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報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一
用已知濃度溶液標準溶液)【本實驗鹽酸為標準溶液】測定未知溶液(待測
溶液)濃度【本實驗氫氧化鈉為待測溶液】
在酸堿中和反應中,使用一種的酸(或堿)溶液跟的堿(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測出二者的,再根據化學方程式中酸和堿的物質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計算出堿(或酸)溶液的濃度。計算公式:c(naoh)?
c(hcl)?v(hcl)c(naoh)?v(naoh)
或c(hcl)?。
v(naoh)v(hcl)
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鐵架臺、滴定管夾、0、1000mol/l鹽酸(標準液)、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待測液)、酚酞(變色范圍8、2~10)
1、酸和堿反應的實質是。
2、酸堿中和滴定選用酚酞作指示劑,但其滴定終點的變色點并不是ph=7,這樣對中和滴定終點的判斷有沒有影響?
3、滴定管和量筒讀數時有什么區別?
酸堿中和滴定的關鍵是什么?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二
1.實驗前應認真預習實驗指導,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寫出預實驗報告。
2.進入實驗室必須穿白大衣。嚴格遵守實驗課紀律,不得無故遲到或早退。不得高聲說話。嚴禁拿實驗器具開玩笑。實驗室內禁止吸煙、用餐。
3.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自己不能解決或決定的問題,切勿盲目處理,應及時請教指導老師。
4.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儀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儀器不得隨意動用,對貴重的精密儀器必須先熟知使用方法,才能開始使用;儀器發生故障,應立即關閉電源并報告老師,不得擅自拆修。
5.取用試劑時必須“隨開隨蓋”,“蓋隨瓶走”,即用畢立即蓋好放回原處,切忌“張冠李戴”,避免污染。
6.愛護公物,節約水、電、試劑,遵守損壞儀器報告、登記、賠償制度。
7.注意水、電、試劑的使用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時應遠離火源。用試管加熱時,管口不準對人。嚴防強酸強堿及有毒物質吸入口內或濺到別人身上。任何時候不得將強酸、強堿、高溫、有毒物質拋灑在實驗臺上。
8.廢紙及其它固體廢物嚴禁倒入水槽,應倒到垃圾桶內。廢棄液體如為強酸強堿,必須事先用水稀釋,方可倒入水槽內,并放水沖走。
9.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如實記錄實驗結果,仔細分析,做出客觀結論。
實驗失敗,須認真查找原因,而不能任意涂改實驗結果。實驗完畢,認真書寫實驗報告,按時上交。
10.實驗完畢,個人應將試劑、儀器器材擺放整齊,用過的玻璃器皿應刷洗干凈歸置好,方可離開實驗室。值日生則要認真負責整個實驗室的清潔和整理,保持實驗整潔衛生。離開實驗室前檢查電源、水源和門窗的安全等,并嚴格執行值日生登記制度。
實驗報告通過分析總結實驗的結果和問題,加深對有關理論和技術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分析、綜合、概括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習撰寫研究論文的過程。
1.實驗報告應該在專用的生化實驗報告本上、按上述格式要求書寫。
2.實驗報告的前三部分①實驗原理、②實驗材料(包括實驗樣品、主要試劑、主要儀器與器材)、③實驗步驟(包括實驗流程與操作步驟)要求在實驗課前預習后撰寫,作為實驗預習報告的內容。預習時也要考慮并設計好相應實驗記錄的表格。
3.每項內容的基本要求
(1)實驗原理:簡明扼要地寫出實驗的原理,涉及化學反應時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2)實驗材料:應包括各種來源的生物樣品及試劑和主要儀器。說明化學試劑時要避免使用未被普遍接受的商品名和俗名。試劑要標清所用的濃度。
(3)實驗步驟:描述要簡潔,不能照抄實驗講義,可以采用工藝流程圖的方式或自行設計的表格來表示,但對實驗條件和操作的關鍵環節應寫清楚,以便他人重復。
(4)實驗記錄:包括主要實驗條件、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及實驗中的原始數據。
(5)結果(定量實驗包括計算):應把所得的實驗結果(如觀察現象)和數據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對比,盡量用圖表的形式概括實驗的結果,如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結果的比較表等(有時對實驗結果還可附以必要的說明)。
