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以小見大篇一
當陽光普照大地,當花兒開滿街邊,當夢想變為現實,當兩人解開心結,我們的心近了。
“你!要是下次再彈成這樣我就不教了,真不明白你為什么要學?”又一次,古箏老師認為我不適合彈古箏,我憤憤地拿起琴譜走回家。
“媽媽!媽媽,我再也不想學了,我真的受夠了,我明明怎么彈都彈不好,你為什么就是要我學?”我就像一頭發怒的獅子朝著媽媽大喊。“怎么啦?我覺得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學好的。”母親平靜的說。而我卻越來越生氣,想起老師的責罵,我賭氣地說:“為什么你沒有完成的興趣愛好強加在我身上?你知不知道我根本不喜歡!”這句話似乎說到了母親的痛處,母親張了張嘴卻是沒說什么,我走進了房間,“啪”地關上了房門,像是一道隔膜,隔開了我與母親的心。
窗外開始下起了小雨,雨點叮叮咚咚的打在玻璃上,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盤”,又像是古箏的琴音。我開始后悔,剛才為什么要這么大聲,為什么要觸動母親的痛處,為什么要把氣發在母親的身上,明明都是自己不努力練琴才被老師批評的。我又開始擔心,母親會不會不再理我呢?會不會不再愛我呢?望著桌子上的琴譜,我鼓起勇氣,打開房門走了出去,像是揭下了那張膜。
不遠處我看到母親坐在琴凳上撫摸著琴弦,像是撫摸著自己的孩子。“媽媽!”我輕輕開口,媽媽轉過身,那紅腫的眼睛使我一顫,“媽媽我錯了,就算不為你,為我,我也好好學下去的,媽媽,我真的知道錯了。”我眼睛有些酸痛,眼淚終是掉了下來,我底下頭望著自己的腳尖。忽的,母親抱住了我,即使什么都沒說,但我感覺到了母親的欣慰,感到肩頭有些濕潤。
晚上,我與母親睡在一張床上,我突然想起之前無數個下午早晨、下午。母親都陪在我身邊聽我彈或流暢或殘缺或優美或刺耳的曲子,而彈完母親總是給我鼓勵與微笑。我轉身抱住了母親,我們的心近了。
母親是燈,照亮前方的路;母親是水,溫柔而長遠;母親是光,溫暖而永恒;母親是冬天的暖陽;是夏天的涼風;是秋天的果實;是春天的花香。母親,我們的心近了。
以小見大篇二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以小見大篇三
誠信之美,在于它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誠信之美,還在于它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誠信之美,更在于它能觸動每一個人的心。
在一個暑氣難耐的下午,我在家看著電視,雖然吹著電風扇,但豆大的汗水還是止不住從我的身體溢出來,使我渴不可耐。于是我一想:不如去買個西瓜吧。想到這里,我便以一個箭步沖向集市。
到了集市,看著形態各異、數量繁多的西瓜便讓我立刻消除了暑意。可也出現了另一個問題,不是經常來集市的我不知道哪個攤位賣的西瓜更甜,于是我便想上前瞧一瞧,但就在不經意間,我看見了這樣一個畫面。
看到這里,突然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觸動了我的心,我在心里不禁為攤主豎起了大拇指。
這一件渺小的事卻反映出了誠信的偉大,這一個渺小的人卻顯示出了誠信的重要。誠信觸動了心靈,也影響了我今后的路。
以小見大篇四
《童趣》中有這么一句話“見渺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可想而知,凡微小之事都可琢磨出趣事,其大事也亦可不為?古人尚且如此,何況現今之人。論其成事者,無不是琢其細微之物,成其大事也。
在500多年前,有一位叫科爾迪的阿拉伯牧羊人無意中發現,有一只山羊異常興奮,在那蹦來跳去盡情撒歡。他感到非常奇怪,決心弄清楚原因何在,于是便開始留意那只山羊,跟蹤并注意它的一舉一動。
通過一連幾天的仔細觀察,他發現那只與眾不同的山羊特別愛吃山坡一棵樹上的紅漿果,吃后就興奮起來。好奇心使他按捺不住也吃了那棵樹上的一些紅漿果,不一會的工夫,便體驗到那種神情振奮的感覺,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從那以后,每次到山坡放牧,科爾迪都要品嘗紅漿果。有那么一次,他在吃紅漿果時,湊巧被一位路過的歐洲傳教士瞧見了。科爾迪將他的觀察和體驗如實道出,傳教士聽后當即采摘了一些紅漿果。他回到住所之后,將紅漿果清洗幾遍,用水煮出汁味。他耐心地品嘗,最初的感覺有點苦,隨之而來的是神清氣爽,渾身都煥發出一種活力。從那以后,他每天都要喝一壺紅漿果飲料滋潤自己。經過傳教士的熱心宣傳,周圍的群眾也如法炮制,一起分享著飲后的振奮。實際上,那種紅漿果就是現在我們很多人不可以須臾離開的咖啡。
