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教育的浪潮中,班班通已成為課堂上的得力助手。“使用班班通心得體會范文匯總” 就像是一本裝滿教育智慧的筆記,記錄著教師們的實踐感悟。從教學資源的豐富多樣,讓課堂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如精美的圖片、生動的視頻,輕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到教學方式的創新變革,實現互動教學,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再到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節省時間的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這些范文真實地展現了班班通在教學中的優勢與應用技巧。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從中獲取經驗,更好地利用班班通優化課堂教學,為學生打造更加精彩高效的學習環境。
使用班班通心得體會 篇1
“班班通”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的極大的改變,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班班通”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顏色、聲音、動作時空方面的優勢更加突出,因為它充分滿足了學生眼睛和耳朵的感官需求,兼顧了學生學習參與行為,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勿用置疑,利用課件憑借“班班通”模式教學,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形成信息空間,改變了傳統教學手段在教學信息方面的傳授方式,同時改變了交流方法以及教師備課、學生自習等方面受到的限制。
“班班通”把現代化的信息教育技術與學校教育、及學科教學有機的整合,最大限度的發揮它的效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學校在開學初及教研活動中多次對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及交流活動如集體培訓、分散練習、年輕技術熟練的教師帶老教師等。通過學習培訓、相互交流,使全體教師認識了‘班班通’設備系統;知曉了遠程教育各資源的類型及來源;讓每位教師熟練掌握、會獨立操作基于‘班班通’建構下各資源如何使用。掃除了教師用“班班通”設備運用遠教資源的技術障礙。
為了真正發揮“班班通“實效,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班班通”,對應用情況定期進行檢查,鼓勵教師多用、用好“班班通”。經過近一月的運行,如今,通過引導和嘗試使用,教師逐漸認識到使用的好處,嘗到應用的甜頭,從而從強迫使用到自覺使用,從不習慣到離不了。語文課上,學生可以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欣賞到老師搜集的課文背景材料、圖片、課文朗讀、解說及疑難解析等內容;數學課上,抽象的理論已變成形象的畫面,枯燥的知識已轉化為豐富多彩、賞心而悅目的立體動態圖象,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和不同的體驗。現在教師均能自覺使用課件或網絡資源備課、上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自覺學習和自我發展意識明顯增強,人人會和堂堂用的比例有了較大提升,課堂教學面貌有了很大改變,整個學校教學呈現出一種新氣象。
目前,我校教師利用“班班通”使用網絡資源已斐然成風,許多教師的信息技術方面的'才能得到了施展,技術嫻熟、脫穎而出,如危紅燦、馬永貴、李瑞花、牛麗霞等,就是五十多歲的王煥英、王桂芳老師也不甘落后,經常虛心向年輕教師問這問那,甚至讓年輕教師手把手的教她們如何使用。課堂教學也基本上告別了“粉塵”,增添了色彩,增大了容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增濃,學習效果得以提高。
在享受這些設備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在使用中也產生了很多困惑。目前,我們學校教師對多媒體基本操作技能能夠掌握,但還有待加強訓練;教師配備的筆記本電腦還沒到位,學校可供教師備課、制作課件的電腦太少;缺乏專業的計算機教師及網絡管理人員,“班班通”設備管理兼職人員有時既要上課,又要幫其他老師調試機器無法應對。另外教學中,不知屏幕還是主機愛出故障,致使教學無法進行。有時開機都要開很多次。
使用課件輔助教學時,由于多數課件是從網上下載的,和自己的教學設計不是很吻合,用起來也不是得心應手。因此,就需要我自己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設計、去改動它;就覺得自己精力不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是我一直思考的。
這些都是班班通工程實施的瓶頸,也是下一階段應該解決的問題。
總之,實施“班班通”是促進我校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將圍繞“班班通”校園信息化平臺,不斷推進信息化應用水平,努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用教育的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真正使后下牛小學成為一顆璀燦耀眼的明珠。
使用班班通心得體會 篇2
通過參加“班班通”優質課的比賽,又讓我收獲很多,不僅讓我從其他參賽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課堂沒有的東西,也讓我通過對比發現自己在教學上存在的不足之處,總之,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這次的比賽,是我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學校,用外校的學生來講課,在這方面我發現自己在面對一張張新面孔時,很緊張,同時自己的言行也受到了無形的約束,深怕自己的語言表達不清,學生會不明白,從而導致對我這位新老師的不喜歡,也許是我考慮的多了,通過與學生的接觸,我發現這些孩子有著和我的學生一樣質樸的農村小孩的好品質,都非常尊重老師,沒有我想象中的不喜歡,這塊大石在我心中總算落地了。
