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抗洪救災工作報告總結篇一
我校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防汛工作指示精神,不斷改善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潛力,最大可能的帶給安全保障,確保學校發展不受影響。
一、高度重視,用心做好消防和防汛安全的宣傳工作
我們主要從以下方面落實這項工作:
1、成立防汛安全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和組織學校開展防汛安全教育工作。透過會議進行防汛安全宣傳。學校召開防汛安全會議,對包括學校防汛安全在內的安全問題作了詳盡的分析,并提出了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2、組織防汛安全知識教育活動。學校組織專門的防汛知識講座,開辦專欄,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防汛安全知識,增強了防汛安全意識。學校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防防汛自救的培訓,全面提高了廣大師生防汛安全意識和防溺、防雷雨實際潛力,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學校防汛教育工作。
3、學校各個科室職責人進行了一次系統全面的安全檢查。個性是對學校各重要部位防汛設施進行了全面的檢查。
二、推進防汛安全職責制,充分落實管理職責與具體措施
1、確定重點部位,明確重點部位負責人。
2、加大汛期安全檢查力度,和巡查力度,并做好相應安全記錄。
3、加強對防汛物品的管理和保養。
4、假期要求學生遠離溝渠湖泊等深水水源,游泳務必有家長陪伴。
三、制定防汛安全緊急預案
安全職責重于泰山,防汛安全無小事,為了使學生有效避雷避汛,舉行避雷和溺水自救救助演練,為了保證學生能夠處危不亂,科學避險,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學校曾多次組織安全疏散演練。
四、警鐘常鳴,把工作做細做實。
由于認識明確、措施到位,一年來,我校從未發生過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安全高于一切,防汛工作任重道遠,學校防汛安全工作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任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我們在加強日常工作管理和階段狀況總結的同時,樹立了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每名教師都能關心防汛安全,在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陜飛二小小學防汛安全工作會做得更好。
抗洪救災工作報告總結篇二
一、防汛抗洪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
(一)樹立憂患意識,加強知識儲備,提高搶險能力
汛期來臨之初,中心組織召開了防汛抗洪工作動員會,對去年的防汛抗洪整體工作進行了簡要概述,對今年防汛抗洪工作進行了專項安排,成立組織機構,調整防汛抗洪小組人員,成立防汛抗洪突擊隊,并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應急電話響應率100%。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意識,中心還多次組織人員對往年防汛經驗進行學習,針對磨灣隧道出口管道懸空、油草河管段裸露等事件的成功處置過程進行了詳細的的講解,對忠武線長陽段發生的管段漂移事件的處置過程進行了視頻圖片回顧,隨時敲響防汛抗洪的警鐘。
(二)清點防汛物資,檢查設備機具,做好防汛抗洪硬件準備
按照公司要求,中心安排專人對防洪抗汛儲備物資進行每日一巡檢,每周一清點。定期對庫房開窗通風,對防洪草墊等噴灑滅蟲藥劑,保證防汛物資的良好。中心還對轄區石料資源進行了調研,搜集長陽、恩施等地勢險峻區域石料廠家信息備用。
在6月上中旬汛情較為集中的時間段內,中心組織開展了防汛抗洪專項檢查,重點針對防汛抗洪設備機具進行了運行,確保所有設備機具完好,為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險情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中心擁有的發電設備包括移動電站、工程搶險車車載沃爾沃發電機、威爾信發電機組、雅馬哈發電機、本田發電機等六臺,發電功率合計274kw,抽水類設備有有汽油抽水泵、潛水泵、清水泵、泥漿泵各兩臺,小時合計排量達到390方,基本滿足了轄區防汛抗洪搶險所需。
