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目標是置頂工作方案的重要環節。在公司計劃開展某項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領導提供多種工作方案。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方案策劃代寫篇一
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20xx黨建工作總結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元宵節是春節之后第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人們有吃元宵,賞花燈,舞龍等習俗。而在古代,猜燈謎則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一個娛樂項目。xx年的正月十五,是自藍墨軒文學社和藍墨雜志工作室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元宵節,在此特與古風部全體成員一起以猜燈謎的形式共同度過這個隆重美好的元宵節。
為了推進文學社不斷成長,形成一個良好的管理運行模式和活動氛圍,加深成員間的感情交流和知識性探討,增強社員的團隊意識,特在此元宵佳節策劃開展喜樂元宵燈謎會
xx年2月5日晚8點
xx文學社古風部交流群
集體競猜
六、活動內容:
(1)、前期準備工作:安排2—3名工作人員搜集各類型元宵節燈謎,并進行整理篩選。
安排人員:蘇某某,白某某,落某某
(2)、活動進行階段:2月5日晚8點整在古風部開展,由部長清點到場人數。準備工作就續后,由活動主考官白羽有秩序地揭示謎面,其他人猜。整個過程要維持一個良好的秩序,故意搗亂者將被禁止發言。落小楓負責維持活動秩序。
(3)、活動后續階段:活動結束后,此次活動的所有謎面和謎底,和本次活動的總結語將在收文號發表,并附帶在本次活動中積極配合,文明發言,帶動氣氛的成員名單。
七、在此元宵佳節,我們也真誠向全體成員征集關于元宵節的原創詩詞或對聯。有興趣者請在收文號內,本日志下跟帖留言。我們將選出優秀的作品發表在站內。
方案策劃代寫篇二
學校為進一步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優化育人環境,提高教育教學服務質量,想征集到更多更優秀的創意校園文化建設設計方案,使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更加富有人文氣息,更加和諧美好。經研究,決定面向全校師生征集校園文化建設設計方案。
具體要求如下:
一、征集范圍:
1、學校的校標、校旗、校徽、校歌的設計方案。
2、學校各幢樓宇前廣場的文化布置方案,特別是宿舍樓前廣場設計布置方案。
3、校園道路指示牌、文化標語、校園文化墻、校園小景點設計及命名。
4、學校樓宇長廊、櫥窗、班級、辦公室、學生宿舍等其他需要文化布置的地方設計方案。
5、榜園文化廣場演出活動策劃書。
二、征集要求:
1、整體設計理念:底蘊、書香,和諧,創新。
2、校園道路指示牌的設計要求:標注具體尺寸、材料、色彩。
3、文化墻和校園小景點的設計要求:結合校園環境,說明景觀的具體建設位置。
4、榜園文化廣場演出活動策劃書,要求內容不限,在有育人意義的基礎上力求形式上的創新,適合校園內開展,能展示我校師生良好精神風貌及宣傳我校園林建設需要,完成一份完整具體,可以執行的活動策劃書。
5、作品形式:文字、手繪圖或電腦效果圖。
設計者可就某一個場所進行設計,也可就整體校園文化建設方案進行規劃設計,所有的設計方案必須說明創意。
三、征集活動方式:
1、學生參選作品統一上交班級團委書記處,老師及家長參選作品上交校團委或校辦。
2、每人參賽的作品數量不限。
3、設計方案征集時間:**年5月8日。
4、所有參選作品及相關資料概不退換。
四、獎項設置:
學校將聘請相關專家組成評委會,對獲獎者頒發等級證書及獎品。對組織好得支部,學校將給與一定獎勵。
方案策劃代寫篇三
1、各班通過班會時間讓學生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培養學生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
2、大隊部在本周五向全體學生發起敬老的倡議:倡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做一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3、本周的仿真家庭活動各家庭可圍繞重陽節進行設計和開展(如:到敬老院看老人、登山體驗、到有老人的家庭聽老人講故事等等)
4、實踐體驗:
(1)各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孩子回家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到戶外去登山、郊游或者為長輩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如端水、泡菊花茶、洗腳等)。每班交活動照片2張以上(要附文字說明)。大隊部推選部分作品在網站和《*學堂》上發表。
(2)1—2年級利用課余時間每人手工制作一件小禮物(包括賀卡、手工作品、美術作品等)在本周回家后送給自己身邊的老人,班上可選擇優秀作品照相保存并投稿于學校網站、報紙;
(3)3—6年級的學生返校后圍繞重陽節每人寫一篇“敬老作文”。(要求裝訂成冊,有封面、目錄,其中前5篇為參評優秀作文)
1、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禮物送給老人,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學生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方案策劃代寫篇四
