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字媒體專業建設篇一
本專業以網絡媒體與數字時代的動畫創意設計、游戲設計、ui設計、互動設計、策劃、營銷人才需求為導向,依托廣東廣州水晶石動畫有限公司、陜西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項目、xi安鄭倉裝飾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項目。在數字圖像工作室、3d打印室、造型藝術工作室、數字影視工作室等校內培訓中心的支持下,通過網絡圖形設計、2d動畫制作、動畫創意設計、互動設計制作等課程體系,采用課堂教學、企業培訓的模式,旨在培養兼具技術和藝術的新型復合藝術設計和制作人才,以適應網絡媒體和數字時代對高層次、跨學科、復合應用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是專業特色和優勢。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專業,是一門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興學科。它是一個專門為當前信息網絡時代服務的創新創業專業,解決視覺傳達的一系列專業技術和藝術人文問題。這是傳統教育人才培養的空白,也是新興產業市場崛起的迫切需要。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視覺美感的要求越來越高,數字媒體產業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釉O計、多媒體和游戲設計已經成為媒體傳播的重要形式。據業內統計,我國數字媒體藝術人才的差距每年約為15萬。在計算機的幫助下,人們可以根據真實的場景或任務進行室內裝飾設計、建筑效果圖和產品造型設計。因此,中國已將數字媒體產業的發展納入十五期間國家推進高科技產業化的重點領域。數字媒體產業是一個新興、復合、繁榮的朝陽產業!
三是人才需求情況。
數字技術在廣告、動畫、游戲、效果圖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價值。每年15萬人才缺口的說法似乎證實了cg行業(以動畫和游戲為主)前景光明的預測。到目前為止,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關于15萬人才缺口的詳細報道和信息,但希望通過長期和短期各種名稱的3d培訓課程,希望跑步進入這個光鮮亮麗行業,取得成功的人們,已經成為中國cg行業新起步的重要場景,眾多的培訓教材和培訓課程已經成為中國cg行業的一大特色。
數字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藝術素養,實踐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才。然而,這種人才短缺已經成為數字媒體行業人才被挖掘和頻繁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預計未來幾年全國數字媒體人才缺口將達到80萬。因此,數字媒體產業是教育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的重要領域。
四是課程設置。
數字媒體概論、藝術原理與表現、設計色彩、素描、數字圖像處理、flash動畫制作、網頁設計原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動畫繪畫技術、三維模型設計、攝影、動畫創作、數字音頻處理、影視特效制作、非線性視頻編輯技術。
五是就業方向。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就業面廣,從行業來看,如動畫、電視欄目包裝、游戲、影視、廣告、互聯網等。數字媒體藝術人才主要在各級電視臺、影視動畫制作單位、媒體與廣告公司、數字藝術公司、展示設計公司、形象策劃公司、多媒體與網頁設計、室內裝飾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等熱門行業就業。無論是實現夢想,施展才華,還是尋找機遇,愛好,投身數字媒體藝術領域,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數字媒體專業建設篇二
為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關于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積極響應武漢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提升武漢高等職業教育整體實力,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決定根據自身辦學特點與基礎,以獲批國家骨干專業建設項目和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的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群為基礎,聯合**公司建立“數字媒體產業學院”。具體建設方案如下。
一、建設目標
產業學院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模式創新,是從根源上提高人培養質量的新型高職教育辦學模式。數字媒體產業學院將充分利用科技園區與武漢市vr/ar聯盟的資源聚合優勢,面向數字媒體與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服務產業、深度對接、跨界合作”三個方面的內涵特征。
**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22日,注冊資本5700萬元,公司股東主要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構成,屬于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武漢**科技園是2001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認定的22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之一。園區占地1035畝,共入駐13個用地項目,建有辦公研發用房、廠房等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在建及規劃建設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形成了光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工程設計及工業設計等主導產業,涌現出核動力、七一二所、中國五環、金豐汽配以及奧新科技等一批骨干企業,帶動園區產業發展,發揮出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8年園區企業總產值達94億元,年末職工總數7400余人。
三、產業學院運行機制
1.學院全稱:數字媒體產業學院
2.產業面向:面向數字媒體、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動畫制作、影視制作等產業,培養合格的技術人員和產品服務人員。
3.教學場所:學校(理論教學、基礎課教學、企業講座)、東大園公司(項目實踐、實習實訓、參觀體驗、整周實踐)
