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春節的作文600字篇一
春節的名字洋溢著幸福的味道,總能令人聯想到美好的事物。它象征著新年的伊始,同時也代表去年所有的悲歡離合都已謝幕,化作記憶留在生命的史冊上。
盡管是寒冷的冬日,可是春節的出現仿如一輪暖日,高掛在空中,融化了街道兩旁的積雪。路人們的腳步踩著輕快的節拍,飛揚的嘴角寫滿了無法控制的喜悅心情。
過年了!過年了!
爺爺奶奶從老家趕回來,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樂得我合不攏嘴。爸爸媽媽商討著需要購置的年貨,列了一張長長的單子。喜愛干凈的外婆指揮無所事事我和舅舅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掃一遍,然后摸了摸亮得能映出人影的窗戶,點了點頭,欣慰地說:“這樣才好,除去了去年的污垢,干干凈凈地迎來新年。”
春節的味道是多元的香。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到頭來終于可以休息休息,例外的是那些勤勞的主婦們。媽媽把從超市買來的花生倒入鍋內,熟練地翻炒它們,出鍋后再撒鹽入盤。夾上一顆,脆脆的外皮裹著乳白的果仁,香濃四溢。她還想炸魚,可是對生熟情況掌握不到位,只好請來奶奶作指導。奶奶笑瞇瞇地接過鏟子,演示起來。奶奶站在一旁認真虛心地接受奶奶的言傳身教。客廳里放著大小不一的果盤,里面堆著小山一般的果干和水果。我滿足地吸吸鼻子。走在陽臺上看下面,幾個小孩子在玩小煙花,火光流離之間燃出快樂的花朵。一陣輕煙消失在空氣中,我在二樓聞到了那種專屬煙花的清香,心情在閑情逸致中得到了放松,我開心地笑了。
那樣溫暖的情緒還殘留在我心間。然而,曾幾何時,這份濃郁的春節味道淡了些許。
近年來,西方的節日傳到中國。年輕人一到
萬圣節
、圣誕節
或者情人節,激動的勁頭不亞于中了頭彩。而對于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提不起多少興趣“噢,又過年了?”而后湊和著和家人吃一頓年夜飯,再繼續他們直線一樣的生活。其實呢,他們總有一天會發現,那些“洋節日”就是圖個新鮮,戴上面具跳一場假面舞會。真正經久不息的還是我們的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那種溫馨和幸福是經過歲月的沉淀釀成的蜜,能夠甜到你的心里。
我喜歡春節,更迷戀它多姿多彩的味道。
描寫春節的作文600字篇二
春節的味道,如元宵般香甜。
春節的味道,如年糕般甜膩。
春節的味道,如紅酒般香醇。
也許是為了與就別家人團聚;也許是為了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也許是為了再次喊起那句“我回來了!”人們都在這個節日中,歸心似箭,不遠萬里的回到家中,與親人們共度節日。
春節的味道一定是最幸福,最甜美的。
這世界上,在任何情況下不會背叛你的人也只有親人。在外面再苦再累或受到了什么委屈,一與家人團聚,濃濃的親情一定會將那苦澀的味道沖得煙消云散。而春節,是一個與家人團聚的好機會。
在歡樂中,在親情中,在各種美味的飯菜中春節開始了。
每一年春節,大家注重的并不是各種禮品,不是各種美味。而是那種親情溫暖而香甜的味道呀!
今年春節特別得與往年不同,因為我參加了一個不同于尋常的家庭大聚會。
這次聚會集結了媽媽家所有的親人,0---100歲的,一個沒落,一共來了60多個人,我們包下了整整一層酒店。人一到齊才知道是如何的壯觀,照相機閃光燈的閃爍,讓我感到仿佛置身在一場記者發布會上。
大家一會兒夸贊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一會兒又讓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一比身高,大家都樂得合不攏嘴。
飯入中旬,該敬酒了,只見男人們的臉已經紅紅的像關公似得了,還被自己的老婆拉去向長輩們敬酒。
孩子們在走道上東跑西跑,像被囚禁多時的小獸,喊叫著,奔跑著。團聚的時間那么寶貴,而誰又有心去管他們呢?
那時,我才明白,過年的味道不是食物的鮮美,不是美酒的香甜,而是團聚的幸福的滋味。
描寫春節的作文600字篇三
自打記事以來,我印象中的春節無不是轟轟烈烈,熱熱鬧鬧,是每年一佳事。
從
元旦
過后,臨近春節,我總能從寒風中嗅出一股“年味”,具體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這“年味”,但它總能引起我對春節的無限期盼。對我來說,春節期間下雪是最好不過了。我覺得,雪不僅能增加節日氣氛,還能使干燥到極致的空氣稍微潤上那么一點點。同時,像柳絮一樣飄起的雪也讓冬天的風景不至于那么索然無味。但對春運來說并不好,畢竟大人們是要考慮到路上交通問題。
春節終于來了。
關于對聯,從小到大,我不曾參與過。都是站在門口,看大人們忙里忙外,還要往墻上糊對聯。當時也不知道幫忙,只是單純地覺得那上面的字棱角分明極為好看卻又不失硬氣。今年特別的是,關于對聯,語文老師特別地安排與指導,讓我們自己編寫對聯,因此我也趁機寫了個對聯,得到大家的嘖嘖稱贊,小小地為自己得意了一把。
剪紙也是春節一大特色。紙大小不同,鏤空形狀千奇百怪,卻又不失美感。將那巴掌大點兒的精致剪紙貼合在大人們擦得透亮的玻璃上,水晶般的玻璃,便錦上添花。如果春節當天天氣晴朗,便有一縷縷陽光經過玻璃透進來,后又打在正對窗戶的紅木雕琢的茶幾上,別有一番風味。
奶奶的剪紙技術出神入化。年近七旬的她擁有一雙妙手,無論是剪紙、做衣服、扎花她都會,那手總是讓我們這一輩羨慕不已。在旁邊看著奶奶“工作”,有趣得很。春節家里的大部分飾物都是奶奶的杰作,別人走親訪客一來到我家,少不了贊美,心中的驕傲便油然而生。
過年我們家的壓軸大戲便是在我們家舉行的宴會。客人非常多,對于大人來說,那天是最難熬的一天,可謂是“累死人”,而小孩這一天是最輕松的,他們可以在大人最忙的時間悄悄溜出去玩,也可以躲在房間里。打眼望去,稍大點孩子去給父母幫忙的卻不多,想必父母心里很失望吧。
而我,開始為了不讓在廚房忙活的母親失望,便幫著母親把做好的飯菜端出去,后又把吃完的飯碟收回來,忙得不亦樂乎。而在廚房打下手的孩子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先一步嘗到美食,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加入了做飯菜的行列,飯桌上一兩道菜便是出自我手。
又是一年春節臨近,心里打算放下一切繁瑣的事務,去熱切地感受這一年一次的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