(三)組織實施了防汛抗洪演練
為打好防汛抗洪的攻堅戰,中心還模擬實際險情發生情況,多次進行防汛抗洪演練。x月x日,中心維搶修隊開展了自吸式排污泵、潛水泵的排澇演練,加強了防汛抗洪設備操作實踐;5月日,中心組織開展了管道漂管應急處置演練。演練中我們發現了汽油機抽水泵入口管(隨機自帶)質地偏硬不易操作、清水泵出口管方向調整不靈活、使用水帶強度不高、石籠組裝不靈活等弊端,一一制定了改進措施。6月初,中心維搶修隊進行防汛石籠快速安裝演練。除此之外,中心每周組織一次設備的操作演練,保證突擊隊每名隊員都會操作使用防汛抗洪相關設備。通過演練,檢驗了中心防汛抗洪應急預案的可行性,提高了員工防洪抗汛意識,鍛煉了員工的應急搶險能力。
汛期期間,中心高度重視兩個水保工程施工現場防汛抗洪工作。一是由中心主管領導牽頭,每月定期對工地現場進行安全相關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做好整改工作;二是嚴格跟蹤當地天氣狀況,每逢有大雨或汛情信息發布,中心防汛抗洪值班人員均會告知現場代表,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大雨之前和大雨之后的工地安全檢查工作,盡量減少險情發生的概率。三是針對施工中的關鍵點如抗滑樁樁孔的開挖、混凝土的澆筑等要求施工單位制定專門的質量保障措施。四是實行汛期匯報制度,中心現場代表將工地安全及防洪抗汛工作按照日報、周報的形式上報中心防洪抗汛辦公室,便于及時掌控現場動態。目前,中心負責的水保工程已經全部于八月底完工。
二、汛期期間涌現出得好人好事
在整個汛期,中心要求汛期主要領導不休息,突擊隊保證人員定額,全體員工牢固樹立了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意識,充分做好了打防汛抗洪攻堅戰的準備,確保了整個汛期管道安全平穩。
百日會戰期間,中心負責三個水保的現場施工監護,由于工程量大,時間長,中心的崔于杰、張勇財、廖敏等3名員工長期堅守三個水保工程現場,同施工隊伍在施工現場同吃、同住,最長的整整堅守了近6個月,正是由于他們有著“見紅旗就扛、有第一就爭”的信心和決心,所以才一直激勵著他們持之以恒,使他們克服了各種監督施工的困難,每天第一個到達施工現場,最后一名離開。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認真負責,堅守崗位,對施工進度和現場情況進行嚴格控制,嚴把關施工質量,保證了施工的質量、速度和安全。確保了今年汛期期間,管道未出現大的安全隱患。
為做好汛期防汛抗洪工作,中心于五月初儲備了編織袋、草墊、枕木等一批防汛抗洪物資,為了確保發生險情時,物資能夠用的上,日常的檢查保養就顯得很重要,中心的物資保管員朱宏黎同志,一直以來堅持每日對庫房巡檢,及時發現排查安全隱患,每天積極關注天氣,雨天提前遮蓋戶外存放的防汛抗洪物資,晴天又及時對這些物資進行晾曬,日復一日,從不間斷,正是由于她每日認真細致的巡檢,確保了物資隨時處于良好狀態。
三、防汛抗洪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整個防汛抗洪工作中,雖然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一是部分抗洪抗洪工器具未進行演練,如皮劃艇、石籠等;二是面對汛期即將結束的實際情況,中心部分員工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意識有些淡化;三是未針對新分員工進行抗汛抗洪相關知識的教育培訓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以后得工作中加以改進。
抗洪救災工作報告總結篇三
受災群眾多于歷次洪災。全鄉受災群眾達5000人,特別是**村,有田心、竹園、碼園等三個組全體村民被圍困,在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指導下,被困群眾全部安全轉移。據統計,全鄉共轉移圍困群眾2113人,倒塌房屋53棟,無人員傷亡。
農業損失較為嚴重。全鄉共水淹稻田4000余畝,成災率達80%,水沖沙壓1000畝,難以恢復的達500畝。全鄉共決口魚塘62口,走失魚苗約計18萬余尾。洪水沖走生豬106頭,雞600余只。其他經濟作物損失達*萬元。
基礎設施損失慘重。全鄉村組道路被沖毀10條39處長達4000米。鄉境內多條渠道倒塌,左干渠共倒塌4處計800方,王家山圳倒塌3處計600方,黃山燕渠倒塌3處計1000方,連源村亭子組煙水配套工程排灌水圳塌方400方,沙山組煙水配套工程排灌水圳塌方500方,樹山組山體滑坡600方,山下方排灌水圳難以恢復。特別是連溪村土地平整項目工程剛建好的排灌水圳塌方更為慘重,倒塌排灌水圳長達700米。
