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實施《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深入開展“國家意識”系列教育活動,培養隊員良好的道德習慣和人文素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5 年春季學期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優質2篇),希望大家閱讀之后有所收獲。
2025 年春季學期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 篇一
靈動如蛇,逐夢如光
【配套少先隊每月工作安排表】
一指導思想
蛇年新歲,生機勃發。少先隊工作將以“靈動如蛇,逐夢如光”的精神為指引,緊跟新時代步伐,緊扣學校育人目標,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少年。我們將以思想引領為基石,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少先隊員在實踐中磨礪品質,在體驗中收獲成長,在傳承中弘揚美德。以行為養成為抓手,以文化傳承為紐帶,以實踐鍛煉為平臺,為少先隊員搭建成長舞臺,助力他們在新學期中奮勇前行,綻放光彩,為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讓每一顆童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二工作目標
(一)以“品德培育”為根本,筑牢思想根基
品德是少先隊員成長的基石,是他們走向未來的燈塔。本學期,少先隊工作將圍繞“品德培育”這一核心,通過多種方式強化思想引領,幫助少先隊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利用重要節日和紀念日,如清明節、國慶節等,組織少先隊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聆聽老黨員、老戰士講述革命故事,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通過主題隊會、紅色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傳承革命精神,增強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2.實施德育主題活動
以“紅領巾心向黨”為主題,開展系列德育活動。邀請優秀黨員、先進模范走進校園,與少先隊員面對面交流,分享他們的奮斗故事和先進事跡,引導少先隊員聽黨話、跟黨走。利用校園廣播、紅領巾電視臺等平臺,開設“紅色故事會”“時代楷模”等欄目,定期播放紅色故事和先進事跡,讓少先隊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禮。
3.加強日常思想教育
通過晨會、班會等形式,開展日常思想教育。結合時事熱點,引導少先隊員關注國家大事,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組織少先隊員討論社會熱點問題,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斷力。
4.建立德育評價機制
制定《少先隊員德育評價標準》,從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社會責任等方面對少先隊員進行評價。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定期對少先隊員的德育表現進行評價,評選出“德育之星”“優秀少先隊員”等,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向上。
(二)以“習慣養成”為抓手,塑造文明形象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少先隊員成長的重要標志,是他們走向社會的“通行證”。本學期,少先隊將重點開展行為規范教育,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少先隊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文明行為。
1.制定行為規范手冊
制定詳細的《少先隊員行為規范手冊》,從日常行為、課堂紀律、校園禮儀等方面進行規范指導。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組織少先隊員學習手冊內容,確保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能熟悉并遵守行為規范。
2.設立文明監督崗
由少先隊員擔任“文明監督員”,對校園內的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和糾正。通過“文明監督崗”,及時發現并糾正不良行為,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定期對“文明監督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和責任感。
3.開展文明班級評選
通過“文明班級”評選活動,激勵各班級積極參與文明建設。制定《文明班級評選標準》,從班級紀律、環境衛生、文明禮儀等方面進行考核。每月評選出一批“文明班級”,頒發流動紅旗,樹立榜樣,激勵全體班級爭做文明先鋒。
4.組織文明禮儀培訓
邀請禮儀專家走進校園,開展文明禮儀專題培訓。通過講座、示范、互動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掌握基本的文明禮儀知識,如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交禮儀等。通過文明禮儀比賽、文明禮儀小品表演等活動,鞏固少先隊員的文明禮儀知識,培養他們的文明行為習慣。
5.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結合校園文化建設,開展“文明校園”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文明小使者”行動、“文明校園我先行”等活動,引導少先隊員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與校園文明建設。通過“文明班級”“文明少年”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爭做文明使者。
(三)以“文化傳承”為載體,弘揚優秀傳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少先隊員成長的精神滋養。本學期,少先隊將通過多種方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少先隊員的文化自信。
1.開展傳統節日主題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通過包餃子、做花燈、包粽子、賞月等活動,讓少先隊員了解傳統節日的習俗和文化內涵,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組織少先隊員分享傳統節日的故事和傳說,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2.舉辦非遺文化體驗活動
