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丑石讀后感篇一
《丑石》是一篇令人反省的文章。講的是關于一顆從天而降的隕石。本是稀世珍寶,卻被世俗的眼光看成一個奇丑無比的石頭。最后,來了一個天文學家,他用一句話,證明了“丑石”的珍貴無比!最后,它讓那些世俗的人們,全部目瞪口呆了。
是啊!為什么奶奶和石匠都覺得“丑石”是一個毫無用處的石頭呢?因為那塊石頭對他們沒有用處。為什么天文學家卻覺得“丑石”是個稀世珍品呢?法國著名雕刻家羅丹曾說過:“世界不缺少美,卻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這位天文學家就擁有這樣一對發現美的眼睛。所以他覺得“丑石”是個珍貴無比的隕石。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
其實,我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美的東西。它可以是一束鮮花,也可以是一張白紙,還可以是一支鉛筆……而我身邊的美的東西,是我的好朋友——劉皓陽。他是一個胖胖的小伙子。大概有11歲的光景。他與我從幼兒園開始就與我是好朋友。有可能是因為胖吧,每當同學們笑他是豬的時候,他總是一笑而過,從不和他們計較。可那次之后,同學們對他的態度變了,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翻轉!
記得三年級去青青世界春游的時候。我們舉行了書法比賽,到劉皓陽寫了,同學們都在倒喝彩:
“你這豬頭!會寫字嗎?”
“豬蹄兒拿不住筆桿吧!”
“切,一個胖子,有什么能耐?”
……。
我的心里很緊張,又很憤怒。我為劉皓陽的表現而緊張,又為臺下同學的起哄而憤怒。此事之后,同學們不再厭惡他,反而對他有了好感。
那次是學校舉行運動會。我們班在其它方面都很突出,可是在籃球方面差強人意。所以我非常賣力地訓練。劉暢也在拼命地練籃球,他是個好勝心強的人。只要我們班輸了,他就會忍不住地眼紅,然后沖上去打人。這次,他卻不一樣。他改成了拼命的練習,然后靠自己的實力,獲得第一名。最初,他驕傲地宣布:“本少爺會打球了!”可是后面,他忍住了自己驕傲的性格,心平氣和地練習籃球,等待著比賽的到來。
終于,到比賽的時候了,是二打二,由我和劉暢上場。開始了,我把球傳給劉暢,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沖向了籃筐,來了個三步上籃……球進了!同學們歡呼起來。就這樣,我們以20:2的分數拿了冠軍,讓全班揚眉吐氣了。當然,同學們對劉暢也有了一絲莫名的好感。
讀完了這個文章,我知道了人不能只從一個東西的外貌來判斷這個東西的好壞,也不能從第一感覺來判斷。只要人人都擁有一對發現美的眼睛,那么,這個世界一定會充滿愛!
丑石讀后感篇二
第一次知道賈平凹其人,是在初入高中當年的開學典禮,平凹是以校友身份特邀的嘉賓,已經過去了。
第一次讀平凹先生的《丑石》,卻已經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忘卻了時間。
很久以前就讀過這篇散文,卻是一直沒有親見過這塊石頭,總是以為謹是平凹筆下之幽靈罷了。雖離平凹故居很近,卻也不曾去過幾次,偶爾路過也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不曾帶著目的而至。妄做了平凹校友,也妄了丹鳳鄉黨之愿望,實為愧疚。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認真讀罷這篇文章,還真需要下一番功夫,動一動大腦。你不用心去理解或者思考,還真如“丑石”壘不成墻,做不了臺階,是個該早早搬走,省的礙眼的石頭;甚或靈機一動,平凹不是說“丑石”嫣然翻身為天上來物,早都被運走了嗎?怎么還在那躺著呢!莫非這個是贗品?假若你謹是這樣機靈一動,平凹先生都會無語,只能感嘆到底是手機毀了一代人還是朽木不可雕也。如果你真的讀懂了平凹這篇《丑石》,你就會理解為什么這篇文章會被收錄到中學課本中。
絕非是在歌頌一塊石頭。
“丑石”不是一般的石頭,不能去做墻,不能做成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玩意的。
今天,我們再去平凹故居,依然可以看到平凹筆下的“丑石”依然靜靜地臥在那里,而平凹先生心中的那塊“丑石”,卻早已光芒四射的走了,因為它來自天上,終究不會是地上之物。
“丑石”,默默的來,靜靜地走。
或來,或走,都是一道風景。
丑石讀后感篇三
因為他們有永不服輸的志氣,有貨真價實的學問,有實實在在的貢獻。
然而在今天,卻有人因一時不被重用,發揮不出長處,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抱怨“英雄無用武之地”。其實,暫時的受挫正是對人的意志和信念的嚴峻考驗,經不住這種考驗,就會永遠被埋在地下。還有的人,并無真才實學,也不踏實鉆研,卻總以為自己是塊“金子”,是個“英雄”,抱怨這個世界對他不公平,這種虛偽的心理實際上是在自欺欺人。
“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成是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路。”
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誰能否認明天不是一個豐收的日子呢?
