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稻草人讀后感篇一
近幾天,我看完一本書——《稻草人》,合上書本我回味了一下。
《稻草人》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一粒種子”“祥哥的胡琴”“將來做什么”“月娘娘的親事”……其中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一粒種子“了。
”一粒種子“講的是世界上有一顆核桃大的種子而且是唯一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尤為珍貴。國王得到了非常開心。把它當成寶貝似地供養,等待奇跡的出現,但最終失敗了,只好不耐煩的扔掉了,富翁得到了,非常驕傲,精心照顧,可是沒能給他帶來奇跡。于是隨手一扔,種子麥田,最后被農夫撿了回來,農夫種下種子,種子順其自然地長成了參天大樹。大樹發出濃郁的香味,讓人們臉上綻放出和平的微笑。
從這本書中,我確實收貨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有學習生活的態度,有生活的常識……是的,數十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讀書的好機會。
今天我讀了中國名家經典童話——葉圣陶專集。開篇的是稻草人,我讀得很入迷,自己也進入了故事隨著稻草人經歷了夜間發生的幾件事。
稻草人非常盡職盡責的看著莊稼,看見灰褐色的小蛾來吃稻子自己卻無能為力,自己只能用扇子啪啪的扇,他不會喊叫,只能這樣警告自己的主人,是多么的可悲。但他能安安靜靜的看著田地,趕走一些小鳥,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直挺挺的堅守崗位,一刻也不可歇著,有事多么的讓人欽佩。
通過讀這篇短文,我知道了,莊稼地里的稻草人是干什么用的,稻草人是那樣的兢兢業業,從不偷懶,也從不講究飾貌,是多么值得我們學的好榜樣。同時我也明白了有些事物是有缺陷美的,就像稻草人不能走路,不能說話。
稻草人讀后感篇二
葉圣陶老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最初讀他的文字就是從語文課本上,后來也陸續讀過他的一些散文,一直對這位老先生充滿了敬意。
小時候讀過的童話其實并不算多,以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等等國外的童話故事為主,成人以后幾乎更是沒有接觸過。說來慚愧,這是我第一次讀老先生的童話,沒想到讀過以后竟讓我一個成人感觸頗深。
以前總是認為童話故事就是王子與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這本書和我想象中的童話完全不同。難怪魯迅先生會說:葉圣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
本書《稻草人》是葉圣陶先生所著的一本中國現代童話故事集,一共收錄了二十四篇童話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它獨特的、打動人心的地方。
與書名同名的故事《稻草人》給我印象最深,講述的是以一個境遇非常悲慘的農婦所扎的稻草人為第一視角的故事。夜間的稻草人依然在田間盡職的工作著,卻看到了白天看不到的心痛場景。蛾子悄悄在麥苗上產卵,稻草人看著那些不勞而獲的強盜一點點啃光老婆婆的心血,心急火燎卻無可奈何。他還看到了在夜間捕魚的母親,為了生活連生病的孩子也顧不上照顧。他看到了被母子倆捕撈的鯽魚在求救,自己卻心生為難。他看到了一個女人跳了河,從她生前的話里得知她曾有過一個孩子但已死去,丈夫好賭,現在甚至將她賣給了別人。他作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稻草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悲慘的事件,直至最后昏死過去。
整個故事看得我非常心酸心痛。葉圣陶老先生雖然是以童話的形式在講這個故事,語言簡單易懂,但內涵卻直戳人心。稻草人的口吻就像個無可奈何的孩子一樣,他不明白這些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無法去行動改變什么,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悲劇持續的發生。
這一篇是葉圣陶老先生1922年發表的童話,整個故事反映的是當時的社會現狀。縱觀歷史,那時中國正處于軍閥混戰的時代。動蕩的時局讓老百姓苦不堪言,疾病、貧窮、災荒、戰爭,哪一樣不是是可怕的惡魔!
