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的教案怎么寫篇一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水平三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積極開發地方和校本教材資源,拓展“踩高蹺”練習,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了解民間民俗體育項目蘊藏的文化價值和健身價值,達到傳承體育文化,弘揚體育精神,發展平衡協調素質與能力之目的。
1、本課是“踩高蹺”教材系列教學單元的第三次課,在“踩高蹺”前兩次課的基礎上,從師生觀賞“歡樂高蹺鬧新春”電視錄象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學習動機。在形態各異、興趣盎然的。動物模仿練習和不同形式的角力游戲趣味活動中,通過講解、模仿、體驗、展示、交流等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并掌握人體在不同狀態下保持和維持身體平衡的知識和原理,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扶持高蹺走(歡樂高蹺)奠定基礎。
2、“歡樂高蹺”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練環境,在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和體驗探究,引導其克服畏懼心理,大膽實踐體驗,同時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個性能力與技巧的空間,70%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敢于走過高低不平或繞過障礙物等難度較大的練習,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求知、求樂、求成功的欲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創新精神,發展平衡協調素質與能力。
3、以學生散點自主練習和小組合作練習為組織教學形式,加強安全施教,強調自我保護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自練、合作探究的意識與能力。同時,根據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個體素質差異,采用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體現“區別對待,人人受益”的體育新課程理念。
4、課的結束階段,在“讓我們蕩起雙漿”優美動聽的音樂聲中,師生共同翩翩起舞。姿態舒緩優美的肢體動作,給人一種藝術美的享受,同時達到愉悅身心,調節運動中帶來的疲勞的目的。
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間活動之一。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因此深受小朋友喜愛。在這次活動中小朋友用各種的玩法在活動中鍛煉了他們多種技能,盡管有的小朋友會掉下來摔倒,但是能表現出一種勇敢、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那摔倒的原因可能是練習少的緣故,有的可能方法還不太正確,也可能有的竹筒太小了點。因此,針對一些情況進一步對幼兒踩高蹺技能的指導。其次要加強練習。
在這次活動我也有不足之處,當我踩高蹺的時候,掉了下來,小朋友還說老師都不會,還一直笑,有位小朋友還指出我摔倒的原因,沒有踩到高蹺中間,自己都告訴小朋友要踩高蹺中間,然后繩子拉緊,而我這點沒有做好,是我的不足。在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方面,手段不夠與能力不足。光用口頭表揚的方式不足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方法還需進一步的探討與學習,但是在幼兒的歡聲笑語中我得到了很多收獲,且不論活動效果,至少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是在快樂中游戲的。
在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學習以后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
教學的教案怎么寫篇二
1、讓幼兒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幼兒創造力。
2、促進幼兒平衡、彈跳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幼兒感受與他人共同游戲的快樂,培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1、用旺仔牛奶罐和布條自制高蹺,每人一副。
2、劃出足夠的場地,確保幼兒足夠的活動空間。
3、小毛巾若干,《喜羊羊與灰太狼》背景音樂。
1、準備活動。
帶領幼兒做自編的熱身操,激發幼兒參與的活動興趣,將幼兒帶入快樂的運動狀態。
2、探索活動。
(1)自由玩高蹺。
幼兒自由探索高蹺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與幾個小朋友一塊玩,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創造出高蹺的多種玩法,教師還可以請個別幼兒演示,并鼓勵其他幼兒嘗試這種玩法。
(2)踩高蹺。
教師示范兩只腳踩在高蹺上,兩手分別抓住固定在高蹺上的繩子,雙腳交替往前走。再請個別走得穩的幼兒示范,引導其他幼兒發現并掌握動作要領: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要拉直布繩子,眼睛向前看。
(3)繞過障礙物踩著高蹺走,把障礙物在地上一字直線或曲線擺開,讓幼兒繞過障礙物踩著高蹺走,鍛煉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4)青蛙跳。