(6)討論:不應是實驗結果的重述,而是以結果為基礎的邏輯推論。如對定性實驗,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應有中肯的結論。還可以包括關于實驗方法、操作技術和有關實驗的一些問題,對實驗異常結果的分析和評論,對于實驗設計的認識、體會和建議,對實驗課的改進意見等。
(7)結論:一般實驗要有結論,結論要簡單扼要,說明本次實驗所獲得的結果。
1.實驗預習報告內容(30分)
學生進入實驗室前應預習實驗,并書寫預習報告。實驗預習報告應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實驗原理(10分):要求以自己的語言歸納要點;②實驗材料(5分):包括樣品、試劑及儀器。只列出主要儀器、試劑(常規材料不列);③實驗方法(15分):包括流程或路線、操作步驟,要以流程圖、表格式給出要點,簡明扼要。依據各部分內容是否完整、清楚、簡明等,分以下三個等級給分。
優秀:項目完整,能反映實驗者的加工、整理、提煉。
合格:較完整,有一定整理,但不夠精煉。
不合格:不完整、缺項,大段文字,完全照抄教材,記流水賬。
實驗預習報告不合格者,不允許進行實驗。該實驗應重新預約,待實驗室安排時間后方可進行實驗。
2.實驗記錄內容(20分)
實驗記錄是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之一,必須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
實驗記錄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①主要實驗條件(如材料的來源、質量;試劑的規格、用量、濃度;實驗時間、操作要點中的技巧、失誤等,以便總結實驗時進行核對和作為查找成敗原因的參考依據);②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如加入試劑后溶液顏色的變化);③原始實驗數據:設計實驗數據表格(注意三線表格式),準確記錄實驗中測得的原始數據。記錄測量值時,要根據儀器的精確度準確記錄有效數字(如吸光值為0.050,不應寫成0.05),注意有效數字的位數。
實驗記錄應在實驗過程中書寫;應該用鋼筆或者圓珠筆記錄,不能用鉛筆。記錄不可擦抹和涂改,寫錯時可以準確劃去重記。記錄數據時請教師審核并簽名。
實驗記錄分以下三個等級給分。
優秀:如實詳細地記錄了實驗條件、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結果及實驗中的原始數據(如三次測定的吸光度值)等;實驗記錄用鋼筆或者圓珠筆記錄,沒有抹擦和涂改跡象。書寫準確,表格規范(三線表)。有教師的簽字審核。
合格:記錄了主要實驗條件,但不詳細、凌亂;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不細致;原始數據無涂改跡象,但不規范。有教師的簽字審核。
不合格:記錄不完整,有遺漏;原始數據有抹擦和涂改跡象、捏造數據(以0分計);圖、表格形式錯誤;用鉛筆記錄原始數據;無教師的簽字審核。 若記錄的結果有懷疑、遺漏、丟失,必須重做實驗,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
3.結果與討論(45分)
(1)數據處理(5分)
對實驗中所測得的一系列數值,要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進行整理和分析。數據處理時,要根據計算公式正確書寫中間計算過程或推導過程及結果,得出最終實驗結果。要注意有效數字的位數、單位(國際單位制)。經過統計處理的數據要以x〒sd表示??煞殖梢韵氯齻€等級給分。
優秀:處理方法合理,中間過程清楚,數據格式單位規范。
合格:處理方法較合理,有中間計算過程;數據格式單位較規范。
不合格:處理方法不當;無中間過程;有效數字的位數、單位不規范。
(2)結果(20分)
實驗結果部分應把所觀察到的現象和處理的最終數據進行歸納、分析、比對,以列表法或作圖法來表示。同時對結果還可附以必要的說明。
要注意圖表的規范:表格要有編號、標題;表格中數據要有單位(通常列在每一列頂端的第一行或每一行左端的第一列)。圖也要有編號、標題,標注在圖的下方;直角坐標圖的縱軸和橫軸要標出方向、名稱、單位和長度單位;電泳圖譜和層析圖譜等要標明正、負極方向及分離出的區帶、色帶或色斑的組分或成分。電泳結果還要標記泳道,并在圖題下給出泳道的注釋;要標出分子量標準的各條帶的大小。并且注意需要結合圖表對結果進行較詳細的解釋說明。
可分成以下三個等級給分。
優秀:實驗結果有歸納、 解釋說明,結果準確,格式規范。
合格:堆砌實驗現象、數據,解釋說明少。
不合格:最終實驗結果錯誤且無解釋說明,圖表、數字不規范。
(3)討論(20分)
討論應圍繞實驗結果進行,不是實驗結果的重述,而是以實驗結果為基礎的邏輯推論,基本內容包括:①用已有的專業知識理論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從理論上對實驗結果的各種資料、數據、現象等進行綜合分析、解釋,說明實驗結果,重點闡述實驗中出現的一般規律與特殊性規律之間的關系。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三
用玻璃杯取高度為h1的常溫自來水,然后放在盛有水的平底鍋內加熱,使杯內水溫升高并達到沸點,待冷卻至常溫后,加入適量生石灰,蒸餾水變成由大量白色顆粒組成的混濁液體,此時白色顆粒很大。靜止約15分鐘,漂浮白色顆粒大多消失,水底剩有較多的白色顆粒(較?。藭r溶液較為透明,水面有少量漂浮物,杯底微熱。
