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簡愛讀后感300字篇一
這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名著,才讀了幾行我就愛不釋手了。
小說的主人公簡·愛是一個熱愛生活,以德報怨的人。簡·愛從小失去父母,寄養在舅母家里,后來,她被送進慈善學校,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她不但沒有退縮,反而迎難而上,仍舊堅持學習。
畢業后,她又回到舅母家,對舅母仍是畢恭畢敬,接著,她去到菲桑爾德莊園,當家庭教師,負責教育羅切斯特先生的女兒,與羅切斯特先生擦出了愛的火花,但在他們結婚當天,簡·愛意外發現羅切斯特先生的妻子并沒有死,而是瘋了,并且被關在莊園里。簡·愛為了羅切斯特先生的名生離開了莊園。
之后,羅切斯特的瘋妻縱火,讓莊園毀于一旦,羅切斯特先生也因此致盲,心靈有所感應的簡·愛回到莊園,與羅切斯特先生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我很喜歡《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書中的一句名言:“你能夠真心懺悔,這是醫治心靈創傷的良藥。”事實上的確如此,一個人只要意識到自己錯了,而且知道悔改,就是好的。所以,當我們做錯事時,只知一味的后悔,過分的去苛責自己是沒有用的,只有認真悔改,努力去想辦法彌補,才是最清晰明智的舉動。
我也非常喜歡簡·愛這個人物,她寄人籬下的痛苦激發了我對自己幸福生活的珍惜;她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的舅母讓我明白要以德報怨;當她知道羅切斯特的妻子沒死而選擇離開時,讓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光考慮自己而忽略別人……
合上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它告訴我: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有風浪和波折,我們唯有像簡·愛一樣積極樂觀,大膽勇敢地去征服,才會走向那避風的港灣。
簡愛讀后感300字篇二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夏洛蒂勃朗特的`著名小說《簡愛》,看完了之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安于現狀、敢于抗爭、自強自立的女性形象——簡愛。
敢于抗爭、自強自立是簡。愛的性格特點,她從小失去了父母,住在舅舅家。她的童年,沒有父母的呵護,沒有朋友的陪伴,始終與她相伴的只有無限的辱罵與暴打。但簡。愛面對舅媽、表兄弟姐妹的歧視與虐待,會勇于回擊與反抗。當被困禁在紅房子時,她想到了自己所遭受的苦難,發出了“不公平”的吶喊。
在羅沃德學校,羅克赫斯特先生當著全校師生的面詆毀簡愛,還把她置于恥辱臺上示眾。而倔強的簡。愛卻沒有低下高貴的頭,越是遭受打擊,越是頑強不屈。
當羅切斯特對她傲慢無禮時,她會反駁和反抗,她追求平等,就像她自己說的“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不是想錯了嗎?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姿色和充足的財富,我會使你同我現在一樣難分難舍,我不是根據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軀同你說話,而是我的靈魂同你的靈魂對話,就仿佛我們兩個人穿過墳墓,站在上帝腳下,彼此平等——本來就如此!”
