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大學生我的理想演講稿500字篇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能否融入學校教育,能否被當代大學生接受,不僅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境遇,而且關系到未來命運。因此,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遠大理想,是高校面臨的重要任務和崇高使命。
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在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中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時期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夠不斷上新臺階,就是因為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有機結合,堅持統籌兼顧,妥善處理好經濟建設與各方面建設的關系,做到相互促進、全面發展;二是堅持尊重群眾首創與頂層設計有機結合,不但從人民群眾生機勃勃的創造力中汲取動力源泉,同時又統籌兼顧,做好頂層設計;三是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與吸收外來文明成果有機結合,在學習和借鑒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開辟自己的發展道路;四是堅持推進改革發展與保持社會穩定的有機結合。堅持這樣的道路自信,才能使大學生更加自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我們黨的理論自信體現為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社會理想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體現為對馬克思主義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深刻把握和堅定信心;體現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指導中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堅持這樣的理論自信,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具有堅定執著的信念,就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實踐性和創新性有充分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追求。堅持這樣的理論自信,有助于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理論水平和辨別是非能力,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堅定理想信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堅定這樣的制度自信,就是讓大學生既能夠深切感受到,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廣大人民群眾才能牢牢地把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通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能實現廣泛的民主參與,集中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進執政黨和各級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又能實現集中統一,統籌兼顧各方面的利益要求。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能保證中國各民族不論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權利,共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通過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才能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責任感。
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在高校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必須緊緊抓住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這個基礎工程不放松。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增強課程的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青年學生理論骨干,通過開展經典研讀、理論研討、理論宣講、支部讀書會、中國夢主題教育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適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創新網絡學習載體,打造示范性大學生主題教育網站、網絡社區、微博、微信群等,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信仰是在實踐中產生的,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和樹立起來的信仰才具有堅定性、持久性。學校應堅持育人為本、知行合一,將開展社會實踐作為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引導和教育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勇于擔當、奉獻社會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情操。
堅持文化育人,在良好氛圍和環境中堅定理想信念。大學文化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尤其是崇高理想信念樹立的精神土壤。學校應堅持育人為本,文化為基,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校園生活中感受優秀文化的熏陶,不斷提升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大學生我的理想演講稿500字篇二
各位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20xx將近,我們也從一個滿懷壯志的高中生,成為一名大學生,這期間雖然飽嘗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頓,可豐富的大學生活又給我們帶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嶄新境地,因為那里是我們攀登目標夢想的新起點,那里也是我們積累知識閱歷的新家園。今日,我的演講題目是“我的大學,我的夢!”。
也許中學時期就已經讀到或者聽到許許多多關于大學生活的信息,有人說大學生活絢麗多彩的,也有人說大學生活是無聊空洞、浪費青春的。也許,后者更多一些。是的,其實,他們說的都是正確的,因為真實經歷,他們才會那么說,這兩者是不矛盾的。這是因為在大學里,有的人確實過得很充實、很開心,深深留戀這塊他們認為是一輩子都無法重復的凈土。也有的人,從一踏進學校就很失望,覺得一切都跟自我想像的不一樣。從此渾渾噩噩混日子,最終醒悟的時候才猛然發覺,仿佛一夜之間,大學已經過去,隨之逝去的還有自我寶貴的青春。記住,僅有后悔大學混了幾年的人,而不會有后悔上了大學的人。即使是那些在校時貶得他的母校猶如人間地獄的人,多年以后,回憶起大學時光,也往往會感慨萬分,甚至淚流滿面。不管你未來大學過得如何,至少你要時刻提醒自我:人生僅有一個大學階段。
在過去的旅途中,無論你是否擁有過歡笑,擁有個陽光,這都已成為永遠的記憶,加上一把鎖將它封閉起來吧!擺在我們面前的,新的教師,新的同學,新的旅途,新的夢幻,新的生命正在破土而出,應對這一切,我們該怎樣辦。由于現實的殘酷,我們將化身為一個個騎士,抹掉胸口上的創傷,擦掉昔日的榮耀,拿上我們的以往的利器,整裝待發,新學期的目標是我們新的征途的開始!