取水方式同實驗一。在達到沸點后,加入適量生石灰,發現石灰顆粒立即分解成為微粒(氫氧化鈣),并使水混濁。約過5分鐘,底部有白色粉末沉淀,上端水漸變清澈,還能看見一些微小顆粒向上運動。大約到25分鐘時,下端沉淀為極細膩的白色粉末,溫度比實驗1同一時間高,溶液清澈透明(比同一時間透明),并且體積越來越多(比實驗一同一時間要多),但仍有少量微小粒子不斷向上運動。
1.從實驗2看,冷卻時間越長,清澈溶液體積越多,即顆粒(氫氧化鈣)完全溶解于水的數量越多。則說明溫度越低,氫氧化鈣的溶解率越高。在初始溫度較高情況下,氫氧化鈣溶解率呈單調遞減趨勢。
2.從實 驗2,,1看,導致液體體積,透明度在相對低溫情況下都不如2高的原因,在于1其中產生的氫氧化鈣在單位時間內少。所以,溫度越高,分解率越快。
1. 水面漂浮物的成因。有三種可能:1,氫氧化鈣有想溶于水的意思,但緩慢溶解一些溶不下去了,可能密度變小,于是上升到水面。2,少量顆粒遇熱膨脹,密度變小,浮到水面。3,生石灰在與水結合時,由于水不純的原因,被水拿走了點東西,可又沒生成東西,只好抱著殘缺的身體去上面生活。
2. 關于氫氧化鈣個性論。大多數物體,像糖,擱到水里越受刺激分子越活分,結果就激動起來,找到了新家,跟水合作的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但氫氧化鈣不一樣,人家越是給他搞排場,讓他分子激動,他反而越冷靜,越喜歡獨處的美,于是自己生活不受打擾,悠哉游哉。當然,這些的前提都是他們還是自己。
3. 關于氫氧化鈣特殊性質的科學說法(引):
為什么有些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
大多數固體物質溶于水時吸收熱量,根據平衡移動原理,當溫度升高時,平衡有利于向吸熱的方向移動,所以,這些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h4no3等。有少數物質,溶解時有放熱現象,一般地說,它們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例如ca(oh)2等。
對ca(oh)2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的問題,還有一種解釋,氫氧化鈣有兩種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這兩種水合物的溶解度較大,無水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很小。隨著溫度的升高,這些結晶水合物逐漸變為無水氫氧化鈣,所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就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四
一、實驗題目:固態酒精的制取
二、實驗目的:通過化學方法實現酒精的固化,便于攜帶使用
三、實驗原理:固體酒精即讓酒精從液體變成固體,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學性質不變。其原理為:用一種可凝固的物質來承載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狀和硬度。硬脂酸與氫氧化鈉[高二化學實驗報告(共2篇)]混合后將發生下列反應: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實驗儀器試劑:250ml燒杯三個1000ml燒杯一個蒸餾水熱水硬脂酸氫氧化鈉乙醇模版
五、實驗操作:1.在一個容器中先裝入75g水,加熱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攪拌均勻。
2、在另一個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氫氧化鈉溶解,將配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蠟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攪拌,趁熱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卻后即可得固體酒精燃料。
六、討論:
1、不同固化劑制得的固體霜精的比較:
以醋酸鈣為固化劑操作溫度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體酒精放置后易軟化變形,最終變成糊狀物。因此儲存性能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纖維為固化劑操作溫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纖維。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體酒精燃燒時可能發生爆炸,故安全性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纖維素為固化劑雖制備工藝并不復雜,但該固化劑來源困難,價格較高,不易推廣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氫氧化鈉作固化劑原料來源豐富,成本較低,且產品性能優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將氫氧化鈉同時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熱攪拌。這種加料方式較為簡單,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體硬脂酸和固體氫氧化鈉的周圍,阻止了兩種固體的溶解的反應的進一步進行,因而延長了反應時間和增加了能耗。
