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三年級數學《四邊形整理與復習》評課稿及建議篇一
小學美術評課稿
推薦度:
小學體育評課稿
推薦度:
《少年閏土》評課稿
推薦度: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期中復習計劃
推薦度:
初中數學中考復習計劃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各位老師、同學:
下午好!今天很榮幸聽到課各位老師的精彩復習課,使我們在復習的迷途中找到了明燈。不管是數與代數,還是空間與圖形,都讓我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來談談吳老師的《四邊形的整理與復習》這節課,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看出吳老師的教學用心。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復習課中舊知識點的回顧是必須的,但學生是“喜新厭舊”的。如何讓舊知識點能吸引學生。吳老師設計了猜一猜的游戲,通過學生說圖形的特征猜圖形,使舊知識點的回顧顯得自然流暢。在第二環節我們也看到吳老師設計非常童趣,通過學生喜歡的動畫片中的喜羊羊和沸羊羊跑步比賽爭吵場面有效復習了周長的相關知識。吳老師兩個巧妙的情景創設,將分散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整理、歸納,并將那些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串”在了一起,做到了學一點懂一片,學一片懂一面,形成良好的網絡知識結構,使之逐漸趨于系統化,力求不但“溫故”,而且“知新”。
復習課中的練習與練習課中的練習是不同的。練習課一般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練習的任務是鞏固數學基礎知識和形成技能技巧,一般是在新知識教完后進行的。而復習課中的練習重點是“綜合運用,整理提升”。
(1)練習設計具有針對性。如在鞏固練習中的第一題,判斷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題中穿插了正方形、長方形。通過辨析知道正方形、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練習具有層次性。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一利于因材施教,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和提高,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如:鞏固練習1,2是基礎練習,是針對后進生設計,練習3是變式練習,這是練習中的.亮點。而練習4是提高練習,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體現思維的提升,之后通過課件演示生動形象給學生展示本質屬性,了解周長與物體形狀、大小無關,同時滲透轉化思想。練習上由易到難的“序”比較明顯。
(3)練習方式具有多樣性與趣味性。除了書面練習與操作練習,還有口頭練習相結合,給練習課注入新元素,既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又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趣味性就體現在練習2中讓“學生”一分鐘口算周長。
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具有較好地把握學生生成資源的能力,進行靈活調控,復習課的教學對教師把握生成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吳老師這節課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在磨課的過程中吳老師問學生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其實屬于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呢?學生一般回答是四邊形。而今天這個班的學生很聰明,回答了都是平行四邊形。而吳老師并沒有慌張,而是及時追問為什么它們都是平行四邊形,從而得出正方形、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之后吳老師畫出不規則的四邊形引導得出它們都屬于四邊形。銜接自然,有效處理生成。
經過剛剛的激烈討論,我們小組有幾點小小困惑:在練習環節是不是可以這樣處理?先讓學生回答會更好呢?這樣可以避免師生之間一問一答單調的方式,又可以考慮到后進生。再則在時間分配上是否應該更緊湊點,用到最后一道習題時間安排過多,那是否可以把帶回家的習題在課堂上解決呢?這樣時間安排更合理。
總之,一節復習課更象炒一盤菜,食材要精心挑選,烹調手法又要高明,色香味具全誰不想?不是還有句名言嗎?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我們就是在不斷彌補缺憾,在不斷生成精彩中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最后非常感謝開課的老師們辛苦的勞動,也感謝在座老師。謝謝!
s("content_relate");【三年級數學《四邊形整理與復習》評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復習課評課稿
07-11
小學數學《整理與復習》的評課稿范例(通用5篇)04-16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與復習》的評課稿02-25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與復習評課稿02-25
二年級數學整理與復習評課稿11-02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與復習》的評課稿范文02-25
生物復習的評課稿05-15
初中數學復習課評課稿(通用7篇)03-29
二年級數學《乘法口訣的整理與復習》評課稿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