本身的表現性、實踐性、不確定性和非語義性所決定的。本課通過聆聽、范唱、模唱等形式,學生具有體會歌曲情緒的能力,并通過二聲部演唱,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
3、知識與技能:通過學唱本歌曲,學生了解連線、延音線的作用和演唱方法、技巧,拍的強弱。
說重點:通過聆聽、范唱、模唱的方式,學生能完整背唱本首歌曲,并體會歌曲中的情緒。
說難點:通過學唱歌曲,學生能有感情的和諧演唱二聲部,準確掌握連音、延音線的作用和演唱方式。
二、說學情
四年級學生正處在由兒童期向青少年期過度的階段,他們的獨立意識開始增強,興趣更加廣泛。只是注意力的時間較短,興趣持續的時間短。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流程的連貫性,適當變換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對音樂興趣,提高他們的注意力。
為了培養學生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我采用如下教法:
三、說教法
音樂課的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體驗能力。在教學中我將以示范法為主,通過我的示范,學生可以模仿我所演唱歌曲的情緒,方便他們理解歌曲的內容和情緒。通過用多媒體制作的圖象動靜結合,神形具備,可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等多種感官來體驗音樂的美。
課堂教學是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我們應特別注重學生學法的滲透。
四、說學法
對于學生,本課我將以唱為本,重情感、美感,把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由充分發揮。通過自己領悟去自主學習,老師起到引導作用。
五、說教學過程
《課程基本理念》第一條指出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所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注意力很有必要,因此,導入環節很重要。
(一)導入:以談話的方式導入,你們昨晚都睡覺了么?以這種看著很搞笑的問題來提問,一次引起學生興趣。從而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接著問學生你們昨晚睡得好嗎?那你們做夢了嗎?做的什么夢?以問題串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引出課題《愉快的夢》(板書)
(二)新授
1、首先我會用鋼片琴敲出二聲部的低聲部的旋律,讓學生la來模唱。再出示譜例、學唱的時候跟老師做簡單動作。我覺得四年級學生對于二聲部合唱教學,想唱的力度統一,和諧比較難,就音準這一塊處理就是個大難點,所以我采用把低聲部教學放在一開始來學,先讓學生去熟悉這段旋律,先入為主的感覺。
2、其次再讓學生聽音頻,提出要求:這首歌情緒是什么樣的?(緩慢的,優美的)
3、最后我再范唱,提要求:①這首歌是幾拍的?②我們之前學唱的旋律你能聽出在哪嗎?之前我們學的都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今天學的是以八分音符一拍,是個拍的,所以放在這里讓學生熟悉了幾遍歌曲下提出這個問題。接著就介紹拍強弱規律,強弱弱次強弱弱,拿出一個三角鐵讓學生跟著老師三角鐵的邊去打6拍節奏,熟悉6拍節奏打法后,用奧爾夫拍腿拍手,捻指方式去體現強弱。
4、學生自己自由的用豎笛吹奏高聲部,管樂團的長笛吹奏低聲部,共同合作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奏。一次發揮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三)活動創編
本課的活動創編以合唱為主。合唱教學不是兩個聲部的簡單拼湊,而是學生能共同合作唱出它的和諧美,對于四年級的孩子要讓他們做到高低聲部音準很準,音色統一,力度均衡是本節課的難點。因此我在教學中以樂器帶低聲部的方式來力求合唱的和諧統一。
最后師生合作,師伴奏,高低聲部合唱,長笛吹奏低聲部,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活動中,從而引起他們學習興趣,提高創造力和合作的精神。
(四)課堂小結
音樂應像空氣一樣彌漫在學生周圍,因此訪談式結課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后,課下我要求學生去生活中搜集自己有趣的夢。課程在歌聲中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