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開展剪紙、糖畫、泥塑、面塑等非遺文化體驗活動。通過現場教學、互動體驗等形式,讓少先隊員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通過非遺文化展覽、非遺作品比賽等活動,展示少先隊員的學習成果,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
3.開展經典誦讀活動
引導少先隊員誦讀《論語》《詩經》《唐詩宋詞》等經典名篇,通過誦讀、吟唱、表演等形式,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經典誦讀比賽、讀書分享會等活動,激發少先隊員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通過“書香班級”“讀書之星”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經典誦讀活動。
4.開展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通過知識競賽、趣味問答等形式,組織少先隊員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通過“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傳統文化趣味問答”等活動,激發少先隊員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傳統文化素養。通過“傳統文化小達人”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傳統文化學習。
5.開展傳統文化主題班會
結合傳統文化教育,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通過“傳統文化進校園”“我與傳統文化”等主題班會,引導少先隊員分享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傳統文化小故事”“傳統文化小品表演”等活動,豐富少先隊員的課余生活,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
(四)以“實踐鍛煉”為平臺,提升綜合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少先隊員成長的重要途徑。本學期,少先隊將通過多種方式,為少先隊員提供廣闊的實踐平臺,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
1.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組織少先隊員走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社區環境做清潔、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等形式,培養少先隊員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通過“社區志愿服務小明星”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2.組織環保行動
結合環保主題,開展“校園垃圾分類宣傳”“環保手抄報比賽”“環保小衛士行動”等活動。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樹立環保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通過“環保小衛士”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環保行動。
3.舉辦科技創新競賽
鼓勵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通過“科技小發明”“科技小制作”“科技創意比賽”等形式,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通過“科技小達人”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
4.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結合勞動教育,開展“校園勞動實踐”“家庭勞動實踐”“勞動小能手比賽”等活動。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樹立勞動觀念,培養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小能手”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活動。
5.組織社會實踐調研
結合社會熱點問題,組織少先隊員開展社會調研活動。通過“社會熱點問題調研”“社區環境調研”“校園文化建設調研”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通過“社會實踐小明星”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五)以“組織建設”為保障,優化團隊效能
少先隊組織建設是開展少先隊工作的基礎保障,是少先隊員成長的重要支撐。本學期,少先隊將通過多種方式,優化少先隊組織建設,提升團隊效能。
1.完善大隊委和中隊委選拔機制
通過民主選舉、公開競選等方式,選拔出一批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少先隊員擔任大隊委和中隊委。通過競選演講、才藝展示、民主投票等形式,確保選拔過程公開、公平、公正。通過大隊委和中隊委培訓活動,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和責任感,為少先隊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加強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
定期組織少先隊輔導員培訓,邀請專家、優秀輔導員進行專題講座和經驗分享。通過培訓,提升輔導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優秀輔導員”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輔導員積極參與少先隊工作。
3.完善少先隊活動陣地建設
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紅領巾電視臺等平臺,宣傳少先隊活動和少先隊員的先進
三具體工作安排
(一)以“思想引領”為先導,凝聚隊員共識
1. 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紅色教育是少先隊思想引領的重要內容,通過紅色故事、紅色基地參觀等形式,幫助少先隊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本學期,我們將組織少先隊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聆聽老黨員、老戰士講述革命故事,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通過主題隊會、紅色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傳承革命精神,增強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2. 實施德育主題活動
