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務人員素質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一、培訓基本情況:
鄉村醫生是農村一線的醫療衛生工作者,群體特殊,責任重大,在培訓內容上,我院根據上級發放的影像教材,精心安排,指定專職醫師對鄉醫進行培訓,主要內容: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解讀,居民健康檔案和管理基本服務知識與技能,健康教育基本服務知識與技能,預防接種服務規范,兒童保健基本知識與技能,孕產婦保健基本服務知識與技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慢性病管理基本服務知識與技能,重癥精神疾病管理服務規范,傳染病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道和處理,衛生監督于協管,電腦基本操作技能及信息化基本知識,很受廣大鄉醫的歡迎,在培訓形式上,不拘一格,例如,現場提問,現場演示,插入現實存在的問題及解答方案,開拓了鄉醫的知識面,在培訓期間,鄉醫們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嚴格遵守培訓紀律,認真學習培訓內容,考勤率95%以上,培訓期間,大家就如何搞好農村的公共衛生事業及進一步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寶貴意見。
二、培訓的初步成效:
1、進一步增強了鄉醫的責任感及使命感,通過培訓,廣大鄉醫紛紛表示認識到做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現實的意義,感謝上級政府對鄉醫的重視。
2、提高了鄉醫的醫療和公共衛生知識水平,培訓內容是鄉醫最急需的,最實用的,同時開闊了鄉醫的眼界,參加培訓的鄉醫普遍感覺收獲很大。
3、通過培訓增加了衛生院與鄉醫的交流平臺,為進一步做好鄉醫的培訓工作積累了經驗。
三、加強鄉醫培訓的幾點建議
1、建立新農村鄉醫培訓的長效機制,切實搞好鄉醫培訓。
2、科學合理的安排培訓的時間和內容,從鄉醫的工作中最急需,最實用的內容入手,創新培訓形式,尊重鄉醫的意愿,合理安排培訓課程。
3、充分發揮鄉醫在公共衛生事業中的重要作用,鄉醫不僅擔負著基層醫療工作重要責任,也是公共衛生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強鄉醫的培訓和宣傳,讓其在做好醫療工作的同時,在為基層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20__年我院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的要求,切實重視鄉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我鄉鄉醫的醫療技術和有關公共衛生的相關知識水平,培養具有綜合能力,適應基層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鄉村醫生,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及時方便,質優價廉,安全快捷的衛生服務,滿足農村日益增長的基本醫療,預防,保健的需要。
醫務人員素質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經過兩天崗前培訓,我對醫院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醫院領導班子分別從醫院發展史以及現狀;醫院結構和醫院規章制度;醫療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和醫風醫德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言傳。我感覺到非常幸運,能在醫院高速發展的時期來到這里,同時我要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明白了在以后工作中怎么處事做人。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怎么樣才能做好治病救人的天職呢?
醫療工作者必須懂法和守法,這是從事醫療活動的前提條件之一,懂得法律并且守好法律,不但能保護病人的權利,而且也是維護自身利益的不受損害的方法。在現時醫患關系尤為緊張的情況下,作為醫療工作必須全面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做任何事情必須以法律為準繩。
醫療工作者必須加強責任心,責任心是一位醫療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對病人生命和健康負責,對醫院、同事負責,對國家醫藥事業負責。
醫療工作者必須培養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做任何一件事都應該按照規范的操作進行,這樣可以確保準確率。同時在想問題時應該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應憑空瞎想,也不能僥幸行事。
愛心是醫療工作者必須有的內在特質。仁心仁術,有了仁心才能有仁術。醫院作為救死扶傷的單位更應該發揚人文關愛精神。
作為一個集體,我們應該培養良好的合作氛圍,同事、科室之間應該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使得醫療工作順利展開,盡量減輕患者就醫的繁瑣性。作為一個新人,我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如對本職工作的全面掌握、不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風、專業知識的缺陷等。但我將以嚴謹的作風、責任心、合作作為自己工作的謹言。學習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培養服務意識作為本年度的主要學習任務。不斷改進,不斷提升,使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療工作者。
醫務人員素質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為切實推進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加強農村在崗鄉村醫生培養,提高鄉村醫生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逐步實現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的轉化,南咀衛生院立足于農村醫療衛生的`實際需要,建立了完善的鄉村醫生培養模式,全方位地為農村和基層衛生事業服務,通過本次學習我就鄉醫培訓工作談幾點體會。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培訓質量的關鍵所在。為確保鄉醫培養目標的順利實施,南咀衛生院根據學員特點及知識需求情況,在教師配備上選擇基礎知識扎實、實踐技能較強、教學水平較高的“雙師素質型”教師擔任教學培訓任務。衛生院組織教師認真研究成人醫學教育規律,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和教育管理知識,把握成人心理和成人教育特點,開展學員的醫學知識需求情況調查,定期開展教學經驗交流座談會,使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根據鄉醫實際需要,圓滿的完成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培訓的質量。
首先,突出實用、適用、夠用、合用的原則。強調淡化學科意識,強化核心課程、骨干課程,新開適合農村和社區實際需要的課程。再次,突出基層衛生人員的工作特點,強調一專多能。
加強教學科學化管理,是提高培訓質量的重要保證。南咀衛生院將教學管理工作作為提高鄉醫培訓教學質量的基礎,建立了教學質量保障的基本框架。
每次鄉醫培訓前召開一次有明確主題的教學管理工作會議,推進鄉醫教學的觀念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二是嚴格按照醫學寶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在教學實施中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三是加強教學督導和檢查,確保教師授課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杜絕自由化教學現象。
強化醫德醫風和法律法規教育,是培養高素質鄉村醫生的必要條件。只有讓醫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愛崗敬業的精神,才能下得去、留得住,才能將所學的醫學理論和實踐技能更好地運用于鄉村的醫學實踐。為此,衛生院要求教師把醫德教育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培養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實用型農村衛生技術人才。
通過這次鄉醫培訓工作使我深刻認識到,鄉村醫生培養不僅是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保障廣大農民健康的重要保證,而且對保護農村生產力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培養高素質鄉村醫生是醫學教育責無旁貸的重要使命,只有正視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迫切性,探索出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不斷提高鄉村醫生隊伍的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給農民帶去更好的醫生,帶去更好的醫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