不僅僅是這一篇,《一粒種子》、《書的夜話》、《皇帝的新衣》、《花園外》等等,也都多多少少反映了社會的現實。也許成人們會有疑問,這些反映了成人世界的灰暗與無奈給孩子們看是不是不大合適。在序言部分,我覺得愛國主義作家鄭振鐸給了很好的解答:
把成人的悲哀顯示給兒童,可以說是應該的。他們需要知道人間社會的現狀,正如需要知道地理和博物的知識一樣,我們不必,也不能有意地去防阻他。
稻草人讀后感篇三
今日,我和媽媽一齊讀了葉圣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明白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里,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悲痛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七八年前死了丈夫,她僅有一個兒子,沒想到,三年前兒子也死了。本來期望今年的稻子能豐收,可小蛾卻把稻子吃成了光桿兒。稻草人很著急,但他不能動彈。
第二件事是:一位漁婦在河邊捕魚,她的兒子病了,她沒有時間照顧他。稻草人想去做柴火,給孩子煮茶喝。
第三件事是:稻草人看見一位婦女,她的丈夫要把她賣掉。婦女很悲痛,她要投河自盡。稻草人定在泥土里,不能去救她,痛苦地昏倒了。
我十分喜歡這個熱心善良的稻草人。
稻草人讀后感篇四
這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一個非常盡職盡責的稻草人,它不吃飯,也不睡覺,就連坐下歇一歇也不肯,總是直挺挺地守護著田野。
可是在一個滿天星斗的夜里,卻發生了幾件悲傷的事情。
田野的主人,一位可憐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兒子都死了。好不容易今年的收獲不錯,老太太很開心,可是可惡的害蟲卻即將吃光稻谷。稻草人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蟲子,可它卻一步都動不了,只能無奈地站在那兒。
這時,它又看見一條小船,船里有一個生病的孩子和他的媽媽,孩子的媽媽在船上捕魚給孩子吃,可是她什么都捕不上來,孩子一直喊著口渴,可媽媽因為要捕魚根本沒有辦法照顧他。最后,媽媽只好舀了一碗冰涼的河水給孩子喝,結果那生病的孩子咳嗽得更厲害了。稻草人多么想幫助他們,但它深深地扎在地里,一動也不能動。
稻草人又看見了一個可憐的女人,因為生活帶來的壓力,女人跳河自殺,選擇了放棄自己的生命。稻草人想上前阻止,無奈它還是無法動彈。稻草人很傷心,它更恨自己,恨自己犯著見死不救的罪惡。最后稻草人昏倒在了田地中間。
稻草人的故事已經過去快一百年了,這樣讓人傷心的事情還會再發生嗎?不,我覺得不會了。因為現在的科技很發達,老太太可以用先進的工具及時發現害蟲,幫助稻谷更好地生長。那個生病的孩子也一定可以在媽媽的陪伴下及時看醫生,然后快樂地成長,因為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也就越來越好了。而那個可憐的女人,也不怕被賣掉了,因為我們今天有法律的保護。
稻草人,雖然你很善良,很有同情心,但是現在我們已經不需要你了,就讓你和那些悲慘的故事留在過去吧!我們要過幸福的生活了,再見,稻草人!
稻草人讀后感篇五
今天,我終于看完了葉圣陶爺爺的童話集《稻草人》,里面有24個童話故事,如燕子、眼淚、祥哥胡琴和稻草人。在這些作品中,作者用人格化來描述下層社會的苦難。看完后,我深深感到,最難忘的是稻草人。
稻草人是一個草人,插在麥田里,用來驅趕麻雀。它很有責任心,既不像牛那么懶,也不像狗那么淘氣。它靜靜地看著田野,它手里的扇子輕輕地搖著,趕走了飛翔的麻雀。它不吃不睡,總是直立著。
在星光燦爛的夜晚,稻草人目睹了三件痛苦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關于它的主人,一個可憐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死了。她每天都在哭,眼睛都腫了,但是除了種稻田,她別無選擇。可是每年都是饑荒,收成不好,終于今年天氣好了,可是那天晚上,稻草人看見一只小飛蛾飛過,它知道飛蛾是米的敵人,但也是高手的敵人,手很難搖動扇子,但徒勞,扇子的風有限,不能使蛾子害怕,蛾子掉落。在一片稻葉上,蛾子生了一個孩子。幾天之內,蛾子生下了一條肉蟲,把田里所有的莊稼都吃光了。稻草人忍不住低下頭,傷心地哭了起來。
就在這時,他看見一個漁夫在一條船上,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釣魚,想給生病的孩子煮魚粥。那孩子渴了,但那個女漁民沒時間泡茶。她只端了一碗冷水給他喝。孩子喝了水,咳嗽得更厲害,只剩下呼吸。即使這樣,漁夫還是沒有時間照顧他,真是個可憐的孩子。稻草人想為他們的孩子做柴火做茶。可是,它卻像一棵樹一樣,固定在土里,連半步都動不了,它也沒有辦法,只能哭得更傷心。
"只有死亡,除了死亡!死了,到地下去找我的孩子!"又發生了一件悲慘的事。這個女人因為她的孩子而死,她的丈夫把她的家人都賭光了。就連她也會被她丈夫出賣。
稻草人讀后感篇六
今日我和兒子讀了葉圣陶寫的童話《稻草人》,《稻草人》這則童話我小的時候聽過,記憶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逐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始終都揮之不去,那些可憐的人也始終在我心頭縈繞。
文章講了稻草人看到的幾個片斷,一則是年邁的老婦人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知主子但卻無能為力;二則是一名漁婦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孩子生病了,咳得厲害,但她卻沒有時間照看他,稻草人真想自己去做柴火,給孩子煮茶喝;三則是另一位婦女更難過。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里別提多難受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荊稻草人想阻擋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特別和善,和人差不多。它特別憐憫受害者,為了撲滅主子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難過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哀痛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憐憫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暖和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妙的人間!
