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元宵節的日記300字篇一
人們在元宵節掛大紅的燈籠,寓意著生活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小孩子挑著燈籠,現在的燈籠制作的精美絕倫,千姿百態,用的都是電池,更不用擔心,燈籠會被燒壞。
正月十五這天,人們都要吃一頓元宵,有的是在超市買,有的自己制作,如果有時間,還是自己制作的吃的放心。制作的方法也很簡單,用煮好的紅薯加入糯米粉中,反復揉搓,直到紅薯和糯米粉充分融合,以備使用。然后,再制作元宵的餡料,餡料可以用焙好的芝麻加入白糖,或者也可以用山楂、葡萄干等。
包元宵時,先揪一點兒面團,放在手心,用兩個手掌搓成圓圓的面團,用手指在面團上戳開一個洞口,放入餡料,最后,再搓成面團,一個圓溜溜的元宵就制作完成啦。
接著是煮元宵,先燒開水,在水沸騰時,把元宵放入鍋內,一定要用勺子推動元宵,讓元宵旋轉起來,這樣,元宵才不會煮爛。大約煮啦七八分鐘,那些元宵全都膨脹起來,飄在水面上,顏色潔白或淡黃,晶瑩透亮。看著,都讓人口饞。輕輕咬一口元宵,粘、潤、軟,口腔溢滿香甜,真得算作人間美味。
到啦晚上,煙花綻滿夜空,炫麗多彩,綿延不絕,人們吃著元宵,賞著煙花,祈盼著年年歲歲吉祥如意,幸福平安。
元宵節的日記300字篇二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
我們家也不例外。看!媽媽早就活好了糯米面,只見她取了一點糯米面揉成團,然后把面團捏匾扁,再把各種各樣的餡放入后捏圓,搓成圓形,這樣元宵就做好了。
水開了,媽媽把元宵放入開水里煮。不一會兒,元宵煮好了,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連忙盛了一碗湯圓遞給我,讓我趕緊趁熱吃。
啊!我的湯圓是花生餡的,看起來很好吃,我聞了聞,一股花生的香味撲鼻而來。元宵有一元硬幣那么大,有黃色·紫色,豆沙色,也有純白色作文網。用筷子夾了夾軟軟的,粘粘的,像小朋友們吃的棉花糖一樣。舔一舔,甜甜的。咬一咬,黃色的是花生味,紫色的香芋味,豆沙色的紅豆味。也有原味的純白色,真是又好吃又好看。
這天,我們還去了夫子廟賞燈,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五彩的花燈比比皆是,爸爸為我和媽媽照了許多照片。回來后,放到電腦上一看:“喲!我的女兒還真像個小明星,十足的小美女呢!”媽媽驚叫道。
這個元宵節我們全家過得可真是有滋有味啊!
元宵節的日記300字篇三
元宵節有很多習俗:吃元宵、猜燈謎、賞月,最令人不想錯過的就是賞花燈。在元宵節前夕,爸爸媽媽帶我一起去了“小雁塔燈會”欣賞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燈。
還沒進入大門,就看見一連串拱形的長燈,上面爬著各樣姿態各異的可愛小龍,它們有的互相嬉戲,有的爬上爬下,有的對我們微笑,有的向我們朝手,歡迎我們的到來!
大門正對面,有一個醒目的很大的照壁彩燈,上面寫著兩個兩個黃燦燦的大字:薦福,看上去非常喜慶,吉祥。
再往前走,是一群魚燈在乘風破浪,它們踏著洶涌的波濤前進,而前進的方向正是燈火輝煌的寶塔——小雁塔。
遠遠的,聽到了“嘎嘎”的叫聲,走進一看,在夜色中一群白天鵝在湖中悠閑的游著,然而使我震驚的是湖中的景象,八條巨大的龍燈在湖中蜿蜒盤旋,龍頭朝外,尾朝內,它們以一個白色的“龍珠燈”為中心,個個猶如神龍下凡,體態矯健、龍爪雄健好像將要飛騰于宇宙之間,湖中的倒影使龍燈更加燦爛奪目,氣勢恢宏,整個湖面都熠熠發光。
繼續前行,當我還在沉靜在龍燈所帶來的震撼中,沒回過神來,眼前又出現了一條閃閃發光的白龍,這條龍做的十分精致,胡須、角、尾巴、龍爪樣樣不少,奇怪的是龍里面這條龍沒有燈,走近一看,原來是由能反光的白瓷藍花的大大小小的盤子、酒杯拼建而成的。呵,真有創意啊!
我和爸爸、媽媽漫步在這燈的世界,細細地觀賞,這一切都讓我流連忘返,每個花燈都預祝我們在鼠年里吉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