以“紅領巾心向黨”為主題,開展系列德育活動。邀請優秀黨員、先進模范走進校園,與少先隊員面對面交流,分享他們的奮斗故事和先進事跡,引導少先隊員聽黨話、跟黨走。利用校園廣播、紅領巾電視臺等平臺,開設“紅色故事會”“時代楷模”等欄目,定期播放紅色故事和先進事跡,讓少先隊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禮。
3. 加強日常思想教育
通過晨會、班會等形式,開展日常思想教育。結合時事熱點,引導少先隊員關注國家大事,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組織少先隊員討論社會熱點問題,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斷力。定期開展思想教育專題講座,邀請專家學者為少先隊員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重要思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 建立德育評價機制
制定《少先隊員德育評價標準》,從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社會責任等方面對少先隊員進行評價。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定期對少先隊員的德育表現進行評價,評選出“德育之星”“優秀少先隊員”等,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向上。建立德育檔案,記錄少先隊員的德育表現和發展軌跡,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參考。
(二)以“行為規范”為抓手,落實養成教育
1. 制定行為規范手冊
制定詳細的《少先隊員行為規范手冊》,從日常行為、課堂紀律、校園禮儀等方面進行規范指導。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組織少先隊員學習手冊內容,確保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能熟悉并遵守行為規范。手冊內容將涵蓋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交禮儀等,幫助少先隊員在不同場合都能展現良好的行為習慣。
2. 設立文明監督崗
由少先隊員擔任“文明監督員”,對校園內的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和糾正。通過“文明監督崗”,及時發現并糾正不良行為,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定期對“文明監督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和責任感。設立“文明監督員”公示欄,展示監督員的工作情況和監督成果,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3. 開展文明班級評選
通過“文明班級”評選活動,激勵各班級積極參與文明建設。制定《文明班級評選標準》,從班級紀律、環境衛生、文明禮儀等方面進行考核。每月評選出一批“文明班級”,頒發流動紅旗,樹立榜樣,激勵全體班級爭做文明先鋒。評選結果將與班級評優評先掛鉤,激發班級之間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4. 組織文明禮儀培訓
邀請禮儀專家走進校園,開展文明禮儀專題培訓。通過講座、示范、互動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掌握基本的文明禮儀知識,如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交禮儀等。通過文明禮儀比賽、文明禮儀小品表演等活動,鞏固少先隊員的文明禮儀知識,培養他們的文明行為習慣。定期開展文明禮儀主題班會,分享文明禮儀故事,增強少先隊員的文明意識。
5. 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結合校園文化建設,開展“文明校園”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文明小使者”行動、“文明校園我先行”等活動,引導少先隊員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與校園文明建設。通過“文明班級”“文明少年”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爭做文明使者。定期組織文明禮儀知識競賽,檢驗少先隊員的學習成果,提升他們的文明素養。
(三)以“文化傳承”為載體,弘揚傳統文化
1. 開展傳統節日主題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通過包餃子、做花燈、包粽子、賞月等活動,讓少先隊員了解傳統節日的習俗和文化內涵,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組織少先隊員分享傳統節日的故事和傳說,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定期開展傳統節日知識競賽,檢驗少先隊員的學習成果,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
2. 舉辦非遺文化體驗活動
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開展剪紙、糖畫、泥塑、面塑等非遺文化體驗活動。通過現場教學、互動體驗等形式,讓少先隊員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通過非遺文化展覽、非遺作品比賽等活動,展示少先隊員的學習成果,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定期組織非遺文化講座,邀請非遺專家為少先隊員講解非遺文化的歷史和現狀,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
3. 開展經典誦讀活動
引導少先隊員誦讀《論語》《詩經》《唐詩宋詞》等經典名篇,通過誦讀、吟唱、表演等形式,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經典誦讀比賽、讀書分享會等活動,激發少先隊員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定期開展經典誦讀主題班會,分享誦讀心得,增強少先隊員的文化自信。建立經典誦讀社團,定期開展社團活動,為少先隊員提供更多的誦讀機會。