二、搶險救災情況
1.迅速召開黨政領導會議,成立抗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顧問:**,組長:**,常務副組長:***,副組長:*** 、*** 、***,成員:**、**等人,各駐村鄉領導及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兼任,辦公室24小時值班由**同志負責,災情匯總由**負責,災情上報水利局由***負責,上報民政局由**負責。
2.迅速啟動防汛搶險全部應急方案。
3.全鄉干部職工深入到第一線指揮抗洪搶險;迅速疏散安置受災群眾。
4.發出緊急通知:
一是要求駐村領導指導群眾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二是協助做好受困村組的人員、財產轉移工作,并妥善安置。
三是進村入戶、排查災情。
四是組織力量修復一些水毀基礎設施,盡快恢復交通、通訊、照明等。
五是協助安排好受災群眾的生活問題。
六是幫助受災群眾搞好災后恢復生產工作。
(二)廣大干部特別是黨員率先垂范,奮斗在抗災一線
在洪災面前,廣大干部特別是黨員干部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始終奮斗在抗洪救災一線。鄉全體干部進村入組指導抗洪救災工作;組成抗洪救災工作隊,深入全鄉受災村組組織群眾進行抗災自救;同志們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一切為了災民的安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踐在抗洪救災前線上到處體現。
(三)及時落實抗洪搶險
災情發生后,鄉黨委政府積極籌措救災物資、資金,做好救災物資發放工作,妥善安排災民生活。8月24日救災隊就深入到全倒戶進行了慰問,送去了大米和食用油,對水浸農戶進行消毒等工作,基本保證了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干凈水喝、有醫療保障,確保不出現因災逃亡、死亡現象。
(四)及時排除水庫險情,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加強南腰垅水庫安全監測,水庫大壩8月20日出現險情后,彭書記指示豆鄉長和分管農業的副鄉長及時趕赴現場采取緊急措施處理,強行拆除攔魚網,截斷上游的進水,成功地排除了險情。并督促駐村干部和水庫責任人劉大慢要堅持24小時嚴防死守,以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在洪災面前,我們始終把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克服各種困難,不顧自身安危奮斗在災民安全轉移第一線。在營救松崗村井水組李定妹時,情況萬分危急。8月20日,駐村干部多次做她的工作要她搬出危房,她死死不肯離開那又破又舊的土胚屋,最后,彭書記指令鄉村干部把李定妹抬出來,抬出來不到一分鐘,整個房屋就嘩拉一聲地倒塌了。從8月19日早上5時40分到6月23日16時,鄉防汛指揮部共接到求救被困群眾電話18個,被困群眾2100余人,在群眾最需要的緊迫關頭,我們鄉村干部想群眾所急,解群眾之困,組織力量及時施救,在洪水圍困后,沒有一名群眾因得不到救助而造成傷亡。
(六)加強值班和匯報工作
鄉防汛辦、鄉政府辦、水庫執行全天24小時值班制度,在這次洪災中,防汛值班的同志整天整夜都得不到休息,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確保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為了抗洪救災工作不受延誤,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聯絡資源,加強信息聯絡和災情上報。
1.駐村干部全面掌握了村組干部的電話或手機號碼。
2.是鄉、村、組干部堅持24小時不關機。
3.是辦公室值班人員堅持24小時在崗在位。
4.是三個村的高音喇叭發揮了作用。
5.是抗洪期間,駐村干部每天7點向彭瑞珍匯報災情,由辦公室統一匯總上報。
抗洪救災工作報告總結篇四
(一)朝西村災害損失情況
1、村民住房受淹情況。朝西村位于龍泉鎮東北方向約2公里處,地質屬火山巖地區,海撥米,地形西北低,東南高,全村共60戶村民,人口260人。該村在今年國慶后第二輪強降雨時受淹嚴重,民房被淹最高水位達米,村中低洼處積水最深達6米多,是市洪水內澇最嚴重的村莊之一。據初步統計,全村共48間房屋被淹,其中砼房6間、磚房33間、危房1間、無人居住破房4間、牲口棚房4間,受災房屋面積共平方米。
2、水、電、路等設施受損情況。洪水淹沒了村里的自來水井,水井抽水電機已損壞,排澇至26日,水井已經露出,但需抽干水井的水并消毒后方可存水,同時還需修理電機才能抽水。10月21日,該村已用軟管從約500米外的新聯管區于莊村引來自來水,安裝三個水龍頭24小時供水臨時應急,供水量基本滿足生活需要。