夢想是我們通往成功的地圖,僅有付出了行動,邁出我們堅實的步伐,才能讓我們到達成功的彼岸。確定我們的目標,就要為了他努力拼搏。志當存高遠!我們要立長志不要常立志。
人生是對夢想的追求,夢想是人生的指示燈,失去了這燈的作用,就會失去生活的勇氣。所以,僅有堅持遠大的人生夢想,才不會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爾斯泰將人生的夢想分成一輩子的夢想,一個階段的夢想,一年的夢想,一個月的夢想,甚至一天、一小時、一分鐘的.夢想。當你聽到那里,同學們,你是否想到了自我的夢想?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麗,卻短暫。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當在這一時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找到一片屬于自我的天空。青年是祖國的期望,民族的未來。每個人主宰著自我的明天。
歷史的重任在肩,我們責無旁貸。我們必須會勇敢地挑起肩上的職責,雖然前方會有巨浪滔天,可是也會有長虹貫日。讓我們拿出“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勇氣,去迎接人生中的風風雨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堅信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的根是苦的,學習的果子是甜的。我們奮發努力、勇往直前,必須會迎來收獲的那一天。期望幾年后的今日,我們能夠收獲自我辛勤勞作換來的累累碩果。同學們,今日讓我們在一齊定下大學之約,讓我們告別盛夏的流火,應承金秋的豐碩,用青春詮釋我們以往的誓言,用汗水鍛造我們明日的輝煌。未來的日子我們將共同走過,我們有著共同的追求。
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也需要我們去把握和深人體會。有人說:“平凡的大學生有著相同的平凡,而不平凡的大學卻有著各自的輝煌。”但,你能夠選擇平凡,但卻不能夠選擇平庸;能夠的話,相信誰都想不平凡。好了,我今日的演講也到此為止了。最終,只上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的,送給我自我,也與大家共勉!
多謝大家!
大學生我的理想演講稿500字篇三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站在這么多佼佼者面前,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也有一絲的慚愧。但我很欣賞契柯夫的一句話。“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會因為有大狗的存在而慌亂不安,所有的狗都要叫,小狗也要叫”。
作為八十年代后期出生地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肆意的搏擊遨游,于是社會上對我們這一代人就有了如此評價,說我們放縱了,在享樂中消耗著有限的青春,揮霍著年輕的生命。然而真是如此嗎?放縱,叛逆,現實中的我們真的如此不堪嗎?看著韓國肥皂劇,終日沉溺于網絡世界,無所事事,進而無病呻吟,我們的大學生活真得如此頹廢嗎?不,我要向所有的人大聲地說不。
因為,我們的大學生活是奮力拼搏而充實豐富的。課堂上,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圖書館里那一顆顆聰慧的心迸發著熾熱的渴望,大學生活,我們可以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未來的四年里,我們將努力進行知識積累,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因為我們知道養兵千日終有用時,因為我們知道,有朝一日我們將乘風破浪濟滄海。
當然,我們的大學生活也是豪情奔放而精彩無限的,那是曹孟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豪情萬千。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凌云壯志。縱然,那千篇一律的星空皓月,在我們眼中卻演繹著不同的詩篇,縱然,那亙古不變的蒼穹旭日,在我們眼中卻每天詮釋著不同的美麗,這才是我們的生活,豪情奔放而精彩無限的大學生活,因為我們知道,有朝一日我們將乘風破浪濟滄海。
大學生活還是洋溢著浪漫而溫馨難忘的,那是徐志摩康橋作別揮衣袖沒有帶走的那片云彩,那是陶淵明“飛鳥戀舊林,池魚思古淵”的思想情懷,大學生活就是兩股激流撞擊時那一瞬間的流光溢彩,然后慢慢的沉淀,完全融入自然的氣息,活力與浪漫并行,激情與安逸共鳴。最后在沉寂中爆發,我們將乘風破浪濟滄海。
轉身再看看吧,我們身邊的大學生又是怎樣演繹屬于他們的另類精彩。湖南,有帶妹妹上大學的洪戰輝,湖北,有背父親上大學的黃來女!命運對于他們是不公平的,然而,他們卻用一份堅毅,一份責任,用心去拼搏著。這正是我們所應有的自信與堅毅,讓生命之花在逆境中綻放,如雄鷹之美展現在搏擊風雨的蒼天之上。
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大學生活,追求理想,放飛夢想,大學生活用自律,自強,自信構筑的生活,是一份安逸,一份舒適,更是一份開拓與進取,這樣,才能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功在國家利在大眾,才能博得乘風破浪濟滄海。
大學生我的理想演講稿500字篇四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當代大學生所面對的是一個新舊交替,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肩負著和諧社會的時代使命。誠然,當代大學生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有所作為,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塑造自我,提高自我。
首先,要樹立理想信念,確立自身發展的方向。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作為當代大學生,既要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更要堅定走和諧社會道路的信念,積極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和識別是非的能力,樹立與社會同發展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把自己塑造成為政治堅定、思想成熟、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過硬,德才兼備的合格大學生,為將來投身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用發展的眼光,正確審視社會發展與自身發展的關系。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和諧社會偉大事業的不斷推進,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自身發展的舞臺,當代大學生要有與社會同發展的思想準備。大學生思想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有著較為豐富的科學文化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等方面的自身優勢,然而,這些優勢有待于社會實踐的檢驗,有待于在社會實踐中鞏固和提高。對此,大學生應該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審視社會發展與自身發展的關系。社會發展是大學生追求自我發展的前提條件,并為大學生在實踐中再學習、再提高,施展才華,尋求自我發展提供舞臺;大學生的自我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助力器,為加速社會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缺一不可,共同發展。