咖啡的妙用得到初步驗證之后,傳教士又向歐洲商人作了介紹,立刻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重視。他們將咖啡移植到本土,大面積地推廣種植,并引得人們消費。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如果一切歸于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弱如沙粒的細節,細節競爭才是最高與最終的競爭層面。
人生道路本是曲曲折折,但成功的道路方向是不變的。只有瞄準方向,不時對具體的計劃予以修正,才能真正到達成功的巔峰。
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
他們到達了目的地。
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么?”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又以同樣的問題問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駱駝,還有沙漠。”
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又以同樣的問題問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駱駝。”
父親高興地說:“答對了。”
也許細節很細,但就是因為細,才容易被我們所忽略,從而被其他所謂的“大目標”所迷惑。最終導致本末倒置,不能取得期望的成功。因此,能夠從現實之物看出事物的本質,體會出細微之物的真理,那么,你將看到通往未來的光明之路。
以小見大篇五
我從小就有落枕的毛病,既然不能換脖子,就只好常常換枕頭。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揉脖子,痛苦不堪那時,母親的眉就會皺得極緊,叨念著:“換個枕頭,換個枕頭”。
于是,便有了記憶中來自母親的第一份禮物:用面粉袋做的棉絮枕,棉花,是自家種的,棉絮由母親親自挑選的,小孩子睡過軟的枕頭總是不好,棉籽就不能全去掉,母親便一顆顆地放在手里試,兩端尖尖的絕不用,怕傷了女兒。
就這樣挑了揀了縫了好幾日,我終于可以枕在上面了摸著棉枕里的“圓球球”,我睡得特別安穩,呼吸吐氣間全是媽媽的味道。
到了盛夏,枕上加了一塊小草席,柔柔的、帶有甘香草可惜不能出汗,一出汗就會浸逐草席,把棉絮泡出一股酸味兒,實在受不了,只好推開枕頭,撅著脖子睡。
自那以后,就又落枕了。于是,白天起床,我依舊揉脖子,母親依舊皺眉。
沒辦法,只好寫信給在外的父親,于是便有了一只綠豆殼的枕頭。后來才知道,那是父親跑遍了整個南通,花了一個星期的工資才買到的,所以,小小的一個就夠了。
這個我最喜歡,也用得最久,不單透氣,更有妙趣。
綠豆枕沒有棉枕的彈性,卻有“可塑性”。將頭扭一扭,中間凹下一處,恰好放我的頭最妙的還是聲音,稍一動,便沙沙作響,就像是陪父親在河邊釣魚,夜里躺在他懷里聽水聲,一波又一波。
因為太喜歡,便日夜不分地抱著,結果弄舊了,不經“折磨”,那一天隨手一抓,綠豆殼紛紛而下,我的眼淚也不爭氣地跑了出來,那可是父親送給我的綠豆枕呀!
剛好,那時“藥枕”廣告鋪天蓋地,加上我又要考試,父母怕我累著,便決定去買一個藥枕,據說清心、退火,效果很好,只是貴一些,要400多塊錢也不知哪兒來的勇氣,他們就買了。
想是其中的藥材貴吧,竟比我當年的綠豆枕還小,提起來也沙沙響,還有薄荷的涼、桂皮的香、陳皮的辣……仿佛置身中藥鋪,偶有翻動夾雜著葉子破裂的聲音,時而還有桔梗之類的小枝打斷聲響,像是踏入了深秋的落葉林,一手拉父親,一手拉母親,看一地暖暖的黃,全是溫馨。
一個枕頭就是一個世界,里面滿是愛跑來跑去,換掉了枕頭,卻換不了彌散其中的愛。
以小見大篇六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星期六。鳥兒在歡樂地歌唱,小溪在靜靜地流淌,心情也越發地舒暢。我想:今天早上玩游戲,下午收拾房間,晚上做作業。一想完這個計劃,我的心情歡呼雀躍,因為想到今天有事忙碌的、充實的。
轉眼間,就到了中午。我在收拾房間。我在抽屜邊緣無意間發現了一只快燃完的蠟燭。“嗨!這么短的蠟燭還留著干嘛啊!”我默默的說。然后我就不假思索的隨手把它給丟進了垃圾桶里了。
我起身開始尋找手電筒,我拿著點蚊香的打火機把整個房間,都沒有它的身影。我無助地坐在床上,我非常地絕望,忽然,我想起了早上丟棄的那只蠟燭。
我跌跌撞撞地把它摸到手,如獲珍寶似的點燃了它,它就像一朵紅色美麗的花,把濃重的夜幕撕開了一角。我就像一位小寶寶受到驚嚇時被媽媽撫摸時的心情。心頓時被安撫了下來,值后,我伴隨著這微弱而又萬丈光芒的光源,又投入了“戰斗”。
從這小小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世界上再微不足道的東西都有它的偉大之處。譬如這根蠟燭,雖然只燃燒了一次,但卻挽救了精神上受煎熬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