她反抗壓迫和社會偏見,極力爭取獨立的人格和尊嚴。
她追求著人間幸福與愛情,鐘情于羅切斯特,是因為他能平等待人,把她視作朋友,與她坦誠相見。但當她得知羅切斯特已有妻子,她理智而又艱難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出走,離開桑菲爾德,離開自己心愛的人。而圣。約翰向簡。愛求婚時,他是嚴肅的,有種說教的意味,仿佛是在命令而不是在求婚,這讓簡。愛無法接受。而當簡。愛得知羅切斯特為救身處火海的妻子而不幸雙目失明,身體殘疾,她卻全身心地再次拖入了他的懷抱,這包含了對他的同情與對他的愛。
簡。愛她外表平凡、地位平凡,但是她內心絕對不是平凡的。
簡愛讀后感300字篇三
《簡愛》是我在去年讀的一本書
《簡愛》主人公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貌平凡的我心中仿佛增加了一份信心,因為它是我懂得內涵的豐富勝過外表的美麗。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于斗爭、敢于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第一次讀《簡愛》,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我之所以欣賞這本書,是因為我始終覺得他不帶有任何的私心雜念,《簡愛》所宣揚的正是這樣的愛,其精神性多于物質性,我特別欣賞男女主人公那種簡簡單單的愛戀,簡和羅徹斯特除了默默深愛著對方,想擁有對方的靈魂外,沒有太多地考慮,他們沒有什么山盟海誓,也沒有任何的甜言蜜語,或許我更愿意用樸實來形容里面的內容。
最吸引我的還是簡那種始終追求個人的獨立性的精神,哪怕是面對羅徹斯特如幻如神的愛情之箭,她仍舊如意的保持著自己追求平等獨立的人格魅力,也許這種魅力使簡這個人物深入人心,變得高大。可是現實中的她矮小、蒼白,一點也不美。可以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她身上的那種氣質,那種為爭得自己尊嚴,爭得人格平等的永不服輸的精神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
其實我們也可以學習簡愛的這種品質,自尊,自愛,自強,堅強面對每一件事,記得我沒當作一件事到一半時,總是半途而廢,將這件事擱在一旁,不再理會,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樣一種與簡愛相反的性格。
每當我獨自一人的時候就拿出《簡愛》細細體會主人公之間的精神對白,沉浸在他富有詩意和哲理的抒情話語中:“上帝沒有賜予我美麗和財富,但我們是平等的,就像我們的領會通過墳墓評定的站在上帝面前。”不知為什么,我特別喜歡這句話。
讀完這本書,我更愿意用樸實來形容里面的內容,來形容他們的感情,用一個最普通的比喻,一切的一切就好似一瓶白開水,就好似農夫山泉,讓人感覺有點甜。
簡愛讀后感300字篇四
你以為我貧窮。卑微。不美。瘦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你想錯了。
在文學史上。有許多的經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像《簡愛》這樣深入人心的卻不多。它以一種讓人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眾多的讀者。給讀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同時影響著他們的精神世界。
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同的待遇。里德夫人的嫌棄。約翰的辱罵和打。這是對一個孩子自尊的踐踏。但簡愛并沒有因此而變得怨恨。內心充滿陰霾。相反的。她的內心因此而變得更加強大。這早就了她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品格。
文章中的伊麗莎自私任性。卻受到尊敬。喬治亞娜好使性子。心腸狠毒。卻能得到所有人的縱容。約翰什么壞事都做。縱然與他的母親做對。也不會使她遷怒。而簡愛無論做什么都全力以赴。不敢有一點閃失。卻還是被人罵。得不到他們的喜愛。這體現出了當時社會的無情與冷漠。
簡愛并不因為自己的身份卑微而感到自卑。并認為自己與羅切斯特是平等的。她純潔。高尚的心靈使羅切斯特深深地愛上了她。并開始了對她的追求。然而。在他們結婚的當天。簡愛得知他已有妻子時。她毅然的離開了他。他放棄了金錢和地位。我想。現在的社會上。很少會有人做出與簡愛相同的抉擇。利益的誘惑蒙蔽了人們的雙眼。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利益而不是離開。
簡愛是大多數讀者所敬佩的應該是她的品格。她獨立。堅強的品格。讓很多人贊嘆不已。
小說設計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雖然羅切斯特的莊園被毀了。他自己也變成了殘廢。但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愛不在與個人尊嚴與愛之間產生矛盾。他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里弗斯的求婚。而選擇了羅切斯特。這說明了她對羅切斯特的真心。
而如今。在窮與富之間。在愛與不愛之間。很少會有人像簡愛一樣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這篇小說不僅使讀者的靈魂得到了凈化。同時也使讀者產生了共鳴。使讀者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