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一
大家好!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節日,而在1989年,我國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
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代比。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么呢?很簡單:孝順。現在,我們家里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下面,我們有幾個重陽節活動的建議:
1、帶著老人一起出游,到郊外活動。
2、我們可以和身體好的老年人秋游賞景,臨水玩樂,登山健體。
3、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最后,我們衷心祝愿每位同學都能與家里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二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重陽盡孝心,楓紅愛更濃。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佳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歷九月初九,為什么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為大,故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深遠了。1989年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為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著我們成長,包容著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
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著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么?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么嗎?
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見挫折與失敗。但當我們將心平靜下來與老人交談一下時,你就會感到他們是如此的飽經滄桑,他們用自己一生的時間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是如此精辟。
作為“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經歷告訴我們什么是生活,他們以健康樂觀的心態,自強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質,超然脫俗的情操,堅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為人,不畏艱難的勇氣,勤儉節約的美德,激勵著后人向前行進。
“家有一老,猶有一寶。”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這些對祖國做出過貢獻,對我們所在家族做出過貢獻的老人做些事情,愛惜他們、幫助他們嗎?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 ,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作為公民,幫助老人是我們的義務。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更加努力,從點滴做起,讓尊老、愛老、敬老、助老這根接力棒永遠跑下去。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 關愛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三
一年一度的老人節將在九月九日開始,早上,兒媳婦與兒子回家,老人們一天在床上也不能下來,老人們仰天狂笑,那笑聲傳遍了整個小村莊。
趕來的客人必須盛上剛發過的小綿羊,剛打獵過的兔子。因為我們這兒的老人特別多,連外鄉的人也來了,那人看見我們這種場面,表現出滿懷激情。
人們要在晌午,擺一個木頭路,讓人一定要記住,不能讓老人落地,否則那老人一定要在地上站一宿,不能上床,并讓老人們看到那精彩無比的節目,地點喲啊樹木茂盛,廣闊無邊,不然天空會下雨。
每人一定要在家中穿上那大紅色的衣服,穿別的顏色會得到天空的報應,會天打五雷轟。因此我們這兒沒人穿別的衣服。而且必須帶有一種喜從天降和驚喜萬分的表情來到這兒。
下午,人們要在山上種下那么二十棵樹,希望人們十全十美,另外十棵是為老人的,希望老人五福臨門。下午七點,人們開始把人送來的牛、兔吃了,這樣吃要很規矩,把老人的手捉住,讓老人用嘴只吃,吃的臟了的、被土弄臟了的,再讓家里的小狗小貓吃了,不能放下。
狗與貓藥穿好綠色的毛衣,還有外衣之類的,我們要讓老人看到小狗,讓老人開心,一定要笑口常開。
晚上,我們要讓兒子兒媳一個一個的為老人磕頭,讓老人看起來很像享受天倫之樂。
家鄉的國際老人節,家鄉在精彩的回放著,精彩無限快樂,國際老人節太好了!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九月初九,重陽節。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迅速增多。現在,我國已正式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中國老人節”,目的是這一天開展敬老愛老活動,發動全社會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使老人們能夠度過幸福的晚年。
喜逢又一個重陽老人節,我謹代表全體同學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以及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
在過去的日子里,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新世紀的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在這樣的日子里,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么樣的祝福呢?也許會說上一句祝福的話,也許會給他們倒一杯水,也許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等等……無論為他們做什么,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禮貌學生。
最后,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五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再過幾天,就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獲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年,我國把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于老年人的節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
老一輩為了我銘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共青團員和青少年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六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再過幾天,就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獲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于老年人的節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
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共青團員和青少年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七
尊敬的中老年朋友,各位領導和朋友們:
您們好!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首先,我代表秋x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老年協會向在座的各位致以節日的祝賀!祝你們身體健康,心想事成!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意義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后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人的一生總要經歷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時期。過去,大家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今天,你們仍然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繼續為人民服務,為我社區的發展、穩定作出了新的貢獻。
近年來,我社區老年協會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各位的期望和要求,也還有一定的差距。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當然,尊老愛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
1、加強老年人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廣泛組織老年人開展科學文明健康的文體活動,從政治上更好地關心老同志,不斷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要認真做好老年人的信訪工作,凡是應解決的問題,都要積極幫助解決,確保老年人生活穩定。
2、創造性地開展老年協會工作。老年協會工作只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才能更好的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我們要在保持好的工作勢頭、堅持好的工作方法的基礎上,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推動老年協會工作有新的突破和發展。
3、我們要把老年協會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對老年協會工作的具體指導,支持老年協會開展工作。要通過輿論宣傳等多種手段,廣泛宣傳老年協會工作的重要性,引起社會各方面對老年協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輿論氛圍,不斷增強老年協會工作的影響力。
總之,老年協會工作不是大局卻影響大局,不是中心卻牽動中心。做好老年協會工作是我們社區義不容辭的責任。借此機會,我提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在座的各位要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支持社區黨總支、居委會的各項工作,自覺履行黨員義務;二是懇切希望大家關心和教育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對青少年一代加強教育;三是希望在座的各位,對我們社區黨總支、居民委員會、社區老年協會工作提出合理寶貴建議和意見。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八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2日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 “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于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么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
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后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里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重陽節的演講稿200字篇九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天高氣爽,人壽花香。彩云追月,桂花飄香。
不久,就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當然,在重陽節之際,我們可以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一刻,菊花酒擺放在桌前,詠菊詩回響在耳畔。那是“但將酩酊酬佳節,重陽獨酌杯中酒”的無奈;那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臺”的憂思……那些溫暖的、豪邁的、多情的詩句盡在耳邊,將人們一顆顆柔軟的心濡染得瑩潤渾厚。那象征延年益壽的菊花酒,將人們燦爛的臉龐映照得如花般動人。
重陽節,這份情懷,如燦然的傲菊,馨香彌漫。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翻閱年輕時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也有深深地愛呀,當你看到晨中相扶的老人在風景中輕輕走過,笑容綻放在慈祥的臉,心中那份感動不能自己;還有那一對年約六旬的老人身著大紅的運動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讓人羨慕;當然也有流浪在街頭的老人,一臉人生的苦澀,和那渴望相助的眼,我們真的能無動于衷嗎?
現在我們國家給重陽節賦于新的寓義,這一天定為老年節,我國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新世紀的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在這樣的日子里,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么樣的祝福呢?也許會說上一句祝福的話,也許會給他們倒一杯水,也許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他們都會倍感欣慰!
人的一生,最值得贊美的時代,便是老年時代。孔子說他自己年至七十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祝所有的老年人重陽節快樂,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