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心事篇一
早上起床,叫醒我的不是鬧鐘,當然也不是夢想,叫醒我的,是路邊早點攤上好吃的。雞絲米線,牛肉面,煎餅果子,老油條。媽媽說早餐要吃的有營養,好吧,我再加一碗豆漿。
早自習又是背單詞,昨晚我怎么記都記不住的單詞,為什么班長就能全部記住呢?啊,看著他好看的側臉,我現在居然想起來了。u-n-b-e-l-i-v-a-b-l-y。腦海中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跳出來,unbelievably,說的就是班長吧,這個難以置信的男孩。
你們覺得那些平淡無奇,對于我們來說,可是最珍貴的寶藏。
心事篇二
冉冉的檀香飄向窗外,我的思緒也隨之而去音樂虛無縹渺,聆之使人忘形陶情,這是一種純之又純的欣賞狀態,也觸摸《青花瓷》之美妙婉約。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你說江南的煙水造就了煙水般的女子,許是驚煞的靈動與頹廢凄美的婉約,纏綿眷顧的驚慌,心中潮思起伏,黑暗中有你的英雄夢。可嘆芙蓉與心花爭相怒放,眼神正迷離,芳草正萋萋,甜蜜正如迢迢春水離歌卻漸漸響起。無奈,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纏綿悱惻的一闋雖曲調憂傷,可低吟淺唱間卻充滿歡喜與矯情,心是自在無礙。是啊,遇見心儀的男子,忍不住要像熏風中破土而出的青草般小小招搖。歌唱將思念換成了四季,泛舟于夢想之河,一切還只是意想蓮開,將繾綣浩淼的情思鐫刻出愛的荼蘼!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她遂想起,若千年前,他是不是她的春天?“愿為煙與霧,氛氳對容姿”細想,一切都只是被自己描繪的所感動著;熟不知唯怡淡,天真才可久遠。
一直不明白故事的主人公總比旁人來得懵懂,一方尚在情濃,另一方卻早已元神出竅,去了不知名的遠方。你是否也如我一樣,在寂寞的深夜,獨自一人讀到一闋悲歌,眼淚順著臉頰落下,無人看見你的脆弱和孤單。我驚訝地發現,那痛了千年的心事,仿佛是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卷簾見江水澄如碧,美景卻不賞心”當一個人歡心滿滿,滿心得到,便是滿眼風景秀麗,反之,失去間,縱然是美景良辰,也是虛幻,一切也將幻化成寒草與落日。
原來當初的美麗是為你精心炮制的呀,因為有你的重視,我方才為你淡掃蛾眉。女為悅己者容,究竟是對著自己喜悅之人,才會對鏡貼花黃啊。想來那份感覺那份執著,世人之事總是私心且不可理喻啊——天青色等煙云,而我在等你。那樣耐心等待一場不知何時會降臨的雨,才能夠在積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顏色出現,那不可預測的未來,詭異多變。
一切只能將愛恨編織成一曲因你而憂傷的哀婉絕唱!
心事篇三
不知不覺,寒假快結束了,我和媽媽回家了。
一進家門,我就連忙跑到魚缸旁,因為那里放著我的螞蟻工坊,我多想告訴螞蟻工坊里的小螞蟻,春天到了,我可以到郊外去給它尋找新的伙伴了。
我聽了,低著頭沒有回答。
看著一動不動的小螞蟻,我想難道我錯了嗎?我應該讓小螞蟻和家人一塊生活才對呀!
