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承德避暑山莊的導游詞100字篇一
游客朋友們,避暑山莊原名熱河行宮,始建于康熙年間,建成于乾隆,耗時近90年,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約為頤和園的兩倍。青帝每年有半年時間在此會見王公貴族及外國使節、處理奏章、消夏避暑,所以這里是清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
承德避暑山莊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距離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
避暑山莊是世界文化遺產。最早康熙皇帝時稱作“熱河行宮”!這里面,至今還有康熙、乾隆和慈禧等皇室的陳列。
避暑山莊的建筑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山區要乘車游覽;湖區可乘船觀賞;平原區有草原和樹林。
山莊最大的特色是園中有山,山中有園,山水相間,景色可以用“山雄水秀”來形容,兼具南北園林之勝。山莊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其中苑景區又分為湖區、平原區、山區三部分。山莊內樓臺殿閣,寺觀庵廟等古建筑達120多組,人文勝跡與湖光水色達到完美結合的境界。
宮殿區主要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殿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大家看,這就是湖區了,瞧這碧綠的湖面上一片片玉盤似的荷葉托起了一朵一朵的荷花,那白如雪,粉似霞的荷花像不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我們現在就來到了避暑山莊的平原區,這里綠草茵茵,一派草原景色,看著古木參天,具有大興安嶺莽莽森林的景象。
各位看,這就是山巒區了,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亭閣、寺廟點綴其間。各位如果走累了,也可以坐車上山,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山下集合,剩下的時間大家自由活動吧。
承德避暑山莊的導游詞100字篇二
游客們好!
今天,我將帶你參觀承德避暑山莊。我姓王。你可以叫我王導。旅行時請不要亂丟垃圾,不要亂涂亂畫,離隊伍近一點,不要走散。
現在,我們來到了避暑山莊的門口。乍一看,你會發現一個錯別字——“避免”多了一個橫線。這是怎么回事?原來乾隆皇帝不是來避暑的,是為了躲避一種叫天花的病。后來他怕別人說閑話,就又加了一個字來避免。
走進避暑山莊,一座精致美麗的建筑就是煙雨樓。再往前走一點,你會看到一個雕塑,刻著一匹駿馬,在翻滾的海面上飛翔,凝望遠方。再往前走,就到了慶陽書店和對山齋。東邊的慶陽書店,是皇帝學習文字的地方。西邊的對山宅,是觀景休息的地方。站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對面假山上有一個六角形的亭子,那就是翼亭。
大家快來看!這就是著名的溫泉。因為泉水溫熱,有溫泉流入上游,不管外面天氣有多冷,尤其是周圍被雪覆蓋的時候,還是熱氣騰騰,是個很棒的地方。
女士們先生們,如果你們走得更遠,我們面前是一片開闊的平原。這片面積達數千畝的平原,由“萬樹園”和“試馬”組成。其中萬樹園地勢平坦,野生動物茂盛,非常美麗。又試馬戴是青的,飛奔如弦。如果有機會在那里騎幾圈馬,那將是人生一大樂事!
繞過金文館,我們來到榛子谷。坐在繞山的汽車里,從車里往外看,榛子谷的風景盡收眼底:連綿起伏的山丘,陣陣蒼松。兩邊樹木蔥郁,綠意盎然,給人一種大體的美感!