總有一天,你勤勞的雙手會將自己的生命裝扮得五彩繽紛。
丑石并不丑,因為內在的價值為它的生命鍍上了一層美麗之光。丑石的經歷還告訴我們,平凡的生活并非就是庸俗和空虛,腳踏實地的努力才是真真切切的生命之旅。
丑石讀后感篇四
又一次捧起平凹的《丑石》,我仍是愛不釋手。讓我喜愛的,不僅是作者的生花妙筆,還有丑石所蘊含的那種不屈于寂寞的精神。
丑石很丑,她的模樣像石一樣,但丑石派不上用場,既不能鑿下刻字雕花,也不能供來浣紗捶布;丑石無人喜歡,小孩子討厭他,大人們咒罵他。然而,正是這塊遭人唾罵~再污土和荒草里沉睡了幾百年的石頭,卻被天文學家認為是塊隕石,說它是件了不起的東西,后來又將她運走去研究。只有到了這時,人們才對他另眼相看,肅然起敬了。
這,不正是丑石內在的價值折射出的金子般的閃光點嗎?
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實人也是一樣——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著名電影舞星艾斯特爾1993年到米高梅電影公司首次試鏡候,在場導演給他的評價是:毫無演技,前額微凸,略懂跳舞。然而艾斯特爾并未因此喪失信心,他將這張寫有評語的紙裱起來掛在住宅中,并通過勤奮的努力最終成為一名電影舞星。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丑石讀后感篇五
世間萬事萬物皆有聯系,寫作與生活之間也有聯系。我們從一個人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來。
讀書時,我曾經讀過寫的《丑石》這篇文章,文筆質樸優美,對命運多舛的“丑石”很是感慨了一番。后來,我從一篇文章里了解了一些這位蜚聲文壇的賈大才子的一些生活情況。他其貌不揚、不修邊幅、忠厚老實、節儉隨和,且不善言談。但因為他是個有大愛有大才的真實的人,所以才能夠寫出一篇篇沁人心脾的好文章來。現在想起來,這“丑石”其實就是寫的作者自己。
在機關里摸爬滾打了二十來年,耳濡目染了官場、商場如戰場般的是是非非。在當今這個靠背景、走門道求生存的社會里,對于一個貧寒出身而又純潔的莘莘學子來說要想立足、生存、求發展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把這一切的感受放在了文字里。在文字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幸來到了中國,給自己平淡無聊的生活帶來了一點樂趣。從文友們的.文字里,我能看到一個文友的生活和性格。一個文風質樸的人,一定是個平淡真實的人;一個靠華麗詞藻修飾文章的人,一定是個嘩眾取寵的人;一個愛講牢騷話的人,一定是個對現實生活不滿的人;一個文字幽默的人,一定是個生活詼諧風味的人。文友們在網上的表現也能看出其行事風格。有的文友很熱心,不僅自己寫文章,還喜歡點評別人的文章。有的文友只接受別人的點評,從不回復,在孤芳自賞。特別令人感動的是這些網編們,他們沒有報酬,定時審核、推薦和點評文稿,給文友們空間一新,他們是上的活雷鋒。在這里,我尋覓著屬于自己喜歡的文字和文友,安享著那份真摯的感動和快樂。
網絡文學的來源比較廣泛,思想內容混亂,網編和網友們在審核文稿時也要本著愛國、愛民、愛黨這條主線把一些有思想、有品味代表真善美的。好文章推上頭版讓文友們品讀,使文友們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能陶冶好情操!
丑石讀后感篇六
文章講的是一塊外形奇丑的石頭,開始被人們認定就是一塊百無一用,所以遭人唾棄。但天文學家一眼看出它不是凡石,乃是一塊隕石。從此它身價倍增,最終以其內在的價值得到世人的認可。
我們大家都一樣,都想發揮自己的長處,但是我們如果不勤勞學習,腳踏實地的做事,做好自己,怎么才能讓生命更加散發光芒呢?記得爸爸常說一句話:'做事先做人!'結合《丑石》,我明白了這句話的道理,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才是一個人最應做好的事,平凡的事做到極致,你就是一個璀璨的明星,就像丑石,丑到極處便是美,它是不屈于誤解,將美麗耀眼的光芒照亮夜空的一顆最偉大的隕石!
丑石,你腳踏實地做自己,你教會了我做人,你的美麗光彩奪目!
