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和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們了解他嗎?介紹孔子。
1、自由讀課文。
2、想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1、讀課文。
2、思考、交流:人們崇敬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評價。
1、指名小組匯報。
2、相機指點,隨課文理解詞語。
3、指名讀書。
4、歸納解詞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
1、讀。
2、交流意思。
3、說說你在課外收集的孔子名言。
4、閱讀資料袋,交流收集的知識。
1、本課引起興趣,布置活動內容。
2、準備怎樣開展活動,討論計劃。
1、抽讀詞卡。
2、擴詞訓練。
3、指點書寫。
4、學生練習。
課后反思:這篇課文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從中了解孔子作為一代名師為什么受人尊崇,讓學生運用多種讀法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含義,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課堂上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做了很好的引領,學生自由組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探究學習。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出示孔子圖片)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謎底。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明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分段朗讀,師生評議。
4、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桌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后練習寫生字。
2、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引入:大家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教師趁機指導朗讀、感悟。
3、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拓展
1、學完本課,你有什么體會?或者你想對孔子和老子說什么?
2、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你了解中國的哪些傳統文化?如何了解的?說一說。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學習目標:
1. 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和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們了解他嗎?介紹孔子。
1. 自由讀課文。
2. 想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1. 指名讀課文。
2. 討論;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1. 讀課文。
2. 思考、交流:人們崇敬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 評價。
1. 指名小組匯報。
2. 相機指點,隨課文理解詞語。
3. 指名讀書。
4. 歸納解詞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
1. 讀。
2. 交流意思。
3. 說說你在課外收集的孔子名言。
4. 閱讀資料袋,交流收集的知識。
1. 本課引起興趣,布置活動內容。
2. 準備怎樣開展活動,討論計劃。
1. 抽讀詞卡。
2. 擴詞訓練。
3. 指點書寫。
4. 學生練習。
課后反思:這篇課文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從中了解孔子作為一代名師為什么受人尊崇,讓學生運用多種讀法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含義,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課堂上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做了很好的引領,學生自由組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探究學習。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1、 出示孔子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據說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氣很大。 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這本書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 出示課題:孔子拜師 齊讀
4、 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5、 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的意思。
1、 自由讀課文,你們剛才的哪些問題可以解決了?
2、 出示第一小節。
(1) 自由讀這段話,說說孔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孔子的好學就在這里,謙虛就在這里。 讀
3、 其實,拜師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出示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 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 你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3) 出示
在當時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孔子卻走過了( ),翻過了( ),跨過了( )。白天( ),夜里還要( ),真是日夜兼程,一刻也不停息啊!
渴了時,他( );
餓了時,他( );
累得走不動時,( ),哪怕是風餐露宿,也不改
拜師的決心。
(4) 朗讀。
(1) 交流出示
(2) 從他的言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 “老聃”是誰啊?這里為什么稱他“老聃”?出示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復雜一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自稱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謙虛有禮;對別人則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稱,表示尊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4)“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說幾句關于學習方面的格言。
1、 這節課我們跟著孔子一起拜了一回師。從這件事中我們知道了孔子是個增樣的人?
2、 你知道后人都用什么方式紀念他的?
1、 搜集有關孔子的資料及名言,下節課開記者招待會。
2、 下節課我們還要研究老子是怎樣對待學生的?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別,“塵”上面的寫法。
2、上節課,我們研讀了課文,孔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感悟老子的為人。
1、用上節課的方法,邊讀邊劃出能表現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感悟品行:愛護晚輩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感悟品行:誨人不倦
3、自由練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這兩個詞語可以調換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拜訪”和“拜見”呢?
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師引讀,演讀感悟,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三、讀書匯報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四、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我們準備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商定準備哪些內容、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與其他小組交流。
五、課外實踐
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板書:
孔子 老子
謙虛好學 毫無保留
永不滿足 悉心傳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六
1、出示孔子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據說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氣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這本書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課題:孔子拜師齊讀
4、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5、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的意思。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你們剛才的'哪些問題可以解決了?
2、出示第一小節。
(1)自由讀這段話,說說孔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孔子的好學就在這里,謙虛就在這里。讀
3、其實,拜師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出示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3)出示
在當時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孔子卻走過了(),翻過了(),跨過了()。白天(),夜里還要(),真是日夜兼程,一刻也不停息啊!
渴了時,他();
餓了時,他();
累得走不動時,(),哪怕是風餐露宿,也不改
拜師的決心。
(4)朗讀。
(1)交流出示
(2)從他的言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老聃”是誰啊?這里為什么稱他“老聃”?出示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復雜一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自稱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謙虛有禮;對別人則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稱,表示尊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4)“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說幾句關于學習方面的格言。
三、小結
1、這節課我們跟著孔子一起拜了一回師。從這件事中我們知道了孔子是個增樣的人?
2、你知道后人都用什么方式紀念他的?
四、布置任務
1、搜集有關孔子的資料及名言,下節課開記者招待會。
2、下節課我們還要研究老子是怎樣對待學生的?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七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和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們了解他嗎?介紹孔子。
二、整體感悟,理清順序
1.自由讀課文。
2.想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四、合作學習
1.讀課文。
2.思考、交流:人們崇敬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評價。
五、小組匯報
1.指名小組匯報。
2.相機指點,隨課文理解詞語。
3.指名讀書。
4.歸納解詞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
六、談談讀書后的感受
七、讀課后選做題
1.讀。
2.交流意思。
3.說說你在課外收集的孔子名言。
4.閱讀資料袋,交流收集的知識。
八、綜合性學習
1.本課引起興趣,布置活動內容。
2.準備怎樣開展活動,討論計劃。
九、生字教學
1.抽讀詞卡。
2.擴詞訓練。
3.指點書寫。
4.學生練習。
課后反思:這篇課文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從中了解孔子作為一代名師為什么受人尊崇,讓學生運用多種讀法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含義,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課堂上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做了很好的引領,學生自由組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探究學習。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八
教學中有些內容的設計,只顧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沒有從教學達到的目的出發來設計。例如對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紹,我怕學生談得不夠全面,不夠生動,只想讓學生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沒有把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資料,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無從表現,學生的學習就不會深刻。再如,對于曲阜的介紹,我只考慮,通過介紹曲阜引出孔子文化節向本單元主題攏,因而影響了教學的主旋律。節外生枝的教學,并沒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多大益處。我想,今后在教學中,我一定要多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教學,靈活掌握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中年級語文教學一定要落實重點詞句的訓練,加強朗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中更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學,恰當的調整教學策略,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并在學習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