心事篇四
新年到,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
家家戶戶大團圓,熱熱鬧鬧過春節。
大家都忙著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來明后嶄新的20xx年。
今天,是除夕。上午,我和爸爸爺爺三個人忙著貼春聯、掛燈籠。下午,我和爺爺做“滾錢”大家說這道菜叫全家福。
吃完晚飯,盼望已久的除夕夜終于來到了。我和小伙伴、爸爸一起放煙花、玩游戲。天空中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禮花樹”,掛滿在天空。一片熱鬧沸騰的景象好熱鬧!除夕夜爺爺奶奶給壓歲錢給了我和妹妹。
大年初一,早上,爺爺奶奶準備了一桌的菜有扣肉、大魚和火鍋鴨和雞還有我喜歡吃的大肉和蝦子。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著團圓飯。吃完飯我們一家人和鄰居家互相拜年。
我過了一個開心、難忘的新年。
心事篇五
邂逅文齋,一路走來兩個多月了,發表詩歌,與詩友交流,受益匪淺。
但其間也遇到一些堵心的事。今天就遇上兩件。
上午看到一位詩友在一首詩評論留言:打老師打的對,我支持打。我一看心堵了。若此語出自老百姓之口,尚有可原諒,而出自文摘有文化的人之口,不可思議!且不論老師對錯,難道你不懂打人是違法的嗎?怎么你還支持打?支持違法嗎?隨即我就此事在《今日頭條》發文《打老師對嗎》。
又下午收到一位詩友評論留言:“好!!不通過”不通過無所謂的,干嘛叫倒好呢?其行為與市儈小人有何區別呢?無論通過與否,評語都要文明!這是為詩文者最起碼的素質。
在此發文,并非發泄私憤,若說批評某些人不敢當,但警醒某些人的言行,似有必要。若能借此祛除一些瘴氣,但也不錯。人不怕有病,只怕桓公諱疾忌醫。
我們匯聚于此,都是為了學問,但做好學問的前提是修身養性,關注社會人生。否則,詩文與你無緣!言盡于此,望眾詩友批評指正,敝人洗耳恭聽。
心事篇六
今天是什么心情?煩、煩、煩。
情景一:“你又在這里看電視,學習去。”哎,我剛在沙發上坐了一會兒,就引來這聲不滿。
情景二:“你又把鞋盒忘了?”“我沒有。我給我媽了。”“胡說,沒在我這。”“你看看你,好事不賴著別人······。”“我真把鞋盒給我媽了。”“你沒給我。”結局:在媽媽的座位下找到了鞋盒。但我還是挨了一頓罵。
情景三:“吃飯了,去叫你爸吃飯。”“他不來。”“給他把電腦關了。”關完電腦后爸爸生氣的走過來,說:“你膽子真大,敢給我關電腦。”我剛分辨幾句,媽媽也加入進來,和爸爸把我臭罵一頓。
今天的煩心事可真多。
心事篇七
很努力,很努力,是因為自己底子差,努力的效果也不好,所以心情會沮喪。有點小灰心。
老多老多的缺點,只想過努力改變自己,卻沒有想過努力努力改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所以總在這事上自坑。
好多時候聽他們說學功課,就是人生的各種課,比如忍耐,謙卑等,昨天一個好友來看我,見到一個小姑娘和我說話的態度,她就跟我說:‘你跟她還有很大的功課要學。’我對這種話沒怎么在意,應該說我對學功課不在意,因為不懂吧!
今早聽到一個人說另一個要長點見識…我就在想‘見識’這個詞。長見識呀!原來見識是要增長的哦!
我說我底子差,差在見識上,說白白了就是不會做人,這樣說似乎有些嚴重了,可我也有些過分了哦。
不出去做工,呆在家里時就是呆著,除了自己的事外什么都不理,說懶吧,不大合適。
都是一家人,在家里我卻是那么的生分,好似我是旅館的長住者一般我沒為這個小家做些什么,時不時刷刷碗,掃地都很少,收拾房間,我也只收拾我自己的地兒,別人的,很‘禮貌’,基本上碰都不碰,除了和我關系好點的一兩個人之外,其他的都不大想理,這是心里的想法。
所以每次家里人多時,我的心情就會很亂,不知道如何自處。感覺很壓抑,總想找機會去外面,和不常見的朋友約約,聯絡聯絡。
若是我一直拒絕‘家’,拒絕‘家人’,那么我永遠都是一個流浪者,心靈浪子。
不知什么時候自己愿意回來……
作為一個漂流者,還沒覺得自己多可憐,孤單嗎?有吧,也沒怎么在意。
這就是問題所在吧!離得遠了,家的方向也模糊了,此時自己有些迷離了。
……
在關系這一塊,去年11月中旬時一個朋友鼓勵我,叫我積極主動點,當別人沒顧及到我時,可以主動找他們聊聊天呀什么的。
似乎真的沒那么嚴重,是我自己說著說著,為了應驗自己的話,所以成就了,也就是說,是我想這樣的。
想起我媽媽,她會罵我,罵得我沒了傷春悲秋的勁兒,現在沒有了。想起一個姐,她也會罵我,罵得我沒了自憐的勁兒,她回家結婚了,小孩都有了,我沒怎么跟她聯系,因為有點怕她。現在有個小姑娘也會罵我幾句,可是有小點不喜歡她,以后不知道。
有時候生活平淡到無味,所以各種想法都冒出來了。這是不是代表我過得其實很好,也不能說我是沒事找事,恩,應該可以說,因為我確實有些心情沒處放,就暫時放在這里了。
有時會為著自己的境況著急,覺得自己不夠積極上進,也抱怨自己怎么不好好用點心在人際關系上,覺得自己這樣不好,出門在外一定要有朋友,可是自己在這方面很隨意。恩,是隨意,不是冷漠。
我感到糾結,是因為別人服侍自己時,我沒有心安理得,因為我真的不算是客人。
學習時聽到說我們要追求知識上的長進,也要追求生活上的長進,可我在生活上的表現確實很差,我自己的我可以處理的很好,難的是要顧及他人,難的是為他人也考慮考慮。這事讓我的良心很不安。我沒有學會彼此服侍。
正確的看待自己,真的。恩,有的時候是我看別人了,別人對我的要求強加在自己身上了,而本身我是不怎么在意的,可是別人覺得我應該那個樣子,這個樣子,這一說,我就很特別十分不好意思了,而語氣再不好點,那我就來這里反思我自己了。今早有人對我的口頭禪‘你這個人哪~’非常不滿意,所以我的心情不哈皮了。
其實我有做這事不做這事的自由,我必須得肯定這一點,也得接受真理的教導,做,是要叫他人得造就,不做也是要叫他人得造就。這樣,我就不用為難自己了,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體諒一下人家的難處,稍微的擔當一下,是可以有的。
好啦,要準備出門了,祝自己玩的哈皮!