水浸朝西村的第二天,供電即停止,18日水位最深時沖壞村電線200米。10月25日19:00,洪水退后修復電線,26日19:00時恢復正常供電。
此次洪水村道被淹嚴重,長約235米,面積平方米,被淹最深達米,平均水深2米。至26日,村內道路大部已恢復通行,村后水塔至戲臺段仍有部分積水,但對群眾出行影響不大。
3、農業生產損失情況。洪水使全村的農作物全部被浸壞絕收,其中晚稻145畝,瓜菜128畝,農作物265畝;畜牧業損失嚴重,其中淹死豬60頭,禽類680只,畜禽欄倒塌250平方米,全村直接經濟損失176萬元。
(二)溪南村災害損失情況
兩輪強降雨使東山鎮溪南村1580多畝水稻、560多畝瓜菜被淹,73間民房受損,其中倒塌20間,208人被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180多萬元。
(三)永興鎮洪王村災害損失情況
兩輪持續強降雨使洪王村2戶民居受損,100多畝瓜菜被淹,200多畝水果受損,直接經濟損失100多萬元。
(一)領導重視,行動迅速
在此次抗擊歷史罕見洪澇災害中,我局領導班子思想重視,行動迅速,及時研究和部署抗洪救災工作,使我局抗洪救災和對口援建工作始終掌握主動,走在前面。
10月初,第一輪強降雨出現后,我局領導班子成員即放棄國慶休假,轉入抗洪救災工作,并決定立即向第一輪強降雨重災區之一的秀英區東山鎮溪南村和永興鎮洪王村派出抗洪救災工作隊,調查災情,指導救災和慰問受災群眾。為房屋受損的村民贈送大米、食油和3500元慰問金,鼓勵受災村民戰勝困難,早日完成災后重建,讓受災村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
第二輪強降雨發生后,市委、市政府于10月23日聯合下發了《關于對受災嚴重地區開展對口援建的通知》(海辦字[]75號),安排30個黨政機關和市屬企業深入部分受災嚴重的村莊開展對口援建工作,我局安排對口援建龍泉鎮朝西村。局領導對此十分重視,立即召開局黨組擴大會議進行學習傳達和貫徹部署,會議決定成立市規劃局對口援建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建川擔任組長,龍舒華副局長、陳忠副局長、楊愛民副調研員為副組長,并決定立即向對口援建村莊派去救災援建調查工作隊。工作隊放棄周未休息,于24日上午爬山涉水趕到龍泉鎮朝西村,一邊實地調查災情,一邊現場指導受災村莊開展抗洪救災。
10月25日,我局根據村民需要,由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建川帶隊,迅速送去受災群眾急需的救災物資,給全村每戶村民都送去煤氣、煤氣爐、大米、食用油、衣物等,使村民們家家戶戶都能自已生火做飯,有衣保暖。
27日,我局根據救災援建調查工作隊的災情調查,再次召開局長辦公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對口援建工作,并決定成立勘察測量、村莊規劃、基礎設施、房屋建設、災后生產等五個專業工作組,有針對性開展災后重建指導工作。并再次為災區送去學生書包、學生文具、大米、食鹽、火腿腸、榨菜、棉等急需生活用品,幫助受災群眾恢復正常生活秩序。
(二)加快排澇,迅速退水朝西村
在今年國慶后第二輪強降雨時受淹嚴重,民房被淹最高水位達米,村中低洼處積水最深達6米多,是市洪水內澇最嚴重的村莊之一。工作隊24日進村時,村頭水位還有1米多深,只好從村后爬山涉水進村。當時,村內受淹民房最高水位仍有1米多高,工作隊一邊調查災情,一邊迅速協同區鎮政府勘察排洪方向,采取挖溝排水和抽水機抽水雙管齊下的方式,加快排洪進度,至26日,受淹民房的水已全部退去。
(三)解決用水、用電和交通問題,迅速恢復正常生活秩序。
洪水淹沒了村里的自來水井,水井抽水電機已損壞,無法供水。我局工作隊指導該村用軟管從約500米外的新聯管區于莊村引來自來水,安裝三個水龍頭24小時供水臨時應急,供水量基本滿足生活需要。
10月16日水浸朝西村的第二天,供電即停止,18日水位最深時沖壞村電線200米。月25日19時,10洪水退后立即協調供電部門修復電線,26日19:00時恢復正常供電。此次洪水村道被淹嚴重,長約235米,面積平方米,被淹最深達米,平均水深2米。通過挖溝排水和抽水,村內道路26日已恢復通行。
(四)開展衛生大清除,做好防疫工作
10月24日洪水開始退去,24日中午開始,工作隊協調鎮防疫站和衛生院派出消毒防疫技術人員,入村消毒防疫,每天都對新退水區域進行消毒,對淹死、病死的禽畜等進行收集,統一進行處理,然后掩埋。
經與區、鎮協調,還統一發放消毒藥品、蚊香、消毒器具,供村民對自家住房、庭院等進行消毒防疫。10月25日和26日,在我局工作隊的指導下,全村群眾開展衛生大掃除,防止傳染病發生。目前,該村群眾鍵康狀況正常,無傳染病發生。