但是接下來面對我的還有講課這一關的考驗,以前在自己的學校,聽評課的教師都是我熟悉的,現在的環境下我很不適應,當時我只有告訴我自己: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加油!剛開始時我要求孩子們在課前唱一首歌來提神,孩子們可能也很緊張,不配合,我當時就有點緊張了,那么多老師在下面看著,孩子怎么就不配合,這讓我到很無措,無助,又無奈。回頭想想可能是我與孩子們的溝通還不到位,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與加強。
正式開始上課了,課的環節是在多位老師與領導的指導下,進行反復的補充、修改才定型的,我很慶幸有那么多教師幫助我,指導我,讓我成長!課中我覺得自己的不緊張了,而且很從容,就是在應對突發現象,我不會去靈機應對,有一種會被學生問住的感覺,這說明我對知識體系的解讀還是不夠透徹,以后在教學中我覺得要把剩余的時間充分運用到有效地理論學習中去,不能浪費時間了。
總而言之,一次參與,我就會收獲很多,發現自己不足之處也會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也需要改善不足。
使用班班通心得體會 篇3
班班通”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了,今年我校成功開通“班班通工程”,在“班班通”優越的條件下,我校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悄然發生轉變,在此談談我利用“班“班通”進行教學的心得體會。
一、 應用“班班通”教學技術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班班通”教學具有新穎性、互動性、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的特點,這些特點能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能讓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維持下去。由于“班班通”教學充分利用了各種信息的載體(譬如:視頻、動畫、聲音、圖片以及各種互動的手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腦、耳、眼、口等器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愉快氣氛中發揮出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使他們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極參與、積極思維,大腦思維高度活躍,從而能使問題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靈活簡潔的方法得以解決。
二、應用“班班通”多媒體教學技術能提升教學質量、
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既要提高教學質量,又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這在以前只能是一句空話,幾乎不能實現。但現在有了“班班通”輔助教學,這就不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班班通”教學技術的應用充分體現了現代化電教手段的三大明顯優點:能方便地重現教學信息;形聲不受時空限制;表現手法多樣化。“班班通”在我們的教學在空間、時間、內容和形式上的拓展與開放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們現在有了進行“班班通”教學的硬件,如何很好地應用它,利用它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展現現代信息技術對生物課堂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使用“班班通”設備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課件不是萬能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手段是不能完全替代的。以課件為主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也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它和傳統的教學手段一樣是我們整個教學設計的一個環節,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怎樣充分體現先進的教育和學習理論,去實現教育和教學的最優化。
比如有些心靈塑造方面的內容和必要的情景想象等不能被多媒體展示形象的功能所代替,說和寫的訓練指導也不能完全依賴于多媒體,這還需要老師用自己的方法去指導。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能被課件所主宰、抹殺。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個體差異很大的活生生的學生而不是機器,教育教學的基本原理我們不能忘記。
講課也是一種藝術,各人有各人的表述方法,各人有各人的風格。如果照搬課件,就好比要求所有的老師按照統一的模式來講課,這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我認為課件與教材不同,即使是別人的優秀課件,自己仍然需要對它進行整理和修改,使它成為符合你自己講課要求的材料。只有按照自己的思路,能夠密切配合自己的講授過程課件才是對自己最好的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