4.管理機構:產業學院隸屬于武漢城市職業學院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在學院內掛牌。教學管理人員由計信學院領導、教師和企業負責人共同組成。建立教學指導委員會,由學校、園區、企業三方共同組成。組織結構圖如下:
5.學生來源:考慮到合作企業目前能提供的條件,產業學院內將不直接設立行政班級(即把一個整建制班級納入或者產業學院單獨招生),而是建立一個虛擬班級,學生來源于數字媒體專業群內的各個班級。為保證質量,形成經驗,首批學生將招收20-30名學生。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該班級內的學生活動可以自由開展。
6.師資隊伍:產業學院教師由數字媒體教研室專任教師、企業派遣的兼職教師組成。為提高兼職教師的教學水平,保證授課質量,產業學院將定期舉行教學能力培訓班,并聘請校內教學專家進行授課。
7.人才培養模式:面向產業學院內的學生,在不同年級開展不同的教學環節。
第1學期:新生入校后,除了學習必需的公共基礎課程外,還將統一學習三門專業基礎課程:計算機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網絡技術基礎。這三門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領域必需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產業學院在新生中招生,形成虛擬班級。錄取的學生擁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原錄取專業的學生,另一個是產業學院的學生。產業學院將定期安排企業文化講座、園區參觀、技術體驗等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數字媒體產業的基本情況。
第2-3學期:學生主要在學校內進行基本知識學習、基本技能訓練和基本職業素質培養。產業學院將在每個學期安排1-2門專業選修課程,由企業技術人員單獨授課。產業學院將在東大園公司組織1-2周的實訓教學,完成企業真實項目,這類課程允許和正常班級中的對應課程進行置換。產業學院定期組織安排技術講座、園區參觀、技能競賽、小型項目測試、專業社團交流等活動。
第4-5學期:由園區內的企業提供授課教師和真實項目,東大園公司提供教學場所和住宿場所,學生在園區內進行1-2個月的集中實踐教學。授課教師和真實項目一般要提前規劃與安排。
(注:實訓周期間,東大園的園區內可提供學生住宿、餐食、教室)
第6學期:產業學院統一指導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工作,園區負責組織企業提供崗位和指導師傅,學校組織學生與企業進行雙向選擇,合理安排學生的實習和就業。按照現代學徒制的管理經驗,制定企業師傅遴選制度、學徒學習管理制度、實習評價制度等,保證學生的實踐學習成效。
8.課程體系:在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校企共同設計產業學院的課程體系。本著“保證質量,形成經驗”的原則,當前則以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為基礎,在每個學期添加企業文化講座、技術交流、參觀體驗等活動,在低年級開設2-3門專業選修課,在高年級開設1-2門整周項目實踐課。部分課程可以和數字媒體專業課程進行學分置換。實踐教學體系具體設計如下:
四、信息備注
1.為保證三方權益,學校、園區、企業應簽訂三方合作協議。
2.為保證學生權益,產業學院和學生應簽訂雙方協議。
3.為提高企業積極性,產業學院可以組織企業在學校進行“數字媒體最新技術”展覽,宣傳企業、技術及專業,爭取各學院的項目支持。
4.為保證企業積極性,產業學院應積極爭取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學校給與政策、項目、資金上的支持。
5.建立企業項目庫和兼職教師庫,開發優質教學資源。要求每個企業要把自己的兼職教師信息入庫,包括姓名、專業領域、特長等。每學期的師資從師資庫中進行選擇。已經選定的課程師資,一般1年內不變。
6.每學期的教學實踐環節應提前設計安排好。
數字媒體專業建設篇三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德育特色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向高水平、應用為王的應用型本科大學前進,發揚德育特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適應學校發展的思想品德、意志堅定、適應能力強、抗擊能力強的新時代大學生。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數字媒體學院特色活動品牌創建實施方案。
第一,引導思想。
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全面啟動,突出重點的思路,開展我院德育特色創作活動,突出辦學個性,培養個性鮮明、創新精神鮮明的新人才,實現數字媒體學院德育品牌特色的目標。
二、總體要求德育數字媒體品牌建設,分為德育品牌標兵、德育品牌班、德育品牌專業三個步驟。德育品牌標兵是指我院在思想道德、社會法律、愛國情懷、健康心理、社會道德公約等方面對單個學生進行的四年綜合教育培訓。,并根據班級總數的5%進行選擇。這是德育品牌建設的初級階段。德育品牌班是指班級通過自主發展探索適合班級發展的班級自主活動,每個年級選擇2-3個班級,也是德育品牌建設的中級階段。德育品牌專業建設是指我院經過各種特色的拓展,開展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即學生自主發展系列、活力學院系列、平安學院系列、人文學院系列等。,形成鮮明的品牌風格,這是我院德育品牌建設的先進階段。
第三,具體的工作目標。
1.依托勞動實踐體驗活動,改變教育教學理念,提高德育能力。通過開展勞動實踐基地體驗活動,促進學生在生活和學習方面的不斷提高,促進數字媒體學院德育品牌建設,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2.安全校園綜合實踐活動系列,讓學生在校期間養成安全意識,養成遵守紀律、遵守規則、互相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提高安全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
3.第二課堂綜合實踐活動系列使學生將活動中的收入轉化為長期的行動和信念,使學生學會認知、做事、交流,幫助學生學會做負責任的大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合格社會人,達到高質量的第二課堂活動,促進德育品牌建設。
第四,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
副主任:賀苗苗。
成績單:成績單郭冠,馮茂森,
屈芮竹子,
五、工作措施施:院長是第一責任人,將德育品牌項目建設按計劃分解工作任務,層層落實,確保特色項目建設長期有序高效。二、建立檢查指導機制。建立檢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指導特色項目的發展,不斷完善和豐富活動內容,使特色項目活動有序開展。三、建立激勵機制。表彰積極參與德育品牌建設、工作成績突出的輔導員、班級、學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