有這樣一個女孩,她聰慧活潑、純真和善,盡管她遭受父母早亡的不幸,五歲時就被送到獨居在山上的爺爺那里,但她卻特別堅毅,用自己的愛心影響著四周的人。這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孩就是瑞士作家施比里的’作品《海蒂》中的小主子公。
記不清這是我和媽媽一起閱讀的第幾本書了。當我們倆讀完時都緘默了一會兒,我知道,媽媽和我一樣也被感動了,被海蒂的和善感動了。她的愛,讓小伙伴彼得的羊兒更加健壯;她的愛,讓失去女兒的薛斯曼醫生找回了歡樂;她的愛,讓失明的祖母重現微笑;她的愛,讓殘疾女孩克拉拉奇跡般的復原了獨立行走的實力。愛鋪就了一條歡樂的路,更創建了讓人激烈的多數奇跡。我多么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也能像海蒂一樣擁有和善、擁有愛,那世界就會多么和諧美妙。
這本書的語言特別美麗,把阿爾姆山寫得絢麗多彩,給人美的享受。我很艷羨海蒂能每天喝鮮羊奶,晚上能看著閃閃耀爍的星星進入甜蜜的夢鄉。讓我們都來記住漂亮的阿爾姆山和和善的海蒂吧。
稻草人讀后感篇七
炎炎暑假,我讀了一本書——《稻草人》。書中一個個生動地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曲折的劇情令我著迷,舍不得放下書本。
稻草人是一位老奶奶制造的。稻草人很盡責任,每天都筆直的站在那兒——無論刮風還是下雨。他不會像狗那樣調皮,像牛那樣嫌煩。稻草人的主人,也就是那位老奶奶,她有著悲慘的過去。
稻草人心想:今年的稻子收成應該很好,主人看到后一定會開心地笑起來。稻草人正在想的時候,一個小蛾飛來。小蛾可是稻子的仇敵,稻草人努力扇動扇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趕不走小蛾。稻草人想告訴主人,但他不能說話,我真想鉆進書中幫幫它。
不到幾天,稻田里,蛾下的子變成肉蟲,到處都是。稻草人傷心極了。這時候,他看見一個女人,女人站在船上捕魚,船艙里有個孩子。孩子生病了,想喝水,可女人卻沒有時間給他水喝。孩子真可憐,稻草人恨不得馬上跑過去幫助孩子。
再后來,他又看到一位被丈夫賣掉的女子。女子在低聲哭泣。她想跳河輕生,稻草人想立刻飛奔過去攔住她,但是稻草人不能動。這對于稻草人來說是件絕望的事。
稻草人看見了許多苦難,他想幫助那些人,但他卻無能為力。他但心主人會悲傷、他希望孩子能喝到水、他想阻止女人跳河。
稻草人真是一個有同情心,想幫助別人的好人。
如果我們都能為他人著想,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稻草人讀后感篇八
童年就是一個稻草人,一群飛舞的蝴蝶和一群樂此不疲的小孩童。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的我們每天都在編織著美好的故事,一只蝴蝶,一個玩具,一次發現,一場爭執。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包含著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夢想。
假期我讀了黛安的《稻草人與蝴蝶》,它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描寫了作者小時候在農村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這本書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寫了每一個季節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書中的孩子們雖然沒有手機、電視、電腦等等,但他們玩得也很開心,沒有感到無聊,有時他們自己動手制作各種各樣的玩意,想想現在,一個小孩能有滿屋的玩具,但還不滿意哭著要買,這時的家長不但不教育反而給他買更多的玩具。還有的家長過早的給孩子買手機買電腦,不但使孩子的視力下降,成績下降的更是厲害,家長就開始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這種事早已見多不怪了。
作者描寫的農村生活很美好,就像是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安靜和樂,充滿向往。小孩們在一邊玩,大人們說著大人們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小孩們在樹林里玩,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與她的玩伴一起去串樹葉,串完地上的,兩個人竟然仰起頭看著樹上的綠葉,盼著能有一片忽然落下來。就這樣,她們等啊等,最后她們的脖子硬的就像木頭,這才低下了頭。這本書寫的基本上都是大自然中那些我們看來不起眼的花啊草啊等等,在作者看來正是這些東西才讓作者的童年更加美好,更加快樂,更加有趣。再想想我們現在,濫砍濫伐,亂占土地,亂排污水,綠地在減少,供人們生活的空間在減少。還有肆意聳起的高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到城里去生活,汽車越來越多,交通越來越堵塞,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霧霾越來越嚴重,人們的健康受到威脅,但還有人為了賺錢,為了一己私利去蓋樓,去建工廠,最后自己親手把自己給害死了。這聽起來很可怕,但這就是事實,現在的人們最看重功名利祿,可以說為了這個不擇手段,現在的人們真應該回到農村中去凈化凈化自己。
童年只有一次,童年的那一份天真讓我留戀,希望每個人都可以保留著那份純真,因為那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頁。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