(2)將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熱溶解,再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因先后兩次加熱溶解,較為復雜耗時,且反應完全,生產周期較長。
(3)將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分別在兩份酒精中加熱溶解,然后趁熱混合,這樣反應所用的時間較短,而且產品的質量也較好。 3 、溫度的影響:見下表:
可見在溫度很低時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無法制得固體酒精;在30度時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且兩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體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產品均勻性差;在6o度時,兩液混合后并不立該產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勻,混合后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酒精不斷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勻一致的固體酒精;雖然在70度時所制得的產品外觀亦很好,但該溫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點。酒精揮發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選用該溫度。
因此,一般選用60度為固化溫度。
4 、硬脂酸與naoh配比的影響:
從表中數據不難看出。隨著naoh比例的增加燃燒殘渣量也不斷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過量很多。我們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為6.5:1,這時酒精的凝固程度較好。產品透明度高,燃燒殘渣少,燃燒熱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響: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固體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對酒精凝固性能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達到6.5以上時,就可以使制成的固體酒精在燃燒時仍然保持固體狀態。這樣大大提高了固體酒精在使用時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顏色的影響:
酒精在燃燒時火焰基本無色,而固體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鈉離子的存在使燃燒時的火焰為黃色。若加入銅離子,燃燒時火焰變為藍色。因此添加不同離子到固體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顏色的火焰。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五
用實驗證明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有什么不同
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含量越高
一、實驗器材:
藥品水槽、集氣瓶(250ml)兩個、玻片兩片、飲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燈、火柴、小木條、水,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
二、實驗步驟:
1、檢查儀器、藥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各項準備工作?,F象、解釋、結論及反應方程式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用飲料管向集氣瓶中吹氣,用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排水法收集一瓶我們呼出的氣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小于空氣中體,用玻璃片蓋好。
4、將另一集氣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蓋好。
