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優秀的總結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醫生防疫工作總結范文篇一
我之所以選擇先匯報職業道德是因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醫生,首先要求要有較高的道德素質修養,一名醫生可以技術上不高,但起碼的職業道德必須具備。就像對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之一陳曉蘭的評價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圣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三個方面的匯報我看重的也是職業道德。
年疾控中心成立后,我就被分到傳染病防制科工作,先后承擔了疫情信息統計、傳染病平臺報病、傳染病網絡直報、傳染病和死亡病例漏報調查、報告質量調查,出血熱、布病監測工作,學校傳染病防制等項工作。親身經歷了傳染病實行直報的三個歷程,從手工填卡報告到建立了大疫情報病平臺到目前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傳染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大大提高。傳染病報告方式的提高也印證了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績。經過五年的工作磨練,我已經可以獨立或者和其他科室人員配合的完成科室各方面工作。
1、在工作上,圍繞中心的全盤工作思路,對照科室自己分管工作的相關標準,嚴以律己。獨立或配合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工作。
a、單獨或配合完成傳染病管理、漏報、報告質量、居民回顧性調查工作;
b、完成醫院傳染病監測工作;
c、布病監測工作;
d、出血熱防制工作;
e、學校傳染病防制工作;
f、流感樣病例監測工作;
2、利用六年來布病監測資料編寫了布病疫情六年資料匯編。
3、撰寫了題為寶雞市學校傳染病防制工作現狀與防制思路,在中國學校衛生雜志發表。
4、撰寫了題為寶雞市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與死亡病例管理及報告質量現狀分析的論文,在疾病監測雜志發表。
5、參與完成了寶雞市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現狀及防治策略研究課題,獲寶雞市政府科技成果二等獎。
醫生防疫工作總結范文篇二
四是政府要求要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把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工作作為執政為民的大事來抓xx年預防接種工作總結匯總文章。
五是全衛生系統以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為中心,王燕書記、李副局長要求舉全衛生系統之力開展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工作,所有工作人員在接種期間禁止飲酒,嚴肅工作紀律,啟動工作問責制。
六是疫苗接種期間所有村衛生所在做好通知村民事由的前提下,停診全力開展麻疹組份疫苗的接種工作。
(二)組織有力宣傳到位
全縣縣直醫療衛生單位抽調了業務骨干40人分赴各鄉鎮指導,并以持鉤到各鄉作督導的xx縣疾病控制中心專業工作人員為督導組長;各鄉派出每村至少1名的鄉級醫務人員85人深入各村指導31名鄉村醫生工作;鄉村社領導及學校校長、老師等106人參與了此次工作
縣衛生局成立了3個以李副局長、紀檢書記徐嘉偉、吳獻副局長為組長的督導組負責全縣巡回督導,各鄉鎮分管領導、中心校校長、衛生院院長負責轄區內的巡回督導和指導;xx縣人民醫院被指定為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的定點醫院。
各衛生院對全體職工、全體鄉村醫生進行了接種知識和疑似接種異常反應的.業務培訓,學校召開了“三個”會議,即領導班子和班主任會議、全體教職員工會議、學生家長座談會,分別將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個人。
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召開了社長會議,村委會班子成員,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積極參與配合強化免疫接種工作。
縣衛生局督導組、技術指導組重點幫助薄弱地區和容易引發群體性的事件的地區,對重點學校堅持守候在現場。做到了環環有人抓、步步有人盯、層層有落實,保證了工作的順利實施。
醫生防疫工作總結范文篇三
ideng_fl,免疫接種牛5.8682萬頭、羊8.1984萬只,免疫密度均達100%;用豬o型口蹄疫疫苗28萬ml,免疫接種豬4.2983萬頭,免疫密度達100%;用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疫苗20萬ml,免疫接種豬4.3926萬頭,免疫密度達100%;用豬瘟疫苗15萬頭份,免疫接種豬4.3848萬頭,免疫密度達100%;用禽流感疫苗24.8萬ml、雞新城疫i系疫苗43萬羽份、雞新城疫l系疫苗22萬羽份,分別免疫接種雞25.599萬只、16.6497萬只、8.9493萬只,禽流感、雞新城疫免疫密度均達到了100%;用牛出敗疫苗1萬ml,免疫接種牛1720頭;用羊痘疫苗2萬頭份、羊四聯疫苗52萬ml,分別免疫接種羊0.9802萬只和8.127萬只;用豬三聯疫苗6萬頭份、仔豬副傷寒疫苗4萬頭份,分別免疫接種豬4.5309萬頭、2.0445萬頭;用雞法氏囊疫苗3萬羽份,免疫接種雞0.45萬只。
2、消毒滅源。全縣共配發瘟毒寧消毒劑500公斤,累計消毒養殖場(區)27個、畜禽交易市場2個、養殖農戶約3.2萬戶,消毒面積達240多萬平方米,并對野外動物死尸進行了清理、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共清理和無害化處理各類動物死尸28具,有效地消滅了動物疫源,凈化了養殖環境。
3、動物寄生蟲病防治。應用蟲克星等驅蟲藥物驅治豬4.24萬頭,牛5.24萬頭,羊6.292萬只,雞15.36萬只,兔0.47萬只,馬類畜0.256萬(頭)匹,驅治率分別達到92%、65%、65%、60%、47%、48%。
