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讀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一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個愛好出游的人,他渴望著周游世界,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也許正是他那無畏的探索精神,才讓我們也領略到了這奇特的四個國家吧。
我想,利立浦特與布羅卜丁奈格,也就是小人國和大人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利立浦特的居民們雖然都不過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但他們卻十分的勤奮與聰明。格列佛為這個國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卻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彈劾,被迫離開這個國家。這也從某個角度折射了當時英國政府的昏暗、各黨派之間的爭斗以及與法國的戰爭等等,充分表現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在大人國,格列佛又從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諷刺了人類的一些不好的習性。
第三部中的飛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飛島上的人們只重視音樂與數學,一點沒有想到要全方面發展,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實驗的人,譬如用蜘蛛網作防線,用嗅覺、觸覺辨別顏色,還有把糞便還原為原來的食物等等。這些實驗都是很愚蠢,有的實驗甚至根本沒有意義,但他們卻依然熱衷于做這些實驗,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種植出更優良的糧食,讓土地都變的荒廢后還不以為然,真的令人不解。作者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科學研究者,并諷刺了人類的瘋狂和邪惡的本性,人性隨著歷史的前進一步步地墮落,走向深淵。
在慧嘶馬國中,格列佛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嘶馬。在慧嘶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是人們所追求和向往的地方。在這里,你不需要考慮別人說話的真假,因為他們不知道說謊是什么。
但是,格列佛卻因過于崇拜慧嘶馬,而成了憤世嫉俗的偏執狂,根本看不到人的優點,把人看作與野胡一樣,最終格列佛也成為了作者嘲諷的對象。
這部小說真實地描繪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圖畫,讓讀者看到了社會上美好的一面與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這本書充分的流露出作者對統治階級的腐敗,無能,毒辣,荒淫,貪婪,自大等痛快淋漓的鞭撻。而我們對這些統治階級的無能也感到痛恨,但同時對格列佛的探險精神也感到敬佩。
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也應該擁有像格列佛一樣具有偉大的探險精神,所以我們也要發憤圖強,來為我們偉大的,敬愛的祖國奉上一份屬于我們自己的力量。加油吧!讓我們的存在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讀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二
人,可不是十全十美的。
讀完《格列佛游記》后對我的寫作能力,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幫助。
第一部分的第一章是全卷的高潮部分,多出用了反語,對比的手法也很常見,鮮明的對比,從側面反映出了英國社會的腐敗和墮落,對英國的侵略戰爭進行了諷刺。第八章也基本是故事的尾聲,主要寫了格列佛如何離開巨人國回到家中,以及巨人國的經歷給他造成的影響。文中對格列佛在箱子掉入大海后的心理描寫相當的好。為后面做了鋪墊,讓讀者繼續閱讀下去。
后面格列佛出海遇到了海盜,被扔進大海后漂流到了一個荒島,并在那里遇到飛島國的經歷,以及在飛島國的所見所聞。幽默的語言表現了飛島國上的人們的無知等的不良品質,他們只對政治有興趣。政治是他們永恒的話題。
全篇的結尾,格列佛謊稱自己是荷蘭人,和荷蘭人一起來到了日本。
讀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三
這一個星期,因為月考的緣故,程老師要求我們看《格列佛游記》,起初我以為會是一本枯燥乏味,難以讀懂的一本書,結果這本書卻是生動有趣,十分淺顯易懂的(當然除了一些專業術語外),這讓我十分地意外,接下來,就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本書吧!
這本書的作者是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年)是十八世紀的諷刺文學家和政治家。這本書講的是一位善于航海的外科醫生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的冒險經歷,期間,他分別去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馬國(慧骃國)。
在小人國中,小人國的國王,利立浦特國王是一個昏庸腐敗、迷信、兇殘的人,他可以為了一件十分不起眼的小事,甚至可以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事而對鄰國發動戰爭,那么這一件事到底有多渺小呢?因為雞蛋的吃法不同!而他選拔官員的方式更是令人哭笑不得,竟是用跳高的方式來進行選拔,誰跳得高,誰就可以做大官,而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討得利立浦特國王的歡心。
在大人國中,大人國的國王與小人國的國王正好相反,布羅布丁國王是一個博學、開明、仁愛和平的人。一次,格列佛為了得到更多的寵愛,告訴了國王關于火藥的知識,并說自己知道火藥的配方,結果沒想到國王十分排斥,并要格列佛不要對人說出他們的這次談話。
在飛島國一章中,那些科學家所做的實驗,讓我感到荒.唐,無用,如:把人類的糞便重新轉化為食物;從黃瓜中提取陽光;用蜘蛛絲代替蠶絲。飛島國的人只注重理論知識,不注重實踐,而我認為,不知如何應用的話,那些理論知識一切只不過是空談罷了。
看到這里,你喜歡這本書嗎?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不妨趕緊行動起來吧!
讀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四
在世界書林中,我由衷喜歡看名著,而在名著中,我有偏愛《格列佛游記》,書的作者是來自英國的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
我想,他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和他的身世是脫不了干系的,他在7年出生于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一個窮苦家庭,自幼生活貧苦,由叔父撫養成人。720-年英國f委派政治流氓伍德為愛爾蘭鑄銅幣,弄得民不聊生。斯威夫特連續發表幾封公開信,鼓勵愛爾蘭人民起來反對鑄幣陰謀。他成了愛爾蘭民族獨立自由運動的領導者。他是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治家。
從他的經歷看來,他經歷過十分多的風風雨雨,嘗遍了人生疾苦,是下層人民的杰出代表。
這一本書的主角格列佛就像作者一樣是一個正面有夢想的人物。他總是坦率的敘述自我的弱點和錯誤,對自我的優點和功績只字不提。當他被別人當作玩物,在全國展演的時候,他不動顏色,泰然處之。
我想,我們也因向他學習,就拿我們的一個小小的事例來說吧。每次,我如果考試成績很好,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跟母親分享這個好消息,而考得不好的時候,我總不會主動告訴媽媽,總是等到了教師發來信息,我再和媽媽一五一十地將我考了多少分,哪里扣分比較嚴重等等。
還有格列佛在慧駰國那樣,彼此之間沒有猜忌,謊言,戰爭那該多好呢?這樣人類就沒有災難了,不會再有那么多人流離失所,像利比亞那樣的國家的杯具就不會重蹈覆轍,我想,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已經是這個地球的一大霸主了,為什么要插手別的國家的內政呢?所有人住在和平的地球上多好啊,難道他們的野心就這么大嗎?我期望整個世界都是和平的,所有人和睦的住在同一個地球上。
這本書也是一本經典的文學著作,語言活潑,生動,富有想象力。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就被這本書的資料所感染了,被作者的想象本事感染了。如果說別人對我說,這個世界上有小人國,大人國,我怎樣會相信呢?而看完了這本書之后,我卻有一些些相信了,真是不可思議,這都要歸功于斯威夫特的強大的想象力和寫作手法。要明白這是8世紀左右的書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