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優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中學生演講稿篇一
大家早上好!
每天,我們迎著朝陽上學,沐浴著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迎來了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弘揚怎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使所有的老人“老有所樂”。
親愛的同學們,期中考試就要到了,我們能夠做的,便是用心復習,認真考試,用滿意得分數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重陽節中學生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你們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嗎?是的,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在這百果飄香的金秋時節,我們喜逢又一個重陽老人節。此時此刻,讓我們這些晚輩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吧,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卻曾目睹很不和諧的畫面。曾經,不止一次,我看到公交車司機對站牌下的老人視若無睹,一腳油門,飛馳而過;更不止一次,我聽到公交司機對腿腳慢的老人上車時不耐煩的厲聲呵斥……這一切,就因為老人持的是免費乘車卡。這是多么讓人憤怒和心寒的一幕啊,這些司機的行為和我們國家施行老年人免費乘車政策的初衷是多么的背道而馳啊!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可是,同學們,尊老愛老,我們不能只喊口號,也不能只停留在倡議書上,更不能止于國旗下的一次演講……尊敬老人,我們要付諸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生活中,不和老人頂嘴,不沖老人發脾氣,不把老人當老傭人使喚。吃飯時,給老人夾夾菜;洗了水果,先挑一個好的遞給老人;看電視節目時,把遙控板放在老人的手上;假日出游,邀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同前往;放學回家,甜甜地叫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空閑時間,陪老人說說話,聽老人講講他們年輕時候的“輝煌”……同學們,只要我們心中真正裝著老人,就一定能讓他們每天綻放舒心的笑容,就一定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天倫之樂的甜蜜和晚年生活的幸福!
最后,讓我們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們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謝謝大家!
重陽節中學生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敬老愛老》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佳節了。
重陽來源于我國古老的《易經》,因為《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是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時期,時常有瘟魔作亂。有一個青年恒景不畏艱辛,終于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學會了降妖劍術。他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了一座高山上,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時分,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的瘟魔沖出,再也動彈不得,恒景將其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登高,免災避禍。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都是重陽的活動。
農歷九月九日,也是傳統的敬老節。九九重陽諧音“長長久久”,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今日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起來,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們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精神財富,責無旁貸。
尊敬老人,先從尊重自家的長輩做起。家中的長輩總是將最好的留給我們,做得再多也無怨無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會老,伴隨著我們的長大,他們的烏絲變白發,身形漸憔悴。而我們就這樣毫無表示的接受嗎?其實老人更需要關愛,我們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問候,就能給老人們增添一份天倫之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為他們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關心家中的老人,還要關心社會上的老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著老一輩人的艱辛努力,他們奮斗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目前,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敬老愛老也是盡社會的責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尊重我們自己。敬老愛老,我們義不容辭。
又到重陽佳節,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抽出一些時間,給家里的長輩們打個電話,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這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們聊聊天,做些小事,表達你的愛。同時也要向社區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樂”!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重陽節中學生演講稿篇四
重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學生如何演講?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中學生重陽節
演講稿
,供你參考。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每天,我們迎著朝陽上學,沐浴著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迎來了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弘揚怎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使所有的老人“老有所樂”。
親愛的同學們,期中考試就要到了,我們能夠做的,便是用心復習,認真考試,用滿意得分數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九月初九,重陽節。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迅速增多。現在,我國已正式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中國老人節”,目的是這一天開展敬老愛老活動,發動全社會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使老人們能夠度過幸福的晚年。
喜逢又一個重陽老人節,我謹代表全體同學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以及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
散文
。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過去的日子里,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新世紀的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在這樣的日子里,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么樣的祝福呢?也許會說上一句祝福的話,也許會給他們倒一杯水,也許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等等……無論為他們做什么,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禮貌學生。
最后,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同學們你知道昨天是什么節日嗎?昨天是我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天下老人的節日,也就是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后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新時期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乖孫女。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
重陽節中學生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我來自__班,名叫__,今天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走到這個講臺是受到了很多同學和老師的鼓勵和幫助,請讓我在這里感謝他們!本次我的演講主題是“九九重陽敬老人”。
重陽節是我國的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多的習俗,例如登高、賞菊等等,但是最知名的還是在這個美好節日中去探望老人,這也表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因此重陽節又有一個別號——老人節。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長輩老人在身邊照顧,老人的性格可能各不相同,有溫和、有嚴肅、有喜歡開玩笑的,也有喜歡嘮嘮叨叨的。但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每個老人身上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除了他們本人以外并沒有多少人知曉。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經在新聞上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名老人平日里默默無聞,他的家人子孫們也都不知道他的過去經歷,直到他有一日病重,翻找老人的物品的時候,才發現這名老人居然是一名曾經的戰斗英雄!參與過多次戰爭歸來,有著一枚枚閃亮勛章的英雄。
我這才發現,原來每個老人背后的故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哪怕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也可能像《活著》里面的老人一樣有著深刻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有好有壞,又心酸有喜悅,蘊含著我們國家從弱到強的路程,蘊含著我們這幾十年來的生活變遷。
尊敬老人,尊重他們的經歷,尊重他們曾經對我們這個小家,對我們這個社會大家的貢獻。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關愛他們,照顧他們,讓勞累了一輩子的老人能夠在晚年有著兒孫陪伴的天倫之樂。
尊老敬老什么時候都可以,只是這個節日特別適合罷了,我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將觀念轉變過來,不要只想著重陽節的時候就敬老,節日只是個提醒,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優秀中學生,應該要做到以身作則,作為國家的未來主動向曾經為我們祖國做出貢獻的前輩獻上我們的愛心,接下他們肩膀上的擔子。
我相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們,能夠秉承著先輩的夢想,在各個方面都取得突破,在各行各業都有我們中國的紅色巨龍盤繞,改變世界、引領世界!我們將為了這個目標,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加倍的努力,用汗水澆灌成功,用知識點亮未來。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重陽節中學生演講稿篇六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九九重陽 敬老情長”。
明天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數字“九”與“長久”的“九”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九初九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于老年人的節日里,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德源遠流長,其中尊老、敬老,猶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
夕陽最美,因為那是一種告別,一種對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別;是一種期待,一種蓄勢待發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
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
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關心老人,多為他們著想,對待老人要有禮貌,外出學會禮讓老人;在學校里,更要尊重師長……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禮貌學生。
同學們,雖然重陽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僅僅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更應該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
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為我們撐起的這片藍天,讓我們為爭做一個知禮明禮的好孩子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重陽節中學生演講稿篇七
早上好!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重陽盡孝心,楓紅愛更濃。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佳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歷九月初九,為什么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為最大數,故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深遠了。1989年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為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著我們成長,包容著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著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么?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么嗎?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見挫折與失敗。但當我們將心平靜下來與老人交談一下時,你就會感到他們是如此的飽經滄桑,他們用自己一生的時間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是如此精辟。作為“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經歷告訴我們什么是生活,他們以健康樂觀的心態,自強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質,超然脫俗的情操,堅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為人,不畏艱難的勇氣,勤儉節約的美德,激勵著后人向前行進。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 ,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作為公民,幫助老人是我們的義務。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更加努力,從點滴做起,讓尊老、愛老、敬老、助老這根接力棒永遠跑下去。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 關愛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