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是多元化的,正是因為有很多的不同,我們的世界才顯得如此的多樣性和充滿樂趣。我們要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才能夠讓這個世界有更多不同的聲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而不同議論文800字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和而不同議論文800字 1
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咸,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唯有堅持“和而不同”的原則,尊重差異,保持獨立,方能成就更出色的結果。
翻開歷史的書卷,小到個人集體,大到國家世界,和平才是主旋律,戰爭只是插曲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樣,正是因為“和而不同”的帶來的利,人們才會不懈地追求,樂此不疲。
和而不同,對一個人素養的提升以及靈魂的升華與凈化,都有著重要作用。孔子是中國古代名望厚重的大思想家,但他并不止步于自己現有的學識。“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他以恭敬的態度、虔誠的心靈對待每一位與他有著不同見解的學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他同時也保持著最清醒、理智的頭腦,不對師長盲從,保持自己堅定的正確,真正做到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由此,名望傳四海,桃李滿天下,他代表著進步思想,走進千家萬戶,走進百姓心中,永垂不朽,百年流芳。
和而不同,對社會學問的探索與推進,也功不可量。
既然提到了孔子,自然也就想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里,有思想的火花在碰撞。那么多的思想流派,那樣多的思想主張,縱使有沖突,卻依然共存著。“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個比喻無比恰當,思想是一片土壤,既應種牡丹,也要種牽牛;既種手玫瑰,又種月季;既要種參天(下)大樹,也不應鏟除微微草芥……在中國兩千多年的調和下,不斷地相吸收、相融合的傳統文化,最終形成了佛教中國化、道教世俗化、儒教禪宗化的三家互補相存,互相繁榮的文化格局。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千年之后,北大校園傳出“兼客并包,思想自由的學風。原來,是蔡元培上任北大校長后,對各種學術流派尊重兼容,各揚所長的心感化了學子與老師,真真正正再度上演百家爭鳴,邁入覺醒思想的進步年代。
和而不同,更是對國際交往有著改善和推動的作用。
和而不同議論文800字 2
“和”,又寫作“龢”或“咊”。《說文解字》:“龢,調也。咊,相應也。”———“以聲音相應。協調地跟著唱或伴奏”。所以和不表示一味地應和,而是飽有自己發聲的同時,與大聲音融合成美妙的共振。“和”區別于“同”,“同”是一模一樣,是齊唱;而和,是異的協調,是合唱。
但是,我們生活種往往有著“一派和氣”:當遇到矛盾時,總的一句:“大家都是一家人,要和和氣氣的”,便糊弄過去了;或是眾人都閉口不提,保持緘默。這是真的“和”嗎?為何常常出現這些“和”?
范文參考網當有危機或異聲在群體中蔓延時,個體會趨于恐懼被自己的同類群體孤立,出于歸屬感的依戀,對認同感的及需,我們會同他人保持一樣的步調。有時表現出是一場侵略,又或是一場沉默,總之,都是所謂“和諧”的,實現了溫暖的合群。個體在群體的相互擁抱中不愿醒來。“房間里的大象”慢慢滋長,而他隨時可能抬起腳來,踩碎這“和諧”的幻覺。
而這種個體的歸屬感的集合體便成了社會的秩序,就像鄉土中國的人們都在差序格局中運用禮治來維持社會安定。一旦有村民之間的矛盾,便開一場“教育”大會。在鄉村父老見互相道歉,牽手言歡,但卻是礙于面子和解,實際兩家已結上了梁子。
久而久之,人們的思想被社會秩序所限制,沒有質疑秩序本身的假和諧,而或為了一個個屈于規則的相同人。就像房龍筆下的村莊一樣,老人被奉為信條,任何向往外面的人都被丟進了萬丈深淵,人們被自己的信條圍在了村莊,生活得和諧。直到河流枯竭,生活不濟,他們渴望外面的世界,但一切太晚了,范文寫作累累白骨成了之前信條下的“和諧”的祭品,留下來的終是彌補不了的懺悔。
所以,這樣的和諧只會帶來同化,扼制了異的發展,扼制了“異”向“和”的融匯。真正的“和”是“以聲音相應,協調地跟著唱或伴奏。”因此我們需要“存異”。
“存異”是和的基礎。17世紀英國大力推行版權法,促使機械生產及機器的發明,允許新東西的出現,才有了后面的工業革命,達到力鼎盛的和諧;春秋的`大環境允許流派的發聲,才迸發出“百家爭鳴”的思想盛況。和是諧調,諧調來源于不同事物之間的配合,是異的組合,是新事物與舊社會的契合,從而迸發的和諧力量。
“存異“是“和”的力量。香農同時攻讀數學和工程學兩個專業,但是,在當時的美國,數學和工程學是針尖對麥芒———數學以抽象為美,工程學則是以應用為前提,范文參考網手機版而正是這兩樣異樣、甚至互相鄙夷的學科組合,奠定了香農《一個通信的數學理論》,將數學用以傳遞信息,并以機械化的實用基礎實現。正是“存異”的組合,開啟了我們通信時代。
因此,我們需要個體智慧去勇敢,發現反抗社會中的假和諧,我們也需要一個寬容的社會去包容異的發聲。但是同時,我們也不可濫用“異”的力量,去過分追求個性而否定一切的認同,我們還需適度求“同”去融合“異”,最終,“和”或了人類共同的面龐。
【和而不同議論文800字 和而不同議論文精選2篇】相關推薦文章:
“和而不同”的優秀作文800字議論文【優質2篇】
和而不同作文 和而不同作文800字最新【精選2篇】
內卷作文800字議論文-內卷的議論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