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其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為主,在語言運用上要突出陳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顯示內容的真實和材料的客觀。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常務副校長的年終述職報告篇一
近年來,我校在“五步流程”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創立的三動課堂的教學思想。
經過一年的實踐證明“三動五自主”教學更凸顯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更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它是符合我校教學現狀的一種有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很強的教學思想。現在我校已經把積累的經驗匯編出版成書,書名就叫《創三動課堂》。本學期我們還組織了“三動五自主”課堂教學觀摩和“三動五自主”教學的經驗交流會,在全校上下形成了新的優課價值觀念。
(二)優化管理機制
1、推行領導干部公開課制度
把所有教干的課程表向全校公布,高校長、徐校長和我帶頭在兩校區上公開課,讓老師們聽課評點,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
2、推行教師月考制度:為提高教師素質,防止知識退化,使廣大教師自加壓力,不斷充電,我校從本學期開始實行教師月考制度。這種制度,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師資保障。
3、推動管理中心下移:為管深管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本學期開始,我校將教務處、教科室的部分權利下放到年級,管理重心向級部傾斜。日常檢查性的事務都由年級組織實施,增強了檢查及時性和針對性。
三、加強國粹教育,弘揚民族文化,進一步構建國粹校園
常務副校長的年終述職報告篇二
學校要發展就要競爭,競爭要靠實力,實力是干出來的。學校以教學為中心,工作中面廣量大事雜,我與大家一起沖鋒陷陣,背負重任努力前行,用微薄之力推動學校發展。
1、以課堂為重點,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四月份校長進課堂活動月,我率先走進課堂上示范課,受到老師的認同。日常教學中比較關注“隨堂課”、“跟蹤課”、“亮相課”、“研討課”、“評優課”五種類型課的探討。平時我主動與教研室電話聯系,邀請區教研員來校指導工作,加強隨堂課診斷,開展集體教研活動。十一月校接受教育局綜合督導,從資料的整理歸類到課堂教學的安排與指導,都齊心協力,成績較好。作為分管教學領導,走入課堂,深入教師是我規定自己必須做到的,今年市級、區級、校級教學評優活動頻繁,能主動關心老師的教學,協調困難,參與試教、點評,成果空前。十一月份優秀教研組活動評優成績突出,碩果累累。
2、以校本培訓為著力點,推動師資建設。
新一輪“十一五”師訓工作全面啟動,期間多次參加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工作。反復研讀《沈北新區教師“十一五”培訓文件匯編》,與師訓部商討培訓要點,制定了全員培訓計劃,組織開展培訓,確保全校教師完成培訓任務。從整體設計培訓方案,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平時加強學科專題和教研組長的培訓工作,定期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從思想上鼓勵,方法上傳授,努力形成一支想干、能干、會干的教研骨干隊伍。
3、以青年教師培養為突破口,爭名師創特色。
青年的成長需要關愛,需要扶持。自己年齡大了,但我人老志不短,經常組織青年教師培訓活動,拜師結對,與他們溝通、交流思想,努力形成工作上是合作伙伴,生活上是知心朋友。竭盡全力助人成功是對青年教師最好的幫助。張巖、石海霞、王麗麗、王玲、李紅玉、岳淑麗等老師參加省、市、區級評優課,我多次參與試教,一起反復修改教案,幫助尋找教學亮點,向評委、教研員推薦青年教師,在各級競賽、評優中她們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為學校爭得了一席之地,在07年“創新杯”課改之星評比活動中,我校獲得了“創新杯”。各類評優、觀摩研討活動我也忙前忙后,從不閑著,在細節上落實到位,一天就在陪同、奔波與協調中度過。幾年來許多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教學的骨干力量。有的教研員稱我大姐說:真看不出你有五十多歲,比年輕人都有活力。
4、以質量績效為落腳點,確保學校辦學生命線。
教研室每學期都對部分年級、部分學科進行質量監測,面對我鄉的地理位置,學苗的流失,我們立足本地,從源頭抓起,開展教師基本功競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分別召開畢業班、部分年級、部分學科教師專題研討會,與大家分析原因,尋找對策。平時加強教學的流程管理、質量調研力度,每考一次都增加了許多工作量。組織召開家長座談會,贏得家長對教學的配合,形成合力。多年來畢業生語數英綜合成績、每學期部分年級質量監測成績均名列前茅。
三、立足課堂, 發展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