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描寫人物的作文300字篇一
大家拿到單子時,左看右看,有的像“開茶會”一樣,互相討論,有時翻來翻去,看看規則,還有的閉著嘴巴,靜靜地在座位上坐著,等毛老師講,過了大約三分鐘,大家變安靜下來了。
老師說:“請大家讀讀題目,見一見共選幾人。”老師話音剛落,大家便興致盎然地讀了起來:“最美衢州人---十大年度人物!”那也就是選十位人。毛老師說:“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們的感人事跡吧!”說著,便打開電腦,搜了起來。
第一位是方髦髦姐姐,她身殘志不殘,拒絕老師的特別照顧,堅持求學。毛老師說:“這位高中同學是殘疾人,她跛腳能碰夢想的事跡充滿正能量,一定要勾上哦!”大家便拿起筆,在她的后面打上了小鉤。
“還有毛師花奶奶,她凌晨一點備餐,5點出門,8點收攤,騎壞4輛三輪車,用壞四五十只煤爐,奶奶的價格始終沒變。”當我讀到這里,便被毛奶奶堅守本真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早餐奶奶”真有愛心啊!
王雪園奶奶,她背負了整個家庭的重擔,15年來,還了10多萬債,以誠信豎起道德的標桿,也很讓人敬佩啊!
朱小平叔叔和周珍阿姨都是江山人,毛老師說,身為江山人,理應為江山人投上神圣的一票。
當讀到中國好校長徐建新時,毛老師綻開了笑臉,轉過頭來對我們說:“徐叔叔是我的朋友,他為患白血病的學生籌款,事跡感人,請大家把徐叔叔鉤起來哦。”毛老師笑瞇瞇地說道。不一會兒,十個名額便都滿了,大家興高采烈地把單子交給了排頭,陸續走出了教室……
在一節原本是生動形象的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上了那么一節真愛滿滿的感動課,最美衢州人的感人事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我要向他們看齊,做一個最美的自己。
描寫人物的作文300字篇二
她——每當她狂笑起來,必須會有個下意識的動作,一手捂著嘴,一手捂著肚子。當我看到她那狂笑的舉動,也會跟著她情不自禁地笑得前府后仰,那就是她,一個笑起來就“震耳欲聾”,止不住的“胖墩”女生。
她是個不拘小節,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女生,但是她看上去憨憨的,給人一種能夠“依靠”的感覺,同時她也是個多愁善感的女生,總是為了一些考試和小事而哭得“驚天動地”。我總覺得。她的言行,舉止與她的體形有點不匹配,雖然身軀看起來是那樣的“胖墩”,給人一種不靈敏的錯覺,但是她的內心世界卻是如此細致,待人接物也十分可親,和藹。
她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每當她周圍同學有不懂得題目或有些困難,都會不由自主地找她解答,她必須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忙同學們排憂解難。同學們都能夠從她那兒凱旋歸來。
記得有一回,我們數學考試,老師說:“考得不好,很差,很少人上90分。”她就是其中一位沒上90分的,當老師發到她的那張試卷時,她盯著那張試卷目不轉睛的,淚水從她那水汪汪的大眼睛一顆顆地落下來,落在她的鼻子,嘴巴和手背上。起先是抽泣,之后是嗚咽,再再之后是嚎啕大哭,一邊哭,嘴上還不停念叨著:“天呀!怎樣辦?我怎樣會考這么差,我還真沒回去見我媽啊?”我們都在一旁安慰著,可她的哭聲還是不斷,不斷……
這就是她,一位不拘小節,無拘無束,多愁善感,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女生。從她身上,看到了她“特有的閃光點”,同時也是同學們的“傾訴對象”。這就是……
同學點評:文章中你用了很多形容詞去形容那個女生,你能夠多寫寫她的外貌特征,或是寫你如何安慰她,過程還能夠再寫具體。讀了這篇文章,這個女生的形象好像已經出此刻我面前,當然,我也猜到是誰!
老師點評:語言風趣,描述真實。如果能把一件大家都明白的事再寫一寫就更好。
“不拘小節,多愁善感”但又“心底善良”從哪體現“心地善良”?
描寫人物的作文300字篇三
在菜市場的角落,有一位大叔,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它的小攤兒上,有著一些不起眼的東西,一把大的、剁骨頭的刀子,一把小一點的、剁肉的刀子,一些干凈的塑料袋,一個小稱,還有幾塊新鮮的豬肉,牛肉,羊肉……
大叔常年坐在一個不起眼的墻角,過往的行人大多沒有注意到他,這個小店不禁顯得有些冷清。
他的背后,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它藏在墻后,努力生長,它常年陪伴著賣肉的大叔,成了他工作的背景。
他穿著破舊的圍裙,帶著膠皮手套,坐在一把“咯吱”響的小板凳上。但他總是“坐不住”,時不時站起來,凝視著過往的人群。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渴望,希望大家都能在他的小鋪上停留幾秒,看看他的肉,但也只會在人少時,輕輕地喊一聲:“新鮮的豬肉!”以便讓人知道自己的存在,無論有沒有人,他都笑瞇瞇的。
他很細心,自己有幾位老顧客,來了一兩次,他就知道誰喜歡羊肉,誰喜歡牛肉,誰想要瘦一些的、不油膩的,誰想要肥一些,不太硬的,老年人喜歡吃什么,年輕人又愛什么,他研究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位大叔不像其他人一樣,在招牌上寫“肉鋪”兩個大字,反而,他托人寫了“健康”,證明自己的肉是綠色的,無添加的。
經朋友的推薦,我來到了他的肉店,要了兩斤豬肉。他的眼睛里充滿了驚喜和意外,我不屑于他的小店,把這次買賣,當成“高貴的施舍”。付過錢后,他給了我一個燦爛的微笑,我驚住了,從來沒有看到有人笑得這么開心。
豬肉很新鮮,從此,我成了他的“老顧客”。又是一個星期天,我來到菜市場,見他不停張望,看到我后,趕緊向我揮了揮手——他稱好了肉,在等我。今天,他笑得更開心了。“生意不錯啊?”我主動與他聊天。“還行吧,一天能來一兩個人。”“才一兩個?那你還那么開心?”“開心和不開心,都是賣肉過日子,還不如開心呢!”他笑了,我被深深震撼了,一個生活不富裕的人,竟能如此樂觀。
我又回頭看了那棵高大的梧桐樹,它更綠了,我仿佛看到了它在飛快生長,我想到了他——不只是賣肉的人,更是像梧桐樹一樣積極向上、樂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