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首先必須開頭要開門見山,既要一下子抓住聽眾又要提出你的觀點,中間要用各種方法和所準備的材料說明、支持你的論點,感染聽眾,然后在結尾加強說明論點或得出結論,結束演講。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篇一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身為中國人不僅應該學習優秀文化,還要傳承傳統美德。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被羅馬帝國所占領,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基本民族歷史的文字記載早已喪失殆盡;古巴比倫,也早已被波斯帝國所消滅,其文化也被迫中斷。人類文明的四大發源地,有三個都分別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許多國家,唯獨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經久不衰,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這是什么原因?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國不僅有著共同祖先遺傳下來的血統,而且有著共同的優秀文化和美德傳統。就是這些血統與傳統,培育、造就了我們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使得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美德代代相傳。
我國是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吃苦耐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類。古往今來,涌現出多少勤勞向上的名人,成為世人學習的楷模。
但據調查,現在的中小學生,愛勞動、有較好勞動習慣的約占1/3,另外的2/3是不愛勞動或不太愛勞動的。有些孩子,懶得疊被子,懶得洗襪子、洗衣服,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書桌,甚至于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
事實上,家長并不太重視對孩子從小培養熱愛勞動的品質。 現在,我國幾千萬個獨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獨生子女視為“小皇帝”,凡事都圍著獨生子女轉。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處于優越的生活環境,祖輩父輩們過多的溺愛、寵愛和放縱,使得獨生子女們從小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產生了父母寵愛自己是天經地義的錯誤思想。而一些學校只顧傳授知識和能力,卻嚴重地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與民族道德素質的培養。結果,成績上去了,道德下來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質開始出現問題,見利忘義、騙財害人,不講人格、自私自利、損害公德、不講孝敬的現象時有發生。要扼制和消除這些社會的非文明、非道德現象,必須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而傳統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學校的教導以外,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
無論是什么中華文化,我們都應該傳承下去,從現在開始,"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境界。努力學習中華文化,傳承傳統美德。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篇二
我今天在書上學到了這樣一句話: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這是孔子的學生子貢說的。 大概的意思呢,好像就是說孔子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得到的東西很多啊!如果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優秀小孩,一定會有許多小孩跟你交朋友。 &&嗯&&真的是這樣嗎?我歪著腦袋問道。
當然是這樣啦。媽媽笑著說。
由于我們今天要出門,所以還沒等我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被爸爸拉了出去,一路上,我還是不明白,無論走到哪,都會想起這個問題。
算了,總有一天我會學的吧!我對自己說道。
可令我沒想到的是,這一天竟然來的這么快&&
在離我家最近的公交車站,有一個老奶奶,每天她總會按時地出現在雖然很舊,卻很干凈小攤子上,向人們兜售報紙,傳遞著新鮮出爐的消息。附近的人們也都認識這位親切的老奶奶,都愿意在等車時和她聊聊天,嘮嘮家常。
靜祎,你腳下也有一份報紙哦。
我低頭看了看,還真的有一份報紙躺在我腳下面。由于被我不小心踩到了,所以它也逃不出我的腳掌心。
快把它撿起來給老奶奶送去。爸爸微笑著說。
哦,知道了。我撿起那份報紙,使勁拍了拍,可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把灰塵拍干凈,沒辦法,只好這樣拿過去了。
但愿老奶奶不要怪我。我走了過去,心里有點害怕。
這時,一個和藹而慈祥的面孔出現在我面前,笑著說道:
小姑娘,謝謝你,幫我把報紙拿回來。
我連忙說道:沒事奶奶,它本來就是您的。同時也終于松了口氣。
好懂事的小姑娘啊,這樣吧,為了感謝你,這份報紙就送給你了,它還和你有不解之緣’呢!老奶奶指著報紙上面我的小腳印,笑呵呵地說道。
真的啊,謝謝您老奶奶!我簡直高興壞了,捧著報紙笑的合不攏嘴。
上車以后,媽媽突然說道:
靜祎,你今天也‘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了!