1、加強領導,責任落實到位。縣委、縣政府對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視,把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作為社會穩定的政治任務來抓,圍繞力爭不發生,確保不流行防控目標,縣鄉(鎮)兩級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了秋季動物防疫工作任務全面完成。9月25日,縣政府召開了全縣秋季動物防疫暨畜產品安全工作會議,在認真研究全縣動物防疫工作形勢的基礎上,結合我縣當前動物防疫工作的特點,分管縣長就全縣秋季動物防疫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根據會議安排,本次防疫工作落實行政、業務部門雙軌目標管理責任制,按照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要求,縣政府與各鄉(鎮)政府、縣畜牧局與各防疫檢疫分站簽訂了動物防疫目標管理責任書,從制度上保證了畜禽防疫工作的落實。
2、強化督查,確保防疫進度。為保證秋防工作落到實處,縣畜牧局抽調領導和技術干部包鄉蹲點對全縣防疫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及時掌握工作進度,開展防疫員培訓,指導免疫接種、場地消毒、過敏救治,監督防疫物資使用,加強疫情監測,協調解決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了防疫工作的扎實有效開展。
3、加強培訓,提高人員素質。秋防開始前,縣畜牧局派技術骨干分赴各鄉(鎮),結合各鄉(鎮)召開的村社干部防疫員會議,對全縣的80個村級防疫員進行了培訓,重點培訓了當前動物疫病防控形勢和家畜保定、疫苗使用、疫苗保存、免疫注射、過敏急救、檔案登記、數據統計、場地消毒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防疫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技術水平,為確保免疫質量打好了基礎。
4、強化免疫,夯實防疫基礎。
一是以防疫檢疫分站人員為主,集中對養殖大戶的畜禽進行免疫接種和飼養場地消毒;
二是采取統一免疫時間,統一藥品調配,統一組織人員,同步消毒,集中防疫員逐村免疫接種的三統一、一集中、一同步的組織形式對分散養殖戶飼養的畜禽進行免疫接種,并由各村社干部提前組織調配好消毒和抓畜人員,農戶積極配合,確保了防疫員、畜主、抓畜人員、村社干部到位;
三是在集中免疫接種結束后,由各村防疫員回頭對本村的漏防戶、漏防畜進行補針,做到了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通過三個階段的免疫接種,徹底消滅了免疫死角,確保了免疫密度。
5、積極籌備,保障物資供給。全年縣政府拔付到位防疫經費23.5萬元,主要用于補充重大動物防控物資貯備庫、動物疫情監測和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縣畜牧局組織購進消毒藥品xx公斤,噴霧器90架,及時配發到各鄉(鎮)集中免疫對全縣養殖場地進行全面消毒,各鄉(鎮)動物防疫檢疫分站及時購置補充了注射器、注射針頭、急救藥品、碘酒、藥棉、防護手套等防疫必需物資,加強了防疫員裝備。同時,各鄉(鎮)、村社也積極籌措資金5萬多元,及時解決抓畜、消毒人員工資,全面調動了防疫、抓畜、消毒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了秋季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6、強化監測,提高預警能力。防疫期間,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安排,加強了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馬流感等動物疫病為重點的疫情監測和報告。并對重點區域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同時,嚴格落實疫情報告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求全縣疫情監測人員及時、準確、規范的報告疫情動態,確保了動物疫情的早發現、快報告、嚴處理、小范圍。
1、由于秋季畜禽防疫工作量大面廣,又正值農忙季節,在集中免疫期間大部分農戶外出務農,不能對所飼養畜禽及時免疫,回頭補針率較高,防疫人員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較大。
2、由于經費短缺,抓畜人員工資無法解決,過敏死亡畜禽不能得到及時、足額的補償,影響了防疫員、抓畜人員和農戶參與支持防疫工作的積極性,給防疫工作造成一定的難度。
一是抓好宣傳培訓,進一步提高群眾思想認識和防疫人員業務技能。通過廣播、電視、出動宣傳車、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加大動物疫病防控的目的意義及《動物防疫法》等涉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動物防疫工作重要性及緊迫性的認識,努力營造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抓好動物防疫,促進畜牧業發展的良好局面。同時,加強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業務培訓,切實提高防疫人員技術水平。
二是堅持常年補針,堅決消除免疫空白。對集中免疫時未能免疫接種的孕畜、仔畜、病畜和新補欄的畜禽進行跟蹤服務,查漏補缺,嚴格執行每月20日至25日的補免日制度,及時做好補針工作,并建立詳細的免疫檔案。
三是加強疫情監測,切實提高疫情預警能力。組織技術人員嚴密注視疫情動態,特別是加強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狂犬病等重大動物疫情監測,并按照疫情監測規定程序及時、準確上報疫情動態,嚴格落實疫情報告責任追究制,徹底杜絕瞞報、漏報疫情現象。
四是強化防疫監督,堅決杜絕疫情發生。一是強化對重點養殖場(戶、小區)的防疫監督,督促完善防疫設施,健全消毒、免疫、疫情上報、生產情況上報等制度,實現養殖場(戶、小區)的規范化管理;二是強化動物及其產品流通環節的監督,嚴禁病死畜及其產品和未經檢疫的動物及其產品進入流通環節和消費市場,對亂扔死畜和收購、屠宰病死畜及上市銷售病害肉的不法行為從嚴查處;三是強化縣境外調入動物的監督管理,嚴格落實調入動物申報和入境到站報檢制度,對境外調入動物按規定進行留觀,確認無疫病后方可混群飼養,并進行詳細的登記和追蹤監測,嚴防境外疫情的傳入和傳播,確保全縣畜牧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