水退后,我局工作隊配合村鎮充分發動群眾,抓緊搶修受損嚴重的水利設施,引導農民搶耕搶種,恢復災后農業生產,努力降低災害損失。
11月3日,我局邀請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吳宗利主任等五位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到朝西村實地研究災后農業發展問題,指導村民恢復農業生產,搶種冬季瓜菜,趕上元旦和春節的好市場,增加農民收入。專家們還提出,朝西村適合種植生姜,目前種植生姜經濟效益較高,下一步,我局將協同鎮、村干部,按“一村一品”的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指導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邊角地、林地發展生姜生產,形成特色農業。
第一輪強降雨發生后,我局組織工作隊趕赴重災區之一的秀英區東山鎮溪南村和永興鎮洪王村指導救災和災后重建,研究提出了迅速恢復生產和災后重建的措施,并看望了受災群眾,為兩個受災村災后重建提供11萬元救災款,并為房屋受損的村民贈送價值1萬多元的大米、食油和3500慰問金,支持和幫助受災村民恢復生產和災后重建。
抗洪救災工作報告總結篇五
20_年_月_日至20:30至7月17日凌晨3:00,鎮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達236mm,街區積水達1.5米,河流、塘堰、稻田一片汪洋。全鎮3座小一型水庫,9座小二型水庫全部溢洪告急,松立礦業尾礦壩出現嚴重險情。
全鎮遭受巨大損失,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達4400萬元以上。災情發生后,鎮黨委、政府積極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全力抗洪救災。鎮黨委書記、鎮長黎爭光,鎮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鎮長秦水平等領導親臨現場,日夜座陣指揮,鎮國家干部組成7個抗洪小分隊,分赴全鎮39個村,全力抗洪搶險。
一、全鎮主要受災情況
鎮地處廣水市西部,與先覺廟水庫接壤,總人口7.2人,耕地面積45166畝,其中水田36661畝,旱地9505畝,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9座,大小機電泵站32座,塘堰4725口,河壩83處。
(一)農業損失:全鎮39個村的農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受損面積14000多畝。其中水稻水打沙壓,沖毀、絕收面積達8200余畝,棉花達3000余畝,芝麻、花生、玉米等2800余畝;沖倒豬舍72間,養雞大棚1個,死亡牲豬121頭,小雞20__只,耕牛2頭,淹沒玉米飼料11噸,圍墾沖斷7處;處毀樹苗7畝,農業經濟損失達3510萬元。
(二)基礎設施損失:道路塌方,沖毀達58公里,其中通村水泥公路24.4公里。嵩山寺圍墻倒塌、鄧畈河堤漫水達2米高,造成鎮至松立礦業道路中斷4個小時;損壞人行橋11個;沖毀河壩25處、塘堰386處;淹沒機電泵站房7處;渠道潰口20余處;經濟損失達516萬余元。
(三)企業與民房損失;松立礦業抽水一級泵站淹沒,200專變及160電機被毀,泵屋、配電房被沖,損失達50余萬元,農戶倒塌房屋363間,街沿河住房全部進水,大部分商鋪被淹,中百倉儲一樓全部被淹,經濟損失達362萬余元。
沉著應對。面對災情,鎮黨委、政府不等不靠,及時啟動防訊救災預案。20__年7月17日凌晨1:00,接到抗洪警報后,鎮黨委書記、鎮長黎爭光同志,連夜率人趕到發生險情的松立礦業,查看尾礦壩狀況,并及時通知全鎮干部,迅速組織搶險。
當夜組織干部群眾800多人,投入編織袋4000余只,編織布10600立方米,出動力型機械16臺,控土石方2萬多方,對松立礦業尾壩進行搶險。投入編織袋1240條、編織布20__立方米對五一村回龍寺水庫壩埂脫坡進行搶險,投入編織袋2160條、編織布3560立方米對馬安大涼水溝水庫進行搶險,經過干部一夜的奮戰,松立礦業尾壩、回龍寺水庫、大涼水溝水庫險情排除,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得到保障。面對與此同時,當日夜晚嵩山寺倒塌的圍墻,造成的交通堵塞得以清理暢通。
抗洪救災工作報告總結篇六
受災群眾多于歷次洪災。全鄉受災群眾達5000人,特別是**村,有田心、竹園、碼園等三個組全體村民被圍困,在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指導下,被困群眾全部安全轉移。據統計,全鄉共轉移圍困群眾2113人,倒塌房屋53棟,無人員傷亡。
農業損失較為嚴重。全鄉共水淹稻田4000余畝,成災率達80%,水沖沙壓1000畝,難以恢復的達500畝。全鄉共決口魚塘62口,走失魚苗約計18萬余尾。洪水沖走生豬106頭,雞600余只。其他經濟作物損失達*萬元。
