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篇一
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精心設計好導語,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經常開展一些學習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信心。
1、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放手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認知水平自已去讀書,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線索,體會文中蘊含著的情感。
2、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教師應該采用“教師引在前,講在后,學生想在前,聽在后”的方法,凡是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去思考去解決。
3、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學習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是自己發現。因為這種發現,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學生學會發現的技巧的方法,也容易掌握事物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從而有利于知識的保持。
4、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學生的自主發展是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實踐活動來實現的。表現為自我設計、自我嘗試、自我領悟。
總之,通過本節課程的學習,我感覺自己在教學中還沒有真正做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總是不放心,撒不開手,生怕學生會弄得雜亂無章。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把從這節課中學到的寶貴知識充分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感受自主學習的好處。
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篇二
我擔任一(三)班語文教學工作半個學年了,在工作中,我不斷地反思著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愧對于教師這個神圣的職責。現總結自己本學年的教學工作如下:
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自己上課做好準備。并閱讀教學方面的書籍,如:小學語文教師等,從而不斷為自己的教學水平“充電”。
一年級一冊的語文教學任務繁重,要求學生認對、讀準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并且認識常用漢字313個,其中116個要求會寫。這么大的學習量如果不講究科學合理的方法,而讓學生單調地讀,重復地寫,長此以往,學生將對
拼讀、識字產生厭惡,后果不堪設想。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通過學兒歌、順口溜、“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要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所謂“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個人。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批改作業等方面給學生作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健康。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所以在課堂上常常提醒學生“注意做到三個一:一拳、一尺、一寸。”
一個班級23個孩子,智力和接受能力都各不同,面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性,我努力抓好培優補差工作。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后進生,以良好的心態接納他們,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讓他們在學習上有所進步。同時,與家長經常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鞏固率。
2.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語言條理性,完整性,減少地方方言、口語。
作為一名教師,我也知道自身存在著許多不足,我會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地充實自己。下學期我將給學困生以更多的關注,在提高課堂效率上再下工夫,爭取得到好的成績!
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篇三
在本周的語文教研活動中有幸聽取了我校高級教師田婭的教學經驗分享,通過此次學習,我心中感觸很深。下面是我學習后的體會:
首先,田婭老師的敬業精神值得敬佩,更值得我學習。作為一名教師,沒有一點責任心和敬業精神那是不行的。要想教育好學生,增強責任意識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強烈的責任心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我們教師應該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負起我們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后代著想,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我們祖國千秋大業負責。
其次,正如田婭老師所講: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對學生“狠”一點,老師說過的話一定要收承諾。要說到做到,學生學習任務沒有完成的必須完成,決不允許敷衍塞責,蒙混過關。當然,我們自己在教學上更應該“實”一點,必須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才能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短短的培訓時間結束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回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
第二,不斷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斷學習,成為長流水。
第三,交流,多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可能是發現不足、認識“廬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徑。
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篇四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加強理想教育和科學興國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師守紀、助人為樂、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道德,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使學生由技能的學習提高,直至思想的升華。然而,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既講“文”又傳“道”,“文”、“道”有機滲透呢?
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三點體會德育滲透的內容很廣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質教育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小學語文課的幾百篇課文所涉及的德育滲透內容,方方面面無所不有,但每篇都有側重面。教師要找準每篇課文的滲透重點。如政治教育包括: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的課文有《開國大典》,《圓明園的毀滅》,《難忘的一課》等等。思想滲透包括: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我不是最弱小的》、《慈母情深》、《生命,生命》等等。道德滲透包括: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助人為樂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觸摸春天》,《網上呼救》,《鄉下人家》等等。心理品質滲透包括: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意志、情操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全神貫注》、《父親的菜園》、《魚游到了紙上》等等。有了重點,就能在備課、講課、作業布置等一系列教學環節中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滲透的效率。
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內容,按照課文的實際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宜的施教方法。比如小學語文第九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全文記敘了這樣一件事:兒時的巴迪寫了一首兒童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當他迫不及待地等爸爸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正是因為這兩種決然不同的風,讓小巴迪健康,勇敢的面對自己,最終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再如,《慈母情深》,母親工作那么辛苦,家里那么窮,可母親從不剝奪兒子讀書的權力,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呀!正因為有偉大的母愛,兒子也突然間長大了。用媽媽給的買書的錢買了奢侈的罐頭——給媽媽吃。確實是很感人啊!
針對課文特點,設計滲透方法。
1、“設身處地”的方法。通過采用心理換位的方式,使學生在心理上改變角色,這樣可使其與作者、主人公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容易把對文章中的思想內容學習變成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如《悲壯的一幕》、《大江保衛戰》、《印度洋上生死夜》、《船長》等課文部可用這種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讓學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體會主人公的所見、所聞、所想、所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
2、“身臨其境”的方法。通過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動過程,把抽象文字符號描述的事物還原,形成相應的新形象,可以增強學生置身其中的感覺,激發他們潛在的情感。如《將心比心》、《尊嚴》、《風箏>等文章可用這種方法。這些課文都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黃果樹瀑布》,《富饒的南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中描寫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等景物,已經融進了作者贊美之情,不再是純客觀的景物,而是一種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課文中美的內容、美的語言、美的畫面、美的情感,對學生無疑是一種熏陶感染,會情不自禁的贊嘆祖國之美。如《黃果樹瀑布》是作者李有貴被黃果樹瀑布壯麗的景色深深陶醉而寫下的一篇散文。教學時,可放錄像,聽水聲、瀑布聲,還可放錄音,讓學生練讀:自由朗讀、伴樂朗讀、背誦。要求讀得入情入景,陶醉于美景中,自然他們的心靈得以美化,愛國之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祖國有這樣美的大好河山,有誰又會不去熱愛她呢?
3、“直觀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課文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接收、理解,這就需要準備充足的掛圖、教具,使教材內容變為直觀的東西,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加強印象。只有學懂課文,德育滲透才有效果。如《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啟示》等文章,在進行德育滲透時可用這一方法。
4、“課外活動”的方法,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組織興趣小組,開展演講、板報、設計制作、課外勞動、調查報告、知識競賽等活動,建立校內與校外、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在活動過程中去學習、理解,激勵學生學習動機、情感,能夠培養學習的興趣和意志力,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
在語文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應針對學生真實思想進行適時教育。好像細雨潤物一樣,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使之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自覺地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素質培養,并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師應有強烈的“既教書又育人”的意識。“造就一代新人”的責任感必將促使我們去發現,去總結各種方式方法,使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素質培養的嘗試日臻完善。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開辟各種渠道,積極進行德育滲透,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到課外活動中,也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使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