5、用燃燒的小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內。
6、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實驗結果。
7、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六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mol·l-1
m樣/g
v樣/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ωh2c2o4
h2c2o4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七
【1】 地溝油的精煉:
(1)將地溝油加熱,并趁熱過濾
(2)將過濾后地溝油加熱到105℃,直至無氣泡產生,以除去水分和刺激性氣味,
(3)在經過前兩步處理后的地溝油中加入3.5%的雙氧水,在60℃下攪拌反應20 分鐘,再加入5%的活性白土,升溫至60℃,攪拌25 分鐘可以達到最理想的脫色效果 。
【2】 草木灰堿液的準備:將草木灰倒入塑料桶內,然后倒入熱水,沒過草木灰2cm即可。在靜置2天后,需要放一個正常的雞蛋進行浮力實驗,如果雞蛋能浮起來,說明濃度達標了。如果不能,就再靜置久一點。 仔細過濾;為了防止堿液灼傷皮膚,最好戴手套;
【3】稱取200g精煉地溝油和量取1000ml堿液分別置于兩個燒杯中,放在不銹鋼鍋里水浴加熱,用溫度計測量兩者的溫度達到45攝氏度時,將堿液和精煉地溝油緩緩倒入大玻璃缸里混合,加入50ml酒精,再放入不銹鋼鍋中水浴加熱,同時用電動攪拌棒攪拌。
【4】繼續攪拌可以觀察到混合的液體迅速變成乳白色,二者開始皂化反應,因為水油不融,所以需要不停攪拌來支持皂化反應。攪拌皂液的時間長達3小時;當出現.固體狀態時添加丁香粉
【5】將皂液裝入準備好的牛奶盒里(即入模),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星期后去掉牛奶盒(即脫模),然后切塊??梢钥闯霰砻娉墒於雀哂趦炔?。把這樣的肥皂放在陰涼通風處,任其成熟2星期左右。在這段時間里肥皂顏色會加深,水分逐漸蒸發,體積會縮減圖為脫模后的樣子,這張照片里是加入了丁香粉的肥皂。
【6】去污效果:將肥皂用水打濕放在沾有黑、紅墨水的手上揉洗一會,沒有大顆的泡泡,是細密的白沫,當然,很快就變成黑沫了;沖洗干凈后。清潔效果還是相當可以的!關鍵是洗完了真的不干燥,好像有甘油留在手背上。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八
1. 根據需處理工件選用合適的磨料,投入研磨機,視工件的實際情況大小 配好藥劑pm600,并對工件進行清洗直至排水口流出清水為止。 2. 當排出之清水量至一根尾指粗細時,即關閉排水閥投入水及pm600比例 1:1,調高研磨頻率進行研磨。
3. 當工件變灰白色時,對工件進行檢測。如工件表面情況不甚理想(紋路過 深)對工件進行清洗,投入第二次pm600研磨工件至端面柱面光澤一至,無白霧霧及麻點黑斑的感覺。
4.研磨工件至理想效果后,對工件進行徹底清洗。投入拋光劑及防銹劑進行拋光處理30min,拋光速度視工件大小及機臺大小而定。
備注:1.選用磨料之原則:不堵塞工件及不擴孔為原則。
2.工件端面刀痕過深時,退至車床組做端面研磨處理。
3.加入pm600切削一段時間后,若發現石頭翻轉過慢時或是石頭過黏時,對研磨機內加入適量的水潤滑 。
4.大鍋處理量為200~250kg,小鍋處理量為50~80kg。工件越長處理料越少。
5.每48hr打黃油一次,設備間隔使用每72hr打黃油一次。
一、噪音作業安全守則
(一)噪音作業勞工必需戴用聽力防護具。
(二)過量噪音曝露會造成重聽,聽力損失永遠無法治療。
(三)聽力防護具如耳罩、耳塞等在噪音未達鼓膜前予以減低噪音量。
(四)噪音工作區內戴用耳罩或耳塞以仍能聽到警報信號為原則。 (五)戴用聽力防護具建議
1.公司醫務人員將指導如何戴用聽力防護具。
2.適應戴用聽力防護具,由短時間戴用而至整個工作日戴用,建議戴用時間表如下
3.若第五天以后戴用聽力防護具仍覺得不舒服,找公司醫務人員協助。
4.聽力防護具若有損壞、變形、硬化時送安全衛生單位更換。
5.聽力防護具若遺失時,應即至安全衛生單位領取戴用。
6.耳塞每日至少用肥皂水清潔一次。 (附)記住下列事項:
(一)最佳聽力防護具系適合您戴用它。
(二)正確的戴用聽力防護具可達良好保護的目的,小的漏泄將破壞防護具保護其有效
性。
(三)說話咀嚼東西等會使耳塞松動,必須隨時戴好。
(四)耳塞保持清潔,不會發生皮膚刺激或其它反應。。
二、化學作業安全守則:
(一)工作安排注意事項:
工作人員必須依照指示及標準操作法工作,不得擅自改變工作方法。
2. 工作人員必須戴防護口罩、面具、手套、雨靴及圍兜等防護器具。
3. 各種酸、易燃物及其它化學品,必須分別擺放,加以明顯標示防止誤取用。所有的容器必須為標準或指定使用的容器。
4. 盛裝化學品的容器,如有破裂應立即清出,移送安全地點,妥善處理。
5. 防護手套使用前,必須檢查,檢查方法如下:將手套內充氣,捏緊入口,往前壓使膨脹若膨脹后又萎縮或有漏氣現象,即表示該手套已破裂。
6. 破裂或已腐蝕不堪的手套及使用二天以上的手套不得再使用。
7. 手套等防護具,使用后必須用清水沖洗。
8. 不得將酸類與易燃物互混或傾注于同一排出道。
9. 工作中不得嬉戲,更不得以化學品做與工作無關的試驗或其它使用。
10.廢酸、廢棄易燃物應予適當的處理,不得隨意排棄,以免危險。