基礎設施損失慘重。全鄉村組道路被沖毀10條39處長達4000米。鄉境內多條渠道倒塌,左干渠共倒塌4處計800方,王家山圳倒塌3處計600方,黃山燕渠倒塌3處計1000方,連源村亭子組煙水配套工程排灌水圳塌方400方,沙山組煙水配套工程排灌水圳塌方500方,樹山組山體滑坡600方,山下方排灌水圳難以恢復。特別是連溪村土地平整項目工程剛建好的排灌水圳塌方更為慘重,倒塌排灌水圳長達700米。
1.迅速召開黨政領導會議,成立抗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顧問:,組長:,常務副組長:,副組長: 、 、,成員:、等人,各駐村鄉領導及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兼任,辦公室24小時值班由負責,災情匯總由負責,災情上報水利局由負責,上報民政局由負責。
2.迅速啟動防汛搶險全部應急方案。
3.全鄉干部職工深入到第一線指揮抗洪搶險;迅速疏散安置受災群眾。
4.發出緊急通知:
一是要求駐村領導指導群眾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二是協助做好受困村組的人員、財產轉移工作,并妥善安置。
三是進村入戶、排查災情。
四是組織力量修復一些水毀基礎設施,盡快恢復交通、通訊、照明等。
五是協助安排好受災群眾的生活問題。
六是幫助受災群眾搞好災后恢復生產工作。
(二)廣大干部特別是黨員率先垂范,奮斗在抗災一線
在洪災面前,廣大干部特別是黨員干部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始終奮斗在抗洪救災一線。鄉全體干部進村入組指導抗洪救災工作;組成抗洪救災工作隊,深入全鄉受災村組組織群眾進行抗災自救;同志們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一切為了災民的安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踐在抗洪救災前線上到處體現。
(三)及時落實抗洪搶險
災情發生后,鄉黨委政府積極籌措救災物資、資金,做好救災物資發放工作,妥善安排災民生活。8月24日救災隊就深入到全倒戶進行了慰問,送去了大米和食用油,對水浸農戶進行消毒等工作,基本保證了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干凈水喝、有醫療保障,確保不出現因災逃亡、死亡現象。
(四)及時排除水庫險情,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加強南腰垅水庫安全監測,水庫大壩8月20日出現險情后,彭書記指示豆鄉長和分管農業的副鄉長及時趕赴現場采取緊急措施處理,強行拆除攔魚網,截斷上游的進水,成功地排除了險情。并督促駐村干部和水庫責任人劉大慢要堅持24小時嚴防死守,以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在洪災面前,我們始終把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克服各種困難,不顧自身安危奮斗在災民安全轉移第一線。在營救松崗村井水組李定妹時,情況萬分危急。8月20日,駐村干部多次做她的工作要她搬出危房,她死死不肯離開那又破又舊的土胚屋,最后,彭書記指令鄉村干部把李定妹抬出來,抬出來不到一分鐘,整個房屋就嘩拉一聲地倒塌了。從8月19日早上5時40分到6月23日16時,鄉防汛指揮部共接到求救被困群眾電話18個,被困群眾2100余人,在群眾最需要的緊迫關頭,我們鄉村干部想群眾所急,解群眾之困,組織力量及時施救,在洪水圍困后,沒有一名群眾因得不到救助而造成傷亡。
(六)加強值班和匯報工作
鄉防汛辦、鄉政府辦、水庫執行全天24小時值班制度,在這次洪災中,防汛值班的同志整天整夜都得不到休息,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確保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為了抗洪救災工作不受延誤,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聯絡資源,加強信息聯絡和災情上報。
1.駐村干部全面掌握了村組干部的電話或手機號碼。
2.是鄉、村、組干部堅持24小時不關機。
3.是辦公室值班人員堅持24小時在崗在位。
4.是三個村的高音喇叭發揮了作用。
5.是抗洪期間,駐村干部每天7點向彭瑞珍匯報災情,由辦公室統一匯總上報。
抗洪救災工作報告總結篇七
5月27日至6月18日,我縣遭遇三次特大暴雨襲擊,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給群眾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一)“5.28”降雨洪水特點。