第三,明確自身發展層次,科學規劃自身發展目標。在校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努力學習和提高政治理論、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科學知識,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處理好社會發展與自身發展的關系的基礎上,客觀地評判自己所屬的發展層次,科學規劃自身發展目標。在規劃自身發展目標過程中要本著求真務實的原則,既要樹立為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承擔重任的雄心壯志,向更高的發展目標攀登,又要力戒脫離社會需求、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的實際,好高騖遠。“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緊密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我們相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大學生一定會以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為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而努力奮斗。
人生必定有遠大的人生理想,否則人生就會黯然失色,這種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在我們小的時候就聽說過要樹立遠大理想,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但是由于理想太遠大,也就覺得它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對人生來說可有可無的了,等人生發展到新的.境界,面臨著許多自我選擇的時候,才感覺到人生的蒼白,空虛,因無所是事而困惑,因目標低下的而自干平庸。此時再談到要樹立遠大理想為時晚矣。大學生剛進大學門時,覺得新鮮而無所是事,大學的教學方法跟中學的不同,輕松自由,沒有壓力,全平學生自覺。當大一的學生輕輕松松度過一年后,有的驚慌時間過得太快,浪費得太多了,有得則憂哉憂哉的度過直到畢業,有許多的學生多少都有這種體會。為什么會有這種理解呢?我們每個大學生在中學讀書期間都有很強的目標意識---考大學,大學考取了,目標實現了,任務完成了,進了大學門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目標,或沒有更高的目標可,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動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沒有遠大理想和生活的目標。
理想是人生奮斗的總體設計,是對生活的遠景規劃,是人們對未來美好事物的追求,人僅僅有眼前的目標是不夠的。應該有遠景的規劃,應該有人生的總體設計,高爾期曾說“一個人追求的理想越高,他的才能發展得就越快,對社會就也有意義”。我們國家古代也有句名言“志不強者智不達”一個人沒有理想,他的聰明才智是無法得到很好的發展的。
所以,理想對人生具重要的意義,人不能沒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追求遠大理想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實現是人類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是人生的意義之所在。
大學生我的理想演講稿500字篇五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就像古人說的:寒窗苦讀的十年間,古人迷上了一張曾經的狀元變成狀元,而我們現代的學生奮斗了十二年,也就是為了考上自己夢想的大學。
可能我只是個高中生吧。對大學感到陌生和好奇,依然充滿了美好的想象。
在大學里,我們可以在青春的尾巴上放慢腳步,享受大學生活。我們可以在圖書館閱讀經典名著,代替那些跟隨我們十幾年的教具,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我們也可以慢慢踩在大學背陰樹下毛茸茸的樹葉上,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鳥語花香,平復浮躁的心靈,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我們還可以參加精彩的聚會、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各種講座,充分發揮我們的特長,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大學里不僅有這種小資生活,還有學習生活。但是,沒有繁重的作業和高考的壓力,我們真的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學習豐富多彩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本。會有很好的學習氛圍,一起努力的同學,知識淵博的教授,老師,朋友陪伴。它可以讓我們在畢業的那一刻感到驕傲,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方向。當我們回顧這段時光時,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真的是在大學里長大的!
在大學里,四年的學習和生活會教會我們如何將自己精通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獨立的宿舍生活會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出來
養我們獨生子女的自理能力,接觸更多的同學和老師則會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大學不僅是學習知識的課堂,更可以被看成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在這里積累經驗,為我們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但我知道,現實總是殘酷的。身處大學的我們已經開始正式面臨人生的挑戰,還有許多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和難以預知的挫折正等待著我們一一攻克,我們只有堅持我們理想,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我們一定能看到未來希望的曙光!
總而言之,大學就是這樣有良師、亦有益友,有歡笑、亦有淚水,有成功、亦有失敗的地方,于我們來說就是快樂的生活、社會的縮影、未來的希望!我們一定會為了我們理想的大學,在這高中三年里奮力拼搏,實現我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