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jié),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國旗下講話心得體會篇一
早上好!
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yè),就要愛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維持生態(tài)平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多么美的一首詩啊!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了大自然風光的遐想中,那么美麗和諧,那么生機昂然,可是現(xiàn)在,人類以飛快的速度改造著大自然,一片片樹林倒下,一塊塊綠色消失,一座座高樓建起,一噸噸污水流出,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遭到了極嚴重破壞,大氣、水、土地被嚴重污染,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受到很大的影響,濕地、酸雨、荒漠化、沙塵暴一次又一次侵襲著地球。可喜的是,人類似乎從慘痛的教訓和懲罰中開始覺醒了,人們意識到只有熱愛地球媽媽才能拯救人類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
媽媽的草地,是溫暖的搖籃;媽媽的天空,是慈祥的笑臉;媽媽的河流,是愛的源泉。為了草地永存,為了河流永不干涸,為了笑臉永在,在"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不再袖手旁觀,不再以為隨手丟一份垃圾無所謂,不再以為我隨便吐一口痰不要緊,不再以為水龍頭沒關(guān)緊時只是滴幾滴水而已。
綠色是多么寶貴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安慰、是快樂。同學們,讓我們都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向地球媽媽莊嚴地許下承諾:不捕獵小動物,不亂倒生活廢水,不亂丟垃圾、隨手撿起散落在地上的果皮紙屑,節(jié)約用水,節(jié)約用電,保護環(huán)境,一起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心得體會篇二
大家好!
如果有人要問:世界上什么最光榮?那當然是勞動。社會中什么人最充實?那當然是勞動者。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八榮八恥"中明確指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勞動創(chuàng)造了文化,勞動創(chuàng)造了財富,勞動創(chuàng)造了幸福。是啊!只有勞動者才是幸福的,只有勞動者才是快樂的,只有勞動者才是光榮的。不勞而獲,不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的人是可恥的。
腦力勞動者發(fā)明的科技成果是先進的第一生產(chǎn)力,林立的萬丈高樓是體力勞動者用汗水筑就,沒有勞動就沒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離開勞動一切都無從談起;不勞動勢必一無所獲,餡餅永遠不會從天落地,一切成果必須通過勞動獲得,一切幸福必須從勞動開始。只有把勞動當作生活的需要,你才會心靈手巧、多才多藝;只有把勞動當作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你才能不斷獲得進步。最終創(chuàng)造業(yè)績,你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充實、快樂、幸福無比。
勞動最光榮,因為它為人類創(chuàng)造財富和奇跡。我們今天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全人類在漫長的勞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中華兒女的辛勤勞動不僅造就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成就了今天輝煌的中國。魯迅先生說過:"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勞動就有一份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的確,正是筑路工人戰(zhàn)嚴寒、斗風雪的勞動,才有了世界最高原上的青藏鐵路;正是筑壩工人的不懈勞動,三峽大壩才得以頂立于天地間;也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外來員工的勞動,才有了我們中國深圳、廈門等特區(qū)的繁華。
有耕耘就有收獲,有勞動就有成果。任何一種勞動,都能創(chuàng)造財富,對人類都有貢獻,所以,任何一種勞動都應受到尊重,勞動果實應該倍加珍惜。然而,有些人卻不是這樣。他們隨地吐痰,亂倒亂堆垃圾雜物,在墻上亂寫亂畫,在塑像上亂涂亂抹。這種不尊重別人勞動的行為是不文明和缺乏公共道德的表現(xiàn)。推而廣之,不愛護公共財物,不愛惜糧食,不關(guān)緊水龍頭,上課不專心聽講,隨便說話……都是不尊重別人勞動的表現(xiàn)。
同學們,勞動創(chuàng)造一切,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讓我們借著"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東風,不斷提高覺悟,加強修養(yǎng),養(yǎng)成愛勞動、勤勞動的好習慣,也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尊重別人的勞動,讓美麗的勞動之花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永恒地綻放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心得體會篇三
各位同學、老師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習慣”。
上周,仇校長圍繞“規(guī)矩”兩字在國旗下講話中做了重點闡述,提出規(guī)矩為“一定的標準、法則”,規(guī)矩乃各個民族、群體、單位、家庭所擬定的規(guī)范性條例或約定,作為社會公民必須遵守規(guī)矩,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如果我們能夠長期按照一定的規(guī)矩生活、學習就自然養(yǎng)成了習慣,一個人一旦養(yǎng)成某個習慣,就會自動自發(fā)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習慣會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學習與生活。如果是好習慣,會讓你終生受益;反之,則很可能讓你與成功擦肩而過,甚至讓你遺憾終生。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由于小象無數(shù)次用盡全力都無法掙脫鐵鏈,于是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依舊不掙扎。小象是被鐵鏈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由此可見,習慣具有超強的的控制力。