出現時間早。從氣象資料分析,我縣強降雨一般都處在梅汛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這次強降水在5月下旬,為有氣象資料以來最早。尤其是,日雨量超過250mm的強降水,這在我縣氣象史上極為罕見,為有氣象資料記載以來的首次。降水量大、范圍廣。據氣象水文部門測報,強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27日晚上11時到28日11時的12個小時里,燕溪測報點降雨量達到312mm,茅崗測報點295mm,蘇莊測報點278 mm,碧家河測報點274.5mm。氣象學上,把日雨量超過250mm以上的,稱為特大暴雨,此次共有6個鄉鎮,創歷史記錄;日雨量超過100mm以上,稱為大暴雨,全縣所有鄉鎮都達到大暴雨.降雨頻率為五十年一遇,局部超百年一遇。降水集中。此次強降雨,降水量非常集中。其中,燕溪、茅崗等局部點上,3個小時降雨量超過100mm,6個小時超過200mm,9個小時超過270mm。有10個鄉鎮16時次小時降水超過30mm,最大的柴塘水庫站每小時降雨量達到47.5mm。
洪水暴漲暴落。開化是個山區縣,縣內小流域密布,洪水來得快去得快,暴漲暴落。此次降雨面廣,全流域都處在特大暴雨區,形成洪水過程快,5月28日7時至14時7個小時內,縣水文站水位就上漲4.3米,中村溪3小時水位猛漲3.1米,池淮溪長虹段水位2小時水位猛漲2米。洪水達到峰值后持續時間短,迅速回落。河道水位高。據縣水文站測報,5月28日14時45分,主要干流馬金溪水文站洪峰水位達到125.28米,城關鎮為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各條支流水位暴漲,何田溪水位超過百年一遇,村頭溪、中村溪、蘇莊溪、池淮溪等支流水位達到百年一遇,面上的其他支流普遍水位達到五十年一遇,已經超過洪水。水庫水位猛漲。“5.28”特大暴雨來臨之前,全縣水庫基本空庫,降雨后,各個水庫水位猛漲。齊溪水庫從降雨前的270.56米上升到286.39米,茅崗水庫從283.92米上升到300.20米,齊溪水庫水位超汛限水位,被迫開閘泄洪。其他小型水庫蓄水量均達到90%以上。
(二)“6.8”降雨洪水。“6.8”洪水從8日8時到11日16時,面雨量超過180mm,其中汪家測站408mm,碧家河測站351mm,齊溪測站318mm。受強暴雨影響,全縣各水庫山塘處于高水位運行狀態。8日下午起,齊溪水庫開始騰庫泄洪,最大下泄流量達到523m3/s。
“6.8”洪水造成全縣12個鄉鎮306個行政村20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4.16億元。共轉移人員7316人其中水利損失1.3億元。
“6.18”洪水造成全縣18個鄉鎮30萬人受災,部分地段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全縣共轉移人員15330人,直接經濟損失3.12億元。其中水利損失8220萬元。
三次洪災,共造成經濟損失14.19億元,水利損失4.83億元。
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研究部署,立即采取措施,層層落實責任,全力抗洪救災。暴雨發生前后,立即啟動防御特大洪水應急預案,采取應對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當前防汛抗洪各項工作。
(一)緊急部署。開化高度重視入梅以來的強降雨的安全防御工作,把當前防汛抗洪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立足于強降雨、長時間降雨和全流域性降雨來防御,立足于“不死人、少傷人”的目標來避險,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啟動防御特大洪水應急預案迅速進入臨戰狀態,多次召開防指成員會議和成員擴大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工作。縣四套班子領導親臨指揮中心指導防汛抗洪工作。防汛總指揮坐鎮指揮,從水雨情收集、分析會商到水庫巡查、山洪地質災害防御、低洼地帶群眾轉移和水庫調度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安排部署,把各項防范措施落實到各防指成員單位、各鄉鎮部門。抽調由 260人組成的搶險救援小分隊,奔赴受災較嚴重的鄉鎮、村開展抗洪搶險。