參觀完榛子谷,大家都要坐車回去。雖然我很想帶你參觀山莊的每個角落,但時間有限,所以我今天只能在這里參觀。希望你以后有機會的時候去看看,欣賞一下,研究一下。
承德避暑山莊的導游詞100字篇三
994年,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以獨特的風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位于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當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發現承德這片地方地勢良好,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又直達清王朝的發祥地——北方,是滿清皇帝家鄉的門戶,還可俯視關內,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選定在這里建行宮。
康熙四十二年(703年)開始在此大興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宮,至康熙五十二年(7 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莊的圍墻。雍正朝代暫停修建。干隆六年(74年)到干隆五十七年(792年)又繼續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莊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形成界墻內約占地564公頃,其規模壯觀,是別具一格的皇家園林,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古代園林建筑杰作。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宮殿區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湖泊區在宮殿區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占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蕩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特色。東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熱河泉。平原區在湖區北面的山腳下,地勢開闊,有萬樹園和試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風光。山巒區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約占全園的五分之四,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
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平原區西部綠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風光;東部古木參天,具有大興安嶺莽莽森林景象。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其名稱分別為: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筑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筑藝術特征,創造了中國的多樣統一的寺廟建筑風格。山莊整體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山莊宮殿區布局嚴謹,建筑樸素,苑景區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
山莊融南北建筑藝術精華,園內建筑規模不大,殿宇和圍墻多采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黃瓦紅墻,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對照。山莊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筑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避暑山莊之外,半環于山莊的是雄偉的寺廟群,如眾星捧月,環繞山莊,它象徵民族團結和中央集權。清朝建國初期,就奉行扶持宗教的政策,以此籠絡中國的西方和北方的少數民族。為此在營建避暑山莊的同時,在其周圍依照西—藏、新疆宗教教寺廟的形式修建宗教寺廟群,供西方、北方少數民族的上層及貴族朝覲皇帝時禮佛之用。這些廟宇多利用向陽山坡層層修建,主要殿堂聳立突出、雄偉壯觀。普寧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莊之北,因寺內有木雕大佛,又稱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755~758年)。
此寺仿西—藏三摩耶廟形式而建。按佛教教義關于世界構造的模型布局,中央的大乘閣象徵須彌山,四周的殿宇象徵四大部洲。安遠廟是仿新疆伊犁固爾扎廟修建。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前者信拉薩布達拉宮后者仿扎什倫布寺修建。這些建筑藝術形象既反映了民族團結,又起到了民族間建筑文化交流的作用。山莊周圍寺廟,環山莊半圓建成,呈眾星捧月之勢,政治寓義十分明確。從收效看也確實是“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全寺占地約2。3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鐘鼓樓、碑亭、天王殿、大雄寶殿、大乘閣等。大乘閣高36。75米,外觀六層重檐。閣內置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貼金立像,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椴五種木材雕成,是國內現存的最大木雕佛像之一,已經被錄入《吉尼斯大全》。佛像兩側有善財、龍女侍立,造型圓潤。閣兩側有妙嚴室和講經堂,分別是清帝聽經和休憩之所。在清代,每年的臘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至十五日,普寧寺都要舉辦廟會,外八廟的喇嘛齊集于此,有佛教法舞表演,遠近的鄉民絡繹不絕。普樂寺位于避暑山莊東北,俗稱圓亭子。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766年),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筑布局分前后兩部分。
前部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宗印殿;后半部為壇城。在高大的石壇城上,建圓形旭光閣,重檐傘式攢尖黃琉璃瓦頂,閣中置一立體曼陀羅,內供銅歡喜佛。閣頂有圓形斗八藻井,內有二龍戲珠,制作精美,金碧輝煌。北閣與北京天壇祈年殿形制類似。普陀宗乘之廟位于避暑山莊正北。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宮的漢譯,故又稱小布達拉宮。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767年),歷經4年完工,仿西—藏布達拉宮形制,廟的建筑布局利用山勢,自南而北層層升高。主要建筑有山門、碑亭、五塔門、琉璃牌坊、大紅臺、萬法歸一殿等。大紅臺為主體建筑,臺高42。5米,寬59。7米。萬法師一殿在大紅臺中部,重檐四角攢尖鎏金瓦頂。此廟是外八廟最大的一處,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廟內共有大小建筑約60處,多是平頂白墻。主體建筑大紅臺是一座暗紅色的方形建筑,在周圍白色樓宇的映襯下,非常搶眼。大紅臺中心的萬法歸一殿頂部全部被鎏金銅瓦所覆蓋,僅此一項造價即是黃金萬兩,這里是舉行重大的宗教儀式或清帝接見重要的少數民族部落首領及王公大臣們的場所。