11.化學品應貯放于規定地方,走道及任何通道,不得貯放化學品。
12.工作場所,應設緊急淋浴器,并應能隨時提供大量的水,以應付緊急情況的沖洗。
13.隨時注意安全設施及保護衣物的安全程度須要時,應更新防護具物、設施,不得誤。
14.工作間不可將工作物投擲于槽內,以免酸堿潑濺于外或面部衣物。
15.酸液應置于完全不與其它物沖擊處。
16.傾倒酸液時,須將酸瓶置于特制架上。
17.如有工作物不慎墜入酸液中時,須用掛鉤取出。
(二)搬運:
1〃為防止搬運時化學物質的泄露,搬運前應先將盛裝容器的旋蓋擰緊,并穿著不浸透性防護圍巾或圍裙、面罩或眼罩、口罩、手套及防酸膠鞋。
2.在搬運化學物質地區 ,應把地面清理平坦干凈,注意防止滑溜。
3.搬運化學物質應嚴防容器的碰撞、傾倒、滑倒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4.使用手推車搬運化學物質時,先檢查車輛狀況,且不得倒拉或跑步。
5.不幸被酸液灼傷要迅速以大量清水沖洗,并作緊急救護,必要時應送醫院做進一步治療檢查。
(三)異常事故的處理:
1. 停止作業,立即通知作業主管。 2. 確認異常事故的原因及種類。
3. 決定處理因素:依異常事故的大小、作業主管及人員采取的措施。
①修護人員、技術人員進行檢修工作。 ②由作業主管及人員自行調整異常狀況。
③在有發生災害的可能時,應即疏散作業人員。
(四)急救:
1. 最重要者應迅速洗除化學物,并迅速的將傷者移離污染場所。
2. 與皮膚接觸迅速以大量的水沖去。與皮膚的觸面積太廣時應脫去衣服,并維持至少十五分鐘以上的沖洗。
3. 與眼睛接觸,即使少量進入眼睛也應以大量水沖洗十五分鐘以上??墒褂孟囱燮?,從水管流出的溫和水流,或清潔容器倒出均可。在沖洗十五分鐘后疼痛仍存在,沖洗仍應再延長十五分鐘。傷者最好急送眼科。
4. 送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九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實驗儀器和試劑】
金屬鈉、鎂條、鋁片、砂紙、濾紙、水、酚酞溶液、鑷子、燒杯、試管、剪刀、酒精燈、火柴。
【實驗過程】 1.實驗步驟 對比實驗1
(1)切取綠豆般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將金屬鈉投入燒杯中。
現象: 。 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 (2)將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放入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
現象: 。 然后加熱試管,現象: 。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對比實驗2
在兩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和一小塊鋁片,再向試管中各加入2mol/l鹽酸2ml。
現象: 。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實驗結論:
【問題討論】
1.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有哪些?
2.元素金屬性強弱與元素原子結構有什么關系?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有快慢之分;
2.通過實驗探究溫度、催化劑、濃度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儀器和試劑】
4%的過氧化氫溶液、12%的過氧化氫溶液、0.2mol/l氯化鐵溶液、二氧化錳粉末、熱水、滴管、燒杯、試管。 【實驗過程】
【問題討論】對比實驗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化學反應的限度 【實驗目的】
1.通過對fecl3溶液與ki溶液的反應的探究,認識化學反應有一定的限度; 2.通過實驗使學生樹立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觀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釋。 【實驗儀器和試劑】
試管、滴管、0.1mol/l氯化鐵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實驗過程】 1.實驗步驟
(1)取一支小試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鐵溶液5~6滴。
現象: 。 (2)向試管中繼續加入適量ccl4,充分振蕩后靜置。
現象: 。 (3)取試管中上層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試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現象: 。 2.實驗結論
。 【問題討論】
1.實驗步驟(2)和實驗步驟(3)即i2的檢驗與fe的檢驗順序可否交換?為什么?
2.若本實驗步驟(1)采用5ml0.1mol/lki溶液與5ml0.1mol/l氯化鐵溶液充分混合反應,推測反應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為什么?