(二)及時預警。密切監測天氣的變化動態,組織技術專家進行分析會商,并通過農民信箱、防汛短信平臺及時將水雨情信息向縣防指成員,各鄉鎮、工業園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水利員,水庫巡查員,小流域預警員發布,累計發送短信7.8萬余條,要求各地、各單位加強水庫巡查,做好山洪和地質災害點的防御和危險區域的人員安全轉移工作。同時通過電視游走字幕提醒社會公眾做好強降雨安全防范常識。縣委、且政府發出了《關于切實做好當前抗洪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水庫山塘巡查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及時做好加強水庫、堤防、河道等巡查,切實做好小流域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防范工作。
(三)全力防御
一是做好危險區域人員安全轉移工作,對處在河邊低洼地帶、泥房、危房和易發生地質災害點、沿河作業的群眾,實施全部轉移,安全轉移,三次洪災,共轉移人員了22646人。及時搶救被洪水圍困群眾486名。
二是加強水庫安全管理,水庫巡查員實行24小時駐庫,1小時巡查1次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及時預警。水庫應急搶險小分隊緊急待命,做好搶險救災和人員轉移準備。
三是把小流域山洪和地質災害的監控、巡查和避險作為關鍵性措施,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小流域預警員及時到崗到位,密切監測山洪變化。地質災害預警員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逐一排查,發現異常及時預警,組織轉移。
(四)科學調度。受“5.28”洪水影響,全縣水庫山塘處高位運行。梅汛期實行水庫山塘限制蓄水,蓄水量控制在70%以下,如無法騰庫,放水孔必須全開。齊溪水庫兩次開閘預泄,并根據水庫降雨、入庫流量和發電用水的情況下,統籌下游各溪流的水位,適時對水庫閘門開啟高度進行調度,起到了攔蓄洪水、削峰、錯峰作用,有效緩解下游防洪壓力。
(五)強化督查
縣防汛辦三次對各鄉鎮、工業園區進行防汛值班電話督查,要求主要領導必須到崗到位,親自指揮,工程技術人員必須跟班,做好強降雨的安全防御工作,特別是人員的安全轉移。三次組織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到全縣山塘水庫檢查高水位運行狀況下水庫的安全情況,對水毀修復工程進行檢查,采取臨時應急措施,進行加固加高,保障安全。對電站、在建水利工程、特別是采砂船進行短信預警和電話督查,要求做好電站進水的安全防御工作,通知在建工程抓好度汛安全管理,逐一督促采砂船業主做好船只停靠和加固,防止洪水暴漲發生漂移險情。對停滯在河道內的障礙物通知相關鄉鎮和高速辦組織人員進行清理,保障行洪安全。
(六)實施修復
為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做好下一次洪水的防御工作,迅速組織水利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災區,核查災情,掌握底數,制定修復方案,對一些受損嚴重的堤防、堰壩采取加固加固等應急措施。在“6.8”洪災前,應急加固堤防和堰壩500余處,搶修灌溉設施325處、機電泵站38座;飲用水工程已全面修復,正常供水;進水電站已全面修復開始正常運行;水文氣象全部修復投入運行。在抵御“6.8”和“6.18”洪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減輕了災害損失。
(一)抓好防汛抗洪。始終把堅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防止人員傷亡放在第一位,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災、抗長災的思想準備、物資準備和工作準備,做好水利工程險情排查,進一步掌握水庫、山塘、堤防、堰壩損毀情況,及時排除隱患和險情。
(二)加快水毀修復
利用降雨的間隙時間搶修水毀工程,確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水毀修復建設進度實行一周一報制,列入對鄉鎮的年度考核內容,督促鄉鎮、村加快工程搶修進度,確保提前投入使用。
(三)開展洪水調查
認真總結三次洪水的抗洪經驗,以“5.28”、“6.8”和“6.18”洪水受淹范圍為界,開展洪水調查,進一步完善小流域防洪預案,調整防御重點,明確危險區、警戒區的范圍及人員,在重要地段設置水位觀測點,劃定相應的警戒、轉移水位。組織各鄉鎮、村參照“5.28”洪水,開展人員轉移、抗洪救災預案演練,進一步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應急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