丑石讀后感篇七
晨起,洗漱,早餐。其間,習慣性地看點東西。第一次讀散文,竟是《丑石》。但讀后感慨不已,有種非得寫點什么不可的欲望,方能了卻這顆不安分的心思。
《丑石》分兩個部分,前部分極力寫丑石之丑。文章開門見山,起筆直寫丑石,從模樣用途及至與漢白玉、大青石的對照等方面,描寫丑石“真是丑得不能再丑了的丑石”。它丑而無用,既不能用來壘墻,也不能用來鋪臺階、洗石磨,更不能刻字雕花、浣沙捶布;連槐蔭都不愿庇覆、花兒都不愿在它身邊開放;孩子們也因為它身上的綠苔、黑斑而漸生厭惡之情,想合伙搬走他。但就是這樣一塊丑石,卻在作者筆下轉而成了偉大的象征。對于世俗的種種誤解、冷眼,丑石已默默地承受了二三百年。正因為丑石的.異相、丑陋才表明它不同尋常的來歷:“它補過天,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即使隕落凡間,它也保持自己的高傲、頑強,在誤解中執著地生存著。正是“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
文章語言直白、樸實,沒有在結構上刻意求新,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平平淡淡地將一塊石頭的遭際娓娓道來。但就是這塊丑石卻能引起我們心靈上的震撼和共鳴,它分明是一篇包含極深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是的,平凡的我們,有時也會因沒有地位而感到渺小;因家徒四壁而感到卑微;或許,因苦苦勞作,卻平平凡凡一生而感到自責;或因遭遇挫折和冷落,甚或譏諷和不為人理解而感到丑陋;或因遭遇誤解甚或攻擊、丑化、傷害而困惑。但我更多的還是相信,一個人的內在涵養和人格魅力。不因人云而云,不因世俗而世俗。命運的主人就是自己,自尊、自強、自重,活得自我,問心無愧。“天生我材必有用”,走自己的路,學會忍受寂寞,有丑石的堅韌和頑強,不必迎合和俯就,更不可哈巴,贏得一時愉悅和得意。無需怨天尤人,無需自艾自怨,更不可自廢。其實,我們已無愧無悔,我們已有過激情歲月,發過熱、閃過光,譜就過青春華章,是塊真真切切的“美到極處”的頑石。
丑石讀后感篇八
丑石很丑,它的模樣像牛一樣,丑石派不上用場,既不能鑿下刻字雕花,也不能供浣紗捶布;丑石無人喜歡,小孩子討厭它,大人們咒罵它。然而,正是這塊遭人唾罵、在污土和荒草里沉睡了幾百年的丑石,卻被天文學家認為是塊隕石,說它是件了不起的東西,后來又將它運走去研究。只有到了這時,人們才對它另眼相看,肅然起敬了。
這,不正是丑石內在的價值折射出的金子般的閃光點嗎?
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實人也是一樣——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電影舞星佛萊德·艾斯泰爾1993年到米高梅電影公司首次試鏡后,在場導演給他的評價是:毫無演技,前額微禿,略懂跳舞。然而艾斯泰爾并未因此喪失信心,他將這張寫有評語的紙裱起來掛在比佛利山莊的住宅中,并通過勤奮的努力最終成為一名電影舞星。
可以說,佛萊德·艾斯泰爾當時與賈平凹筆下的丑石有某些相似之處,盡管他并未遭到太多人的歧視,但他的才能卻未得到他人的承認,而他最后的成功不正顯示了他的內在才華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貝多芬的老師說貝多芬絕不是當作曲家的料;愛因斯坦的老師曾給愛因斯坦下了“反應遲鈍,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的評語;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被人貶為“讓青年墮落的腐敗者”。而今天,為什么他們能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呢?因為,他們有永不服輸的志氣,有貨真價實的學問,有實實在在的貢獻。
然而在今天,卻有人因一時不被重用,發揮不出長處,碰壁找不上合適的工作,就抱怨“英雄無用武之地”。其實,暫時的受挫正是對人的意志和信念的嚴峻考驗,經不住這種考驗,就會永遠被埋在地下。還有的人,并無真才實學,也不踏實鉆研,卻總以為自己是塊“金子”,是個“英雄”,抱怨這個世界對他不公平,這種虛偽的心理實際上是在自欺欺人。
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怕被淹沒的痛苦,把自己當成是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路。
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誰能否認明天不是一個豐收的日子呢?總有一天,你勤勞的雙手會將自己的生命裝扮得五彩繽紛。
丑石并不丑,因為內在的價值為它的生命鍍上了一層美麗之光。丑石的經歷還告訴我們,平凡的生活并非就是庸俗和空虛,腳踏實地的努力才是真真切切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