3+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 【實驗目的】
1.了解化學反應中往往有熱量變化;
2.知道化學反應中往往會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 【實驗儀器和試劑】
試管、剪刀、砂紙、塑料薄膜袋、2mol/l鹽酸、氯化銨晶體、氫氧化鈣固體、鎂條。 【實驗過程】 實驗1
步驟:向一支試管中放入用砂紙打磨光亮的鎂條,再加入5ml2mol/l鹽酸,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現象:。 有關反應化學方程式: 。 結論: 。 實驗2
步驟: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約7g氫氧化鈣固體,再加入氯化銨晶體,排除袋內的空氣,扎緊袋口,再將固體混合均勻,使之充分反應。
現象: 。 有關化學方程式: 。 結論: 。 【問題討論】
實驗1.2中反應物能量總和與生成物能量總和的相對大小有什么關系?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銅鋅原電池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探究初步了解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2.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驗儀器和試劑】
鋅片、銅片、稀硫酸、導線、靈敏電流計、燒杯。 【實驗過程】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十
實驗題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mol·l-1
m樣/g
v樣/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ωh2c2o4
h2c2o4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十一
固體酒精的制取
指導教師:
固態酒精的制取
通過化學方法實現酒精的固化,便于攜帶使用
固體酒精即讓酒精從液體變成固體,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學性質不變.其原理為:用一種可凝固的物質來承載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狀和硬度.硬脂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后將發生下列反應: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250ml燒杯三個 1000ml燒杯一個 蒸餾水 熱水 硬脂酸 氫氧化鈉 乙醇 模版
1.在一個容器中先裝入75g水,加熱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攪拌均勻。
2.在另一個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氫氧化鈉溶解,將配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蠟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攪拌,趁熱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卻后即可得固體酒精燃料。
1、不同固化劑制得的固體霜精的比較:
以醋酸鈣為固化劑操作溫度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體酒精放置后易軟化變形,最終變成糊狀物.因此儲存性能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纖維為固化劑操作溫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纖維.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體酒精燃燒時可能發生爆炸,故安全性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纖維素為固化劑雖制備工藝并不復雜,但該固化劑來源困難,價格較高,不易推廣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氫氧化鈉作固化劑原料來源豐富,成本較低,且產品性能優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將氫氧化鈉同時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熱攪拌.這種加料方式較為簡單,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體硬脂酸和固體氫氧化鈉的周圍,阻止了兩種固體的溶解的反應的進一步進行,因而延長了反應時間和增加了能耗。
(2)將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熱溶解,再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因先后兩次加熱溶解,較為復雜耗時,且反應完全,生產周期較長。
(3)將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分別在兩份酒精中加熱溶解,然后趁熱混合,這樣反應所用的時間較短,而且產品的質量也較好. 3 、溫度的影響:見下表:
可見在溫度很低時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無法制得固體酒精;在30 度時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且兩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體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產品均勻性差;在6o 度時,兩液混合后并不立該產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勻,混合后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酒精不斷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勻一致的固體酒精;雖然在70度時所制得的產品外觀亦很好,但該溫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點.酒精揮發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選用該溫度。 因此,一般選用60度為固化溫度。
4 、硬脂酸與naoh 配比的影響:
從表中數據不難看出.隨著naoh 比例的增加燃燒殘渣量也不斷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過量很多.我們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為6.5:1,這時酒精的凝固程度較好.產品透明度高,燃燒殘渣少,燃燒熱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響: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固體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對酒精凝固性能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達到6.5 以上時,就可以使制成的固體酒精在燃燒時仍然保持固體狀態.這樣大大提高了固體酒精在使用時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顏色的影響:
酒精在燃燒時火焰基本無色,而固體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鈉離子的存在使燃燒時的火焰為黃色。若加入銅離子,燃燒時火焰變為藍色。因此添加不同離子到固體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顏色的火焰。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十二
實驗名稱:排水集氣法
實驗原理:氧氣的不易容于水
儀器藥品:高錳酸鉀,二氧化錳,導氣管,試管,集氣瓶,酒精燈,水槽
實驗步驟:①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裝----裝入藥品,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
③夾----用鐵夾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傾斜,藥品平鋪在試管底部。
④點----點酒精燈,給試管加熱,排出管內空氣。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取----將導管從水槽內取出。
⑦滅----熄滅酒精燈。
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實驗名稱:排空氣法
實驗原理: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儀器藥品:高錳酸鉀,二氧化錳,導氣管,集氣瓶,試管
實驗步驟:把集氣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氣體的導管放入瓶中,此時還要在瓶口蓋上毛玻璃片,當收集滿的時候把導管拿去,然后蓋好毛玻璃片即可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十三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目,需要考生不斷地做實驗,從實驗中真實地看到各種元素發生化學反應,看到各種化學現象的產生。做完化學實驗之后,學生們要寫化學實驗心得體會,將自己在化學實驗中的所感所想寫出來。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化學實驗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課程。 化學知識的實用性很強,因此實驗就顯得非常重要。
剛開始做實驗的時候,由于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不好,在實驗過程遇到了許多的難題,也使學生們感到了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 自己看書,獨立思考,最終解決問題,從而也就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在做實驗前,一定要將課本上的知識吃透,因為這是做實驗的基礎,實驗前理論知識的準備,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將要做的實驗的有關資料,如:實驗要求,實驗內 容,實驗步驟,最重要的是要記錄實驗現象等等. 否則,老師講解時就會聽不懂,這將使做實驗的難度加大,浪費做實驗的寶貴時間。比如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取氯氣的的實驗要清楚各實驗儀器的接法,如果 不清楚,在做實驗時才去摸索,這將使你極大地浪費時間,會事倍功半. 雖然做實驗時,老師會講解一下實驗步驟,但是如果自己沒有一些基礎知識,那時是很難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亂按老師指使做,其實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做實驗 時,一定要親力親為,務必要將每個步驟,每個細節弄清楚,弄明白,實驗后,還要復習,思考,這樣,印象才深刻,記得才牢固,否則,過后不久就會忘得一干二 凈,這還不如不做.做實驗時,老師會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將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教給學生,拓寬學生的眼界,使學生認識到這門課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那么的 廣泛.