將高蹺擺成兩條寬度不等的平行線,學青蛙跳,嘗試用各種方式跳過高蹺。活動后讓幼兒總結青蛙跳的各種形式,引導幼兒說出不一樣的跳躍方式,并讓幼兒進行嘗試。 *此環節體現了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活動過程,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并熟悉高蹺的多種玩法,鍛煉了幼兒的腿部力量,提高了他們身體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活性,發展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合作游戲“給羊羊送食物”。
(1)將幼兒分為紅、藍兩隊,每隊中的兩名幼兒為一個主體,兩名幼兒分別從起點抱著食物,兩人雙手舉起食物,跳過“小水溝”,越過灰太狼的高蹺封鎖線,將食物運到終點的羊村,此游戲可培養幼兒的互助協作精神。
(2)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背景音樂兩隊中的兩名幼兒同時出發,比速度。通過這個游戲,促進幼兒平衡、彈跳能力的進一步發展,讓幼兒感受到與他人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培養合作精神。
4、結束活動。
身體做放松運動,然后用小毛巾給每個幼兒擦汗,本次活動幼兒出汗多,用毛巾給幼兒擦汗可以防止幼兒受涼感冒。讓幼兒稍作休息再收拾器械回活動室。
教學的教案怎么寫篇三
1、使學生了解漁人在美麗幽靜的湖面上,指揮鸕鶿捕魚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趣。
2、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積累材料的。
3、學習本課5個生字,8個生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注意積累材料,要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了解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的事物和積累材料的,即了解作者是怎樣觀察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
了解鸕鶿捕魚前、捕魚時、捕魚后湖面的變化,以及湖面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3課時。
投影儀、投影片、生字卡片。
同學們,你們見過鸕鶿嗎?(板書課題:鸕鶿)鸕鶿又名水老鴉、魚鷹,是以魚為食的水鳥。在我國一些地方,有的漁民把它馴化,用來幫助捕魚。那么漁人是怎樣在美麗幽靜的湖面上,指揮鸕鶿捕魚的呢?
1、思考:課文記敘了什么內容?要求學生說完整話。即:課文記敘了漁人在美麗幽靜的湖面上,指揮鸕鶿捕魚的情景。
2、教師交待本文作者是鄭振鐸。
1、自讀課文。
2、劃出不認識的生字。
3、借助拼音字典,讀準字音,并想想下列字是用什么方法記憶字形。
鸕鶿 抹 囊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鸕鶿一望無垠船舷竹篙一抹喉囊水痕夕陽悠然甩進逐漸恢復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
鸕鶿兩字都是左右結構,右半部都是鳥。
抹字的右半部上橫長下橫短。
囊字筆劃較多,教師引導記憶。
1、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2、湖面的氣氛有什么變化?初步認識。
1、同學們,你們看站在船舷上的是什么?鸕鶿,鸕鶿羽毛灰黑色、嘴扁而長。
2、你們看圖的近處,遠處還有什么?柳樹、稻田、夕陽。
3、夕陽是什么意思?傍晚的太陽。
4、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這幅美麗的圖畫。要求說話完整、連貫。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1、請你找出課文中描寫湖面的句子,想想湖面有什么變化?
①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綠油油的湖面像一面鏡子。(平靜)
②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靜,蕩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紋,無數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跳躍。(不平靜)
③天色逐漸暗下去,湖面恢復了平靜,只留下一條閃閃的水痕。(恢復平靜)
2、根據湖面變化或按捕魚前、捕魚時、捕魚后的順序指導學生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捕魚前。
第二段(2~4自然段)捕魚時。
第三段(5~7自然段)捕魚后。
景物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1、自讀思考:漁人在什么地方捕魚?周圍的環境怎樣?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找關鍵詞句談體會。(漁人在平靜幽美的湖面上捕魚。)
①找出環境描寫的句子,想想寫了什么?有什么特點?
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綠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鏡子。重點理解這句話。
什么像一面鏡子?為什么這樣比喻?
把湖面平靜的樣子比作鏡子,因為沒有什么風,突出了湖面又平又靜的特點。
其次學生會談到柳樹、稻田、漁人、鸕鶿等,教師綜合:岸邊楊柳依依,遠處稻禾青青,幾只窄長的漁船點綴在綠油油的湖面上。這是秀麗的水鄉景色,是漁人捕魚的良好環境。
②找出描寫漁人神態的句子,體會漁人的心情。
漁人坐在船尾,吸著煙顯出悠然自得的神態。
③找出描寫鸕鶿樣子的句子,體會比喻說明了什么?