4. 開展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通過知識競賽、趣味問答等形式,組織少先隊員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通過“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傳統文化趣味問答”等活動,激發少先隊員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傳統文化素養。定期開展傳統文化知識講座,邀請專家學者為少先隊員講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內涵,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通過“傳統文化小達人”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傳統文化學習。
5. 開展傳統文化主題班會
結合傳統文化教育,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通過“傳統文化進校園”“我與傳統文化”等主題班會,引導少先隊員分享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傳統文化小故事”“傳統文化小品表演”等活動,豐富少先隊員的課余生活,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定期組織傳統文化主題班會觀摩活動,分享優秀班級的經驗和做法,提升全體班級的傳統文化教育水平。
(四)以“實踐體驗”為依托,增強社會責任
1. 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組織少先隊員走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社區環境做清潔、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等形式,培養少先隊員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定期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總結會,分享志愿服務心得,增強少先隊員的服務意識。通過“社區志愿服務小明星”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2. 組織環保行動
結合環保主題,開展“校園垃圾分類宣傳”“環保手抄報比賽”“環保小衛士行動”等活動。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樹立環保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定期開展環保知識講座,邀請環保專家為少先隊員講解環保知識和環保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通過“環保小衛士”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環保行動。
3. 舉辦科技創新競賽
鼓勵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通過“科技小發明”“科技小制作”“科技創意比賽”等形式,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定期開展科技創新講座,邀請科技專家為少先隊員講解科技創新的方法和技巧,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通過“科技小達人”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
4. 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結合勞動教育,開展“校園勞動實踐”“家庭勞動實踐”“勞動小能手比賽”等活動。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樹立勞動觀念,培養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定期開展勞動教育專題講座,邀請勞動模范為少先隊員講解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增強他們的勞動意識。通過“勞動小能手”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活動。
5. 組織社會實踐調研
結合社會熱點問題,組織少先隊員開展社會調研活動。通過“社會熱點問題調研”“社區環境調研”“校園文化建設調研”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定期開展社會調研活動總結會,分享調研成果,增強少先隊員的實踐能力。通過“社會實踐小明星”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四時間安排
(一)以“開局起步”為關鍵,夯實基礎工作
在學期初,少先隊工作將聚焦基礎建設,為后續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我們將調整少先隊大隊委和中隊委成員,明確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同時,開展大隊委和中隊委培訓,提升少先隊干部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并組織少先隊干部學習少先隊禮儀和隊章知識,確保少先隊活動規范有序。
在陣地建設方面,我們將建好紅領巾廣播臺,確保硬件設施完善,培訓好小編輯和播音員,讓紅領巾廣播成為全校師生喜愛的校園媒體。同時,建好校園文化宣傳欄,及時更新內容,營造優雅、活潑、趣味與知識并存的文化氛圍,并檢查和維護少先隊隊室、紅領巾電視臺等陣地,確保其正常運行。
此外,我們將啟動常規工作,開展文明禮儀和思想道德教育,通過每日檢查督促、定期專題活動、禮儀之星評比等方式,提升少先隊員的文明素養。規范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做好升旗手、護旗手、主持人的選拔和培訓,確保高質量完成升旗儀式。同時,啟動“文明班級”“文明少年”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全體少先隊員爭做文明使者。
(二)以“持續推進”為核心,落實各項任務并總結提升鞏固成果
在學期中期和末期,少先隊工作將圍繞重點工作任務持續推進,并通過總結提升鞏固工作成果。
我們將開展“紅領巾心向黨”主題活動,邀請優秀黨員、先進模范走進校園,分享奮斗故事。利用重要節日和紀念日,組織少先隊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故事分享會。通過校園廣播、紅領巾電視臺等平臺,開設“紅色故事會”“時代楷模”等欄目,定期播放紅色故事和先進事跡。
在行為規范與養成教育方面,持續開展文明禮儀培訓,通過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引導少先隊員掌握基本的文明禮儀知識。設立“文明監督崗”,由少先隊員擔任監督員,對校園內的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和糾正。定期開展文明班級評選活動,通過班級紀律、環境衛生、文明禮儀等方面進行考核,評選出“文明班級”,頒發流動紅旗。