我開心的笑了起來。是啊,我終于明白了,因為老奶奶溫良恭儉讓,所以大家都愿意幫助她,我也不例外。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我幫助了老奶奶以后,老奶奶又認為我也是善良的好孩子,所以她給了我一份和我有不解之緣的小禮物。這就是美德的力量啊。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篇三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使我們炎黃子孫受益不淺。中國文化就像是中華兒女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才使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受到了豐厚的滋養。
一束陽光灑落在安靜的小院里,蘋果葉的影子落在我的臉上。我坐在樹下搭建好的秋千上,膝上攤開一本厚厚的《孟子》,感覺書中的每個字都說得很對,很有哲理。我不停地讀著、背著,那感覺真好呀!讀著讀著,一個下午的時間靜悄悄的過去了,可能就是因為很快樂,所以才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吧!
就在這時,一股清新的風吹來,好舒服呀!身旁,一只又一只小鳥兒飛來飛去,美麗的歌聲時而婉轉動人、時而清脆動聽。
所謂的中國文化,就像是風雨中堅韌不拔的大樹,無論多大的風雨雷電都無法將它打倒;就好似風雨來臨時,人們同舟共濟的努力,用愛溫暖每一個人;就像風雨后七色的彩虹,只有在與困難搏擊之后才會顯現。
我國是擁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勤勞刻苦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有多少名人是天資聰穎,卻不勤奮的呢?就算有的人大腦不夠靈活,但是卻勤奮好學,任勞任怨,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取長補短了。當然,還是有很多很多勤勞向上的名人,都成為了世人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曾子殺豬》中的曾子堅持說到做到;商鞅的立木為信等故事我們都耳濡目染。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歷史和時間或許把它們打磨得有些褪色了,但無論光陰的輪回,世事的變遷,都決不會被一個有道德、有品德的中國人會遺忘、丟棄。
我們學習中華的文化,不是為了自己的前途還有利益,而是為了中華文化能感化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來學習中國文化,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寶貴和精彩。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篇四
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有的財富。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著、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作為青年學生,更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規則,懂規矩,守紀律。規則對于我們的生活,就如同空氣對于小草、水對于魚兒一樣,須臾不可分離。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要遵紀守法。20xx年青海玉樹地震后,在玉樹執行抗震救災的解放軍醫務人員,他們在進村入戶過程中,官兵嚴格執行民族政策、法規,尊重當地的民族風俗習慣。中午吃飯時,有一名醫生帶了魚罐頭,還沒來得及打開就被領導人吳永勝沒收,并當場規定,在藏族地區吃飯一律不許吃魚。吳永勝嚴守紀律,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公德。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必須有一顆公德心,一顆關愛他人的心。有一個人,他未想過出名,但他的行為注定與眾不同,受助者說他是活菩薩,同事們說他是“活雷鋒”,更多不了解他的人,則說他是一個“不開竅的傻子”。他54次獻血,累計6萬多毫升,相當于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他很清貧,但他卻在16年中捐出工資總額的一半給希望工程,累計為貧困學生和災區群眾捐款超過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貧困兒童。他是一個好人,他的名字叫郭明義。
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社會和尊重知識,我們青少年需要牢牢把握這五把金鑰匙。著名作家蕭伯納有一次到蘇聯訪問,他在莫斯科街頭散步時見到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蕭伯納和這個女孩玩了很久,在分手時,她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偉大的蕭伯納一起玩了。”小女孩也學著他的口氣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你今天和蘇聯女孩安妮娜一起玩了。”蕭伯納很吃驚,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傲慢,并向小女孩道歉。所以,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懂得尊重,不然,別人會看不起我們的。
禮儀。我國歷史上,孔融就是一位十分講究禮儀的人,他剛四歲就知道遜讓之禮。每次與哥哥們吃梨子的時候,孔融總是讓哥哥們先選梨。拔大個兒的給哥哥們吃,人們無不稱贊。東漢時,有個人叫黃香,他九歲的時候就懂得冬天時給父親暖被褥。人家九歲就這樣孝順,何況我們,我們十多歲了,可還有些同學不懂事。
讓我們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傳承中華文明,一起踐行傳統美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