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1988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聚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重要的東西?”這位學者思考了一會兒回答道:“在幼兒園?!薄霸谟變簣@能學到什么東西呢?”“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不亂扔垃圾;吃飯前要洗手;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善于觀察周圍的大自然……”這位學者認為:真正讓他獲取成功的教育,來自于他幼兒園時期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
同學們,既然習慣的力量如此強大,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作為學生,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一天的學習、生活中涉及的部分習慣。
首先,每天住校的同學早晨起來,需參加學校組織跑操晨練。起初,同學們不適應,熱乎乎的被窩里多賴上一會都是好事,哪怕多賴一分鐘也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的堅持,原本賴床的習慣改變了,每天早晨軍號聲一響,絕大多數(shù)住校生都能以極快的速度奔向操場參加晨跑。同學們長期堅持長跑后,走路都變快了,抗病能力增強了,精神面貌也顯現(xiàn)出年輕人的朝氣了,這就是良好習慣的力量所在。相反,極個別視晨跑為負擔的同學,想著法子回避晨跑,滿腹牢騷,精神萎靡,一副人未老,神先衰的年輕老者的神態(tài)。
已形成習慣,而少量沒有形成佩戴胸牌習慣的同學,每天進校門時就心虛,甚至出現(xiàn)借他人的胸牌,做他人的替身,何必委屈自己呢?我建議,同學們應視胸牌為你家大門的鑰匙,沒有鑰匙你進不了你的家,沒有胸牌你進不入了學校,頭腦中有了這樣的意識,堅持下去,成為習慣,堂堂正正出入校門。
同學們,剛才所說僅僅是每天早晨同學所涉及的小事,再看看我們同學上實訓課的場景。穿著統(tǒng)一的廚師工作服,左手拿著聽課筆記,右手拎著工具箱,戴上高高的廚師帽,教室門外排著整齊的隊伍朝著預定的實訓室走去。相反,另一個班級,有人拿著一支筆,有人卷著一本書,有人兩手空空,有說有笑,三五成群,懶散的、吵鬧著、逛街式的走向?qū)嵱柺?。同樣是去上實訓課,兩種截然不同排隊方式,一方面反映出學生對實訓課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實訓課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同學們,所有實訓課帶好學習用品,整好隊安靜前往實訓室,既是班級良好精神面貌的體現(xiàn),更為上好每節(jié)實訓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為何有的班級上實訓課能做到整隊安靜前往實訓室,有的班級卻亂哄哄的,這也是一個習慣培養(yǎng)的過程,我希望從今天我國旗下講話后,各個班級來比一比,看一看,哪些班級能夠?qū)⑺袑嵱栒n按學校整隊要求,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在學期末學校將以適當?shù)男问綄@些好班級給予表揚。
同學們,以上所提及的習慣僅僅是我們一日學校生活中的極小的一部分,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未能和大家對于學校常規(guī)中的習慣一一展開贅述,同學們可以自己去回顧一下,哪些是你的良好習慣,得堅持;哪些是你的不良習慣,得下狠心去改進。法國學者培根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毙袨榱晳T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的行動。好習慣養(yǎng)成得越多,個人的能力就越強。
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你們。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一定要養(yǎng)成一些好的習慣,比如:習慣于主動快速地完成一人一責,形成良好勞動的習慣;習慣于說聲“謝謝”、“你好”、“對不起”,形成以禮待人的好習慣;習慣于每天堅持做好廣播操,形成健美的體魄;習慣于同學交往中理解、寬容,形成良好的同學關(guān)系;習慣于將垃圾丟入垃圾桶,形成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習慣于放學前準備好晚自習的書本,做到白天學習,晚上復習、預習,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難,將某種行為轉(zhuǎn)變?yōu)榱晳T,大約只需要21天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只需在21天內(nèi)不斷地重復某種行為,就能將這種行為變成一種持久的習慣。請記住,僅僅21天,你就可以告別壞習慣;僅僅21天,你將形成好習慣;僅僅21天,你便可以改變自己!
同學們,人們常說,“播下一個行動,便會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便會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便會收獲一種命運?!弊詈?,我寄予同學們?nèi)湓挘骸拔鹨陨菩《粸椋鹨詯盒《鵀橹?、“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yǎng)成個好習慣”、“長期擁有好習慣,成功必將屬于你”!
另外,國慶、中秋長假將至,請同學們假日期間尤其要注重交通安全,用電、用水、用氣安全,倘若外出,需征得家長同意。在此我也提前祝老師們、同學們國慶節(jié)、中秋節(jié)快樂!
國旗下講話心得體會篇四
主題:寄語中秋,弘揚民俗文化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寄語中秋,弘揚民俗文化。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是個古老的節(jié)日,祭月賞月是節(jié)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習慣。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各地至今尚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皓月當空時,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都是千古絕唱。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傳說也有很多。其中,最為人熟悉的當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jié),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tǒng)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最后,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合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