學生做實驗絕對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這樣就要有充分的準備,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個什么實驗,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實驗總是與課本知識相 關的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應該盡量減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實驗效率的保證,有的人一開始就趕著做,結果卻越做越忙,主要就是這個原因。在做實驗時,開始沒有認真吃 透實驗步驟,忙著連接實驗儀器、添加藥品,結果實驗失敗,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學幫忙。 特別是在做實驗報告時,因為實驗現象出現很多問題,如果不解決的話,將會很難的繼續下去,對于思考題,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討論,請教老師。
我們做實驗不要一成不變和墨守成規,應該有改良創新的精神。實際上,在弄懂了實驗原理的基礎上,我們的時間是充分的,做實驗應該是游刃有余的, 如果說創新對于我們來說是件難事,那改良總是有可能的。比如說,在做金屬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中,我們可以通過自制裝置將實驗改進。
在實驗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這種能力的前題是學生對每次實驗的態度。如果學生在實驗這方面很隨便,等老師教怎么做,拿同學的報告去抄,盡管學生的成績會很高,但對將來工作是不利的。
實驗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在實踐中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了良好的探究能力和科學道德,例如團隊精神、交流能力、獨立思考、實驗前沿信息的捕獲能力等;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增強創新意識。
上面的化學實驗心得體會,非常適合大家進行化學實驗報告的寫作,對大家進行化學實驗心得寫作非常有效。
化學實驗報告怎么寫篇十四
實驗名稱:酸堿中和滴定
時間實驗(分組)桌號合作者指導老師
用已知濃度溶液(標準溶液)【本實驗鹽酸為標準溶液】測定未知溶液(待測溶液)濃度【本實驗氫氧化鈉為待測溶液】
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鐵架臺(含滴定管夾)。
實驗藥品:0、1000mol/l鹽酸(標準溶液)、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待測溶液)、酸堿指示劑:酚酞(變色范圍8~10)或者甲基橙(3、1~4、4)
c(標)×v(標)=c(待)×v(待)【假設反應計量數之比為1:1】【本實驗具體為:c(h+)×v(酸)=c(oh—)×v(堿)】
(一)滴定前的準備階段
1、檢漏: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體方法:酸式滴定管,將滴定管加水,關閉活塞。靜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有漏必須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堿式滴定管檢漏方法是將滴定管加水,關閉活塞。靜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如果有漏,必須更換橡皮管。)
2、洗滌:先用蒸餾水洗滌滴定管,再用待裝液潤洗2~3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即可,不得潤洗,也不需烘干。
3、量?。河脡A式滴定管量出一定體積(如20、00ml)的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注意,調整起始刻度
在0或者0刻度以下)注入錐形瓶中。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標準液鹽酸,趕盡氣泡,調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準確刻度,記錄讀數
v1,讀至小數點后第二位。
(二)滴定階段
1、把錐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如顏色不明顯,可將錐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紙上)。將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錐形瓶中,滴定時,右手不斷旋搖錐形瓶,左手控制滴定
管活塞,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直到滴入一滴鹽酸后溶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色。此時,氫氧化鈉恰好完全被鹽酸中和,達到滴定終點。記錄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錐形瓶內的溶液倒入廢液缸,用蒸餾水把錐形瓶洗干凈,將上述操作重復2~3次。
(三)實驗記錄
(四)、實驗數據紀錄:
c(待)=c(標)×v(標)/v(待)注意取幾次平均值。
[根據:c(h+)×v(酸)=c(oh—)×v(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