在文化傳承與實踐體驗方面,開展傳統節日主題活動,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通過包餃子、做花燈、包粽子等活動,讓少先隊員了解傳統節日的習俗和文化內涵。舉辦非遺文化體驗活動,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開展剪紙、糖畫、泥塑等非遺文化體驗活動。組織少先隊員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如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社區環境做清潔等,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三)以“總結提升”為保障,鞏固工作成果
在學期末,全面開展工作總結與反思,各中隊輔導員對本學期少先隊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梳理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并召開少先隊工作總結大會,分享各中隊的工作經驗和優秀案例。開展表彰與激勵活動,評選“優秀少先隊員”“優秀輔導員”“文明班級”等,表彰在少先隊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通過紅領巾廣播、宣傳欄等形式,宣傳優秀事跡,樹立榜樣。舉辦少先隊工作成果展示活動,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展示本學期少先隊工作的亮點和成果。組織少先隊員開展“我的少先隊故事”分享會,分享成長和收獲。匯編少先隊工作案例集,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2025 年春季學期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少年兒童和少先隊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推進少先隊工作的創新發展。2025年春季學期,我校少先隊將繼續以全新的面貌和活力,肩負起為黨育人的職責使命,更好地團結、教育、引領新時代少年兒童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紅領巾增添新時代的光榮。
二、工作目標
強化組織建設:完善少先隊組織架構,提升管理效能,確保少先隊工作有序開展。
深化思想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少先隊員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激發創新活力:鼓勵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創新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促進全面發展:關注少先隊員的身心健康,推動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三、活動主題
“新時代·新夢想·新少年”
四、主要內容與實施策略
(一)思想引領與組織建設
理論學習:利用線上線下平臺,組織少先隊員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和少先隊知識,增強他們的政治認同感和組織歸屬感。
組織優化:規范少先隊大、中、小隊組織建設,加強隊干部選拔和培訓,提升少先隊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創新實踐活動
主題教育:圍繞“新時代·新夢想·新少年”主題,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如科技創新大賽、環保小衛士行動等,激發少先隊員的創新意識和環保責任感。
儀式教育:通過莊嚴的升旗儀式、入隊儀式等,增強少先隊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社會實踐:組織少先隊員參與社區服務、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三)自主管理與服務
崗位實踐:設立多樣化的少先隊服務崗位,鼓勵少先隊員積極參與隊內事務管理,提升他們的自主實踐能力。
心理輔導:關注少先隊員的心理健康,定期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
(四)陣地建設與資源整合
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少先隊員參與社區服務、環保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科技小發明、小創造等科技創新活動,激發少先隊員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文化體育活動:結合學校實際,舉辦文藝匯演、體育比賽等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少先隊員的課余生活,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五)輔導員隊伍建設
加強專業培訓:定期組織輔導員參加專業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
完善考核機制:建立健全輔導員考核機制,對輔導員的工作進行定期評估和反饋,激勵他們不斷提升工作水平。
拓展社會資源:積極尋求社會資源支持,邀請家長、社會各界人士擔任校外輔導員,為少先隊員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
五、行事歷與重點活動
二月:
開學典禮(或結合第一次升旗儀式);(提前通知相關隊員參與,節目主持等排練,考慮音響話筒國旗等后勤保障。)
開學第一課(隊組織生活、隊角、黑板報等少先隊常規工作布置);
“關注亞冬會”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2月7日至14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黑龍江哈爾濱市舉行)
紅領巾禮儀崗到崗訓練、編排。
寒假實踐活動回顧;(紅領巾獎章頒發、作品展示、媒體宣傳);(可組織一次專題集會,展示優秀作品、頒發獎章等)
大隊、中隊活動記載冊下發、隊報隊刊征訂等。
籌備或召開學校少工委、中隊輔導員、大、中隊委員會議;如有中隊輔導員調整,要在會上頒發聘書。(學校少工委會議一定要召開,準備本學期開展工作與活動征得統一意見)
大、中隊委員、小隊長補充或輪換;(看半年或一年的時間點自定)
三月:
附:常規工作
周常規
1.落實一課時少先隊活動;
2.督促落實每周五全國少工委發布的“紅領巾愛學習”主題隊課。
3.每周一次大隊委員會例會(培訓會)。
半月常規
1.提醒中隊開展一次中隊委員會例會(培訓會);
2.中隊輔導員例會;
3.“紅領巾獎章”中隊頒章儀式;
月常規
1.按年級輪值儀式規范的示范主題隊會;。
2.召開校園紅領巾小崗位負責人例會。
3.大隊集會儀式。(或紅領巾獎章集中頒章儀式)
4.開展一次中隊輔導員培訓。
中國少年先鋒隊***學校大隊
2025年X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