包餃子
教師、家委會委員
大一班幼兒及家長、教師
機關二幼
1、教幼兒練習用餃子皮雙手對扣包餃子的技能。
2、感受勞動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3、增強幼兒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能力。
4、讓家長有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1、面粉、肉、菜
2、碗、筷子、勺子、鍋等
3、幼兒在家見過家人包餃子
4、教師提前一周把活動安排告訴家長。
1、班主任講話,歡迎各位家長來參加這次的活動。
2、向幼兒介紹說明今天特色活動的內容:《包餃子》
3、開展活動:
①欣賞、觀察餃子的外形,啟發幼兒相互談談奶奶、媽媽以及其他家人平時是怎樣包餃子的。
②鼓勵幼兒自己包餃子試試。
③幼兒相互講述自己包餃子的方法。教師進行小結,并講解方法:先將面壓平,放上餃子餡,然后對折成半圓,最后,把邊捏緊,以防漏餡。
④幼兒再次嘗試制作,比一比與第一次的作品有沒有進步。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參與協助幼兒,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制作愿望,在活動中感受包餃子的樂趣。
4、結束
1、組織幼兒、家長相互參觀彼此的作品。
2、將包好的餃子放入鍋里煮熟,體驗成功的喜悅。
3、讓幼兒為家長服務,為家長拿碗筷,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方案策劃代寫篇五
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時,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倆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這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家庭文明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即學會體貼。
我們班有45人,他們都特別活潑好動,在課堂上發言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他們集中精力聽課時間較短,愛玩愛動,絕大多數同學喜歡識字,喜歡分角色讀課文。因此,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和精心的設計,上課的節奏緊湊,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盡量吸引學生。以學生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全體同學都參與和投入到課堂上來。
1、采用多種方法的識字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課堂的效率。
2、充分創造機會,給予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
3、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理解詞語,重視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1、認識本課生字13個,會寫“奶、媽、午、合、放、收”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關心長輩、體貼長輩、幫助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課文。
課件、布置預習任務。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激起興趣
導入語:同學們,你們都是家里的好孩子,那你為家里的人做過什么事呢?
(請個別學生回答)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
(板書:7棉鞋里的陽光)
(齊讀課題)。
看看這課是說誰關心家里的人,怎樣關心?
[設計意圖:直入課文的主旨,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如何關心長輩,為理解小峰為奶奶曬棉被這一行為做鋪墊。]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讀提示:
(1)讀課文,讀準字音。
(2)讀了課文,你知道什么?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能根據自讀提示的要求,把課文讀好嗎?
(學生說:“能!”)
那就認真去讀吧,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別人。
2、學生自由讀。
三、交流討論,認讀生字
1、出示生字詞,學生自由讀:
棉(mián)鞋照(zhào)到
曬(shài)棉被(bèi)蓋(gài)
上午(wǔ)飯收(shōu)棉被
脫(tuō)下躺(tǎnɡ)好
合(hé)上眼(yǎn)睛(jīnɡ)
擺(bǎi)在媽(mā)媽
奶(nǎi)奶放(fànɡ)回
2、讓學生說說哪些難讀,并說理由。
難讀的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讀,如:個別讀;開火車讀;齊讀。
3、讓學生說說你會讀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