心事篇八
我的微博簽名是:“努力做個優雅從容的小女人,不抱怨/不埋怨/不爭辯”,這個簽名無疑于我們的政府喊口號一樣,虛張聲勢卻無法兌現!
我是個很喜歡抱怨的人,抱怨生活對自己的不公平,抱怨朋友不夠仗義,抱怨家人的不關心,抱怨愛人的不體貼,后來發現越是抱怨自己越煩躁,覺得自己能會過的這么累?甚至覺得活得毫無意義,而聽的人無疑被我當成了“垃圾桶”,一次兩次還能接受,時間久了人家也會累,會煩,會覺得生活中僅有的陽光也被我這一片陰暗給“屏蔽”了!
記得上學時最喜歡跟同桌爭辯,爭辯的內容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時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現在想想多么的滑稽可笑,就算贏了嘴巴,輸了友誼,得不償失,何必呢?也許那是真的年少不懂事,換在現在也許真的懂得什么叫“退一步海闊天空”了!
現在偶爾也會跟人爭辯,只是不再那么的偏執了,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對事情的觀點既然不一樣,只要不是原則性的事,管它對和錯呢?淡淡一笑比爭辯有意義!
我不是個淡定的女人,遇到大事小事容易著急上火,遇到開心的事又常常喜形于色,讓人一眼就能看穿我的內心,永遠不懂得什么叫“榮辱不驚”!每次事情過后又痛恨自己的“口無遮攔”,真是性格害死人啊!
如今走上社會在一次次的傷害和磨礪中終于懂得了生活的真諦,明白什么叫“無所謂”,其實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開心就會看到笑臉,你難過就會見到愁容,同樣的道理,對事對人,你的態度就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就是這樣吧,你對人友好熱情,出于禮貌人家也不好意思傷你吧!
一笑溟恩仇,你懂得!
心事篇九
從小到大我經歷的事情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也數不清,有開心的、有難過的、有生氣的、也有煩心的。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我的煩心事。
有一天晚上,我完成了作業剛要放進書包。媽媽喊我去洗漱,我想:等我洗漱完了再回來放也不遲。于是,我答應了一聲就跑去洗漱了。誰知洗漱完,我卻把收拾書包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直接就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我起床有點晚,穿好衣服,飯也沒來得及吃,抓起書包就去上學了。一路上,我光顧著跑了,一點也沒覺察到自己的書包很輕。
到了教室,小組長已經在等我了,一見我就大喊:“李春霖,快!就差你的了,把作文作業給我。”我說:“沒問題。”打開書包我一下子呆了:包里只有幾本書,作業本和筆袋都不見了。不對啊,作業我明明做了呀?我腦子像放電影一樣,把事情從頭到尾捋了一遍,終于想起來了。唉,我真是太粗心了,只好請求我們的語文老師,給媽媽打電話,把作業給我送來。
媽媽一見到我就埋怨起來:“你這個“馬大哈”,什么時候才能讓我省點心啊!你怎么不把自己忘在家里?”同學們也哈哈大笑起來。
第五天,唉,由于我的粗心,媽媽批評我,同學們笑話我,真煩啊!唉,什么時候我才能改掉這個粗心的毛病啊!
王云霞老師作文點評:
該習作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一件煩心的事寫得通順合理。按照總分總的結構把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結構清晰,層次分明,開頭用排比引出煩心事,結尾表達了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