普陀宗乘之廟古木參天,環境清幽,景致殊佳,是外八廟中不可不游的一處。殊像寺位于避暑山莊之北,東臨普陀宗盛之廟,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仿山西五臺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漢族廟宇建筑為主。殊像寺內的喇嘛均為滿族,供奉的主神為文殊菩薩,當時民間認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所以該寺又有“乾隆家廟”之稱。全寺分前后兩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會乘殿等組成,其中,會乘殿是寺內主殿,殿內供觀世音、文殊、普賢三菩薩,像前左右置三層楠木佛龕,兩側各一座楠木萬壽塔,內供無量壽佛。后殿主要由寶相閣、清涼樓、香林室和配殿等組成,寶相閣內原有木雕騎獅的文殊菩薩像,閣名是乾隆帝御筆親題。殿閣外還堆砌有別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迂回而上。
承德避暑山莊的導游詞100字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承德來旅游!承德既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現代旅游城市。它以自己獨有的豐厚的歷史遺跡,無限的文化底蘊,以及壯麗而秀美的自然風光,以旅游為紐帶,將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賓客聯接在一起。
承德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山村,到一個世界聞名的旅游城市,它飽經滄桑,獨具魅力。承德是我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市之一;全國十個文明旅游景區示范點之一。1994年,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求》。
現在,承德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想游人講述著古老的故事;以其奪目的多頂桂冠向游人展示著承德的燦爛與輝煌。大家到承德旅游,可以感受到這個由一座園林和一群寺廟而興起的塞外山城的歷史足音。大家通過對這里的園林和寺廟的靜默觀賞和潛心品味,可以感受到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興旺與衰微。
承德,原名熱河。清朝初年,承德是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較熱河上臂。清康熙四十二年(172022年),康熙皇帝開始在此興建避暑山莊。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恩澤之意,將熱河改名為承德。此后,承德逐漸發展成了一個都市。但從咸豐即位開始到國民黨統治時期,承德這個都市卻日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后,承德才由衰落轉入新生,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市區建筑面面積已由過去的6平方公里擴至現在的18.6平方公里。人口也由解放初的5萬余人增到現在的26萬。
各位朋友,承德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特殊。它毗鄰北京、天津,北接內蒙古、遼寧,并與本省的秦皇島、唐山、張家口相連,離北京只有200多公里,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濱重要的區域性城市,素有“紫塞明珠”之稱。
承德市總面積3.9萬多平方公里,北部是茫茫林海,廣闊草原。中部為低山丘陵,南部則峰巒疊嶂,峽谷幽深。境內有潮河、灤河、柳河、老牛河等幾條大河,成為京津地區的水源地,清美甘甜的潮河水和灤河水,正源源不斷流往北和天津。
承德市海拔200-2188米(最高峰霧靈山),平均海拔350米,市區海拔374米。承德地處暖溫帶向寒溫帶過渡地帶,屬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5.6攝氏度,年均無霜期129天左右。承德屬河北省省轄市,目前轄八縣三區;全市總人口359萬,其中滿、蒙、回、朝鮮等少數民族25個,少數民族人口占了三分之一。
承德之所以成為著名的旅游城市,在于它旅游資源的得天獨厚。在這塊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上,有許許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獵場、世界最高的木雕佛像、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獨一無二的石柱一一磐錘峰
承德避暑山莊的導游詞100字篇五
一、物質準備:上團前,按照該團游客人數領取導游圖,門票結算單和費用,帶好接待計劃、導游證、胸卡、導游旗、接站牌等必備物品。
二、出發時間:上午7:00
三、歡迎詞及沿途講解
四、車上游戲和文藝節目:
游戲1、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人數:4個人
方法: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
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 “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游戲2、拍七令
用具:無
人數:無限制
方法: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
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后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罰。
四、到達時間:上午8:00
五、門票:旺季90元/人,淡季60元/人。
門票優惠政策:中小學生團體旅游憑學生證可享受半價,60-69歲老人憑老年證或身份證可享受半價,70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離休軍人、殘疾軍人憑相關證件可免票,1.4米以下兒童免票。
六、衛生間位置
七、景點講解
八、自由活動時間:中午11:30-13:00和下午5:30-6:00
九、集合時間:中午13:00和下午6:00
十、景點講解
十一、返程游戲或文藝節目:
游戲3、開火車
用具:無
人數:兩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點不能重復。 游戲開始后,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開呀開呀開火車,
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起問:“往哪開?”你說:“上海開”。
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
然后大家一起問:“往哪開?”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游戲對象,說:
“往某某地方開。”如果對方稍有遲疑,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興奮點:可以增進人與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