鸕鶿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嚴陣待命的樣子。
2、根據剛才的理解,請同學談談這時湖面為什么這么平靜?
①湖面平靜;②漁人悠閑;③鸕鶿像士兵。
3、指導學生用緩慢的語速朗讀這段。
學生練習讀指名讀看投影欣賞讀練習背誦。
1、讀第2自然段,一抹是什么意思?這里為什么要用一抹?
竹篙在船上一擦,這是漁人的一個動作,打破湖面的平靜。這時鸕鶿接到沖鋒的命令,撲撲地鉆進水里。
讀讀描寫湖面的句子,可以體會出以水動來襯托水下鸕鶿正在奮力捕魚的情景。
這時的湖面已不平靜了,那么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
2、自讀課文第3自然段:
找出描寫漁人和鸕鶿動作的詞語。體會詞語的意思。
漁人:抓住脖子,把魚擠出來,把它甩進水里。(說明漁人動作干脆、利索。)
鸕鶿:鉆出水面,拍著翅膀,跳上漁船。(說明鸕鶿捕魚動作敏捷、熟練。)
3、聯系上下文想想:鸕鶿不斷地跳上漁船,漁人都忙不過來了,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這是一幅繁忙歡樂的畫面,體現出漁人與鸕鶿之間的默契,以及湖面的活躍氣氛。
4、看圖,用自己的話描繪這幅圖的內容。
5、指導學生用緊張高興的心情朗讀,體會湖面熱鬧景象。
6、練習背誦。
1、自讀思考:天色漸漸暗下去,湖面又恢復了平靜。
恢復是什么意思?這里為什么用恢復一詞?
恢復是變成原來的樣子,湖面又變得平靜了。漁人喂鸕鶿小魚,可以體會出繁忙緊張的勞動即將結束,漁人劃船回去,所以湖面又恢復了平靜。
2、湖面留下一條閃閃的水痕,怎么能說平靜呢?
3、指導學生用輕慢的語氣朗讀課文,讀出捕魚后喜悅而歸的心情。
4、練習背誦。
《鸕鶿》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課文記敘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經過。這是作者身邊的事物,他認真細致地觀察,并積累了材料。希望同學們也要留心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積累更多的材料,寫出優秀的文章。
1、練習朗讀、背誦課文。
2、在練習本上完成課后第3題。
教學的教案怎么寫篇四
文章敘述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于單薄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表現了這位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深刻領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記敘的方法。
1、理解課文的不同內容,體會課文的敘述順序
2、領會文章先抑后揚及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
3、理解“豐碑”的含義。
錄音機、投影儀
2課時
第一課時
1、理解課文的內容,深刻領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課題
2、板書齊讀課題
3、釋題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自己讀課文
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小組內交流上述問題
4、全班叫交流討論的結果。
三、細讀理解
1、學生分小組讀課文,把你最感興趣,感受最深的那部分讀一讀。
2、小組內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小組內的同學相互質疑問難,相互解答,如果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記下來,等會我們大家共同解決。
3、匯報討論的結果
教師重點引導以下幾點:
(1)、找出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堅韌剛強,把生命的希望留給戰士把死亡留給自己,面對困難和死亡處之泰然的忘我精神。
(2)、找出描寫將軍的神態的文字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
a、如看到一位凍僵的老戰士,將軍臉色嚴峻,“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兩腮的肌肉抖動著”表現了將軍兩種不同的感情:一是對軍需處長的不滿和責備;二是對紅軍戰士深深的愛。
b、當知這位凍僵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將軍楞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呼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個軍長敬了一個禮。”
讓學生談一談體會理解將軍的兩種感情:一是因錯怪軍需處長而感到深深愧疚。二是對軍需處長崇高的敬意。
(3)、“豐碑”本來指什么?在課文中指什么?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4、指導朗讀
第7自然段要讀出一種莊嚴、悲痛的情調。語速較慢,句調平直。8—10段要讀出一種激怒感,將軍的幾句話,要表現出斥責、威嚴的口吻。12自然段要讀出震驚、內疚、敬仰的復雜心情,語速緩慢,讀的深沉、莊重。
四、總結
1、配樂朗讀全文
2、同學們,課文已學完,此時你想說點什么?
作者郵箱: lym7201@資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